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如何活到100歲?

如何活到100歲?

你要愛自己,你越愛自己就越不需要依靠別人。

如何活到100歲?


文/陶 穎


艾格妮絲是一位精力充沛、頭腦靈活的美國老太太。她出生於1913年,其年齡遠多出如今新生美國女性的預期壽命——80歲。不過,她本人倒並不覺得自己有多特殊,因為她的11個兄弟姐妹中還有兩位超過了90歲,其餘的也都有七八十歲。而且,他們都非常健康,正如艾格妮絲所言:「我們全都不用拐杖。」


長壽家庭研究計劃


艾格妮絲所在的赫爾伯特家族堪稱是一個既長壽又健康的典範。這使得它理所當然地成為美國長壽家庭研究計劃的完美候選對象。該計劃由來自美國和丹麥的科學家組成研究團隊,主要致力於尋找各種與長壽有關的基因、環境以及行為因素。

參與該計劃的科學家表示,對高齡老人輩出的家族進行系統的調查和分析,顯然對研究有利於長壽的基因很有幫助。當然,這種家族性的長壽並不一定就是由遺傳所致,家族中許多行為和傳統都有可能對延長壽命產生重要的影響。他們希望,通過對像赫爾伯特這樣的長壽家族的深入研究,能夠找到長壽的真正秘訣。


目前,預期壽命的延長使得美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猛增,但研究人員最感興趣的是80歲以上的老人,特別是那些19世紀晚期出生的百歲老人,他們親歷過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見證過經濟大蕭條和兩次世界大戰,目睹了婦女選舉權運動和人類登月壯舉,如今,他們依然硬朗地笑看世界風雲。


迄今為止,已有840個類似赫爾伯特家族的長壽家族及其後代參與了美國長壽家庭研究計劃。其中4800位老人參與該計劃時的年齡至少達到了79歲。所有研究對象都愉快地接受了深度訪談,講述自己的家族歷史,並提供了血液和DNA樣本。

如何活到100歲?


來自酵母菌的線索


目前,以高齡老人為對象探索健康長壽秘訣的研究大致分為兩種方法。一種較為傳統的方法是對健康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進行調查分析。比如,有研究發現,合理的飲食、有規律的體育鍛煉和心理訓練,對於老人精力充沛地安享晚年很有幫助;一些研究還明確了幾種可能對長壽至關重要的行為與人格特點,比如不吸煙、性格外向、生性隨和以及身材瘦削等等。另一種研究方法則嘗試著從細胞和分子水平尋找突破口。生物學家和遺傳學家先從動物身上著手,最近又開始在人體內探索,以期找出那些與延緩衰老以及對抗老年慢性疾病有關的基因。


隨著基因研究技術的發展,研究人員現在已能從單一樣本中掃描出數千個基因,並將它們與肌體內的某項特殊功能聯繫起來,這為更好地研究人體老化問題提供了便利。隨著一系列研究成果的陸續出爐,人們將有望獲知更多能有效推進人類壽命極限的方式,並由此催生出各種藥物和化合物,通過修復基因組或提高身體防禦自由基的能力來延長我們的生命。科學家相信,相關研究即使無法使人長生不老,至少也可以讓人們活得更加年輕和富有活力。


在關於人體老化問題的研究上,酵母菌為科學家提供了最初的線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酵母菌體內的某些基因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能量:一方面以適當的速度消耗一部分能量以保持生命的正常運轉,一方面還會保留一些能量以備將來使用。研究人員將這些基因稱為「生存基因」。當它們被激活時,酵母菌的壽命將比正常情況下延長30%。迄今為止,研究人員已在人體內找到了一些與之類似的基因,他們正努力嘗試在不影響身體其他部分機能的前提下打開這些基因的運行通道。


此外,動物研究還為人們帶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只有約30%的人體老化現象與基因有關。這表明,儘管基因是影響人體老化的一個重要因素,卻不是唯一的,我們手中還掌握著其他一些關鍵性因素。控制好這些因素不僅有助於減緩老化的進程,而且能幫助那些已處於晚年的人們提高體能和活力。比如,有研究發現,65歲至75歲的老人進行負重鍛煉能提高記憶力和決策力,而有規律的體育活動能降低55歲以上的老人形成認知障礙的風險。

如何活到100歲?



長壽且強健的百歲老人


不過,這種三分靠遺傳七分靠努力的長壽理論可能只適用於大多數普通人,對於那些體現出人類壽命極限的百歲老人來說情況也許剛好相反。研究人員認為,這些老者之所以能比常人多活許多年,可能還是優良的長壽基因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美國長壽家庭研究計劃準備為調查對象繪製完整的基因組圖譜,希望由此找出為何有些人的生命之鐘走得如此緩慢而悠長的原因。在研究人員看來,許多百歲老人不僅長壽而且健壯,在抗擊老化上堪稱是真正的強者。現在有不少人在人過中年後就開始飽受各種慢性病的困擾,如癌症、心臟病、中風、老年痴呆症等等。疾病最終會剝奪患者的自理能力,使他們只能依靠護理度過風燭殘年。然而,百歲老人卻往往對小毛小病「不屑一顧」,他們似乎天生具有極大的適應力,能發揮出某種儲備能量,不但可以擺脫疾病、迅速康復,還能保持一定的健壯體質直至壽終正寢。


根據目前搜集到的一些珍貴的基因資料,研究人員發現,大約40%的百歲老人一生中都曾患過這樣或那樣的老年慢性病,但他們並未像普通人那樣被疾病折磨致死,而是能平安度過且不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或併發症。一份1996年的研究報告還顯示,同樣的疾病,一些百歲老人比普通老年人花費的治療費更少,很少需要進行重症監護。

如何活到100歲?



