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汪華建吳稱王 歸順唐死後被封為神
汪姓得姓在山東,但得到長足發展,還是在安徽。自古以來,就有「天下汪姓出徽州」的說法。如今,安徽仍是汪姓第一大省,安徽汪姓人口幾乎佔了全國汪姓人口的四分之一。宋元以前,除了汪華的後裔有遷居到四川的外,四川汪姓人的活動,史籍上記載較少。明清時期,隨著兩次大移民的進行,湖廣大量汪姓人遷入四川,四川汪姓開始活躍起來,名人增多,人口急速增加。如今,四川汪姓人口有30多萬人,大致位居四川姓氏的第60多名,是繼安徽、湖北、江西之後的汪姓人口第四大省份。
秦漢前後時期
汪文和遷徽汪姓迎來大發展
春秋時期,汪誦確立汪姓後,雖然後代子孫地位顯赫,但人丁不旺。據唐朝時汪華編的《汪氏宗譜》透露,汪氏經過30世的發展,在北方才39戶。相對於其他姓氏來說,汪姓的人口繁衍速度,實在是太慢了。但歷史給了汪姓一個巨大的發展機會,這個時候,已是東漢末期了。漢獻帝年間,汪姓第31世汪文和,在初平3年(192年)因平亂黃巾軍有功,晉陞為龍驤將軍。建安2年(197年),中原大亂,汪文和認為北方戰亂不太平,從河南禹州南遷到浙江會稽,孫策封他為淮安侯,任會稽令。汪文和把家安在了會稽。
建安13年(208年),孫權派人平定黟縣、歙縣,與始新、新定、黎陽、休陽一起,設立新都郡,治所在始新(後來的淳安)。汪文和見始新環境優美,宜居宜業,把二兒子汪超留在會稽,帶著夫人和大兒子汪軫遷到始新。汪文和在汪姓的發展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以前南方沒有汪姓,他是開創南方汪姓的始祖。晉太康元年(280年),吳國被滅,新都郡更名為新安郡。隋朝開皇11年(591年),改新安為歙州。宋徽宗宣和3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新安郡,成為江南汪姓的一大郡望。
當時的新安是一個較為偏僻荒涼的地方,外界干擾少,汪文和的後裔在這裡安居樂業,繁衍生息,漸漸發展為新安郡的一大望族,有「十姓九家汪」的美譽,還形成了有名的支派——隴西汪氏。新安汪氏在徽州得到空前發展,汪姓人開始從徽州向安徽境內甚至全國各地不斷擴散。在安慶府,形成了「九里十三汪」的強勁態勢。徽州成了汪姓人口向全國各地輻射遷移的源頭,「天下汪氏出徽州」的說法由此而來。晉元帝時,汪姓第36世汪道獻出任黟縣令,把家遷居到歙縣。南齊時,第40世汪叔舉,一天由臨溪沿登沅水而上,看到沿途山水優美,好一個居家所在,就舉家從歙縣遷到績溪登沅洞汪村(現叫大廟汪村)。汪叔舉往下傳了4代,到了隋末唐初,出了個讓後世汪姓人引以為傲的超級大人物——汪華。
隋唐時期
汪姓大遷徙天下汪氏出徽州
