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書法導報


第十一版


關注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一條朝聖的路


—— 「絲路禮佛」記

文|薛元明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我並沒有直接參与此次訪古活動。作為一個「旁觀者」,受「蘭亭會」之邀,談談對於「絲路禮佛」活動的感受和感想。說實話,雖然沒有實地考察,但每天都會閱讀微信報道,一期不落,真切感到了極大震撼。


從地理形貌上來看,我粗略的數了一下,涵蓋了西北地區的主要人文景點,諸如敦煌、麥積山、仙人崖、瞿曇寺、張掖丹霞地貌、月牙泉、鳴沙山、玉門關、莫高窟……。這當中所經歷的石窟、造像與書法關係密切,其中更有直接的取法資源,如武威漢簡、敦煌寫經和樓蘭簡書等。可以說,漢簡書法承上啟下,是中國書法發生重大變化的時期,可以看出古隸向漢隸轉化的劇變和成熟過程。敦煌一帶出土的簡牘完整地保存了從西漢到東漢書體演變的全過程,書法史中最重要的書體和文字的發展變化的坐標體系,在敦煌都能找到。此外,敦煌遺書乃是世界上保存數量最多的中古時期墨跡,是研究中國文字楷化時期的歷史最為豐富、系統的第一手資料,詳盡地記錄了中國文字隸變以後楷化的全過程。這些資料自近代被發現之後,便對書風產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從中獲益的書家不可勝數。漢簡和寫經之所以產生積極影響,進而成為新的審美接受對象,原因在於舒朗奔放、快捷急就的風格,這種以拙生巧的自然天趣與當代國人的審美意識變化極度契合。無論是現在還是以後,都會是非常重要的取法資源。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當然,此次「絲路禮佛」的意義沒有局限於實物與實地考察,而是一次蘊含學術研究、人文體驗、歷史現場和心靈洗禮等在內的文化之旅。按照我的理解,從中可以領略到中國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在不同地域表現出極大的差異,雖然極為深厚、複雜、豐富,卻有嚴格的序列,能夠梳理出清晰的多頭性和共生性脈絡。以敦煌藏經洞文書為例,歷經三國、兩晉、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北宋等十多個朝代,橫跨時空七百多年,包羅學科數十種,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宗教等,除漢文以外,還有突厥文、吐蕃文、回鶻文、西夏文、粟特文、梵文、吐火羅文、希伯來文等多種古代民族文字,稱得上是一座卷軼浩繁的古代圖書館。中國文化的主要發展脈絡自內陸而至沿海,漢唐盛世乃是西北曾經輝煌的見證。而今從江南到西北,這種「反向」的探索,正好是對歷史陳跡的「逆襲」。從現代思維的角度來看,當代人對傳統文化不斷重新加以審視,這種由下向上的逆向思維所主導的程序,乃是極為科學的方法,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創造性思維」,依據此種方法詮釋傳統文化精神,更容易把握其中的規律並接近歷史真相。這是一個從繁雜、混沌走向純樸、明晰的過程。不獨於此,中國大西北更是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交匯點。不斷出土關於東西方文化的考古資料,揭示了早在先秦時期就存在東西方的交往。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西北方的游牧民族扮演著東西方文化交往的主角。海上絲綢之路開通前,中國面向外部世界的前沿在西部。其中一扇大門便是敦煌。中華文明由河西走廊的千里通道,穿過敦煌,向西而去,走向世界。同時,西方文明中包括埃及文化、希臘文化、西亞文化,以及毗鄰的印度文化,在同一條線上源源地逆向輸入進來,東西方文化交匯與碰撞。與此同時,廣大西北區域中不同民族之間相互依存又相互對抗,相互學習又相互爭奪,相異的歷史形成各自的文化,相同的艱辛迫使具備勇猛、進取、熾烈、豪放、自由等相近的氣質。這種西北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氣質與文化特徵,最終沉澱為這一地域文化的主體核心,頑強而鮮明地存在著。地域風情最終促成了個性審美的創造。敦煌莫高窟壁畫便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所獨有的模式。千載之下,依然震人心魄。藉助「絲路禮佛」,尋覓古人的足跡,尋覓祖先的遺迹,其中承載著夢想、寄託、敬畏和嚮往。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像「絲路禮佛」這樣「走出去」活動,可以開闊個人眼界和心胸,不僅能夠避免閉門造車的不足,更能遠離自我作古式的固步自封。曾幾何時,書法家變成了一種「圈養」之物,滿足於在書齋中自得其樂,小情趣、小聚會,以為書法就是簡單地埋頭於技巧。實則不然。如前所述,書法所需要的不僅僅是技法,更需要學識、眼界、胸襟,避免就字讀字,為練而練的狹隘。如是,必須做到清代錢泳《履園叢話》中所說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二者不可偏廢。」對比來看,「讀萬卷書」好比通過一個窗口看到了一座「知識和能力的金山」,但要想真正登上蘊藏寶貝的金山,還需走出門親自「行萬里路」。 毫無疑問,閱讀對個人的成長影響巨大,「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行萬里路」則見證了「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的真理,只有做到知行合一,將兩方面完美結合,人生才能進入高的境界。境界高了,便能更好地理解書法真諦,乃至人生真諦。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此舉亦是效法先賢。訪古、訪碑、訪學,同樣可以從書本上跳出來的。但凡有臨池經驗的人都知道,印刷品字帖不如拓本,割裱本不如全拓,原拓更要結合原石,這樣才會有更深刻、更真切的體驗,在潑墨揮毫間體悟到一些細節,那些妙不可言的精華。在王陽明的心學思想中,「以心印心」是非常重要的一條,即通過模擬前賢的舉止,來體悟古賢在相似處境下的處理辦法。古人在訪碑的過程中,需要面對艱苦的環境,翻山越嶺,風餐露宿、忍飢挨餓都是尋常事,但對於藝術和學術的執著最終會戰勝一切。書法的成功不僅需要腦力、智力,也需要體力,是一切勞動的綜合結果。通過訪古行動,可以有現場性、即時性和互動性。