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衛賣國文字是如何披露出來的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短史記」
1940年1月4日,由上海開往香港的「胡佛總統號」響起了長長的汽笛,龐大的船體緩緩離開碼頭。船上有兩位非同尋常的乘客,他們是汪精衛叛國團伙中的「首義」人員高宗武、陶希聖。當客輪駛入公海後,他們的神色開始緩和了。隨即,他們通過船上的無線電台給在上海的汪精衛發去了電報:「……際此意去迥異之時,未得先生之許可,遽爾引離,但至此時止,我等對於一黨的秘密,決不向外宣洩……」汪精衛在上海愚園路官邸收到高、陶在公海發來的電報後,不禁大驚失色,沮喪十分。然而,1月22日《大公報》香港版全文披露了汪日密約,震驚中外。此「驚險」一幕,前後曲折。
在中國抗日戰爭的最艱苦時期,1983年底日本近衛內閣兩次發表「近衛聲明」,公開對國民黨政府進行政治誘降。這時,國民黨統治集團內部發生了嚴重的分裂,身為國民黨副總裁的汪精衛公然表示響應「近衛聲明」,走上了可恥的賣國道路。
《大公報》始終關注抗戰的進程,對一切降日活動都予以揭露。在1939年3月間,高宗武受託汪精衛在東京活動,並公開與日本新任首相平沼騏一郎簽訂了《汪平沼協定》。此外,《大公報》重慶版還揭露汪精衛要求日本每月津貼3百萬元法幣,作為建立賣國政府的開辦費,另加2億元法幣貸款,擬建立一支漢奸軍隊。
汪精衛一步一步地加緊與日本人的聯繫,他指使高宗武、梅思平,代表他與日本代表影佐禎昭、今井武夫在上海進行密談,並草簽了賣國的《日華協議記錄》,聲稱汪要脫離國民政府,成立親日的「新政府」。汪精衛的行徑,首先觸怒了蔣介石。蔣不滿意汪單獨去和日方勾結,搞什麼「和平運動」,而且準備成立的傀儡政府,也掛青天白日旗,也稱國民政府。所以,當蔣聽說汪偽組織即將登場之際,想抽它幾根台柱,給汪拆台。因此,蔣介石一再給在香港的杜月笙帶話,要他通過在上海的老關係,在這方面來一個「突破」,甚至不惜用許願、重金等方法,收買汪的走卒。
杜月笙在上海的幹將徐采丞,通過黃溯初得知高宗武、陶希聖有脫離汪逆之意,遂到香港向杜彙報。聽罷,杜矍然而起,雙手一拍,眉尺色舞的高聲說:「采丞兄,這件事情關於抗戰前途,國家大局,確實值得一試,你在香港住兩天,我乘最近一班飛機到重慶,我要去見蔣委員長,當面向他彙報。」1939年11月5日,杜自港飛赴重慶,在張群的聯絡下,他見到蔣介石。蔣面授機宜後,要求他從速返港,一切秘密進行。當時,杜感到十分振奮,搭中國航空公司的飛機,興沖沖地離開重慶回到香港。他又找到徐采丞,囑咐急辦兩件事:第一,請黃溯初火速到香港,跟他面談;第二,轉告在上海的萬墨林,只要高宗武說聲走,便不惜一切代價,務必把他和他的家眷,平安無事的送到香港來。黃溯初果真到了香港,把高宗武的意思向杜月笙和盤托出了。杜又到重慶,再次向蔣介石當面彙報,臨走時蔣還寫了給高的親筆信,托杜帶去。杜月笙回到香港後,把蔣的親筆信交給徐采丞,要他立即回上海面交高宗武。徐按照杜的指令,把事情辦妥,高宗武答應把「密約」交給蔣介石。
