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物珍品:《持玻璃缽的菩薩》
2016年5月7日至9月4日,"敦煌莫高窟: 中國絲綢之路上的佛教藝術"大展在美國洛杉磯蓋蒂中心 (Getty Center)展出。此次展覽的珍稀文物區將展出向大英博物館、大英圖書館、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與法國國家圖書館借展的文書、絹畫、綉品、草稿等珍貴文物43件。
敦煌研究院將在網路平台陸續推出這批珍貴文物的連載欣賞,敬請關注。
編號:1919,0101,0.120(斯坦因編號Ch.0025)
名稱:持玻璃缽的菩薩 / Bodhisattva with a glass beaker
年代:唐代,9世紀末
尺寸:高172.5cm 寬18.0cm
材質:絹
原始保存地:敦煌莫高窟藏經洞
現存地:大英博物館
賞析:
幡首特寫
這是敦煌幡畫中保存最完好的繪像幡之一,首先,其幡頭、幡頭緣、幡足和最下端的懸板都完整地保留至今。其次,這幅絹幡上的菩薩像的形象產生了變化,不同於敦煌絹畫中常見的正面表現的菩薩像,而是菩薩頭部側位繪製,身體側立並且能夠看到其背部的表現,因此,其特殊的姿態尤為引人注目。
幡身特寫
幡,又作旛,梵語波哆迦、馱縛若、計都、脫闍,一般譯作幡、幢、旗,為旄旗的總稱。幡依外形作區別,圓桶狀者為幢,長片狀者為幡。在佛教中常指佛陀以智慧之幢,降伏一切煩惱之魔眾,以幢象徵摧破之義,所以幢被視為莊嚴具,用於讚歎佛、菩薩及莊嚴道場,以及表示佛、菩薩之威德,也用於祈福或其它佛教儀式中。在寺院中,幡是供養佛、菩薩及殿堂法會的重要的供養具,於佛教傳播與儀式規範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相對固定的形制和用法,產生了五色幡、灌頂幡、續命神幡、薦亡幡、信幡等五大類。此外,據佛經記載,幡也是供養佛舍利的供養具;幡也可作為莊嚴道場的器具;另外幡還具有引導往生者前往諸佛凈土的功能。
幡足特寫
幡的形制一般由三角形幡頭、矩形幡身、幡頭下部及幡身左右垂飾的幡手(垂手)、長條狀的幡足構成。在染織面料所縫製的絹幡中,為了保持其平整,在其各部分的連接處夾縫常有細竿,在幡足下端還墜有用以固定絹幡的懸板。
幡足底座特寫
唐代佛幡多為彩色幡,即五色幡,通常為不同織物的拼縫組合。根據藏經洞出土的佛幡所呈現的色彩和圖案造型的特點,可以分為六類:彩幡、繪像幡、幾何抽像紋幡、圓形適合紋樣幡、動物紋幡、花鳥紋幡。其中,最具有價值意義的就是繪像幡,即在幡頭和幡身上直接以墨、顏料或銀粉繪製佛、菩薩、天王和金剛力士像,它們有著供養、發願的用途,同是也是極其珍貴的佛教繪畫作品。
在繪像幡中除了表現佛像之外,菩薩像是繪像幡中是重要的主題之一,有觀世音、文殊、普賢、地藏諸菩薩以及供養菩薩像等。繪像幡中還有數量不多的金剛力士像,其形象和色彩與同時期的敦煌莫高窟壁畫相類似。例如,這幅絹幡畫面中的菩薩形象與莫高窟晚唐第196窟的一身四分之三的背面菩薩極為相似,只是持物不同,壁畫中的這身菩薩左手持蓮,右手輕握下垂的飄帶。
莫高窟第196窟-大勢至菩薩--晚唐
絹幡中這身菩薩畫像繪製在一條狹窄的絹帶上,兩側還有細細的墨色鑲邊,下邊綴加菱形花紋帶,上邊是著色的短帷幔,起到了邊欄的作用。在這幅菩薩絹幡中,三角形幡頭外沿縫著粉色邊布。在三角形的幡頭尖部還縫製了懸袢(或稱吊緒),作為菩薩幡被懸掛時的吊環之用。在莫高窟有些洞窟中還殘留著過去佛教法會時用以懸掛幡畫時的掛鉤。
莫高窟第322窟--掛幡鉤
