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曾从日本手中夺回南海领土 高句丽与韩国其实无关
清朝的最后两年:从日本手中夺回东沙岛领土
震耳欲聋的炮声从广海舰上响起,这是21响的最高军礼,献给刚刚降下了日本国太阳旗、回到了大清怀抱的东沙岛。这是1909年11月19日,宣统新朝的第一年,大清国第一次从列强手中收回了自己的领土。
一面鲜艳的黄龙旗在东沙岛的上空冉冉升起,与广海舰上猎猎迎风的黄龙海军旗遥相呼应。震耳欲聋的炮声从广海舰上响起,这是21响的最高军礼,献给刚刚降下了日本国太阳旗、回到了大清怀抱的东沙岛。这是1909年11月19日,宣统新朝的第一年,大清国第一次从列强手中收回了自己的领土。
广东候补知府蔡康和日本驻广州副领事掘义贵代表两国政府,参加了交接仪式。站在这块仅有1.8平方公里、却控制着南海门户的小岛上,两人的心情是不同的。
南海上空的礼炮声,同样也惊动了整个世界。这艘吨位和火力都无法与当年北洋巨舰相比的广海舰,却让世界看到了绝不逊于北洋舰队的骨气。
1909年,正在重建中的大清海军,积极地走向「深蓝」。大清海军巡视南海,升旗树碑,宣示主权。小小的东沙岛,成为1909年外交乃至军事的焦点。
这个控制广达5000平方公里海域的战略要地,是渔民眼中淘金的宝库, 它也吸引了已经占领台湾的日本人。一位日本商人西泽吉次,发现了岛上丰富的磷质矿沙后,挖掘了大量磷质矿沙,运到台湾贩卖。在1901年,南澳总兵李准前往西沙、东沙群岛巡视中,大清海军第一次注意到了日本人对东沙岛的野心。
1907年夏,西泽吉次带领120名工人登上东沙岛,将这块「无主荒地」命名为「西泽岛」,升起了日本国旗。是年冬,日本军舰满载日本移民和军火前来助威,计划在东沙长期据守。
大清两江总督端方首先得到消息,迅速向外务部报告了该情况,端方也将情报电告两广总督张人骏,并强调此岛「确是中国之地,不可置之不问」。两位封疆大吏开始了频繁的电文来往,积极调动一切资源,查资料、找依据,共同要求南洋海军协助进行实地调查。1909年春节一过,南洋海军副将吴敬荣便率飞鹰舰远航东沙,确认了该岛已被日本人强占,并拍摄了照片作为证据。
1909年初夏,飞鹰号协同一艘海关巡逻艇再度远航东沙取证,还顺道巡视了西沙群岛。美国的媒体曾报道,大清特遣舰队的「吴司令」(吴敬荣)建议朝廷向所有可居住的南海岛屿尽快移民。
广东绅商学各界在粤商自治会的统筹下,连续举行数千人的群众集会,上书摄政王载沣,要求「切实保护我国渔业并该岛财产」。在最初的外交交涉中,日本政府坚持认为该岛是「无主荒岛」,但当张人骏提供了大量资料及人证、物证后,日本人不得不承认中国对于东沙岛的主权。随后,日本人提出要对西泽吉次已经建设好的基础设施进行补偿,中国方面则针锋相对地要求,日本商人必须向中国政府补缴偷漏的渔业和矿砂税。
此时,中日两国在东北的关系开始紧张,东北和华北均掀起了抵制日货的新浪潮,日本人也只能在东沙问题上放手,以避免两线「作战」。几番唇枪舌剑后,中日双方终于在1909年10月11日签订了东沙问题条约,明确东沙群岛为中国固有领土,日本人立即撤出;中国以广东毫银16万元收购岛上已建设施,同时,日本人补缴各项税款及损坏庙产等的赔偿合计广东毫银3万元。
在东沙岛事件中,清政府展现出了「亮剑」的勇气和相当灵活的谈判手段。1909年,大清士兵开始武装镇守东沙岛等南海各岛。
高句丽与韩国没有丝毫关系:只是侵略过朝鲜
前几天,韩国刚刚在世界文化遗产当中,申请到了3项儒家文化遗产。近些年来,韩国经常无比向往的回忆起当年大高句丽帝国时代,所谓的大韩民族击败百万隋军,大战盛唐大军,占据中国东北,称雄东北亚的光辉岁月。并全国上下引以为豪。
其实,本文想说的是,高句丽和现代韩国人没有一分钱关系,根本就是2个民族,高句丽人那是放牧的,朝鲜民族都是种大米的。两者唯一的关系也只是在高句丽覆灭后,在朝鲜半岛出现了一个叫高丽的王朝。名字相近而已。那刘邦建立的汉朝和刘渊建立的汉朝,有关系吗?没有丝毫关系是一样的,只是名字一样而已。你自己起名叫李子龙,难道就和功夫明星李小龙有什么关联吗?
