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中與世無爭的好好先生,卻征服了當時的名人智者

三國中與世無爭的好好先生,卻征服了當時的名人智者

三國中與世無爭的好好先生,卻征服了當時的名人智者



「隱士」總是給人予超脫紅塵、翩然物外的印象,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林逋的「梅妻鶴子」,無一不是在展示著怡然自得、優哉游哉的小資情懷。

當然,其間也不乏貌似逍遙最終淪落為笑柄的有目的人士,諸如「終南山中自有嘉處」的盧藏用,「飛來飛去宰相家」的陳繼儒之輩,完全將「隱」當做手段使用使得「士」的格調降低。


理所應當地,要想「隱」就得「士」。


當融入到這一階層中去,成為其中的一份子,有了聲名與威望後,再將這一切棄之不顧以示不在其中的超脫,「隱」也就成為了可能。


顯然,司馬徽已經跨過了第一階段,他可以「隱」得很自在。

三國中與世無爭的好好先生,卻征服了當時的名人智者



司馬徽,字德操,是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正統的中原人士,因為接近主流而被周邊地區的士人們所推崇。


在眾多對司馬徽抱有極大的好感人士中,最為知名的一個人,就是龐德公。


龐德公這個人,很多人印象不深,他是諸多中原人士理想的避難聖地荊州地區所屬的襄陽人,在當地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屬於豪門望族之類。

三國中與世無爭的好好先生,卻征服了當時的名人智者



當年,諸葛亮宗族舉家搬遷到荊州,對龐德公表示出了十足的誠意,不僅每次拜訪中拜倒在龐德公床下,還將自己的姐姐嫁給了龐德公的龐山民,以期望通過跟當地勢力的融洽相處以及結合,為自己這個曾經的中原士族在當地站穩腳跟打下基礎。


龐德公喜歡評論人,看人也是比較准,諸葛亮那個「卧龍」大號,就是他喊出來的,司馬徽被他分配到一個「水鏡」的頭銜。

三國中與世無爭的好好先生,卻征服了當時的名人智者


司馬徽在日常行為中顯現出「隱士」風範。


有一次,有一家人家丟了豬,看到司馬徽家的豬,就認為是自己家的,非得要要回去。司馬徽不爭辯,也不動手,順其自然地將自家豬給了那個認錯的人。


過了一段時間後,那位老兄家的豬給找到了,上門來賠禮道歉,並把豬還回來,司馬徽也只是如沒事人般謝絕了他人的好意。

做人做到這樣「與世不爭」的境界,還真是頗有些隱士的風範。


司馬徽還懂得平衡人心,十分注重個人感受。


有次大家都在養蠶,有人東西準備的不足,就向司馬徽討要,司馬徽也是什麼也不說,索性將自家不養了,將所有東西都給了那人。


邊上就有人說了:「一般人損害自己的利益而去幫助別人,那是因為那個比較急而我比較緩。現在你們兩東西差不多都是相等的,為什麼還要去給人呢?」


司馬徽說:「那個人從來沒有求過我,這次不給他他會很羞愧的。為什麼只是為了一點財物,而讓人羞愧呢?」


與「水鏡先生」的廣為人知,司馬徽還有著一個比本人姓名更為響亮的名頭:「好好先生。」


這個已經是被列入成語典故的辭彙,雖然難以讓故事的主角在後代人心目中深入人心,但這種本身行為形象卻是極具中國特色的人格體現,直到現在還是會有人來拿當做某種詮釋人的劣根性的貶義詞來使用,雖然它離本義還是很遠。


我們所熟知的典故是這麼說的:


