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注意,地下有風景!倫敦地鐵藝術漫遊指南

注意,地下有風景!倫敦地鐵藝術漫遊指南

途經利物浦街的地鐵站——倫敦最繁忙的地鐵站之一——走過等離子屏幕和燈箱輸出的上百個廣告,無意識間,我們總在被負載的信息轟炸著,「你需要這個,請消費吧!」然而,一天,當我乘坐的扶手電筒梯經過那一排30個等離子屏幕時,一個念頭轉瞬閃過,我意識到自己不是很明白剛才路過的廣告在嘗試銷售什麼?!


一些耳朵、手的破碎拼貼圖片,還有手寫摘句「Yeah Yeah Yeah」,這不同尋常的主題在尋常已極的環境下出現,悄悄地,但確鑿無疑地吸引了我的注意,並且我肯定,我不是唯一一個。其實,這是倫敦「地鐵藝術」項目組(Art on the Underground)邀請藝術家Benedict Drew進行的創作。而這只是近日倫敦地鐵藝術風景中的一部分。

注意,地下有風景!倫敦地鐵藝術漫遊指南 點擊播放 GIF/1174K


運用廣告語言,Benedict Drew的裝置作品《de-re-touch》包含了短視頻,以多樣化的數字廣告形式出現在倫敦地鐵。


公共藝術並不是非同尋常,卻總是備受爭議。一些爭議和批評來自大眾,質疑為什麼我們把大量納稅人的錢花費在公共空間的藝術作品上,並且這些作品未必將對社區產生深遠影響。還有一些聲音來自藝術從業者,從傳播角度質疑藝術作品在公眾空間傳播的有效性。


在倫敦,最符號化的公共空間之一即是已有150多年歷史的倫敦地鐵,這是我們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地鐵系統。同時,對於每個生活在倫敦的人而言,幾乎平均每天都有兩個小時是在這裡度過的。在地鐵展示藝術?這裡有一個巨大的疑問號!

注意,地下有風景!倫敦地鐵藝術漫遊指南



格羅斯特路(Gloucester Road)站「Peace and Love(和平與愛)」作品。


倫敦「地鐵藝術」項目組始於2000年,那時起,我們開始在日常生活中屬於地下的兩小時里,注意到日日枯燥的地鐵旅程里開始多出了那麼一點小驚喜:有時在免費的地鐵地圖上會出現精美的繪畫,有時在站台牆壁上可以突然發現有趣的瓷磚。可是,這些是否成功創造了足夠的影響,讓我們接納公眾空間藝術的合理性?


最近幾年,當藝術作品終於以更新穎的形式在地鐵呈現時,人們才漸漸接受,因為此時一件藝術品的呈現形式已經遠遠比在正規畫廊空間里的展現方式更為有趣。事實上,倫敦地鐵提供了一個更有意思的創作空間。

注意,地下有風景!倫敦地鐵藝術漫遊指南



格羅斯特路(Gloucester Road)站「Big Ben(大本鐘)」作品。


Benedict Drew的裝置作品《de-re-touch》包含短視頻,以多樣化的數字廣告形式出現在倫敦地鐵。這個視頻裝置因其對現代廣告形式的借用,有著非常成熟的展示效果。作為在數字時代成長的一代,我們早已習慣每天隨處可見的快閃碎片信息。要知道,現代廣告語言可不需要講述一個完整故事來達到目標,它片段且直入主題。一個幾秒鐘充滿碎片化元素的片段,就足以成功創造它想要灌輸給我們的巨大慾望。


Benedict Drew的《de-re-touch》裝置作品就完全借用了這種廣告語言,以碎片化、快閃扭曲的圖片節奏而犀利出彩。有趣的是,當你接受了這個信息之後,才會意識到它並沒有在實質上推銷任何東西。而這也恰是這件裝置作品的有趣所在,用一種最有效的現代傳播語言來傳播空白!這種和常見廣告形式的強烈反差,令人深思。在我看來,一件好的藝術作品不是告訴你具體去想什麼,而是讓你思考!

注意,地下有風景!倫敦地鐵藝術漫遊指南



Benedict Drew的《de-re-touch》


2016年,倫敦「地鐵藝術」項目組開始了「Underline」系列項目,這個藝術項目每兩年一次,主要集中在一條地鐵線上。今年的「Underline」主要排布在淺藍色的維多利亞地鐵線,它橫跨倫敦中心,從Brixton南部尾段到Walthamstow的北部,而這兩個站點皆因其強烈的工人階級氣息而聞名,Brixton更是由於上世紀80年代的暴亂為人所知。

注意,地下有風景!倫敦地鐵藝術漫遊指南



倫敦地鐵維多利亞線的2009年型列車。


沿著地鐵地圖上這條淺藍色,最新的特納獎得主倫敦建築團隊Assemble將負責改造地鐵站的破舊項目,古典音樂作曲人Matt Rogers的現場古典音樂也會遍布整條地鐵線。這兩位藝術家都是經過多方細緻考量後的選擇。但不得不說,把古典音樂帶到連接倫敦工人階級社區與中央區的地鐵網路當中,這樣的做法聽上去既意味深長又富於冒險。


