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宋統一戰爭的宋黎之戰:越南被承認為列藩」

北宋統一戰爭的宋黎之戰:越南被承認為列藩」

北宋統一戰爭的宋黎之戰:越南被承認為列藩」



越南古為交趾之地,從秦設象郡始,至968年丁部領建立丁朝,有千餘年的北屬時期。公元十世紀,當中原王朝處於四分五裂之時,安南地區的華閭洞人丁部領於968年在交州建丁朝,號大瞿越,丁部領本人稱「大勝明皇帝」。971年2月,宋大將潘美滅南漢,宋開始與丁朝接壤。宋開寶五年(972年),丁部領害怕北宋來攻,便主動派其子丁璉貢方物,上表內附,企圖取得北宋政權的承認。宋朝由於此時忙於中原地區的統一戰爭,遣使封丁璉為檢校太師、靜海軍節度使、安南都護。

宋開寶八年(975年),丁氏再遣使攜金箔、犀象入貢,宋朝派遣鴻臚卿高保緒率王彥符等冊封丁璉為安南郡王,這是宋朝第一次封安南地區的封建統治者為「王」,承認它為自己的「列藩」。我國著名越南史學家戴可來先生這樣評論這件事:「這樣,在宋太宗的時候,中越之間便開始了藩屬關係。今後不管名義如何,實質上中國已不再以自己的郡縣,而是一個國家來對待越南了」。


一、宋黎戰爭始末


1.戰爭的背景


由於丁朝是越南的第一個封建王朝,各項制度很不完善,尤其對皇位繼承人處理上的隨心所欲,導致丁氏皇室內部為爭皇位而自相殘殺、權臣擅權等問題。丁朝在979年出現了「黎桓擅權」事件,便是突出一例,《宋史》記載丁朝權臣黎桓「擅權樹黨,漸不可制,劫遷璿於別第,舉族禁錮之,代總其眾」。此時的北宋在與遼的「高粱河之役」中大敗,北方戰事基本結束,黎桓的篡權之舉給了宋借維護「興滅繼絕」「字小事大」封建大義郡縣其地的口實和機會。宋太宗這次用兵的理由,表面上是維護宗主權,為丁氏討伐叛逆,實際上是為了將其納入版圖。

在這次出師之前,即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夏六月,宋知邕州侯仁寶上奏宋太宗說:「安南郡王及其子璉皆被弒,其國垂亡,可因此時以偏師取之。舍今不圖恐失機會,請於闕面陳可取之狀」,宰相盧多遜也對宋太宗出主意說:「安南內擾,此天亡之秋,朝廷出其不意用兵襲擊,所謂疾雷不及掩耳。若先召仁寶,其謀必泄。彼因知之,負山阻海為備,勝負之勢未可知也。不如授仁寶以飛挽之任,因令經度其事。選將發荊湖士卒一二萬人,長驅而往,勢出萬全,摧枯拉朽,必無亡失遺鏃之患」,宋太宗認為有理,即議出兵。


2.戰爭的過程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秋七月丁未,宋以侯仁寶為交州陸路水路轉運使、蘭陵團練使孫全興、漆作使郝守俊、鞍轡庫使陳欽祚、左監門將軍崔亮為邕州路兵馬都部署,寧州刺史劉澄、軍器庫副使賈湜、供奉官合門祗候王僎為廣州路兵馬都部署,會兵四起,約日來侵」。丁朝楊太后聽說宋軍將要發兵,被迫任命黎桓為十道將軍,統帥軍隊。


當黎桓將要出兵迎戰之際,黎桓的心腹大將范巨倆與將軍們率領軍隊發動了一場兵變,軍士們「咸呼萬歲,太后見眾心悅服,命以龍袞加桓身,請即帝位,黎桓於是即皇帝位」,迫使楊太后將帝位讓給黎桓,演繹了一場安南版的「黃袍加身」,這樣,黎桓反而利用北宋出兵的機會取代了丁朝。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八月,宋太宗下出師安南詔,全文如下:「國家聲教所覃,威靈咸暨。故乃鳶址之境,未歸輿地之圖。矧茲一方,近接五嶺,唐末罹亂,區內部分,遂為僭偽之邦,恩成聾瞽之俗。及番禺底定,正朔始頒,雖稽首以稱藩,頗繕兵而自固。事大之禮,當如是乎?弔民之行,葢不得已。宜躬行於天討,用丕變於蠻陬,宜以孫全興等率師進討」。

宋朝派遣盧多遜的齎書中有:「況昔在成周,白雉來獻,降及炎漢,銅柱立標。至於李唐,常為內地,唐末多難,未遑區臵,今茲聖朝,仁覆萬國,太平之業,蓋亦盛矣,分封之禮,將已修矣。顧爾交州,遠在天末,實五服之外,而四肢之餘,譬之於身一指耳,雖一指有患,聖人得無念乎。是用開爾昏愚,被我聲教,爾其從服,慕華袞山龍乎,爾其來乎。無速厥華,方將整其軍徒,戒其鉦鼓,向化我其赦,逆命我其伐,向背吉凶,在爾審之」。