身處在漢末三國亂世,隱居在鄉野的司馬徽從來都不會去談論他人的長短,不管事情是好是壞,他總是將「好」字掛在嘴邊。


有人問司馬徽:「身體好嗎?」


司馬徽回答說:「好啊!」


有人對他說自己的兒子死了,司馬徽還是回答說:「很好啊!」


他的老婆實在看不過去了,責備司馬徽說:「別人都知道你有德行,所以才會來詢問你,哪裡聽說過別人說兒子死了,反而有說好的呢?」


吸取了教訓的司馬徽,回答老婆大人的話還是很絕:「像你剛才所說的那些話,也是很好的啊!」


毫無原則,不做任何辨別的說好,貌似誰都不想得罪的言不由衷,從現代人角度看,這是一種懦弱性格散發下的退讓妥協,喪失了人本應該有的血性。


經常性地鋒芒畢露並不是一件好事,經常性地明哲保身也不是一件好事。司馬徽這點上似乎做得過了點。

三國中與世無爭的好好先生,卻征服了當時的名人智者



但這只是「好好先生」的一個版本,它的另外一個版本卻有著不同的說法。


由於司馬徽的知名度很高,又有著評鑒人物的聲望,很多人會來找他詢問當時代的其他人物的優劣。


因為是對那些人物接觸不多,又是第一次評論,他們的高低司馬徽不能夠做出正確的辨別,因而司馬徽每次都會說,這個人物很好,那個人物也是很好之類的話語。


他的老婆就過來勸諫他說:「人們有所質疑,才向你請教,你應該辨別評論下的,如果只是一味地說好,這難道就是人們來諮詢你所願意看到的嗎?」


司馬徽還是那老一套:「像你所說的這些話,也是很好的啊!」


雖然沒有上一版本的不近人情和迂腐,這個版本中的司馬徽仍然是逃不了「沒有堅持」的標牌,不涉及實質的言論,總是有點虛無縹緲,看似諱莫高深,卻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老好人」司馬徽也是太沒有品質了點。


實際上,這樣的論述有些膚淺,根本沒有觸及到核心實質。


真正使得司馬徽做出這樣的行為,還是要放到大背景下來看。


這時候的司馬徽,已經從老家潁川搬遷到了荊州,搬家的具體原因,還是跟很多士族一樣,中原地區實在鬧得慌,不適宜生存。


荊州大佬劉表是個什麼德行,司馬徽還是很清楚的,表面上裝得是一副招賢若渴的樣子,實質上最為信任的還是幫他起家的那批荊州本地豪族勢力,而且地,不會用人,不信任人是他當政的一大特色。


作為寄居在荊州的外來士族,司馬徽不得不小心點,以低調為處事風格,不僅為的是自己,還有自己的宗族。


連諸葛亮家族那樣的傳統中原望族都不得低頭於當地勢力而委曲求全,司馬徽更是不能如在潁川本土上的意氣風發,不做不合時宜的評論,不談論時事時人,從而讓人找不到攻擊迫害的把柄,成為他當時最好的保護盾牌,而另外一個「隱士」身份也是他不受當權拉攏的最好借口。


司馬徽對劉表當權政府向來有著一種「非暴力」的不合作態度。


先前,劉表聽聞了司馬徽的聲名,想要為自己的政績工程添上一些光彩,還派了兒子後來的那位接班人劉琮去查看司馬徽的情況,因此,還鬧出一段趣聞。


當劉琮和他的隨從們來到司馬徽家時,司馬徽穿著很「樸素」的衣服正在自家的園子里埋頭耕作著。


這樣的一副造型,當然吸引不了那些狗眼看人低的勢利小人的目光,隨從們任是不當一回事的,對著司馬徽問道:「司馬先生在嗎?」


司馬徽很老實地回答說:「我就是。」

三國中與世無爭的好好先生,卻征服了當時的名人智者



隨從們見這老農長得還挺丑的,士人風度也沒有能夠讓人領略到,覺得是被忽悠了,對著司馬徽大罵起來:「死老賊,劉表將軍的兒子想要求見的是司馬徽先生,像你這樣等級的和田地打交道的奴才,怎麼還有臉敢自稱是司馬徽先生的?」


這幾位隨從顯然是對士人們的閑情雅緻缺乏一定的了解的,自得其樂的耕作,從來不失為隱士們的一種寄情田園的享受。


隨從們卻是很是得意,他們看著他們心目中的那個老農被罵得啞口無言,並看著那個老農可能是出於羞愧灰溜溜地跑到了屋子裡去,但當他們再次看到那位老農換了一副打扮,以士人常有形象,從屋裡走出來,出現在他們面前時,他們再也笑不出來了。


因為他們雖然看到的是同一個人,但在氣質上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他們可以斷定,這個先前的老農,現在的老儒,就是他們所要尋訪的司馬徽。


