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選擇中國留學生的標準,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
【新的小夥伴】點我關注「美國本科留學」
小本會持續提供更多實用的留學、備考信息
在美國大學申請發榜季過後,各種分析文章應運而生。其中不少文章根據美國新聞排名前三十的綜合性大學歷年在中國大陸的招生數的變化,得出了美國名校申請越來越難的推斷。是這樣么?
其實,美國頂級大學的競爭激烈程度並沒有改變,但隨著美國高校對中國學生逐漸了解,它們選擇中國留學生的標準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從語言,到申請文書,到高中的品牌,以至於當下變為對於學生全面資質的考核。
美國大學為什麼要招中國學生?
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必須了解一個與中國人的認知大相徑庭的事實:美國的優質教育資源是過剩的!
美國共有三億兩千萬人口,擁有4000多所高校,而且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綜合性大學和文理學院,研究型大學和本科大學各有千秋,其多樣性是大部分不了解美國高等教育體系的中國人很難想像的。
對任何一所美國大學來說,首要任務都是招生。為了吸引生源,每個學校都絞盡腦汁地發展自己的辦學特色。即便如此,很多學校如果只靠美國本地的生源,那是難以為繼的。所以招收國際學生一直都是美國大學的傳統。
很多年前,國際生的主要來源是日本,後來是韓國,現在是中國。
所以整體來說,美國高校對國際學生的開放程度在短期內不會變化。
另一個影響因素是美國經濟。
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美國各大學面臨財政困難,這種情況甚至影響到了美國前三十的頂尖名校。有些學校的創校基金都在投資過程中蒙受了很大損失。所以提高國際學生的比例,收取全額學費,對美國大學來說也非常重要。
統計顯示,2008年以來中國學生申請美國大學呈井噴狀,截至2015年,年留學生人數已達30萬。假設平均每人申請10所學校,每所學校申請費80美元,僅此一項,中國留學生就為美國的高等教育貢獻了2億4千萬美元,遑論更大頭的學費收入。
文化認同感也不能忽視。當美國經濟數據開始緩慢復甦的時候,很多高校的財政狀況出現好轉。此時的高校,特別是公立學校內部出現了兩種聲音:
一是本土的保守派,鼓吹把最優質的教育資源留給美國本土的學生;
另一派則是以國際學者為代表的國際派,強調國際學生帶來的多元文化對於美國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貢獻。
這兩種勢力此消彼長,互有勝負。而且,因為美國大學招生部門的人員流動頻繁,相應的,各大學的招生也會出現不規則的大小年。
但從長遠來看,這兩種呼聲還是會勢均力敵的並存很長一段時間,總體對國際學生不會產生大的影響。
綜上所述,美國大學的招生政策和容量短期內不會變,但是某個學校的招生規律會出現波動,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只有當美國大學中,中國學生的總容量達到飽和(這個數字也是在變化的,現在很多美國學校為了容納更多的中國學生,正在積極興建新的校舍,擴大招生名額,甚至新開設適合中國學生的專業),而申請美國大學的中國學生總數還在不斷增加,總體質量越來越好的情況下,說美國大學申請越來越難才更為貼切。
申請美國頂尖高校的關鍵詞是「時間」
常春藤名校喜歡怎樣的學生?雖然對此說法不一,但可以明確的是,一定是好的生源,而且大學對申請學生的審核越來越嚴格和立體,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大學等名校表現尤為突出。
