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當代性
作為雜誌出品人的劉太乃,看好關於「茶」的前景,而茶又可延伸至文化藝術的各個層面,只是當代人需要當代的生活。在做媒體的基礎上,劉太乃設立空間和品牌,希望將茶以及茶的文化引入當代。
劉太乃和自己的茶席
除了辦有《CANS藝術新聞》《當代藝術新聞》之外,還有享譽茶圈的《Tea茶雜誌》,對在當代藝術圈以華藝文化創辦人活躍的劉太乃來說並不意外。台北麗水街的罐子茶書館地下室,在由台灣雕塑家蕭長正的木供所建構起的山、水、雲、澗之中,他已經備妥了今次的茶席:鐵件茶桌上陳列著銀與白色係為主的米澤二郎、蕭長正、任政林、安藤雅信、金岡與小澤章子等人的作品。自唐宋以來的茶文化,在茶香氤氳中,沒什麼意外地能讓人看出當代策展概念的痕迹。橫跨茶人與藝術圈,劉太乃正體現著自己的那一套當代東方美學。
茶書館的茶藝空間和書店
每個人都應該有間自己的茶室
在台灣,大概很多人從小就已經開始「喝茶」,包括長輩聊天嗑牙必定泡上的那一壺茶、山中健行時或在寺中受用的奉茶,甚至還有在位於大街小巷中手搖飲料店裡的以高山烏龍、四季春或鐵觀音為基底的調理飲料等,但這充其量只能稱作飲品。喝茶,劉太乃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間自己的茶室。過去,「喝茶」不怎麼講究,但「茶道」說的卻是美學與禮儀。
罐子茶書館招牌的書寫者為藝術家徐冰
竹器 作者 :米澤二郎
以往中國只有茶寮或書齋,近代茶業復興後也只能先借鑒日本茶道,或者是在傳統書畫中尋得。然而,如果穿上古裝,焚香、奏琴與烹茶,卻失去了現代語彙轉譯的復古再現,只顯得滑稽而做作。茶人再三地將茶席視作個人品位與特徵展現的場合,在罐子茶書館裡,劉太乃對於美學的感悟可見一斑:以中國代表性藝術家之一徐冰的書法為招牌的Cans BookStore (罐子茶書館)直截了當、富有個性地走自己的路。罐子茶書館使用北歐極簡風格的傢具,但是應用木構或鐵件等終將腐朽與鏽蝕的媒材,以時間的流逝表現中國哲學的天道往複與有機;展示以竹條建置的穿透性花器著稱的米澤二郎、以銀制壺而具有極高辨識性的任政林以及製作雖不完美但卻展現隨性而認真的陶器創作風格的小澤章子等人的作品,而這些使用新式語彙創作茶器的藝術家們,則展現了空間的當代美學特徵。
茶壺,金岡茶則 作者 :小澤章子
銀壺 作者 :任政林
重建茶文化生態鏈
對當代性的強調,來自茶道文化中對「當下」這一刻的重視。一次茶會由無限次數的當下累積而成,對每一個當下的執著,成就茶道與茶人一期一會的精神。劉太乃表示,喝茶最重要的是過程,準備茶席的過程雖然漫長,但準備的勞動過程則能夠找到自己的「存在」及對生命的安放。因此,為著每個月在北京798、上海莫干山與台北麗水街罐子茶書館展覽的開幕茶會,從茶單到茶席的準備都馬虎不得。茶單上抄寫著茶會主題、事茶人(茶老師)、迎賓茶、初茶、茶點、次茶的品項;有時更講究,還會抄寫上所使用的茶器創作者,甚至是衣著要求。劉太乃用「導演」茶會來形容這一系列的動作,而每一個用心在當下的參與人都是成就這一次活動的關鍵,而每一次茶會都更深化了茶文化在參與人心中的地位。
茶空間
劉太乃開始收藏茶器,其實也不過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執著。最初購買茶器著重的是器物的實用性,而對茶道體悟深化,讓自己對茶席美感的要求升高,並且意識到購藏與美學價值的關係後,收藏茶器的契機由此而起。此外,在他的理解中,日本備受尊崇的專業茶老師都有著相當質量且雄厚的茶器庫房,也有著適合每一個場景與脈絡的器具,要把罐子茶書館作為推廣的基地,茶書館主人的庫房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而僅有兩席的茶飲空間,也是為了體現與麗水街大大小小的咖啡空間之間的差別。喝茶人一多,教育推廣的功能就被弱化,所代理與展出茶器的美學價值也會因空間的市場性而削弱,因此茶書館寧願減少茶飲的收入,也要專註於茶文化的普及與體驗。從大費周章地邀請茶老師於展覽中事茶,到開設茶道教室,甚至到開辦茶雜誌—劉太乃的意圖非常明確,就是培養起當代的中華茶文化生態鏈。
二樓由隔柵間隔,用光源營造氛圍
未來中國文化可以再次復興到唐宋的高度
頻繁往來於兩岸,除了忙之外劉太乃看到的還有種子漸漸萌發的過程。在中國,大批「80後」的年輕人學習茶文化,從事當代藝術創作,這批佔據3億人的網路精英被劉太乃認為是影響中國未來發展的一代。透過茶道來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在「80後」這一群體里已經成為顯學,他們師法台灣及日本的茶文化,再去轉譯為自己的語言。創造很難,但是學習後將它改良為自己的東西,就是未來中國文化之所以可以再次復興到唐宋高度的契機。為什麼他大量收藏「80後」當代藝術家的作品?為什麼他如此專註於兩岸透過茶書館推廣茶道與蘊含背後的中華文化?端倪在此。
採訪、文 / 闕巧婷
攝影 / 蔡嘉瑋
※論文學的「當代性」
※古琴與書畫的當代性
※《具象的當代性?第三回》 徐匯藝術館
※王基宇:中國的當代性傳統
※西安當代水墨提名展 楊超:水墨的當代性
※「具像的當代性」,隱藏著對藝術標準多元的焦慮
※看青年雕塑家鴻韋,如何詮釋中國雕塑的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