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為什麼打不過朱元璋?這才是真相!
陳友諒與朱元璋一樣,都是元朝末年反抗朝廷暴政的起義軍首領,二人有幾個共同點,如:都具有堅定的革命性與亡命的痞子精神;
都是投身革命後從小人物做起,憑著不俗的軍事才能,一步步走向權力的巔峰;
都想推翻元朝的腐敗政權,革掉皇帝的命,自己來做皇帝。
一個梟雄,一個英雄,所肩負的使命相同,正可謂志同道合。
然而,這兩支各自為政的起義軍隊伍,在一致反元鬥爭的同時,同樣為了擴充實力而互相爭奪地盤,兩軍展開了長達數年的鏖戰。
在鄱陽湖會戰中,陳友諒一敗塗地,突圍時身中流矢而亡,朱元璋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為日後建立大明皇朝清除掉了攔路虎。
那麼,軍事實力更強的陳友諒,為何會不敵軍事實力較弱的朱元璋呢?說法有兩種:
一種是民間傳說,所謂的天命難違;
另一種則是史料記載,所謂的有據可查。
1、民間傳說版
元朝中後期,朝廷橫徵暴斂,黎民百姓怨聲載道,階級矛盾日益激化。天界上見元朝氣數將盡,便一道聖旨出了靈霄寶殿,令紫微星君與混世魔王下界作亂,以彰顯報施。紫微星君與混世魔王領了法旨,下界投胎去了。
豈料,混世魔王一心想成為真命天子,他搶在紫微星君的前頭,投胎到湖北沔陽一戶十世積善的陳姓人家裡,做了陳家的兒子。
而紫微星君沒有了選擇的餘地,只得投胎到安徽濠州鍾離一戶七世積善的朱姓人家。這陳、朱兩家的後代,一名陳友諒,一名朱元璋。
元末紅巾軍起義爆發後,陳友諒與朱元璋分別成了農民起義軍的首領。兩支義軍隊伍為了爭奪地盤,展開了長達三年的龍爭虎鬥。
兩個曾經並肩作戰的反元戰友,最終成為了一對死敵。
龍虎相鬥,必有一傷。鄱陽湖會戰前夕,玉皇大帝命地府閻王查勘陳、朱兩家祖宗十八代的功過。
閻王在《功過錄》上發現陳氏十一世祖曾經趕養過一群水鴨。只因鴨子長期在田野上吃食小生靈,犯下了罪孽。
天界上經過慎重合議,一致認為這筆孽債應該由陳友諒來償還,須報應他在鄱陽湖水戰中歸位,讓朱元璋成為真命天子。
2、史料記載版
元朝至正十五年正月,徐壽輝部將倪文俊,率紅巾軍攻克沔陽。陳友諒趁機起義,投軍在倪文俊麾下。
因陳友諒能征善戰,深受天完政權首領徐壽輝的器重,不久便升任為元帥。
至正十七年九月,倪文俊謀殺徐壽輝未遂,倉惶出逃,投奔至陳友諒帳下尋求庇護。陳友諒為表忠心,以便進一步撈取政治資本,就殺了倪文俊,割其頭顱獻給徐壽輝,博得了徐壽輝的信任。
之後,陳友諒大權在握,逐步控制了天完政權,並挾持徐壽輝,自稱漢王以號令三軍。
至正十八年五月,陳友諒覺得徐壽輝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便殺了徐壽輝,自立為帝,建國號大漢,改元大義,以恢復漢族王朝的統治為口號,繼續反元鬥爭。
陳友諒所建立的大漢政權,是從徐壽輝的手中政變奪取的,大漢將士多數為天完政權舊屬,他們對陳友諒弒主篡權奪位的行為深為不滿。
在與朱元璋隊伍交鋒時,將士們寧願選擇倒戈投降,也不願意為陳友諒賣命。
大漢將士的相繼倒戈,大大地削弱了陳友諒的實力。一支離心離德、沒有凝聚力、眾叛親離的隊伍,是註定要失敗的。
此外,陳友諒在戰術上與朱元璋相比較,也是相形見絀的。鄱陽湖會戰期間,陳友諒並沒有吸取「赤壁大戰」中火燒連船的教訓,竟然在湖面上聯舟布陣,暴露出戰船機動性差、不利進退、分散困難等致命性的弱點。
而朱元璋輕易地抓住了對方的弱點,並採納大將郭興的計謀,出動填滿柴禾、硫磺、火藥的火舟火筏衝撞漢軍船隻。
風助火勢,一時火光衝天。大火燒毀漢軍戰船數百艘,燒死溺死漢軍不計其數。陳友諒也在突圍時被亂箭射中眼睛,箭頭深及腦髓,登時身亡。
國民黨三陳:最給蔣介石爭臉的國民黨將領是誰
※陳友諒打不贏朱元璋,原因竟然這麼簡單
※陳友諒為何打不過朱元璋?這幾個點能說明原因所在
※朱元璋為什麼打贏了陳友諒?
※陳友諒敗於朱元璋原因是少了一口塘?陳友諒與周芷若竟還有一腿?
※明朝陳友諒為什麼敗給了朱元璋,他和朱元璋的區別是什麼?
※為什麼贏的是朱元璋,最狠的陳友諒和最有錢張士誠都失敗了?
※陳友諒敗給朱元璋可以理解,為何有錢又得民心的張士誠也會敗呢?
※陳友諒VS朱元璋,你最看好誰?
※如何對付陳友諒?劉伯溫是這樣謀劃的
※陳友諒戰死前,朱元璋給他寫了一封信,為何讓他暴跳如雷?
※朱元璋和陳友諒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一向謹慎的他,沒想到最後這樣
※成王敗寇,看看朱元璋和陳友諒的墓就知道了!
※像陳友諒一樣奮鬥,就自求多福別遇上朱元璋!
※陳友諒為何會敗給朱元璋?
※朱元璋登基後如何對待陳友諒的兒子?封王只是幌子,最終死的凄慘
※應天之戰,朱元璋為什麼會敗給陳友諒?
※歷史上真實的陳友諒,絕不只是小說中丐幫那麼簡單
※沒有吸取曹操赤壁之戰教訓,陳友諒才敗給朱元璋,這種觀點對不?
※陳友諒死後,朱元璋怎樣處置他的妻兒?羞辱不成差點被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