但是,申請美國名校的難度越來越大,這一說法並沒有數據的依據。對於一個每年只在中國招5個左右學生的學校來說,某一年只招了3個,就說該校對華招生名額縮減了40%,並沒有說服力。事實是該校的競爭實在激烈,全拼學生個人實力,並沒有什麼區域招生名額數之說。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導致申請材料差異化越來越重要,其實質是申請的評價標準在變化,是將中國留學生納入到申請的規範流程中的一個過程。
二十多年前,只要英語能力突出,中國人就可能申請到頂級名校,因為他可能是該校建校以來的第一個中國學生。曾經,美國大學對中國學生了解太少,又無法相信中國學生高中成績單,所以只好依靠獨立第三方機構開發的標準化考試成績錄取;而後,美國招生官會因為中國學生的申請文章看的少,被一篇文字優美立意高深的文書打動,而不去追究那是否出自一個十七八歲少年之手。但是,現在不再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了,不是申請越來越難,而是美國人越來越了解中國了。
各大學的取材標準和傾向都不大一樣。他們不是找成績最高的,而是找最合適的,主要看學生與學校各方面的匹配度。
有的大學取材的最高標準是學生的多樣性,招各種各樣不同的學生,而你根本無從知道與你同時申請這所學校的對手,所以錄取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有的大學是分控,嚴重依賴標準化考試選拔。而這種簡單粗暴的選拔方式正面臨困境,且不說每年都有招到高分低能的中國學生,就是美國國內,對於「標準化考試是否應該被大學當作錄取的考慮因素」的質疑聲也從未間斷。
為了呼應市場的質疑,標準化考試的開發機構一直試圖改革,TOEFL、GRE、SAT等等都是如此。
新老考試的交替過程往往會產生很多問題(比如2015年下半年的幾次SAT考試),而趕在這個時候申請的學生可謂禍福參半,風險驟增。
有的美國高校拋棄標化成績,倚重申請文章、面試等直觀感性的評判,比如維克森林大學,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等;
還有的學校引入多元的錄取路徑,比如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很早就開始參考中國高考成績,
而舊金山大學更是從2015年開始,直接招收高考學生,以高考分數作為錄取的唯一標準。
對於頂尖高校來說,申請者的方方面面都要被綜合考慮(holistic review)。單一的好成績,不能準確反映學生的學術能力,招生官要看到的是學術能力在各種評測標準下的一致性和匹配度,包括高中成績單、AP或者IB類的標準化考試、學科競賽獎項、大學暑期課程等。更重要的是,申請文章必須要有獨特性,越是競爭激烈的學校越要靠文章脫穎而出。
而中國學生最普遍的問題在於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別人有的,自己也想要,這就造成了申請材料同質化,文章如是,活動也如是,慈善支教鋪天蓋地。
其次是學生不知道自己有什麼,一味追求美國的方式和價值觀,向美國學生看齊。而美國大學招生官恰恰想看到中國學生的文化背景和視角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文化多元並不是指中國學生在美國大學裡開個書法社、古箏社、太極拳社那麼簡單,而是要更深的挖掘表達中國文化在你這個個體身上的具體體現。
跟美國學生相比,中國學生語言和文化背景是劣勢,要花幾倍於美國學生的時間準備標化考試(美國學生準備SAT的平均時間只有11個小時)。除了家族、運動員、特殊人才和學校捐贈等特殊錄取的學生以外,被藤校以及同類學校錄取的美國學生無一例外都是high achievers甚至over achievers,他們每天只睡4、5個小時,所做的事情樣樣出色。
所以,我認為申請美國頂尖高校的關鍵詞是時間。招生官想要知道你怎樣使用你的時間,收到了怎樣的效果,以此來判斷,你是不是一個優秀的人。這樣說來,除了學生自己真的很牛以外,任何人在常規的名校申請過程中起到的作用都是微乎其微的。
美國大學申請新系統CAAS是什麼?
