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江西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解讀海昏侯墓:讓文物說話

江西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解讀海昏侯墓:讓文物說話

視頻:領隊楊軍評海昏侯墓考古:公眾考古的有益實踐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鄭州5月21日電 (記者 李貴剛)21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徐長青在河南鄭州舉行的「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上,詳細剖析了海昏侯墓考古挖掘「親民性」效應所引發的廣泛關注這一情況。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是海昏侯墓考古發掘項目承擔單位。

在中國考古史上首次舉辦的這場大規模國際性學術盛會上,徐長青向來自埃及、德國等十餘國以及港澳地區的近600名專家學者介紹了塵封2000多年的西漢列侯墓的考古情況及文物保護理念。


自2015年海昏侯墓考古成果對外公布後,系列考古成果不僅成為海內外考古界關注熱點,且影響力不斷擴大。

江西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解讀海昏侯墓:讓文物說話


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銅雁魚燈。 中新網記者 翟璐 攝


徐長青認為,海昏侯墓引人關注的原因是一方面在漢墓「十室九空」的現狀下,作為迄今發掘的保存最好、結構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的西漢列侯墓園,其本身及可觀的出土文物對研究西漢政治、經濟、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是墓主即第一代海昏侯劉賀跌宕的身份變更與語焉不詳的歷史文獻記載,激起學界與公眾的探求興趣。


但徐長青認為,最根本原因是文博界工作方式的轉變——以發掘與展示同步,「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及時回應社會和公眾的關注,即服務大眾的「親民性」。


長期以來,中國重大考古發現成果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未能及時滿足公眾的好奇心、求知慾。


「在發掘、保護、利用(三個方面)多管齊下是海昏侯墓不同於其他考古發掘的大膽嘗試。」徐長青介紹說,海昏侯墓發掘一開始便從考古規程、文物保護修復、科技考古手段的綜合運用、多學科合作,乃至後期的申遺和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等方面進行了長遠的頂層設計。

在徐長青看來,海昏侯國考古顯示出其服務大眾的「親民性」,也預示著更多的考古會走近大眾,更多的文物會走出深閣、開口「說話」。(完)

您可能感興趣

新疆科技考古:讓沉默的文物「說話」
揭秘古滇國文化!昆明 考古發掘大量文物
盜挖文物:日本考古學家在大連的「考察」及所相關文物原始圖片
秘色瓷——考古發掘及文物賞析
劉慶柱:遷安考古發現與黃帝歷史文化解讀
王陽明《瘞旅文》考古
內蒙古大學考古確認東漢《燕然山銘》摩崖石刻「真身」
江西海昏侯墓考古研究获重大进展,墓主刘贺或是被谋杀
考古專家帶你看文物萌「雞」
李文信:東北考古與博物館事業的開拓者(組圖)-歷史人物-人物頻道-中工網
「考古山川」解密「歷史記憶」 ——紀李旻老師講座「魯國的鄉間:從廟堂到山川」
考古學家疑似發現耶穌墓室:骨瓮刻復活銘文
漳州考古:龍文區下店尾墓葬考略(2)楊觀吉、楊國鏞世系問題
考古專家帶你看文物里的「萌」雞
考古,文物,醫學三大部門聯合考古,墓旁現神秘物品,真相被解開
【考古】神氣又神奇!考古專家帶你看文物里的「萌」雞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晉南是「五帝時代」的核心地區
國外考古學者河南探「古」
考古文化學者聚集山西為保護開發陶寺遺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