汪華的故事,我們後面會專門講述,這裡說說他所在的汪姓大家族繁衍遷徙的情況。唐初,汪姓的子弟大多擔任重要官職,加上汪氏人口大發展,唐玄宗開元5年(717年),汪姓被封為十大國柱姓,排在第六位。汪叔舉遷到登沅洞汪村後,汪姓後裔繁茂,人口有很大發展,成為當地的超級大家族。登沅洞汪村容納不了這麼多人,這一支汪姓人開始大量外遷。汪華有9個兒子,大兒子汪健有6個兒子,其中二兒子到六兒子全部遷到四川重慶。二子汪璨有兩個兒子,長子汪處凝後來遷居到四川涪陵(今重慶涪陵)。值得一提的是,汪華七兒子汪爽的後裔中,有個人叫汪風林。汪風林又叫汪倫,唐代大詩人李白那首著名的詩《贈汪倫》中的汪倫,就是他。從登沅洞汪村遷移出去的汪姓人,又不斷向外擴傳。唐朝後,四川、江西、貴州、福建、廣東、廣西等地的汪姓人,大多是從安徽遷徙出去的。原徽州以外的汪姓人,被淹沒在大量從徽州遷出的汪姓人口中。所以,後人提到汪姓時說「天下汪氏出徽州」,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宋元時期
汪姓大家族在川曾輝煌一時
宋元時期,是汪姓發展的重要時期,但汪姓人仍主要在安徽、江西、浙江輾轉遷徙,只有少數支系遷徙到四川、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兩宋時期,汪姓人繼往開來,繼續繁衍昌盛,人口達到47萬,開始在全國的大姓中嶄露頭角,成為第32位大姓,在黟(今安徽黟縣)、歙(今安徽歙縣)、婺源(今江西婺源)等地,人口最多。四川如今的汪姓人中,家譜上記載了先祖在宋元時期的遷徙情況。宋末元初,汪登一從徽州府休寧縣遷徙到湖廣黃崗府汪家集高河坎,汪省一遷居到湖廣麻城洗腳河蒿枝壩大松樹。明洪武4年(1371年),汪興德入川到簡西干封鎮(今四川簡陽三岔壩月亮溝),後來遷往簡陽豬窩沱。後裔汪源經,又遷到簡陽石盤鋪檬茨溝(今簡陽石橋鎮汪家溝)。元朝延祐年間,汪大三從黃崗遷到武昌大冶邑界,後世子孫後來入川,遷往蓬溪、射洪等地。
元朝時,汪姓家族在四川的40多年裡,維持著較大的勢力。元世祖至元15年(1278年),元軍攻克重慶後,四川基本平定。汪良臣被授資善大夫,中書左丞,行四川中書省事。第二年,元世祖取消四川行省,任命汪良臣為安西王相。至元17年(1280年),元世祖設立陝西四川行中書省,以汪惟正為左丞,分省四川5年。在此期間,汪姓家族還有兩人在西川統兵。另一個叫汪惟孝的人,9年內,曾先後擔任過四川四道宣慰使司中的東、南、西三道宣慰使,後來升為龍虎衛上將軍,尚書右丞行四川省事。此外,還有多達兩位數的汪姓人,在四川為元朝廷效力,官居要職,身名顯赫。明清時期
湖廣填四川汪姓在發展壯大
元末明初,戰亂連綿,中原、華東、中南各地人口銳減。朱元璋坐了江山後,決定開展移民運動。汪姓被分遷到四川、湖北、湖南、河南、山東、河北、天津、東北等地。從清康熙年間開始,福建、廣東的汪姓人開始陸續遷往台灣,甚至到了海外。明洪武2年(1369年),原籍微州府休寧縣小祥村、住在湖北麻城的汪興二郎,入川落業在資中甘露寺附近。後裔中,後來又有支系遷往新都、崇州甚至貴州等地。洪武24年(1391年),原籍安徽安慶府宿松縣金子溝柳林村的汪慶泗入川,在南部縣摖槍口橋邊定居。汪慶泗的後裔繁衍茂盛,主要分為四大房系,主要分布在鹽亭多個鄉鎮,以及三台、射洪、南部、梓潼等地。
