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很理性嗎?這個概念將顛覆你的三觀!
每個運營人、營銷人都應該是半個心理專家,不是嗎?
如果你覺得人類是理性的動物,如果你認為自己可以搜集足夠的信息並作出客觀的決定,如果你自信能夠不受他人影響作出自己的選擇,那麼你該醒醒了,有一個概念將會顛覆你的三觀:認知偏見(cognitive bias)。
幾十年來的心理學不斷證明,人類的理性是有限的,我們在決策、認知中存在各種不理性的模式,導致我們經常會犯一些邏輯上漏洞百出的錯誤。說實話,不僅沒有」絕對理性「的人,人們甚至無法保持絕對理性哪怕一個小時,我們任何一個決定,小到中午吃什麼,大到是否要買房,都會受到認知偏見的嚴重影響。
認知偏差是個比較熱門的研究領域,卡尼曼也是因為研究這個拿了諾貝爾獎;認為認知偏差影響到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處理信息、形成觀點、行為決策等,小到在超市貨架前買可口可樂還是百事可樂,大到買房的時候可以接受的價位,都受到認知偏差的影響。
知乎@人心理的那些事兒整理了很多人類的認知偏見,如果你對人類理性的缺陷感到好奇,或者想更好地認識自己,發掘自己都不知道存在於你腦中的非理性一面,那麼就看看這篇整理吧。
如果你有悟性,可以用在生活中、銷售中、產品設計中、營銷中等等。
基本歸因錯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人們在解釋他人行為時過度強調內部原因,解釋自己的行為時過度強調外部原因——別人考砸了是因為笨,我考砸了是因為天氣太熱;
證實偏見(confirmation bias),對自己已有認知和判斷的證實傾向——只聽取能夠證實自己觀點的聲音,不自覺的只注意能證實自己已有觀點的信息,這是大家非常容易犯的錯誤;
總是喜歡那些同意我們意見的人,所以跟差不多的朋友交談,收看與自己政治傾向相符的政論節目。當接收到令我們不舒服,或覺得被挑戰的觀點時,通常會將它們擱置一旁;這些行為是無意識的,我們慣於忽略相反的意見,而這個情況在網路世界更為嚴重;
自利偏見(self-serving bias),將自己的成功歸結於自身能力,將失敗歸結於外部原因——考好了因為我聰明,考砸了因為天氣太熱;
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最初接觸到的信息影響後續的決策和判斷——提價然後打折,好像撿了便宜,影響非常廣泛的一個偏見;
過度理由效應(over justification effect),外在的激勵會反而會減少人們做某件事情的內部動機——有時候給錢激勵某種行為並不是好選擇,比如一個老頭整天被樓下踢球的小孩子吵,就每天給他們兩塊錢讓他們來踢球,後來不給了,小孩子們就很生氣地不來踢球了,這是有科學實驗證明的;
事後偏見(hindsight bias),產生「我早就知道了」錯覺,也就是「事後諸葛亮」;
易得性偏見(availability heuristic),根據認知上的易得性來判斷事件的可能性——很多我們以為發生率很大的事情,其實只是被媒體影響了易得性,例如前段時間一陣陣的女生失蹤、飯店宰客、高學歷犯罪,大家都會高估其發生率;
逆火效應(the backfire effect),當一個錯誤的信息被更正後,如果更正的信息與人原本的看法相違背,它反而會加深人們對原本錯誤的信息的信任。也就是遇見與自己的信念不同的證據時,反而更加強化自己的信念——多見於宗教和迷信,也常見於我們和別人爭論時,有些時候越爭論越固執;
拉拉隊效應(cheerleader effect),在群體中比單獨呈現時顯得更好看——為啥少女組合看起來都很養眼,單獨看卻不是那麼美。研究認為,與朋友合照可以加強自己具吸引力的地方。因為人在看團體照時,每人臉部特徵不好的地方反而「平均化」了;
知識偏差(curse of knowledge),某方面知識多的人無法像知識少的人一樣思考——產品經理在設計產品時無法模擬用戶的思維,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用戶研究;
誘餌效應(decoy effect),就是指人們對兩個不相上下的選項進行選擇時,因為第三個新選項(誘餌)的加入,會使某箇舊選項顯得更有吸引力。被「誘餌」幫助的選項通常稱為「目標」,而另一選項則被稱為「競爭者」——比如賣場里的帽子和毛衣是擺放在一起的,標籤上標出的價格分別是:帽子49元,毛衣299元。但是,令人驚訝的是,最後還有一行字:帽子毛衣=299元;
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同樣的信息,呈現方式不同,會得出不同的結論。——例如讓人們對下列情景進行決策:
情景一:如果一筆生意可以穩賺800美元,另一筆生意有85%的機會賺1000美元,但也有15%的可能分文不賺。
情景二:如果一筆生意要穩賠800美元,另一筆生意有85%的可能賠1000美元,但相應地也有15%的可能不賠錢。
結果表明,在第一種情況下,84%的人選擇穩賺800美元,表現在對風險的規避;而在第二種情況下87%的人則傾向於選擇「有85%的可能賠1000美元,但相應地也有15%的可能不賠錢」的生意,表現為對風險的尋求。
徒謬誤效應(gambler』s fallacy),認為未來事件的概率會受到過去事件的影響,即使是獨立事件——比如連著四次開大,下次應該開小了吧?