所謂的現場性即身臨其境,沒有任何讀帖方式能夠比得上這一效果;所謂即時性,就是針對很多在書齋中遇到的問題,即使苦思冥想往往不解真諦,一旦面對實物,靈感可能油然而生,一切困惑迎刃而解;所謂互動性,就是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己內心等三種互動方式配合使用,避免單向思維所產生的局限性,不斷湧現出新的靈感,從而有新的創造。三者之間,互動性最為重要。季羨林曾經說過,人生在世要處理好三種關係——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己。具體來說,每個書家都是獨立的個體,同時也是整個社會的一分子,當個人內心世界得到升化,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乃至與整個自然和社會的關係才會得到升華。「絲路禮佛」活動巧妙地把這三種關係濃縮在了一個文化旅程中。通過這種示範,可以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不斷提升自我素質,進會形成一種良性的風氣。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因為「絲路禮佛」,在領略歷史滄桑感與厚重感的同時,可以醫治個人易生浮躁之弊。此次所選路線主要在西北。這是一條滄海桑田的路,見證了悠久的中華歷史文明。相比之下,人生苦短,不過彈指一揮。然而名利當頭,使得書壇、學壇變得異常浮躁,為名利而不擇手段,已司空見慣,愈來愈遠離藝術本真,導致南轅北轍、背道而馳。書法曾經在一段時間裡,被理解成單純的藝術,所以便以此為借口而為所欲為,甚至被解讀成氣功、養生,更是匪夷所思,應該讓書法回到文化,回到歷史,回到書法本身。書法記錄了文化,承載了文化,本身就是文化。從微觀層面來看,在偉大的歷史面前,個人不過是一粒塵埃。在書法史中的巨人面前,今人多半是個侏儒;從宏觀層面來看,歷史發展往往是螺旋式向前推進的,具有現代思維的今人,常常會發現現實社會中存在許多缺憾,有鑒於此,應該向人類文明的本源去尋找啟示。從反面來看,不論何時,歷史的淘汰規律從來不會改變,任憑如何喧囂,終有塵埃落定的一天,書家時時回顧、親近歷史,去除浮躁感,可以增強信心和決心,才能走完在書法方面屬於自己的最後一厘米。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這次旅程更是一次凈化心靈的過程。人時時刻刻總是在尋找自己心靈的故鄉,否則,終是一個漂泊者。心靈故鄉的存在,意味著要尋找著文化的根,從而獲得一種精神自由,可以為個人在精神方面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空間。這種包含著反思、檢討和追問等諸多要素的尋找,實際上是民族審美意識中潛在歷史因素的覺醒,也是對人世無限感和永恆感的對象化表現的把握,更是對書法在建立文化信仰中所發揮作用的全面思考。簡而言之,尋找心靈的故鄉,就是作為一個文化人尋找在這個世界上的最佳位置。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對書家來說,人生即書法,書法是個人的目標,將一生的才華和光陰埋在其中,書法即人生,書法家要在每一幅作品的字裡行間,書寫各自的才情、修養、閱歷和見識。但即使是專職書家,一生當中也不可能僅僅只有書法,不管是誰,都要面對「功夫在字外」的真理,存在一個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最終會殊歸同源。理解書法,可以尋找不同的突破口,嘗試不同的方式。「絲路禮佛」的方式,無疑是一種極為美好的嘗試。無論是這段旅程的親歷者,還是類似我等旁觀者,最終會明白一點,書法需要加法,不斷豐富個人積澱,有閱歷和經驗的積累,同時也要堅持減法,不能增加過多的功利負荷,不斷提煉人生的感悟。練習書法是一條朝聖的路,需要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需要多元的嘗試,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路,而後堅定地走下去。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絲路禮佛|學者團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華人德|1947年3月生,江蘇無錫人,畢業於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文學學士。蘇州大學圖書館參考特藏部主任、研究館員、博士生導師。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隸書委員會副主任、蘇州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滄浪書社成員。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是全國第四屆書學討論會論文評審委員、全國書法學術獎評審委員會副秘書長。發表、出版書法論文、著作數十種。2008年、2009年,又兩度主持書法史講壇。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白謙慎|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教授,美國波士頓大學藝術史系教授,哈佛大學藝術史系客座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書法研究工作。從傅山入手,討論中國書法的嬗變;從重慶鄉野一個理髮店的招牌,引出對有關書法經典問題的獨特思考。研究之餘,亦有書法創作。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王偉林|1966年生於江蘇太倉,1988年畢業於蘇州大學中文系,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編輯出版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協理事、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學術委員會主任、蘇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州市文聯副主席、蘇州科技學院教授、國家一級美術師、蘇州大學兼職教授。書法作品先後入展全國第六屆中青展、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作品展、首屆中國書協會員優秀作品展、第八屆全國展、全國第五屆楹聯展、首屆中國書壇千人書法大展等。


