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推翻晚清準備最充分的一次革命起義,為何意外的失敗了?

推翻晚清準備最充分的一次革命起義,為何意外的失敗了?

1911年,舊曆辛亥,這一年註定是風雨飄搖的一年。1911年10月有武昌起義,4月有廣州起義。


推翻晚清準備最充分的一次革命起義,為何意外的失敗了?


張文平說民國系列:黃興的手指和二婚的妻--黃花崗起義八卦史

廣州起義失敗後,革命烈士埋葬在黃花崗,被後人稱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所以廣州起義又叫黃花崗起義。其實黃花崗埋葬的烈士後來查實是八十五人,而不是七十二人。黃花崗也不叫黃花崗,本名是紅花崗,因為烈士遺骸收葬人潘達微特別喜歡菊花,認為菊花代表了堅貞不渝的品質,菊花在古代又叫黃花,所以就把紅花崗改成了黃花崗。


1911年清政府的統治,如同醉酒的走鋼絲人,眼看著就跌落下來,不過沒人敢預計他到底什麼時候掉下來,畢竟從1840年開始算起清王朝已經走了50年的鋼絲了。太平天國如此險惡的時候,清政府沒掉下來,八國聯軍把皇帝的老巢都給端了,清政府還是沒掉下來。


所以10月份武昌首義前,沒有人敢預計,清政府會在這一年轟然倒塌。因為就在不久之前,4月份的廣州起義,也就是黃花崗起義,同盟會的第十次起義,是革命黨人準備最充分的起義,結果也是失敗了。


推翻晚清準備最充分的一次革命起義,為何意外的失敗了?

(圖)廣州黃花崗72烈士墓園


黃花崗起義是革命黨人準備最充分的起義。


一:經費最充足。


孫中山在海外洪門下足了氣力,想畢其功於一役,所以這次籌款最多,總額達到了十七萬元,是歷次起義中籌款最多的一次。十七萬元是現大洋,不是人民幣。那麼十七萬現大洋是什麼概念呢?筆者在《暗殺大亨蔡元培》一文中有過交代,民國時期魯迅先生在北京西直門附近買了個8開間的四合院花了3萬5千大洋,而現在北京五環內的50平米的板房筒子樓就值400萬人民幣。雖然不同時期的標的物沒有很大的可比性,不過也能看出十七萬元在當時巨大的購買力。


二:黃花崗起義是武器最精良的一次起義。

當時革命黨人手中拿的快槍,是從日本德國等地採購來最頂尖的軍械裝備,比廣州新軍的裝備都要精良。炸彈專家喻培倫更是精心製作了300枚改良型炸彈。


三:黃花崗起義是計劃最嚴密的起義。


早在1911年的1月份,黃興、趙聲和胡漢民就在香港成立了籌劃部,又在廣州成立了38處秘密機關,聯絡會黨,刺探情報,運送軍火。然後,計劃十路大軍攻打廣州:第一路由趙聲率領江蘇軍攻打水師行台;第二路由黃興帶領南洋、福建同志攻督署(兩廣總督張鳴岐駐所);第三路由陳炯明領東江健兒堵截滿界;第四路由朱執信領順德隊伍守截旗界;第五路由徐維揚領北江隊伍進攻督練公所;第六路由黃俠毅領東莞隊員打巡警道;第七路由莫紀彭領軍策應徐維揚、黃俠毅兩隊;第八路由姚雨平率領陸軍響應;第九路由洪承點派隊分途攻守;第十路由劉古善領隊分途攻守。


即使如此計劃周密,準備充分的起義,也失敗了。所以一時間,孫中山心灰意冷,認為中國的革命事業近階段不能成功,因此孫中山遠走美國,以至於武昌起義時孫也是持觀望的態度,武昌起義成功兩個多月後,孫才姍姍來遲。


推翻晚清準備最充分的一次革命起義,為何意外的失敗了?

(圖)黃花崗起義中被捕的革命者,後都被殺害了


那麼,計劃如此周密的黃花崗起義為什麼失敗了呢?