最長壽的法國人雅娜·卡爾曼特(1875年2月21日——1997年8月4日)享年122歲164天


百歲老人大腦的秘密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某些關鍵基因的完整發展軌跡,研究人員選擇的對象年齡跨度很大,從24歲到106歲不等。但這種研究方法的不足之處是,由於對象有老有少,研究人員無法確定哪些基因對長壽起到了積極作用,哪些則起到了相反的作用。為此,研究人員又同步開展了另一項專門針對高齡老人的研究,希望收集到更多的數據,更精確地定位真正起作用的基因。


相關研究顯示,與大腦有關的基因的主要功能是調節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正常的連接對於神經細胞的存活來說至關重要。當腦細胞開始死亡時,首先凋亡就是那些參與學習以及記憶的神經細胞。這也就是為什麼即使思維再敏捷的老人,也難免出現所謂的老年失憶症癥狀,即容易忘記剛學到的信息,有時候沒完沒了反覆講述同一個故事或問題,等等。


此外,與大腦有關的基因還承擔著修復DNA錯誤與輕微損傷的任務。一旦缺少了這樣的維護工作,正常的基因活動就會慢慢被削弱。研究人員認為,基因的損耗與修復之間的平衡是老年人保持一個健康大腦的關鍵。他們希望通過對百歲老人基因組的掃描,找出其基因中蘊含的長壽秘密,使更多的人獲益。


與此同時,對高齡老人大腦的研究也印證了用進廢退的生物學理論。換言之,一直動腦的人更有可能保持敏捷的思維。學習一門新的語言、選擇一種愛好以及堅持豐富多彩的社交活動,都是保持大腦神經細胞活躍的好辦法。


另一種概念的年輕


如果人人都能從那些健康的高齡老人身上或多或少地學到點什麼的話,肯定會在延長壽命上有所收益。以赫爾伯特家族中的老人們為例。艾格妮絲在63時學會了開車,最近才剛剛放棄駕照;84歲的沃爾特是一位很有造詣的畫家;89歲的穆麗爾擅長寫詩和縫紉;91歲的詹姆斯是一位詩人;80歲的彼得在人過中年後學會了彈琴和溜冰;93歲的米莉喜歡閱讀,幾個星期就能看完半打書籍;88歲的海倫喜歡縫製複雜的玩偶並為其配上古裝服飾;79歲的佩吉是家族中年齡最小的一個,她喜歡做飯和看書。赫爾伯特家族的老人還喜歡觀看電視里的智力競賽節目,並積極地參與回答問題。


許多人對於抗衰老研究存在一種認識上的誤區,以為此類研究最終目的就是要找到一種可以長生不老的方法。其實不然。科學家坦言,相關研究並不會很快給人類開出一張永不衰老的藥方。目前,他們的首要目標是幫助現代人找回在過度飲食、過多壓力和極少運動的生活方式下失落的一些東西,讓更多的人能夠從那些百歲老人身上獲得啟迪,過上一種更有利於健康長壽的新生活。


有專家預計,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未來百歲老人將會越來越多。而且,這些新一代的老壽星們並不是人們想像中那樣體弱多病、足不出戶。恰恰相反,他們中間大多數人思維敏捷,擁有足夠強的自理能力,甚至是社區活動的活躍分子。他們將為我們展示出一種全新的老年生活模式。健康專家希望有更多的人效仿他們,這既會讓我們的晚年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又有助於減少未來長壽人口增加可能帶來的醫療負擔。


——選自《科學畫報》

您可能感興趣

每天兩片「葯」,活到100歲!
如果你30年後還活著,你就可能活到1000歲
讓銀行存款翻25倍,10000元賺到10萬,看美女大學生是如何做到的……
90後小伙3個月賺了100萬,他是如何做到的
從1數到100000,要多久?
年存1.4萬,40年後你就會有102810000元!算完驚呆了!
單詞從4500?到?10000?,英語辭彙量如何逆襲
30年後,人類壽命或將達到1000歲,請好好活到那個時候
1000年到底是一個什麼概念?1000年對人類意味著什麼?
怎麼讓銀行存款翻20倍,10000元理財投資賺到10萬,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前朝」2016年100個扣籃,看到哪高潮了?
我在30歲前賺到1000萬的經驗與思考
一個5毛錢的發明,害死了100000000人,為什麼?
讓銀行存款翻23倍,10000元理財投資賺到10萬,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花100億掙900億,值!
從160斤到116斤遇見最瘦的自己,她花了100元不到!
不到30年造10000輛 服役60年 剩超千輛 再用20年?
讓收益真正達到50%,比銀行存款高15倍10000元理財投資賺到10萬,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九位百歲老人教你如何輕鬆活到10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