那麼,高、陶為什麼要脫離汪精衛呢?據朱子家回憶:「高、陶之出走,絕非簡單的所謂『深明大義,幡然變計』。以高、陶的對於『和運』,均以勞苦功高之開國元勛自命,對權位志不在小,那時對日的談判雖方在開始,但政權成立後之重要人事,已擬有一個大概的輪廓。汪所內定的,是政權成立以後,陶除『宣傳部』外,兼任政府方面的『宣傳部長』,而陶則不願任空洞的『宣傳部』,志在取得『實業部』,但實業部汪曾面許由梅思平擔任,已無可變更。至高宗武汪認為其資歷不夠,只能任『外交部次長』,高則以為近衛三原則由其一手取來,且以後汪政權之外交,也不過著重在日本,外長一席,自非其莫屬。但兩人心中雖不滿意,而又不敢與汪面爭。『壯志』未酬,渝方特工人員仍得乘其觖望之際,一經誘勸,自然很容易取得成功。
1940年1月4日,高宗武、陶希聖帶著《要綱》秘密潛入香港。高、陶雖參與了日汪談判,但他們是如何把極為機密的文件拿走的?據當時負責談判收發文件的陳春圃回憶說:「我是負責分發和收迴文件的,每次如此。記得有一天高宗武對我說他要帶一份回家參考,一二天就送回來,我請示過汪精衛點頭答應後才給他。過了兩天後高沒有送回,汪就命我往取。取回後誰也沒有懷疑過他已加以摘錄和攝影,後來在香港發表的自然就是這一份。
此時正在香港的《在公報》總經理胡政之、總編輯張季鸞通過朋友的「串聯」,1940年1月21日得到了秘本《要綱》和有關資料,還收到了高宗武、陶希聖給《大公報》的親筆信。
在得到這些極為機密的賣國文件後,胡政之、張季鸞馬上把該報港館經理金誠夫、編輯主任徐鑄成叫到他們的住處,要金、徐立即把《要綱》內容抄下來,把原件拍照,並給重慶版總編輯王芸生拍電報,通報此事,安排報道事項。徐鑄成作為當事人,他對當時的情景有這樣的回憶:「大約在1940年1月過春節的時候,一天下午,他們兩位(指胡政之和張季鸞)把我和港館經理金誠夫接到胡的家裡,張簡單地說:『我剛才得到一個極為機密的消息,陶希聖和高宗武已秘密到了香港,還帶了一份日汪已經商訂的密約。我從杜月笙手裡討來這份密約,答應晚飯前一定送還給他。他今晚要派專人送往重慶。鑄成,你趕快先細細看一遍,就在這裡寫一篇揭斥敵汪陰謀的社評,你看完這密件後,即由誠夫抄錄一份,以便和社評在明晨一起見報。』」
22日,《大公報》香港版在《高宗武陶希聖攜港發表,汪兆銘賣國條件全文》、《集日閥多年夢想之大成!極中外歷史賣國之罪惡!從現在賣到將來,從物質賣到思想》的通欄正副標題下,獨家刊登了《日支新關係調整要綱》(原件),另在第九、十兩版整版刊登了日文原件照片,還發表題為《揭露亡國的「和平條件」》的社評。日汪簽訂的《日華新關係調整要綱》中有這樣的賣國文字:「日華兩國政府須根據『附錄一』關於日華新關係調整的基本原則調整國交;在新國交恢復以前,既成政府經辦事項,目前加以繼承,如情況許可時,再根據第一項原則加以調整;在事變繼續進行中,須諒解由此而發生的特殊情況的存在。」在「附錄一」中,汪精衛的賣國嘴臉和日本侵略者步步緊逼的行徑更加暴露無遺:「日、滿、華三國,在建設東亞新秩序的理想下,以互為善鄰、團結一致成為東洋和平的軸心為共同目標。因此,規定基本事項如下:①須確定以互惠為基礎的日、滿、華一般提攜,特別是善鄰友好、共同防共、經濟提攜的原則。②須確定華北和蒙疆是國防上經濟上日華之間緊密的合作地帶。③在長江下游地域,經濟上須實現日華之間的緊密合作。④在華南沿岸特定島嶼,須實現軍事上的緊密合作。」
這條獨家新聞在香港和內地引起轟動,22日的《大公報》香港版不得不加印,還是銷售一空。1月23日,《大公報》香港版還發表了陶希聖關於「日本對所謂新政權的條件」的談話,27日還刊登了陶希聖在日汪密談時的筆錄,對密約的出籠做了解釋。在短短几天內,《大公報》香港版抓住日汪密約不放,連續發表社評,猛烈抨擊。高宗武、陶希聖由汪精衛投向蔣介石,並揭露汪精衛的賣國行為,經《大公報》香港版的及時披露,轟動中外,被稱為「高陶事件」。