起因是一個老憤*青破壞了整個起義。老憤青的名字叫溫良才,之所以加一個老字,是因為他已經年逾不惑,四十多歲了,可他還是熱血上頭,做事不管不顧,不計後果。


溫刺殺了廣州將軍孚琦,事發後被捕,自然也被殘忍的殺害。因此溫良才被後人描寫成置生死不顧的英雄。不過這個英雄是個魯莽的英雄,是個無組織無紀律的英雄,是個不顧大局的英雄。基於現在憤青這個辭彙越來越中性化,所以筆者用老憤*青一詞來概況他。

溫良才刺殺廣州將軍孚琦,完全是個人行為,沒有給組織彙報,不是組織的統籌安排,雖然死了個廣州將軍,不過得不償失,引來了廣州清政府當局的高度戒備,撲殺了革命。


黃興們本來是準備在1911年4月13日舉行起義,十路大軍同時發難,奪取廣州,拿下廣東。溫良才是在1911年4月8日刺殺了孚琦。這就相當於提前五天給廣州清政府當局下了一個溫馨提醒:小心了,小心了,我們革命黨要起義了。


一時間,廣州城風聲鶴唳,全城搜查革命黨人,不放過任何犄角旮旯。本來能運輸進來的武器也運輸不進來了。運輸武器的負責人之一周來蘇,居然害怕海關盤查,把從日本購買來的七十多把快槍,直接扔進了大海里。造成了革命軍缺槍少彈。


兩廣總督張鳴岐,警覺性很強(這個革命黨人的死杠頭,鎮南關起義也是他鎮壓的),沒有出現鎮南關起義革命黨人佔領炮台三天還毫無察覺的事情。事先全城布控,還做了一個釜底抽薪的事情,把新軍的武器全部收繳,而新軍恰好是革命黨人聯絡好一起起義的核心力量。新軍沒了武器,也就只能作壁上觀了。


革命黨人原來計劃的十路大軍同時舉事,最後也只剩下了黃興這一路。


黃興這一路共100人左右。明知敵我力量懸殊,還是毅然發動起義。


即使這樣,居然發生了革命同志間相互誤殺的事情。起義軍為了辨認敵我,相約起義時在自己的臂膀上纏一塊白紗。革命同志方聲洞,辭別了年輕的妻子,千里千里迢迢從日本趕來參加起義,方同志居然忘記了帶白紗,以致於在攻打總督府的時候,「蹦」的一聲,被自己的革命同志一槍打死。


雖然革命黨人很勇敢,戰鬥了一晝夜,差點拿下總督府,因為敵我力量太過懸殊,失敗自然不可避免。


推翻晚清準備最充分的一次革命起義,為何意外的失敗了?


(圖)黃花崗起義中就義的烈士遺體


下面我們介紹一下起義中比較出名革命黨人的事迹。


黃興雖然在黃花崗起義中失去了兩個手指。卻因禍得福,收穫了一生的愛情。


徐宗漢,雖然名字中有個漢字,但這不是一個男人的名字,她是一個如假包換的美嬌娘。現在的女孩子都愛賣萌。賣萌的招數之一就是自稱女漢子。徐宗漢即使在當時自稱女漢子,估計也沒幾個人認為她是在賣萌。


因為她乾的事情很多男人也沒有膽量干,比如前文中談到的那個膽小鬼周來蘇。


徐宗漢不是那種熱血少女,不知道世道艱辛懵懵懂懂出來闖世界。她離家鬧革命的時候已經結婚了,都已經有了三個孩子。第一任丈夫早亡,她不甘心在大家庭中墨守成規,做一個大門不出的大家閨秀,她也沒有像其他傳統的寡婦,看看丈夫的遺像,瞅瞅三個孩子,只能犧牲自己的青春自己的幸福,含辛茹苦淚眼婆娑的養育三個孩子。