最早的高句丽民族在汉朝时代是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为南下的消奴,绝奴,顺奴,灌奴和桂楼等五部夫余人分支部落,一部分是由于匈奴压迫东迁的夫余人。554年魏书就明确记载:高句丽者,出于夫余。夫余是什么?那是鲜卑别种,鲜卑是哪里的?大兴安岭来的游牧渔猎民族。高句丽是意思是:高大黑马,那不是汉语,更不是朝鲜语,与汉语和朝鲜语当中的高丽没有丝毫关系。
第三个部分,就是当地土著濊貊?人,其中又以后两者为主。时间到三国时代,高句丽已拥有三万户居民,居住于中国管辖的东北汉四郡。
高句丽起源三部,没有一个是来自于朝鲜半岛的土著。高句丽的发源地在浑河流域,鸭绿江中游的恒仁和集安地区。最鼎盛的时候,北到长白山,西到辽东半岛,东至日本海,向南一直在达朝鲜半岛北部的大同江流域,可见,高句丽最鼎盛时期,也没有去过韩国搞行政管理。早期比如晋朝时期,中国人根本不知道韩国的祖先三韩,只是随便管他们叫做「韩秽」,实际应该叫做良夷。
高句丽人刚进入到这片地区的时候称,「臣逐豕,至国内尉那岩,见其山水深险,地宜五谷,又多鹿鱼鼈之産。王若移都,则不唯民利之无穷,又可免兵革之患也。」可见,高句丽人定居在东北南部地区以后,除了少部分农业生产,还是以原来的渔猎经济为主。其中濊貊?人更是,「全体炙烤,各自以刀割」,人家不吃泡菜,都是拿着刀子割肉吃的。从以上可以看到,高句丽三大部落都是来自于蒙古高原,由于受到匈奴和鲜卑的持续性压迫,而不断东迁进入吉林的。
在大部分时间里,高句丽也从来不是什么雄踞东北亚的帝国。高句丽一直在接受着中原王朝管理,哪怕是在南北朝时代,北方地方小朝廷,比如前燕也一样管理他们,还给他们封号和官位,比如;营州刺史,都督营州诸军事,都督营平二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宁东将军......
最后也是因为,中原王朝不在授予其管理地方的职权,才导致了,高句丽与隋军的交战,并且创造出了打败百万隋军的奇迹,幼年时读书,一直不理解隋军怎么会败给朝鲜,后来长大明白了,原来高句丽人是游牧渔猎民族,也是骑射民族,在性质上与女真人是一样的,我们在高句丽壁画可以看到,高句丽人都是头上插着羽毛,善于骑射的轻骑兵和身披重甲的重骑兵,与朝鲜人不是一回事。
朝鲜民族那个时候在做什么?起源于三国时代的新罗,才是现在朝鲜半岛民族的直系祖先。由朝鲜半岛中南部五十二个部落联盟及二十九个小国,一起建立起了一个新兴民族和朝鲜古代国家,公元503年,正式定国号为新罗,将首领从麻利于改为王。直到隋朝时,中国人才开始了解新罗国的存在。
668年,大唐灭亡高句丽,高句丽有城市176座,高句丽族居民55万户。唐军攻击高句丽,在扶余城,薛仁贵大军阵斩万人,续战,薛仁贵军又阵斩5万,两战即斩首高句丽军6万人。随后唐军一路攻灭176城,高句丽居民辗转逃亡,死难无数。
唐朝灭高句丽后,第一年,也就是668年就迁移20万高句丽人移民中原,其中包含高句丽王,王子和王族大臣等等。灭高句丽第2年,即公元669年,唐朝再次迁移20万高句丽人到江淮之南,山南和京西诸州定居。另外有5万户高句丽则北上与当地民族融合成为新的民族渤海族,也有一部分高句丽人成为突厥人的一部分。
由于,高句丽人反对唐朝移民政策,举行起义,因此引发了唐军对高句丽起义者残暴的镇压,战争整整持续了4年,从平壤一直到安市战火燃烧在整个高句丽旧土上,四年残酷的镇压导致高句丽损失了50%的人口。
战乱中部分高句丽人逃入新罗,唐军随即以「纳高丽叛众」为罪名,讨伐新罗,不准其接收高句丽难民。735年,大唐开元盛世将大同江以南赏赐给已经降服的新罗。这时还留在大同江以南的极少部分高句丽才成为新罗臣民,融入朝鲜民族,但是人数很少,毕竟大同江南部只是高句丽疆土的一小部分,还不是核心区域,只是一个边缘地带。
高句丽人起源于蒙古高原和大兴安岭,是一支游牧渔猎民族。在匈奴和鲜卑的压迫下,迁居辽东吉林和朝鲜北部地区,从事半农业半渔猎的生活。几乎世世代代接受中原王朝封官职位和封号。后来灭亡于唐朝,唐军迁移其王族和居民于中国内地,另外由于高句丽遗民在辽东起义,导致,唐军历时四年的残酷镇压,导致其剩余一半人口损失于战乱,随后部分高句丽人北上与当地土著融合为渤海族。
仅存数量很少,只有原数量接近二十分之一,居住在大同江附近的高句丽人在原地融入新罗,成为朝鲜民族的一部分。
但是在韩国学者的装裱下,高句丽就成为了一个横跨中韩的伟大朝鲜古代帝国,现在就是中国国内很多文章或者媒体,在报道时,也经常发生把高句丽和高丽混淆的事情,或者也认为高句丽就是朝鲜的一个王朝。其实,按现在的地图来看,高句丽其实是一个中国民族,是从黑龙江跑过去侵占了半个朝鲜半岛,其实只是高句丽侵略过朝鲜而已,而不是高句丽人从朝鲜出发,去征服了半个东北,这个关系首先要弄清楚。
建立击败百万隋军丰功伟业的高句丽族和现代韩国人,根本没有关系,就是比融合度,融入中国人族群的高句丽人也远远多于韩国,融合进中国的高句丽人达到数十万,融合在朝鲜半岛的高句丽人最多才万把人,其中高句丽王族更是在1000年前就已经成为了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