清初開始的湖廣填四川運動,在前後100多年裡,湖廣汪姓人大量入川,後裔繁衍生息,至今有30多萬人,大致排在四川姓氏的60多名。明末,原籍江南江寧府江寧縣七家灣七家溝的汪海洪弟兄3人結伴入川。大哥住在洪雅,汪海洪定居在邛崍,三弟住在簡陽三岔壩的老屋子。汪海洪這一支在邛崍繁衍生息,後裔眾多。清乾隆年間,住在湖北武昌洪二里檀樹港(今湖北鄂州市鄂城區新廟鎮水月村)的汪源河,到蓬溪石牛廟做生意,後來定居在蓬溪明月場柳灣、屋水溝。汪源河有3個兒子,前兩個兒子定居四川,三兒子和母親在汪源河去世後,回湖北老家居住。
另據一份資料顯示,明清兩朝,四川汪姓一共出了10個進士,其中明朝6個,清朝4個,涉及地域有南充、洪雅、資陽、渠縣、宜賓、西充、內江、犍為、綿陽、南溪等。洪雅人汪紹伊,是明萬曆年間的進士。據《嘉定府志·人物誌》記載,當時四川的糧食被運往貴州救濟,到江津交兌轉運。結果督運官員多方刁難,導致大米露天霉爛,老百姓很是苦惱。汪紹伊出差經過江津,看到這種情況,很是憤怒地說:老百姓如此疾苦,難道不是我們為官者的過錯嗎?督運官員聽後,很是羞愧,趕緊修建倉庫,老百姓歡天喜地。清光緒6年(1880年),資陽人汪致炳中進士。汪致炳的老家在今資陽老鷹水庫下面的田家壩。他自幼聰明好學,志氣豪邁。汪致炳善詩文,尤精政論,對聯工巧雅緻,擅長歐體書法,手跡頗受世人珍視。後來的資中狀元駱成驤尊他為師。汪致炳曾利用為父母丁憂守孝在川5年的時間,募資辦學,鼓勵資助家鄉的學生去京師深造。
四川部分地方汪姓字輩情況
仁壽富加一支:文啟仁祥,正國安邦。維清新澤,定紹榮光。本由克致,華自成芳。昌朋發達,永錫嘉祥。宜賓孔灘一支:大學仲明興,少祖正家廷。閬中一支:盛朝隆選舉,開國永英齊。資中甘露寺一支:君永水世,龍育國然。第作從士,雨(火)以朝(銘)如(文)。澤(正、紹)永(廷)維(漢、思)新(宗、古),樹德發祥。能興宗緒,克啟紀綱。魯成開祚,海邦聲楊。於南大振,運鍾賢良。安仁由義,月觀騰翔。明時道泰,貴投恩光。資中保定,慶衍榮長。懋嘉修業,立志顧康。天威玉汝,金錫洪章。富培元善,心學傳坊。尚加四字,百代其昌。古藺金星一支:維應浩源榮,其洪超政新。世代昭文德,光輝慶大成。
仁壽祿加一支:忠孝傳家遠,詩書特世長。廣安一支:重世祖必朝,興大正得澄。天星光昌泰,應自啟文明。鹽源一支:源安世永澤,厚道自光榮。射洪萬林一支:海再傚龍水,源天廷世朝。大德宗先治,福祿文昌新。惠澤光前哲,榮章顯後昆。詩書開科第,禮樂啟家聲。富貴傳徽遠,鴻猷定國禎。繼承高尚化,奉錫永銘鷹。射洪潼射場一支:慶泗元天大,子朝國正興。仁義禮智信,永遠向乾坤。新津順江一支:文元登玉占,廷遠福德揚。鴻聲維浩顯,榮華富貴長。南江一支:斌韓史榮宗,永遠洪仕昌。良學崇道德,安邦照文章。
邛崍道佐一支:(長房)清本萬曾春,應正朝廷思。淮永龍澤仲,成安國定齊。世代光明顯,立德肈宏基。(次房)清本萬曾春,應正朝廷奇。雲永繼文啟,映守尚定齊。世代光明顯,立德肈宏基。邛崍一支:承民朝榜,奇一兆廷。國家恩慶,佰世昌平。邛崍一支:海選漢先,文洪懷永。成國興定,華明湢金。祥瑞泰洲,培源衍錫。祖德崇秀,福開齡長。武勝一支:萬月青顯仕天朝,正文明永世其昌。大發百代以興隆,錫福長泰啟榮昭。三台一支:海在孝龍賓,元仙本世朝。大德宗先志,理義文昌興。三台金鼓一支:明仕毓天元,奇應守本正。三朝多才(永)國,思登啟祥雲。
