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滴水穿石,貴在堅持

據說宋朝有一姓張名乖崖的縣令。一天,他看見小吏從府庫慌張出來,頭巾下藏著一文錢。便下令拷打。小吏不服:「一文錢算什麼!你只能打我,不能殺我!」縣令一聽,這哪得了啊,於是乎大怒:「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劉備曾經說道:「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很多事情看似很小,起初你也不會去在意,但是久而久之,這些小事就會積少成多。


同樣,成功亦是如此,沒有哪一件光芒萬丈的大事不是由不起眼的小事情鋪墊的。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厚積薄發,以柔克剛


宋代大詞人蘇軾在《稼說送張琥》中說:「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吾告子止於此矣。」意思呢就是經過長時間有準備的積累即將大有可為,施展作為。


道家認為:世間萬物,相生相剋,剛勁的東西不一定要用更剛勁的征服,有時最柔軟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點。


沒有什麼是一蹴而就的,凡事都需堅持,而當遇到一些不可抗元素的時候勿煩勿躁,硬上的結果勢必會導致硬傷。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海納百川,包容涵藏


《三國名臣序贊》:「形器不存,方寸海納。」李周翰註:「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條江河之水。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說要豁達大度、胸懷寬闊,這也是一個人有修養的表現。


做人,胸懷一定要像大海一樣寬廣。四川大學就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作為校訓。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戒驕祛躁,平等待人


在安徽桐城有一條六尺巷,是清代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爭宅基時,張英不偏不袒,互判三尺,同等對待。

孔子認為君子應有泰而不驕的態度,同時老子也說「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涵養心性,靜定歸真


這種返璞歸真的態度,是一種道教教義。道教學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過自身的修行和修鍊,使生命返復到初始的狀態。他們認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樸和純真的,是「道」的本性的。所以人們常說兒童天真無邪。


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慮慾念不斷萌生,再加上社會環境的不同影響和情色財貨的誘惑,不斷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蔽了原有的純樸天性,若進一步嗜欲無止,將嚴重損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從此背道而馳。人啊,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慾念。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心誠則靈,唯德感天


心誠則靈,關鍵是要做到「心」、「誠」兩點。凡事盡人事,聽天命。其如《禮記》中所講的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一樣,只要虔心誠意,就能產生靈驗;只要有堅定的信念,正確的心態,願望就會實現,這就是心誠則靈。

您可能感興趣

箴言丨慎終如始,無敗事矣
君子慎獨,慎始慎終
慎終追遠清明時
清明祭祀,敬賢盡孝,慎終追遠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慎終追遠,悼亡詩詞緬懷故人「清明節」
盤點建國來的卓越科學家:慎終不忘先人志,追遠常懷一片心!
易經分享3:《需》中待命:不速之客來,敬慎終吉
慎終追遠:漢字中的祖先文明
慎終追遠,祭祖積福——中元祭祖方法淺談
加拿大鑄幣廠員工肛腸藏金順手牽羊 變賣不慎終敗露獲刑兩年半
瑪法達談星8月30日至9月5日 慎始慎終 履險如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