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日本匠人如何鍛造可用一輩子的剪刀?

日本匠人如何鍛造可用一輩子的剪刀?

?萬周按


一把小小剪刀,技術含量卻不低,涉及刀刃材質、刀片疊合角度、撐開距離、釘子鬆緊、指環大小、刀刃與手柄所成的角度等諸多細節,這都考驗著用傳統技法打造剪刀的日本匠人。詠言是萬科周刊特約撰稿人,本文是她近期隨筆。


很多人到德國旅遊會買刀具,其實日本的刀具也不遜色,不說大件,單是剪刀,日本人都覺得好一點的國產剪刀用上一百年沒問題,是「一生物」。

日本匠人如何鍛造可用一輩子的剪刀?



NHK的文化紀錄片專門介紹過日本的各種剪刀,裁衣剪刀、花道剪刀、理髮剪刀、園藝剪刀以及普通的文具剪刀等,從刀刃的材質、上下刀片疊合的角度、撐開的距離、固定刀片的釘子的鬆緊,到指環的大小、刀刃與手柄所成的角度,都凝聚著匠心。


日本真正開始製造剪刀是從明治年間開始,最早做的是裁衣剪刀。由於明治維新推崇西化,作為裁衣工具,被稱為「羅紗剪」的西洋剪刀隨洋服一起傳入日本。「羅紗剪」一般有兩個手掌長,兩個指環一大一小,小的放拇指,大的放其它手指,下刀片與大指環成一直線,以便剪刀在剪裁台上移動,但它笨重不快。恰逢明治9年(1877年)頒布廢刀令,日本刀匠人丟了飯碗,於是他們想到改造「羅紗剪」——用做日本刀一樣的技法來做剪刀,即在軟鐵上包鋼,一來減輕重量,二來增強剪刀的韌性,即使扭歪了,打一打就可以恢復原狀,不像歐美的純鋼刀,一旦形狀改變就無法復原。

日本匠人如何鍛造可用一輩子的剪刀?



東京金町的小作坊至今還保持著這種做法。從事剪刀製作近70年的83歲職人大河原享幸在NHK紀錄片中演示了製作工序。材料選用軟鐵,不用磨具,也沒有圖紙,僅靠經驗和感覺純手工在火焰中打造出指環,並且每一把都可以疊合,是完全一樣的形狀。打出雛形後,在燒紅的刀刃上塗上黏著劑,上面貼鋼,放到火焰中燒紅,由兩個匠人面對面輪流一刀接一刀用長鎚頭的鎚子打制。兩人要非常默契,「需要呼吸一致」,大河原說。


上下兩個刀片分別打造,但放在一起卻貼合得天衣無縫。然後再放入820度的火中燒制。這個820度不是隨便確定的,高於820度則刀會過脆,低於820度則成不了銳利堅硬的刀。最不可思議的是這一溫度不是靠儀器測定,而是通過匠人觀察火焰的顏色來把握。最後放在水中驟冷。據說平均兩個匠人一天勉強能做一把傳統技法的剪刀,而日本全國已經只有十幾個這樣的匠人。

日本匠人如何鍛造可用一輩子的剪刀?


比起樸素的裁衣剪,用於花道的「花剪」()就顯得華麗,並且需要更快、銳利有力,能夠迅速剪下花枝,否則會導致切口凌亂。同時,如茶道一樣,花道的過程本身也是藝術,剪下花枝時清脆、果斷而高貴的聲音也是這種藝術的一部分。花道家假屋崎省吾介紹說,侍弄插花需要對剪刀了如指掌,才可以充分發揮其作用,剪出水潤的樣子,使花短暫的美麗以一種形態保存稍久。

日本匠人如何鍛造可用一輩子的剪刀?



有一個視覺騙局是,其實表演時剪刀是基本不動的,而是紙張在不斷地調換方向,同時表演人的身體也會誇張地扭動,造成一種喜劇效果,與之後精妙的作品形成反差。「不僅讓觀眾讚歎剪出的成果,也要讓觀眾欣賞剪的過程。」這是剪紙表演中剪刀和藝人的使命。

——廣而告之——

日本匠人如何鍛造可用一輩子的剪刀?


您可能感興趣

如此精美的刀劍鍛造紋,你最愛哪個?
刀劍鍛造最關鍵一步是什麼?神兵利器還是廢銅爛鐵都在這一瞬間!
每日兵器:鍛造一把削鐵如泥的寶劍需要哪些步驟?
匠人用隕石鍛造菜刀,最後的成品讓人忍不住想要膜拜
一把剛柔並濟的好刀是如何被鍛造出來的?
800年老牌子的日本菜刀,每一把都是匠人手工鍛造,鋒利無比
刀匠的絕妙的享受:見證一把刀的手工鍛造
看牛人如何用自行車鏈條鍛造叢林刀,成品太贊了!
黃金肱二頭肌的鍛造手段,你準備好了么?
火車軌道也能鍛造刀劍?不同鋼材鍛造的傳統刀劍有何區別?
猜猜這把劍的「地肌紋」是用什麼鍛造而來的?
如何訓練核心?4個動作教你鍛造,讓你的腹肌明顯起來!
猜猜這刃如秋霜的「地肌紋」是用什麼鍛造而來的?
百鍊花紋鋼刀劍的「羽毛紋」是怎樣鍛造的?
有哲理的句子:狗血的人生鍛造了我,堅韌的意志
黃金肱二頭肌鍛造手段,你準備好了么?
百鍊花紋鋼刀劍「羽毛紋」是怎樣鍛造的?成品亮騷了有木有!
你造嗎,寶劍美麗的花紋是怎麼鍛造的?
手工藝人鍛造肉石,難辨真假,有人為此磕碎大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