蒼溪三官一支:周知息朝仁,士德貽謨遠。宗公仕澤長,克家維令旨。蒼溪一支:楚蜀德九龍,天晴文武生。榮華有富貴,靖孝寶國民。安縣一支:大德元未碧在思,朝廷自有清平時。忠孝結義為康恥,和今天地子生根。綿陽東山太平樓一支:元守啟富貴,華國大文章。經綸和聖典,正直啟賢良。禮義恭謙讓,清廉重紀網。忠貞安定遠,孝順保隆昌。綿陽東山洛水壽一支:三守永朝,登華國文。立本正源,大啟明德。紹思懷遠,萬代多哲。綿陽魏成新躍一支:暖浚吾振圖,崇武元守永。朝位華國大,文章顯耀鼎。禮義信恭寬,忠孝仁慈秉。繼述貢良全,隆昌多靈敏。保定戰宏猷,維新承網領。天賜同升恆,福祿爭上等。鹽亭金安、彌江等一支:江現元正金,文紹旭維先。朝庭興萬國,松柏慶四川。鹽亭玉龍、巨龍、利河、林山等一支:汪天大子士,正廷文學國。啟先瑞應嘉,承守開宗德。梓潼天公堂一支:陳斗龍之汪,忠錫政洪昌。漢水澤長江,海清萬世芳。
汪華奮鬥史:從放牛娃到國公
如今汪姓能名列中國第60位大姓,汪華功不可沒。汪華是隋唐時期一個相當有影響的歷史人物,曾建立吳國稱吳王,後來歸順唐朝,被封為越國公。如今,凡是要研究徽文化的,不能不把汪華文化作為重要內容。汪華有9個兒子,個個身名顯赫,各立支派。現今很多汪姓人,都說是汪華的後裔。
幼年貪玩好耍長大武藝超群
汪華(587-649年)【武漢汪興吾改編製作的《汪氏通宗世譜》中說是(590-649年)】,原名汪世華,生於一個世代為官的家庭,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諱改名汪華。據說,汪華出生時,「香霧覆室,三日始散。」這種傳說,似乎預示了他今後是個干大事的人。但童年時的汪華,卻和其他孩童一樣,貪玩好耍,沒有一點干大事的跡象。母親經常帶他到娘家舅舅那裡,他喜歡幫著舅舅去放牛。一群放牛娃聚在一起,當然少不了要做遊戲。汪華成了這群頑童的老大,常常坐在石頭上指揮小夥伴「打仗」,不聽指揮的,就要挨打。17歲那年,汪華到睦州拜南山和尚羅玄為師,苦練刀劍弓槍,武藝超群。第二年,他回到歙州老家,以勇俠聞名鄉里。當時在隋朝當武官的堂叔汪寶歡,很喜歡他,認為他今後必成大器。只要有空,汪寶歡就傳授教汪華兵法。汪華身邊圍聚了一批年輕人,包括堂弟汪鐵佛、族弟汪天瑤等,大家常在一起操練武功。汪華20歲那年,新安郡賊寇四起,弄得老百姓不得安寧。太守派兵前去圍剿,結果大敗而歸。沒辦法,太守只得在郡內招貼告示,招兵募將。汪華感覺到機會來了,帶領一幫弟兄前去應徵,隨後被派去剿寇。汪華出手,賊寇立敗。憑此戰功,汪華被任命為新安郡裨將(副將),從此進入「公務員」的行列。
建立吳國稱王關心民眾疾苦
汪華的「公務員」生活沒過幾年,到了隋朝末期,天下漸亂,四海豪傑並起,竇建德、王世充、李密、杜伏威等各自割據建號。杜伏威佔據江淮,新安太守張士想投靠杜伏威,但又怕汪華反對,就想把汪華幹掉。張士派汪華去箬嶺鑿山修路,那裡山高路險,而且時間很緊,張士想以違抗軍令或辦事不力等理由殺掉汪華。汪華和汪天瑤領兵開挖,日夜奮戰,按期完成了任務。張士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以汪華分派差役不公為借口,不但不給獎賞,反而訓斥汪華。汪華忍了,但手下弟兄不幹了。汪天瑤帶人沖入府衙,張士嚇得從後門逃走。眾人推擁汪華為太守,主持軍政事務,這樣一來,汪華和李密、杜伏威等人的行為就一樣了,是在造反。臨近的宣城太守不服,起兵征討。汪華帶兵斬殺對方大將程羅明,其他人紛紛投降。宣城太守損兵折將,只得宣布投降。對主動投降的將士,汪華一律寬容優待,大獲人心,各地相繼前來依附。