隨從們開始不安起來,因為怕被責罵而驚恐,全都跑到了劉琮那將事情的詳細經過彙報了一遍。


劉琮知道了,也是感到隨從們有點過分,見了司馬徽,叩頭以示歉意。司馬徽卻是不受影響,淡淡地說:「你真是不用這樣的,我倒是覺得有些慚愧的。我自己在園子里鋤地玩呢,這件事也就是你們知道就好了。」


外在的表現,很是能夠迷惑人。


司馬徽的具體狀態,最終還是通過劉琮傳達到了劉表那裡,從而也是給劉表留下了一個「不錯」的印象。


後來有人就向劉表提及到:「司馬德操是個能人,只是沒有碰上一個好的君主。」


劉表先入為主的觀念早已成形,當然是不會當回事,但為博得禮賢下士的好名聲,劉表還是跟司馬徽見了面,正如劉表應具有的思維,在司馬徽大智若愚的表現前,回來後的劉表對司馬徽給出了這樣的評語:「社會上的那些閑人就是會說胡話,在我看來,司馬徽也就不過是一個小書生。」


司馬徽是聰明的,他沒有刻意地去表現自己,從而為自己在荊州仕途的奮進上鋪設下一條光明大道。


這是出自於他對劉表的深刻了解,他並不想「聞名於顯達」,也許也有雄心壯志在,但是因為對現狀的不樂觀以及劉表的不靠譜,他只能是選擇了隱士這一途,作為最好的保護色。


實際上,這是建立在對荊州的狀況時事太了解的基礎上,所做的一種選擇,在對世事的逃避中,尋求安定。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大軍南征荊州,劉琮投降,司馬徽成為一向愛才的曹操的徵召對象。


令得曹操失望的,司馬徽並沒有出來響應號召,原因是司馬徽正好在這一年適時去世了。


當然,司馬徽如果不去世,是否為配合下曹操的工作呢,也是很有疑問的。


司馬徽實質上是一個看透了世事的人,他很明確一個人的定位。


司馬徽這樣的人物,歷史上並不少見,他們似乎無欲無求,什麼也不關心,以一種出世的態度,和這個社會保持著一種隔絕的狀態。


實質上他們曾經很想是融進到大眾中,積極地入世,但是在倍感傷害後,當巨大的無力感湧現,他們也就變得難以為繼的滄桑起來,從而也就有點漠然。


其實,即使是貌似在歸隱中,心中所存在的那份難以割捨,還是讓他們和這個世間並非完全割離開來。

三國中與世無爭的好好先生,卻征服了當時的名人智者



若即若離的狀態,表明他們並非如人們表面上所看到的那麼洒脫。


以古代知識分子的一種類型而存在的隱士,本身所具有的矛盾性,就註定著他們這種內心掙扎很難消除殆盡。


本文屬特約作者 菊花茶 作品

您可能感興趣

他是三國中與世無爭的好好先生,卻征服了當時天下的名人智者
他是春秋戰國赫赫有名人才,也是為了功名殺妻的小人,其中的奧秘
民國時期隱在名人身後的黯淡的女人們
古代名人喜歡「生病」的不少,但能把病生出境界的,只有此人
勇敢的女人模仿名人,誰做的更好?
韓國真是忘恩負義,又要來搶中國的歷史名人了
外國這些名人偏愛大熊貓,曬合照,感嘆自己沒生在中國
中國有位美女,讓三個名人爭風吃醋,最終改變中國歷史,國人都恨
這些名人,生的偉大,死的隨機
十大整容失敗的女名人,真的達到了令人「過目不忘」的效果
為何說魯迅先生是民國第一罵將,文人名人軍閥沒有他不敢罵的人
這些外國名人竟然都有中國血統,真的看不出啊
中國人口第三的大姓,自古名人出無數,可是竟然沒有產生一個皇帝
中國這幾位名人都娶了國外女人做媳婦,看看誰的媳婦最漂亮
美國人熱衷領養中國孩子,不乏美國名人,實在是太幸福了
誰能想到,中國古代傑出名人的後代,竟都有韓國人!
第三者的戰爭,西施的結局!名人雖死,不得安生
很久以前的名人經典照片,那時候的他們無論男女都好青澀啊
麥迪談自己的人生旅途,入選名人堂只是一步,很享受現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