熱手謬誤(hot-hand fallacy),認為成功的人在未來有更高的成功幾率——比如打球手熱了,打牌手氣好,機會繼續;
相關性錯覺(illusory correlation),錯誤地認為兩個不相關事件中存在關聯——這個也非常常見,也就是瞎聯想,原始的迷信和宗教就是這樣出現的,例如流星和壞運氣同時出現,人們就會覺得是流星帶來了壞運氣;
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熟悉導致好感——要想獲得好感,多出現多冒泡多在TA身邊轉,非常實用;
負面效應(negativity effect),將自己不喜歡的人的好行為歸因於環境,壞行為歸因於秉性——其實也算證實偏見的一種吧;
消極偏見(negativity bias),這個與悲觀與否無關,人們就是比較在意「壞消息」。社會科學家認為,人類對負面消息有特別深刻的印象,對不好的事情的記憶比快樂的記憶更加清晰,更經常回憶;
忽略偏見(omission bias),相對於因為不作為而導致的壞結果,人們對於作為了而導致的壞結果更加後悔——舉例來說:A先生擁有a股,但想轉投b股卻一直沒有動作,一年後發現,如果當時轉投了b股就可以多賺1000元;B先生持有b股卻在一年前轉投a股,結果發現如果沒有轉投,可以多賺1000元。相對而言,B先生比A先生更後悔。也就是主動縱火罪不可赦,見火不救尚可原諒;
購後合理化(Post-Purchase Rationalization),有時候買了一個沒有必要、有缺陷,或者價格過高的產品時,卻覺得自己的決定一點問題也沒有?這就是購後合理化,也被稱作「買家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我們說服自己將原則與心裡頭的慾望保持一致,以避免陷入認知失調。購買之後說服自己物有所值,背後的原因是避免認知失調;
虛假確定效應(pseudo-certainty effect),面對收益逃避風險,面對損失喜好風險——即股票稍漲就賣,跌了卻不賣、裝死;
選擇性注意(selective perception),選擇性知覺是指個體通過媒介信息來感知某些他們想要感知的信息而自動忽略其他相反的信息的過程。從廣義上來講,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這種感知行為,因為在我們「看事情」的時候都基於我們自己的理解和參考。也就是說,選擇性感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偏見,只注意自己想要注意的事情、支持自己觀點的事情;
刻板印象(stereotyping),認為個體會有其所屬群體的各種特徵,對某個群體的看法固定,認為IT男就是木訥等,非常常見而影響廣泛;
倖存者偏見(survivorship bias),也是很常見的,我們能夠關注到的群體往往是經過某種抽樣得到的群體,已經不能代表整體了,有一個很著名的例子: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沃德教授在分析《飛機應該如何加強防護,才能降低被炮火擊落的機率》這個問題時,針對聯軍的轟炸機遭受攻擊後的數據,進行研究後發現:機翼是最容易被擊中的位置,機尾則是最少被擊中的位置。沃德教授的結論是「我們應該強化機尾的防護」,而軍方指揮官認為「應該加強機翼的防護,因為這是最容易被擊中的位置」。
沃德教授堅持認為:(1)統計的樣本,只涵蓋平安返回的轟炸機(2)被多次擊中機翼的轟炸機,似乎還是能夠安全返航(3)而在機尾的位置,很少發現彈孔的原因並非真的不會中彈,而是一旦中彈,其安全返航的機率就微乎其微。軍方採用了教授的建議,並且後來證實該決策是正確的,看不見的彈痕卻最致命!