這兩篇檄文雖然詞句不同,但是欲征服黎朝的目的卻是一致的。


太平興國六年(981年)「春,三月,侯仁寶,孫全興至諒山,陳欽祚至西結,劉澄至白藤江。帝(黎桓)自將擊之,使士卒植椿捍江。宋兵退,復至支陵江,帝令士卒詐降,以誘仁寶,因擒斬之。欽祚等聞水軍敗,引兵還。帝率諸將擊之。欽祚軍大敗,死者大半,屍填原野,擒其將郭君辨、趙奉勲歸華閭。由是海內大定。群臣上尊號,曰:明乾應運神武昇平至仁廣孝皇帝」。


當宋軍潰敗,「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將廣南轉運使孫全興等失律」,宋朝軍面臨著更大的損失之時,出現了一個很能幹的大臣廣南轉運使許仲宣,許仲宣一面「因奏罷其兵,不待報,即以兵分屯諸州,開庫賞賜,馳檄諭交州黎桓即款附遣使修貢。仲宣復上章待罪,帝嘉之。初仲宣之遣兵也,人或難之,仲宣曰:『若待報積屍徧野矣,罪一人活千萬人,吾何恨哉』。」


宋太宗下詔班師,派人彈劾劉澄、賈湜、王僎等人,王僎、賈湜等人在邕州被處死,孫全興被帶回京師處死,劉澄由於病死而逃脫被殺的命運。這次戰爭的失敗也使北宋封建政權不得不接受安南自主封建王朝的現實,在以後的宋朝與安南政權的邊釁和衝突中採取「撫寧荒服,務令謐靜」的妥協退讓政策。宋朝發動的這次戰爭,不但沒有維護安南丁氏的正統統治,反而使黎桓藉助這次戰爭順利地登上了王位並抵抗了北宋的軍事進攻。

美國歷史學家泰勒在其著作《越南國家的誕生》一書所說的:「黎桓成功登上王位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利用宋朝準備對安南用兵的機會和他十道將軍的地位。宋朝發動了一場對安南的軍事進攻,但黎桓從暗殺中獲益並鼓起了越南人抵抗宋軍的勇氣。戰爭的勝利解除了宋朝對越南的壓力達一個世紀之久,作為越南保持自主封建王朝的基礎一直到十四世紀」(筆者譯)。


二、戰後對黎朝的承認


在這場戰爭中北宋由於北方受遼和西夏的威脅,不能使用全力,僅僅是「發荊湖卒一二萬人」,且中原王朝長期在東亞地區處於中心地位,而安南政權長期受中原王朝長期受「敬天事大」政治思想的影響,為獲得政治上的合法性和安全感,不得不通過積極朝貢謀求宋朝的冊封,因此戰後雙方的交涉焦點是對黎桓政權地位的承認問題,具體形式表現為安南政權對中原王朝的朝貢和中原王朝對安南政權的冊封。


891年,黎桓「遣牙吏趙子愛以方物來貢,自稱權三使留後」,並上表言「去年十月丁璿及其母率軍民以印綬與桓,桓即攝領府事」,向宋朝表明黎桓在安南的地位並向宋朝施壓,這樣宋朝就再也不能忽視黎桓在南方的存在。

宋太宗不得不又一次派遣張宗權攜帶詔書曰:「丁氏傳襲三世,朕欲以璿為統帥,卿副貳之,若璿將才無取,猶有童心,宜遣子母及親屬來歸,俟其入朝,必示優禮,卻授卿以節旄,凡茲二途,卿宜審處其一」13,黎桓不甘「副貳」的地位,沒有接受宋所提出的條件。宋雍熙二年(985年),宋遣使如安南,黎桓又遣使如宋,並求「正領節鎮」。


宋雍熙三年(986年),黎桓復遣使入貢。黎桓在南方不斷的施壓,宋太宗於同年十月送派使臣左補闕李若拙、國子監博士李覺齎制冊,宋朝的文書上有為:「茲權知三司留後黎某,資兼義勇,性稟忠純,能得邦人之心,彌謹藩臣之節,丁璿尚在幼童,睞厥撫綏,爾以肺腑之舉,掌師旅之事,號令自出,威愛兼行,丁氏自解三使之權,以徇眾人之欲,遠輸誠困,求領節旄,士燮強明,化越俗以威義,尉佗恭順,稟漢以無違,宜以元裔之稱,並列通侯之貴,其撫夷落,對揚王休」,這一次出使,說明宋承認了黎桓政權的合法性。


宋淳化四年(993年)宋又派王世則、李居簡封黎桓為安南郡王,從而結束了圍繞承認問題長達十二年的交涉,標誌著宋朝對黎朝藩屬國地位的重新承認,也標誌著中越宗藩關係的繼續發展。