在美國高等教育體系里,獨立第三方機構起著重大作用。從大學認證與監管,到大學申請系統,到各種面試和文件傳輸等。
這段時間,有個叫做CAAS的全新大學申請系統,被炒得沸沸揚揚。CAAS的全稱是coalition for access, affordability and success,主旨是強調美國高等教育的公平性。
一方面,讓美國低收入家庭的優秀學生儘早知道美國大學的招生信息,獎學金申請條件,以及各方面決定學生以後的發展的諸多因素,以便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大學;
另一方面,系統為每個註冊的學生(鼓勵從九年級開始,也就是我們的初三)提供在線儲存空間(locker),讓學生有機會隨時上傳自己的作品(portfolio),並與升學指導老師或是心儀的美國高校分享(決定權在學生手裡)。這樣一來,學校就有機會提早認識未來的申請人,通過幾年的追蹤,了解他們的成長歷史,並推送獎學金信息等相關的信息,早早跟學生建立個人聯繫(personal connection)。
這個系統並沒有針對中國學生研發,很多美國學校還在觀望中,預計2017年才會啟用這個系統。按照美國大學的習慣,Common App和CAAS會並行一段時間。
即便沒有立即推向市場,這個系統仍然帶來震動,除了該系統公然挑戰壟斷機構Common App的霸主地位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美國大學招生的一個基本訴求,一個勢在必行的趨勢,其本質就是對學生髮展進行過程性評價。
雖然CAAS在主頁上聲稱,這個新的系統可以為美國高校和申請者提供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接觸機會,讓申請人更好地了解大學,並表現自己的獨特才能。我的理解是,CAAS將經過一個漫長的時間,最終讓過程性評價成為美國大學錄取的必然標準。
當然,這個轉變是緩慢發生的。對於今年已經高二的申請者來說,這兩個系統沒有大的區別,連申請文章的題目都很相似(請讀者自行參考CAAS官網),只有一個題目出的有點新意:「作為一個十幾歲的年輕人,你感覺最難的是什麼?最好的又是什麼?假定世界想要聽你說,你想給比你小的弟弟妹妹和朋友什麼樣的建議?」雖然這個題目也是變相了解申請者的價值觀,但它的切入角度很接地氣,更貼近十幾歲的學生(特別是美國本土學生)的表達方式。
各種排名其實並不重要
美國高校的數量種類特色之繁多,大學錄取的時候又要求學生與學校的匹配度,這對於絕大部分中國學生來講,的確太難了!
同樣是第三方機構,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 & world report)在中國的知名度可就大多了。他們提供的美國大學排名甚至成為了很多留學家庭選校的唯一標準。然而對於美國高校而言,最不欣賞的便是學生單憑一個排名而選擇了這所學校。
其實,認識到美國大學的多樣性,排名的解讀就簡單了。
如果你不在乎地理位置,不在乎就業機會,不在乎專業,不考慮自己實際承受能力,只想去個名氣響的綜合性學校,就申請前三十的大學。這些學校的名單相對固定,是美國普遍認可的第一梯隊名校。
至於三十名到一百多名的學校,名單也相對固定,但是名次每年浮動較大,糾結十幾名甚至幾十名的名次根本沒什麼意義。這些學校在美國學術界的聲譽也是屬於同一級別,各有各的優勢專業,各有各的特色。
對於美國高校,如果綜合考慮地理位置、專業、校園文化等因素,就要理性看待「排名」。US News對於美國高校的分類也非常清楚:綜合性大學(多半是以研究生教育為主的研究型大學)、文理學院(專註本科通識教育,以培養全人為主旨的中小型私立學校)、區域大學(提供幾乎所有的本科專業,加上一些碩士專業和極少數的博士專業,一般學校規模較大,注重本科教育,以就業為導向)。這麼多款,總有一款適合你,再加上理性匹配自己的學術能力和學校的錄取概率,選校似乎也不那麼難。
還有很多家長覺得去美國讀高中對於申請美國大學更有優勢。其實並非如此。
且不論每個孩子性格和適應性不同,那麼小的年紀就要應對各種困難。單從美國高中來說,我對美國高中的研究調查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美國高中里有1/14的學校沒有白人學生。而這些低收入人群所在的學校,所能獲得的各種資源也非常有限。還有一些特殊教育的學校,專門為有學習障礙的學生開設,但是也可以招收正常的學生。美國有上萬所一定規模的高中和許多各式各樣的小微學校,讓留學美國的小留學生們如何判斷和選擇?
另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是寄宿家庭。由於低齡留學生數量激增,寄宿家庭供不應求,對於寄宿家庭的審核條件和周期都大大下降。這直接導致近年來,小留學生在寄宿家庭狀況頻發,每個案例的代價都是一個孩子一生的發展和幸福,讓人痛心。所以,我一直比較反對盲目地把孩子送出國讀高中。
國際高中課程或許與申請結果無關
很多留學家庭在選擇國際高中的時候,第一個要問的問題就是你們是AP、IB還是A-level?留學的去向怎樣?什麼課程對於大學申請重要?其實,這些問題真沒那麼重要!