這個故事有兩個啟示:一是戰死或被俘的飛行員無法發表意見,所以彈痕數據的來源本身就有嚴重的偏誤;二是作戰經驗豐富的飛行員的專業意見也不一定能提升決策的質量,因為這些飛行員大多是機翼中彈機尾未中彈的倖存者。
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認為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例如星座、算命,一些情感專家的段子,大家都覺得好像就是在說自己一樣,大家都對號入座;
巴納姆效應產生的原因被認為是「主觀驗證」的作用。主觀驗證能對我們產生影響,主要是因為我們心中想要相信。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們總可以搜集到各種各樣支持自己的證據。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們還是可以找到一個邏輯讓它符合自己的設想。
同質偏見(homogeneity bias),認為自己群體中的成員的差異性高於其他群,更寬泛些來說,對於自己熟悉的領域、事物,往往能夠看到更多的差異性,例如我們看很多韓國團體都是一個樣子,腦殘粉絲們卻分的非常清楚,女生們認為變形金剛、高達都差不多,宅男們很不同意;
投射偏見(Projection Bias),人們總會毫無理由地相信「大多數人跟我一樣」,而將自己的情感、意志、性格投射到別人身上,這個認知缺陷也可能導致「虛假共識偏見」出現,即高估一個意見的可能性,還認為所有人都能夠同意;
性格歸屬偏誤(trait ascription bias),認為自己的行為、性格、心情更加多變,而他人的更容易預測——部分原因,同樣也是對自己熟悉的事情更加容易感覺到差異性;
真相錯覺效應(Illusion of truth effect),人們傾向認為聽過的是真的(即使沒意識到聽過),而不管該陳述實際上是否有效。換言之,人容易相信熟悉的話勝過陌生的,認為熟悉的說法可信度更高,之前聽說過的比沒有聽說過的更加可信;
聚光燈效應(Spotlight effect),焦點效應其實是每個人都會有的體驗,這種心理狀態讓我們過度關注自我,過分在意聚會或者工作集會時周圍人們對我們的關注程度。比如高估他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的注意,愛打扮的人都有這個錯覺,大家都在看著TA。
因為有焦點效應心理,你才會因為在聚會上站在角落或者弄撒了飲料而覺得自己很失敗。人們總是覺得社會聚光燈對他們格外關注,而事實並非如此。其實注意到你把飲料弄撒或其它尷尬場景的人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多。
忽略機率(Neglecting Probability) ,我們很少意識到開車有多危險,對於搭乘飛機在3萬5000英尺高空卻感到惶恐。確實,飛行看似是一件很危險的活動,然而在車禍中喪生的機率比遇上墜機事故遠遠高出許多。人們不能準確地考慮一項行為真正的風險,往往會誇大相對無害的活動。
觀察偏差(Observational Selection Bias),當我們觀察到一件事情之後,會突然覺得這件事情發生的頻率增加了。比如你左挑右選,終於買了一輛原以為「與眾不同」新車,後來卻發現滿街都是一模一樣的車子。這是因為我們將某件事放在大腦里,所以較常注意到它,但發生機率其實始終不變。
推薦勞拉·里斯《怪誕行為學》,公眾號回復「怪誕行為學」即可獲取閱讀電子版!覺得不錯建議買紙質版,細細研究。
生活中我們常有莫名其妙的舉動,有時候甚至會失控!一時衝動就是沒道理可言?錯!所有的現象,《怪誕行為學》一語道破,用輕鬆幽默的方式告訴我們為什麼,又該如何改變。他比別的所有經濟學家都更好地揭示、解釋了我們不可思議的行為背後的原因,讓你恍然大悟,用行為經濟學家的另類視角看世界,從此你看待生活的眼光會全然不同。
木木博客(ID:mumuseo)
這是一個什麼都談談的營銷運營公眾號,新鮮、有趣、有料。產品運營、新媒體經驗、市場營銷、廣告文案,都談談。
※菠蘿還能這麼有個性,顛覆你三觀的做法你敢試嗎!
※猜猜這些做出不恥之事的歷史人物是誰?顛覆你的想像
※你一定不能錯過這篇!顛覆你三觀的吃糖理論
※不打不罵一定養出「白眼狼」?這些家長的做法顛覆你的三觀!
※一些很冷的冷知識!看你知道多少!會不會很顛覆你的想像!
※千萬不要讓貓見到這種綠植,不然會顛覆你的三觀!
※顛覆三觀!這些歷史人物竟然還有這種操作?!
※股市沒有神話,那些年你被騙了的思維方式,一次讓你顛覆三觀!
※顛覆你思想的十個歷史小知識,有的事不是你想像中的那樣
※這些「美食」很多人別說吃了,見都沒見過,徹底顛覆你的三觀!
※原來唇妝還可以這樣玩?顛覆你的想像!
※顛覆性創新就是個「坑」?這鍋幹細胞不背!
※顛覆認知!看完這些圖,你的世界觀還好嗎?
※顛覆你對基代的認識,知道這些你會更好的減肥!
※顛覆你的時尚觀,不服?朝這看
※顛覆三觀,五種食物好吃卻沒有營養,看完你還買給孩子吃嗎?
※豆腐都是豆子做的?這種豆腐怕是要顛覆你的思維,奶味十足!
※顛覆你認知的歷史真相,看完整個人都不好了!
※胎兒在媽媽腹中,會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呢?顛覆我們的想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