她不是那樣傳統的女性,她是新時代的女性,甚至是領先那個時代的女性,因為她勇敢地走出傳統,逃離那個桎梏的家庭。她毅然地投身於革命,她勇敢地再次尋找自己的愛情。


投身革命也有很多種,比如做做後勤保障工作。


剛開始徐宗漢在香港做的就是後勤保障工作,和胡漢民的妻子一起綉革命黨的起義旗幟。她不滿意只是在後台工作,她感覺應該把自己的青春投入到火熱的革命烈火中去。


黃花崗起義需要彈藥,於是她就負責從香港運送彈藥去廣州。


徐宗漢不僅僅是膽大的女漢子,還是一個智慧的女漢子,她運送彈藥的方式獨樹一幟,讓人耳目一新。


徐宗漢組織一個結婚的儀仗隊,裝扮成新娘的樣子,然後在新娘的轎里放滿了彈藥,浩浩蕩蕩的運進廣州城。


起義失敗後,黃興是頭號通緝犯,黃興在戰鬥中失去了兩個手指,血染戰袍,及其容易被敵人辨認。


又是智勇雙全的徐宗漢,買來了長袍馬褂,把黃興喬裝打扮一番,領著黃興,淡定地應對著海關人員的審問和盤查,居然順利通過海關,逃往香港。


回到香港後,黃興住進了醫院,需要馬上手術,手術需要家屬在通知單上簽名,徐宗漢又用妻子的名義簽了名。


黃興傷愈後,也深深的愛上了這個智勇雙全的奇女子,雖然家裡還有老婆,也毅然決然的娶了徐宗漢。


推翻晚清準備最充分的一次革命起義,為何意外的失敗了?


(圖)徐宗漢(1877-1944),原名佩萱,中國女權活動家 ,民主革命家,貧兒教育家。上圖中座


八卦後記


徐宗漢有個外甥女叫龔澎,新中國成立後,龔澎在外交部工作,是外交部的一枝花,嫁給了外交部的部長喬冠華,後來喬冠華與龔離婚,又娶了外交部的另外一枝花章含之,章含之的爸爸是章士釗。章含之有個女兒叫洪晃。洪晃號稱北京第一名媛,現在許多娛樂圈的內幕新聞與洪晃有關。關注八卦娛樂圈的人估計對洪晃很是熟悉。


喻培倫,炸彈專家,是汪精衛刺殺攝政王載灃的炸彈顧問,負責炸彈的安裝調試,關於這事之前我所寫的《一灘屎改變歷史》文中有詳解。


喻培倫在刺殺攝政王載灃失敗後,又馬不停蹄的來到香港,繼續他的炸彈大業。據說他很有鑽研精神,當時的炸彈技術很不過關,幅度比較大的搖動都能引爆,那麼問題來了,革命黨人沒等把炸彈扔出去炸敵人,一不小心就在自己手中炸了。


為了保持炸彈的穩定性,喻培倫刻苦鑽研,在試製炸藥的時候炸掉了兩個手指。最終技術難關被喻培倫攻克了,造出來的炸彈不但穩定性好,還物美價廉,威力巨大。為此喻培倫還寫了一本專著,叫《安全炸彈生產法》。在黃花崗起義前他在香港趕製了300枚炸彈,不知道他的炸彈是不是坐徐宗漢新娘子的轎子運到廣州城來的。


他不光熱衷於造炸彈,更熱衷與放炸彈,在黃興的100人敢死隊中,他沖在最前面,別人手中有槍,他手裡只拿炸彈。他背上背個籮筐,籮筐中裝滿了炸彈。別人放槍,他一顆顆的扔炸彈。估計沒有他的勇猛,起義軍估計都打不到總督府。


推翻晚清準備最充分的一次革命起義,為何意外的失敗了?


(圖)喻培倫(1886年—1911年),清末民主革命家,漢族,四川省內江市人。


起義失敗了,喻培倫青春的歲月也永遠定格了。


喻培倫長得非常非常帥,雖然民國四大帥哥裡面沒有他,那只是因為他名氣不夠,不是顏值不夠。他有一張照片非常像劉德華,個人認為比劉德華還要帥,空口無憑有圖為證(請看上圖)。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有一個很有名的人叫林覺民,林覺民在起義前給自己的媳婦寫了一封絕命情書,之前入選過高中語文教材,名字叫《與妻書》,字字有深情,句句含熱淚。這封信也入選過百年情書,也是筆者至今為止看到過最感人最深情的情書。


林覺民死後,林的家人害怕遭受連累,賣掉祖屋,舉家搬遷。林的祖屋賣給了謝鑾恩,謝鑾恩有個11歲的女兒叫謝婉婷,謝婉婷長大後給自己起了個筆名叫冰心。所以林覺民和冰心住的是一個家。


林覺民有個哥哥叫林長民,林長民的女兒叫林徽因,林徽因嫁給了梁思成,梁思成的爸爸是梁啟超。


推翻晚清準備最充分的一次革命起義,為何意外的失敗了?