三、北宋對越南封建王朝的「務令謐靜」外交政策


黎朝同丁朝一樣,也沒有解決好王位的繼承問題,因此整個政權的穩固性往往隨著統治者個人能力的強弱而搖擺不定。宋景德三年(1006年),黎桓諸子為爭奪王位而自相殘殺長達八個月之久,同年六月,宋知廣州凌策等人上言曰:「今以交州兵亂,令臣與沿邊安撫使邵曄同經度便宜以聞。臣等准廉州所送到安南黃慶集等千餘口,沿南平王諸子各散設塞寨,官屬離析,人民憂懼,乞出兵平定,慶集等願為先鋒,刻日可取,若朝廷允其請,乞以廣南諸州屯兵,益以荊湖勁卒五千,水路齊進,立可平定」。


宋真宗否定了這個計劃,並說:「黎氏常遣子入覲,海隅寧謐,不失忠順,今聞其薨,未有弔慰,遽伐其喪,豈王者所為」。宋真宗命凌策等人依舊詔安撫黎朝,並「務令謐靜」。同年七月二十三日,邵曄向朝廷上邕州至交州水陸圖,宋真宗以示近臣說:「交州瘴癘,若興兵攻取,死傷必多,當慎守祖先境土而已,如照臨之內有叛亂者,則不得不除耳」。


宋景德四年(1007年)秋八月,宋真宗封黎龍鋌為安南郡王,領靜海軍節度使,乃賜名至忠。又追贈黎桓中書令、南越王。還在含光殿授黃成雅爵,以示「國家惠綏遠方、優待客使」之意。九月,鑄安南郡王印,詔廣南轉運使賜黎龍鋌。


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十月,黎龍鋌死,次年殿前指揮使李公蘊代之,建立李朝。對於這一次李公蘊的篡權,宋真宗沒有行使宗主權進行干預,只是「遂用桓故事,制授特進、檢校太傅,充靜海軍節慶觀察處臵等使、安南都護,兼御史大夫、上柱國,封安南郡王,食邑三千戶,實封一千戶,賜推誠順化功臣」。


李朝很快得到了宋的外交承認,這說明宋完全接受了安南作為一自主封建王朝政權的事實。以上事實說明:宋太宗在用兵干涉安南王朝黎桓篡丁璿王權問題失敗後,便從實際出發,放棄了武力征服政策,確立了一種承認既成事實,不干預越南封建王朝內政的羈縻之策。宋太宗以後的幾代君主完全承襲了這種政策,成為有宋一代皇帝所信守不渝的「祖宗之法」。


四、結語


980—981年的宋黎戰爭雖然規模不大、持續的時間也不長,但它發生在越南經歷了千餘年北屬之後的自主封建王朝草創之初,北宋完成統一之時,因此這場戰爭對宋朝時期的中越宗藩關係的形成有重大意義:


首先是宋朝的失敗,迫使宋朝的放棄了對安南地區的武力征服政策,承認了安南地區封建政權的「列藩」地位,為中越宗藩關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而安南黎朝的勝利,則保證了安南地區封建政權的獨立,為其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其次是安南黎朝與北宋鞏固了宗藩關係,爭得了宋朝的外交承認,融入了當時的國際社會;


第三,這場戰爭之後,中原歷代封建王朝對安南封建王朝的戰爭大多是師老而還,中原封建王朝與安南地區封建王朝的關係也由宋以前的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演變成宋朝時以朝貢和冊封為主要內容的宗主國與藩屬國的關係。


更多閱讀:


日媒:中國擁有3000多架飛機 戰機雖多卻有硬傷


中國軍人海外進行魔鬼訓練 獲當地教官點贊


押車軍官想繞道辦私事 剛離原路線就接到警告


美稱中國最大噩夢將臨:美幫中國鄰國造航母


文章來自中華網軍事頻道,如想瀏覽更多精彩內容可前往App store 下載

您可能感興趣

二分鐘看懂戰爭:大宋統一戰爭之二——滅南漢之戰
東漢統一戰爭簡介 東漢統一戰爭的結果
劉邦統一西漢王朝後,屢建戰功的大將韓信被呂后誘捕入獄
趙匡胤很忌憚的對手,統一江南的障礙,被譽為南唐擎天一柱
甲午戰爭中被帶往日本的清軍戰俘,墓碑統一朝向西方
宋朝很強大!但卻為何無法統一南宋北宋
三國新事件:曹操袁紹決戰官渡,曹操火燒烏巢統一北方
清史探秘:他是清王朝統一戰事中,唯一戰死沙場的親王
隋滅陳之戰,統一天下,你所不知道的隋朝軍隊的四大戰略戰術安排
二戰結束,朝鮮民眾主張半島統一,美蘇插手導致戰爭
重量級拳王統一戰又將上演,中國泰森張君龍:隨時應戰
鄧小平文武雙全,粟裕居然要陳毅和鄧政委統一指揮淮海戰役
北宋統一趙匡胤怎樣做到的!南唐為誰所滅,哪些國家參與了戰爭?
南朝劉宋第一功臣:如果他不死,劉裕或許已經北伐成功統一中國了
清朝軍艦參加南北戰爭,幫助美國實現統一,最後被擊沉
三國歸晉:司馬炎統一三國時,如何對待魏蜀吳的末代皇帝?
司馬炎統一三國時,如何對待魏蜀吳的末代皇帝?
大宋滅南漢政權統一嶺南
為什麼說北宋是基本統一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