書法家獨家發布


作者簡介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薛元明|1973年11月出生,本文作者,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著名書法評論家、篆刻家、書法家。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2016年蘭亭遊學全面上線


蘭亭會攜手途牛


聯合推出


文化旅遊+深度體驗+行走雅集






攜友三月千年蘭亭朝聖


遇師四月萬里絲路禮佛


對於遊學,我們永不止步


好玩| 好學| 好夥伴


對於走馬觀花的旅行,我們永不妥協


「我們一直想帶些不一樣的東西給你!」


我們準備出新線路了!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端午|五月初五


(6月9-11日)


三線同發


線路A


寫瓷、與大師對話、觀窯、賞瑤里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線路B


刻壺、觀紫砂史、黃龍山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線路C


採茶尋蹤、印象大紅袍、武夷風景

媒體關註:一條朝聖的路



了解線路詳細和線路購買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海軍一條消息引起世界媒體的關註:新聞報道鋪天蓋地
一個中藥古方的自媒體之路
媒體:遍布世界的「中國橋」牛在哪?
韓國懵了!關鍵時刻媒體曝光中國一秘密武器:對付薩德的專門神器
美國媒體的下一個挑戰:克服假新聞的威脅
一家電商老闆,一語道破了傳統媒體的困局
傳統媒體打造新媒體的基本路徑
澳媒曝出「東莞秘料」!這些喪心病狂的套路,屏霸了全世界媒體…
西方媒體鏡頭下的中國和俄羅斯的邊界,一對比後感慨差別太大
義大利媒體:「一帶一路」體現了更具中國特色的對外交往模式
微信海外版在俄羅斯遭封殺?境外媒體:與中俄關係無關
互聯網的記憶:那些曾經為「巴鐵」熱贊的媒體和大V
連載一:自媒體,開啟賺錢之路
巴西媒體:中巴關係親密 聖保羅迎新一代中國移民
媒體人與網路生活的一天
今天,新加坡媒體很關心「消失的裝甲車」……
國際媒體頭條
西方媒體鏡頭下的阿富汗:這裡是傳說中的帝國墳場
朝鮮有哪些讓美國,聞風喪膽的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