(圖)林覺民(1887-1911),字意洞,號抖飛,又號天外生


很多近代史的專家說,辛亥革命前後,革命黨人起義中堅力量是留學歸來的學生,其實這個結論放在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並不成立。只不過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人名大多是留學歸來的學生,比如林覺民,喻培倫、方聲洞等。他們留下了鮮明的事迹,留下了膾炙人口的故事。所以加深了我們的錯覺。


七十二烈士中大多數還是農民,比如號稱「都興四雄「的韋樹模、韋榮初、韋統淮和韋統鈴四兄弟,他們都來自廣西平南縣東華鄉一個叫都興屯小山村。他們其中兩個甚至就是兄弟兩個。只不過他們不會寫,不會說,他們的事迹也不為人知,淹沒在殘酷的歷史長河中。


筆者閑來無聊,搜查這些烈士的後人,結果令人唏噓。


那些有留學經歷的革命烈士,大多出身豪門,家庭富有,雖然他們壯烈犧牲了,他們的大家族還在,經濟實力還在,所以他們的後人也有人悉心培養,也有著光輝的成就。


比如在文平說民國系列《他刺殺恩人,被剖心摘肝,卻是後世的大義英雄》中談到的徐錫麟的後人。徐錫麟的兒子叫徐學文,後來被蔡元培送到德國柏林大學深造,回國後成為一位巨商。徐學文的女兒叫徐乃錦,徐乃錦嫁給了蔣孝文,蔣孝文的爺爺就是蔣介石。


推翻晚清準備最充分的一次革命起義,為何意外的失敗了?


比如喻培倫的後人。


兒子:喻鍾烈,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教授。


兒媳:喻嫵特,德國人,曾經獲著名的瑞士格特爾文學獎。


侄子:喻鍾珏,孫中山研究學會四川分會理事。


孫女:喻斐雲,德國學生事務中心中國培訓計劃負責人。


而那些農民出身的烈士,生前是家裡的頂樑柱,活著時候家裡的日子過得還算可以。不過他們一死,頂樑柱塌了,家也就塌了。


這些烈士的後代幾乎沒有資料可查,他們無聲無息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祖宗的榮光也大多和他們無關,也改變不了他們的命運。


也舉個例子,七十二烈士之一馮超驤,(實際上他算是其中家庭狀況良好的)生前有四個孩子。馮死後,妻子帶三個女兒遠走他方下落不明,一個兒子過繼給了他人,被生活所迫,在鄉村以替別人收屍為生,其後代在一個很偏僻的鄉村裡繼續著自己平凡的生活。


學堂專欄作家丨 張文平


轉載須徵得本頭條號作者同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李逵上梁山後,便開始一幕幕恐怖的殺人遊戲
他是歷史上著名的多情公子,也是富貴花叢中的惆悵客
宋義並非無能之輩,只是遇到了神一樣的項羽
鎮南關起義是一次事故還是一個故事 丨張文平說民國
她是紅樓夢裡的丫鬟,也是最會處理人際矛盾的能人
您可能感興趣

面臨又一次進化,我們的大腦準備好了嗎?
次戰馬刺或做這些調整,火箭準備好了嗎?
激動的一刻即將來臨!孕晚期,你做好準備了嗎?
最後衝刺的準備,經過了一年緊張焦慮的你需要這樣做才好!
要翻身了,準備好了嗎?
秋季到了,慢性咽炎又要開始發作了,你準備好了嗎?
思想上還得做好承受一次又一次失敗的準備
準備工作都做好了的日本為何又停下了進攻腳步?導致戰爭失敗
為了準備婚禮,卻突然流產了,原來是新娘幹了這件事情
勇士不忘背肌鍛煉,你的後背準備好磨礪一番了嗎?
與印度打一仗,你準備好了嗎?
一年一度的黑五,終於來了!剁手,你們都準備好了嗎?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您準備好了嗎?
耽美漫畫,太急了吧,讓我先做點思想準備,人家還是第一次,啊!
高考在即,你準備的怎麼樣了,這幾件事情一定要注意!
二次開庭,章瑩穎依然下落不明!嫌犯不僅變態還做好了這樣的準備……
跑步之前一定得做準備活動!它很重要,千萬不要忽視!
沉默了一個冬季的腕錶,終於可以閃亮登場了,你準備好了嗎?
貓丟了,都急哭了,準備拿紙巾擦眼淚的時候,奇蹟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