汪華很快就佔領了杭州、睦州、婺州、饒州等六地,勢力遍及皖南、浙西、贛東地區,擁兵10萬,聲譽日隆。為確保六州不受外來侵犯,手下眾將認為,如果汪華還是以太守的名義統領六州,無論凝聚力還是號召力,都不夠強。要想在遇到外地勢力侵入時號召大家團結一心,就得要有更高的地位。所以,大家建議,汪華應該立國稱王。眾望所歸,汪華無法推辭,就建立吳國,自稱吳王,定都歙州(新安)。汪華在「公務員」中摸爬滾打多年,政治上成熟、決策上有前瞻性,他給自己留了一條後路,沒有自立國號,仍以「隋朝正朔」為年號紀元,以表示自己身為隋臣,並無二心,稱王自立不過是權宜之計。稱王后,汪華為政清廉,賞罰分明,關心民眾疾苦,特別注意發揮土著人首領在團結土著人中的作用,在保境安民口號下調和境內矛盾。在他的治下,吳國安定和諧10多年,史稱「鎮靜一方,保境安民」。徽州百姓稱他為「太平之主」,從唐代至民國1000多年裡,汪華被當地人頂禮膜拜,視為菩薩、太陽神。
主動歸順唐朝死後被封為神
李淵起兵取代隋朝建立唐朝後,派李世民出師江左。汪華審時度勢說:「日月已出,義聲昭布,烽火可熄矣,版圖宜有所歸。」準備歸順。他寫了《奉籍歸唐表》,派汪鐵佛等人秘密進入長安獻給朝廷。李淵封汪華為上柱國、越國公,食邑三千戶,任歙州剌史。汪華歸唐時,唐朝政權還不怎麼穩定,也沒有完全統一全國,歸降的割據勢力經常造反。所以,對於汪華,朝廷多少還有一點戒備之心,把他召進長安,冷落了六七年,直到貞觀2年(628年),李世民才免去他的歙州剌史職務,任命他為左衛白渠府(今陝西涇陽)統軍,參掌禁軍。
從擁兵10萬到坐冷板凳六七年,雖然當上了白渠府統軍,但帶兵不過千人。在別人看來,可能是一個侮辱,但汪華不計較這些,仍兢兢業業地埋頭苦幹,不怨天不怨地,更沒怨朝廷怨命運。10多年裡,汪華的職位沒有任何升遷,也沒離開京師半步,幾個兒子都被外放任職。但聰明的汪華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明了忠心,不僅經受住了組織的考驗,還保全了家族。晚年的汪華,得到李世民的充分信任。李世民在遠伐遼時,任命汪華為忠武大將軍、九宮(行宮九成宮)留守。其間,汪華鞠躬盡瘁,不顧年老,認真辦事。李世民還朝後,大力褒獎了他。貞觀23年(649年),汪華病重,李世民多次關心和問候他的病情。汪華最終醫治無效去世。汪華歸順唐朝後,歙州人為他建立了生祠。汪華死後,祠內更是香火旺盛。後來,從宋真宗到明太祖前後,有8個皇帝共15次對他進行追封。明洪武4年(1371年),朱元璋封汪華為「徽州土主」。這意味著,汪華成了徽州的神,人稱汪公大帝或汪公老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