在幡頭的基部是一個用作加固物的竹夾板,原來覆蓋著絲織品,現在已經裸露出來了。有一個裂口帶著染成紅色和藍色的絲線。在幡身的基部用一個同樣的竹板加固了幡畫的底座,從那裡依次垂下了四條絲帶作為幡足,幡足的紋樣以每條絲帶上裝飾著一個單獨的波浪形的桿莖,其上交替排列著樹葉和花蕾的圖案紋樣為主,這些都畫在一塊質地相同的絲織品上。在幡足末端四條絲帶被固定在一個懸板上,懸板漆成紅色,在紅底上同樣繪有葉子包圍著中心的花朵的銀飾圖案。
垂手特寫
幡身兩邊的絲帶即垂手系在頂部的加固物上,所以部分遮住了畫面的邊緣,垂手的尾部是灰色的絲織品,沒有掛任何東西,被縫在一個較長的綠絲帶上。這兩條綠色的垂手在這裡強調了視覺上的美學效果,因為絲帶的灰色末端和幡足的四條銀飾圖案色調十分吻合,同時綠色部分起到了框住畫面的作用。
菩薩形象重點展示的是其背部,所以可看清在其它繪畫中常見的覆蓋菩薩兩肩的頭髮,實際上是從寶冠後面的髮髻散落而下,在菩薩頸項處分成兩大縷。畫面中其它細節主要表現在對菩薩天衣和裙裳的描繪上,菩薩背面的天衣繪製成灰綠色,裙裳以黃色打底淡施朱紅暈染,襯托出自然細膩的絲綢衣褶的質地。菩薩身上的白色綬帶搭在腳下的蓮華座上。
菩薩右手持一透明的玻璃缽,玻璃缽表面有大波紋的雕飾,器口向外側敞開,內插有蓮花蕾。據學者研究,這種玻璃容器大概來自伊朗。
EO 1170--持蓮菩薩像幡--法國吉美博物館藏
這幅絹畫的獨特之處是描繪了菩薩四分之三身的背面像,並露出臉的側面的畫像,畫工採用了從額到嘴一筆繪出,其側向面露出鼻子的藝術手法,這在其他敦煌絹畫中也可看到這種藝術手法,例如,法國吉美博物館藏的EO.1170持蓮菩薩像幡,菩薩頭部側位繪製,身體側立於蓮台上並且能夠看到其背部,右掌持紅色蓮苞舉至肩前,下垂的左手輕握飄帶, 雙腳分別各踩一朵蓮台,相對於右腳平穩姿態,左腳後跟微踮起、腳下的蓮台也隨之傾斜,刻划了走動的姿勢。下裝的裙裳衣端也隨之捲起,強調了動感效果。天衣自兩肩垂下復搭至兩腕,末端輕輕握在左手之中,其翻卷轉折極其複雜。但是,菩薩的形象刻劃不如大英博物館藏的這幅絹幡優美生動。
以上這兩幅側面菩薩像幡,其特殊的姿態引人注目,特別是大英博物館藏的這幅持玻璃缽的菩薩像,線條描繪流暢自如,繪色搭配淡雅精緻,人物形象刻劃生動,宛如一位民間少女「回眸一笑」的姿態躍然於觀者眼前。應是藏經洞繪像幡中的精品之作。
特約撰稿:李茹
編輯:樊雪崧
審閱:孫志軍 杜鵑
版權聲明:
聯繫電話:0937-8869852
※鴞卣:最萌的文物藝術珍品
※鳴彩藝術:品相精美的清錢珍品,乾隆通寶
※希世珍品王獻之《草書九帖》(附釋文)
※「太古遺民」金代山水畫的珍品——軍誼詩書畫院
※深藏在巴黎吉美博物館裡的中國珍品古陶瓷
※碑帖珍品《石門銘》
※京博文化藝術博物館:奢侈欣賞中國楹聯珍品系列及名家書畫藝術品
※歷代觀音菩薩繪畫造像珍品
※珍品欣賞|清乾隆 御制紫泥髹漆描金花卉紋
※浩漢國際:玉器珍品 祝壽白玉雕件
※青銅器:國之瑰寶,藝林中珍品
※故宮館藏珍品清蔣廷錫《鶉鴿譜》
※11幅倫勃朗繪畫珍品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稀世程甲本《紅樓夢》現身春拍
※希世珍品王獻之《草書九帖》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宋代陶瓷珍品
※倫敦奢華珍品拍賣
※彩虹素:身披霓裳的蓮瓣素之珍品
※建盞:宋朝皇室御用黑瓷珍品
※南澳大利亞博物館獲全球最珍稀蛋白石原石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