美國大學每年都會在準備參加高考的普通高中招很多學生,招生官對於每個申請案例都是個別分析的。即便是美國的高中,各學校課程和打分系統都是千差萬別,美國大學招生部門最基本的職能之一就是讀懂各類課程,做橫向比較。
高中課程既然不是升學利器,那到底啥重要呢?
高中時代本身就很重要;
孩子快樂,學了什麼很重要;
在高中階段獲得了怎樣的能力,有沒有合適的平台展現這些能力,很重要;
有沒有創造力,有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很重要;
現在國際教育界出現頻率最高的詞是個性化,這就意味著,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怎麼把這種獨特性挖掘出來,很重要。
說白了,課程是一個學校辦學理念的直接體現。而大學申請的結果只是孩子個體發展的一個階段性成果,是個自然而然的結果。
學校辦學要尊重個性化的特質,允許不一樣的選課,不一樣的活動,尊重學生的興趣,提供展示平台。比如建平中學國際課程中心開了17門AP課程,均通過美國大學理事會認證,很好地滿足了學生各方面的學術興趣,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時間自由選擇。再比如,建平中學的學生活動多,質量好,在上海也是出了名的。即便如此,申請過程中的活動雷同也頗多,於是我們一方面鼓勵學生自發的組織活動,遵從本心;另一方面,學校也動用所有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加多樣的職業體驗。
從美國大學招生部門的角度來說,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加強了與中國高中的互動,希望多方面了解申請者所在的學校。學校品牌在美國大學申請中越來越重要,其本質是建立校際互信和落實到人的聯繫(personal connection)。
在我接待的無數招生官當中,鮮有人問你們學校有幾人升入藤校的,他們更看重的是學校辦學理念,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打分系統和畢業要求的嚴謹程度等等。在大學申請材料中有一個必交的材料是學校介紹(school profile),這裡面包含了以上招生官最感興趣的幾個問題。
一個規範真實精製的school profile在學生申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比這個更重要的是建立專職專業的升學指導體系(學生髮展指導體系)。
很多大學表示,有個專職的大學申請指導,可以隨時進行成績單問題和其他所有申請相關問題的溝通,讓他們覺得很安心。校內的大學申請指導代表高中校方出具高中成績單和畢業證明,以及最全面的推薦信,作用至關重要,不可被校外機構的諮詢師所替代。
來自《文匯教育(ID:wenhuieducation)》
------------------------------------END-------------------------------------
托福 SAT GRE 北美留學
微信留言「郵箱+姓名+手機+年級+去美國讀本科」免費領取《去美國讀本科》
※中國留學生留在英國的唯一標準和唯一方法!
※中國學生英國擇校看排名,而腐國學生的標準你萬萬想不到!
※美國留學錄取學生的標準
※英國留學選校都要參加哪些標準?
※英國名校重構大學預科標準,留學英國認準「大學自己的預科」
※美國大學的錄取標準有哪些呢?
※百年至今,中國美女的標準發生了哪些變化?
※盤點藝術生選大學的那些標準!
※大疆:中國無人機研發製造領先 該輸出中國標準了
※古人眼中美女乳房標準長什麼樣?在眾多的文學作品中,留下了痕迹
※美國名校招生官喊話中國學生:唯一錄取標準就是「沒有標準」
※各個學院學霸的標準,醫學院的那個厲害了
※農獸葯殘留:我國標準真的低於國外嗎?
※美國攝影師帶你領略各國女性的閨房,哪一個符合你的擇偶標準
※誰是中國最帥的男人 他定義了中國人眼中的帥哥標準
※美國田徑為何稱霸全球:體育棒學習好才是美國對於人才的最高標準
※5大著名足球城 盤點這裡的優秀英國大學與入學標準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已標準化生產出臨床級即用型幹細胞
※和各國標準美女約會 哪國美女是你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