這次汪精衛的賣國文字被揭露,《大公報》搶了「獨家新聞」,高宗武此後在香港得到蔣介石獎勵的5萬元美金,並由蔣親自批示給了「高其昌」的化名「官員護照」,得以出洋遊歷。他帶著年輕的妻子赴美作了「寓公」。那時,5萬元美金是一筆可觀的數字。從此,他在美國隱姓埋名,不談抗戰以及蔣汪之事。這是他接受蔣介石5萬元美金的交換交件。之後,蔣還不斷給他美元,陳布雷曾於1942年5月28日致電中國駐美國大使胡適:「由賀主任耀祖名義匯上美金四千元,系委座發高宗武旅學費,即請轉交高君,並復為荷。」而陶希聖呢?他事後到了重慶,蔣介石給以高官厚祿,參加由陳布雷主持的第二侍從室的工作,參與蔣的機密;陶還替蔣撰寫了《中國之命運》的小冊子,經陳布雷潤色後發表。
————————————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短史記」(微信id:tengxun_lishi),或在微信中搜索「短史記」,可以獲取更多靠譜的歷史資訊。
◎近期推送文章(進入公眾號首頁,點擊右上角,選擇「查看歷史消息」):
一個去世幾十年的乞丐,毛澤東為何還要跟他過不去? | 蔣介石花錢 | 毛澤東臨終前夕,究竟有沒有做「人生總結」? | 50年前,印尼為什麼要屠殺數十萬華人? | 中國當代最慘潰壩事故 | 被遺忘的「中國游擊隊之母」 | 中、日漢字簡化,誰搞得更好? | 兩派紅衛兵,為什麼都不願意道歉? | 國軍抗日烈士待遇變遷史 | 清廷是因為喪盡民心而滅亡的嗎?NO! | 胡繩:國民黨丟失大陸,是因為沒搞資本主義 | 毛澤東和林彪,為什麼特別看不起馮玉祥? | 緬甸數萬華人,為何放棄「華人」身份? | 朝鮮叫嚷「核毀華盛頓」,核戰爭離我們有多遠? | 林彪公開散發「處女證明」始末︱哪些高層政要留下日記但沒公開?︱1953年周恩來職權為何大幅縮水︱金日成對彭德懷落井下石
※文字恰是內心流露出來的芬芳
※此國一心想去中國化,還用外國人發明的文字
※李楓和郭敬明到底什麼關係,從他發過的這些文字可以看出
※揭秘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是來源圖畫還是記號,大汶口文化告訴一切
※怎樣才能寫出有內容的文字來
※在清朝《紅樓夢》內容如此敏感,是為何能躲過文字獄的剿滅?
※探秘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是來源圖畫還是記號,大汶口文化告訴一切
※由韓國文字的去漢字化,國人該有哪些反思?
※素描暴力美學:不看文字說明,你能猜出紅色帝國這些武器嗎?
※這起文字獄案由皇帝炮製,要對付的卻在文字之外
※秦始皇統一文字時都做了哪些措施?真的是讓六國使用秦國文字嗎?
※這些電影海報,如果不看文字你能猜出來幾部?
※書法是從文字里開出神韻的花
※古老的文字——漢字,是從哪裡來的呢?
※從心裡「長」出的文字
※秦統一文字之前戰國文字都長什麼樣子
※我寫不出美麗的文字,去訴說曾經的那些故事
※把硬幣製成的戒指浸泡在白醋里,表面居然出現了文字
※李白不曾醉草嚇蠻書,渤海國也並沒有自己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