作為2015年首個獲得特納獎這一重要藝術獎項的建築團隊,Assemble自然也備受爭議。18位年輕有為但甚至都未擁有全職建築師執照的建築師,在2010年才聚攏一起,成立了這個組合。成立歷史雖短,但他們已經完成許多有意思的低成本項目,主要依靠當地的材料,並由當地誌願者團隊建造。最重要的是,這群年輕的熱血建築師參與的項目主要是為了地方社區服務。

注意,地下有風景!倫敦地鐵藝術漫遊指南



2015年首個獲得特納獎的建築團隊Assemble。


在他們的早期作品「Cineroleum」中,Assemble將一個廢棄的加油站搖身變成了pop-up電影院;後來執行「OTO Project」,又讓位於倫敦東區Dalston的被地產商長期空置的建築樓盤空間成了音樂項目空間……從這些作品中,人們不但能看到通過創造力而獲得的愉悅,而且還能觀察到Assemble究竟是如何以極低成本來跟地產商進行抗衡的。這次,在同樣破敗的SevenSister站外,他們選擇一個荒廢了20年的建築單元來進行重建。眼下,倫敦人都在拭目以待—這次,Assemble又將為這個以非洲移民為主的社群帶來怎樣的樂趣呢?

注意,地下有風景!倫敦地鐵藝術漫遊指南



Assemble的早期作品《Cineroleum》。


作曲家Matt Rogers的現場古典音樂演奏項目已經被London Underground宣稱為「史上最困難和最冒險的行為」,Matt Rogers也是被項目組選中的首位古典作曲家,與此同時,這還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鐵系統里的首場現場古典音樂表演。


與來自倫敦小交響樂團(The London Sinfonietta)的出色音樂家、英國最優秀的聲音工程師組合Sound Intermedia一起,Matt Rogers會演繹一系列你能在地鐵中隨機遇到的二重奏。在他的作品《Displaced Duets》中,獨奏表演者會同提前錄製的自己的演奏進行現場二重奏。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極富野心的、由16位音樂家合奏的作品——這16位音樂家根據不同的特定時間從線上的特定的不同站點出發,最後在King"s Cross站集合,由一位指揮家指揮完成作品的最後一部分。

注意,地下有風景!倫敦地鐵藝術漫遊指南



長笛演奏者Karen Jones來自倫敦小交響樂團,她在維多利亞線的地鐵站內表演二重奏。


就像Matt所描述的那樣,掌握這個演奏的結構就好像在控制地鐵系統。雖然地鐵系統的中央調控有著清晰的結構,但作為路過的乘客只能在旅程中感受到這個系統中的一小部分細枝末節。這組作品完全就是對倫敦地鐵系統音樂式的隱喻解讀。雖然不是每個人可以意識到Matt作品中的概念價值,但這就像理解倫敦地鐵系統本身一樣,有許多謎題。畢竟,在現象的世界裡,我們總是只能看到所處情境下的某一個片段/碎片。


來自倫敦小交響樂團的大提琴演奏家Tim Gill在Walthamstow站演奏。他的演奏禮服由Jenny Hayton親手設計。

注意,地下有風景!倫敦地鐵藝術漫遊指南



採訪、撰文Dori Deng / 翻譯Echo Guo


圖片來源Morley Von Sternberg、Benedict Johnson


編輯GU

注意,地下有風景!倫敦地鐵藝術漫遊指南 點擊播放 GIF/429K


您可能感興趣

讓人炫目的俄羅斯地鐵 被稱「地下的藝術殿堂」
地球也有藝術照 看谷歌地圖對地球的認知
歐洲地鐵藝術之旅
倫敦、慕尼黑、斯京的地鐵,這不只是地鐵,是無比巨大的的地底藝術品!
太污了……捂臉!世界各地網友曬當地奇葩藝術品
嶺南盆景的技藝特色和藝術風格!
浪漫風情的英倫莊園藝術
因地制宜,法國街頭藝術家的舊城新趣味
香港最奇特的風景,帷幔的藝術
不穿褲子愛演戲,「搞藝術的」都喜歡北京地鐵
中國藝術基地在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啟動
蘇新平的風景作品 展現藝術的「地平線」
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地鐵站,地鐵也可以如此充滿藝術感
「上海種子」項目瞭望遠景,遠離藝術景觀化
「冷靜地對待當下藝術現象,平靜地、真誠地畫」——陳永鏘
藝術家用谷歌街景搜索經典油畫的創作地點,竟能夠跟油畫完美拼接
英國「披薩女孩」地鐵上睡覺意外走紅 網友:真有藝術范
西安碑林博物館——文化薈萃地,書法藝術鄉
地中海風情美女,人體藝術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