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城市戰爭:一百年前的廣州為何會被上海取代?

城市戰爭:一百年前的廣州為何會被上海取代?

文/刀背藏身


1906年,有人在一篇演中講到上海灘一個有趣的現象,在上海一地竟然聚集了二十萬廣東人,這些廣東人拖家帶口、聚族而居,紮根到上海。再者,民國時期大上海最摩登的幾家百貨公司:先施公司、大新公司、永安公司,他們的老闆都是以前廣州府香山縣人。


為什麼一百多年前,幾十萬的廣東人要跑到上海安家落戶呢?省城廣州留不住人才了嗎?

城市戰爭:一百年前的廣州為何會被上海取代?


這要從一百多年前,上海與廣州之間的一場城市暗戰說起。從秦代建城開始,廣州2000多年來一直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在清朝前期達到鼎盛,彙集天下珍寶,外聯東西兩洋,當時中國經濟的霸主非廣州莫屬。廣州有「天子南庫」之稱,是清朝皇帝的錢袋子。1842年,上海開埠,不足二十年的時間,上海這個不知名的漁村就將廣州從霸主的位置挑落下馬,改寫了中國城市的新格局。


那麼,為何在一百多年前的那場城市戰爭中,廣州為何會被上海打敗了呢?


首先,廣州能延續2000多年的商業繁榮,自然有它的優勢所在。廣州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它地處中國大陸南端,毗鄰南海,是中西海洋交流的前線;廣州又是東江、西江、北江三條內河水系的出海口,擁有較為廣闊的腹地;受惠於季風氣候,每年3、4月有大批外國商船靠著西南季風來到廣州,每年9、10月份依靠東北季風回到自己國家。所以,廣州從秦漢朝一直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是從西太平洋進入中國的第一站。

城市戰爭:一百年前的廣州為何會被上海取代?


然而,廣州的海外貿易優勢只是相對突出,在清朝以前並沒有取得獨領風騷的地位。寧波、泉州、杭州等沿海城市,長期與廣州分割海外貿易,互有消長。直到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朝政府宣布取消其它貿易口岸的沿海貿易,只允許廣州一口通商,廣州成了中國沿海唯一一個國家允許的「貿易特區」,大批的福建商人湧入廣州成為「十三行」行商,清朝的「國有企業」總部也雲集廣州。尤其是在世界經濟進入航海時代的時候,西方一度只知canton,不知廣東。canton也就成了西方人眼中中國的象徵。


廣州在在清代保持了100多年的經濟霸主地位,完全來自於清代「一口通商」政策的饋贈,原本可以從上海、寧波、福州等地出口的貨物,全都被限制在廣州出口,一張看不見的管控之手,硬生生給廣州送來了巨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將廣州推上了中西貿易的樞紐地位,廣州經濟焉能不發達?


只是這樣的霸主地位得益於政府干預,也會因為政策紅利的消失,陷入結構性的困難。鴉片戰爭結束後,清朝「一口通商」政策被強制性取消,廈門、寧波、福州、上海也獲得了對外貿易的權力,被政策壓制的競爭對手迅速崛起。


這批開放城市以上海為代表。上海的地理位置優越,它位於長江出海口,擁有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等一大批經濟較為發達的省份作為腹地,有巨大的物資出口需求;且依靠長江水系的密集水網,這些地方的物資可以順流而下,匯聚到上海一地,進入到東部更為廣闊的太平洋海域。長江內河段的漢口、九江等城市陸續被闢為通商口岸,這些口岸城市的出口經濟又因為航運的關係,與上海發生緊密聯繫,上海如眾星拱月般成為長江流域城市群的龍頭。

城市戰爭:一百年前的廣州為何會被上海取代?


此時,廣州港口經濟的一些弱點開始暴露了。廣州的自然地理條件並不夠優厚,廣州所處的嶺南地區是一個較為封閉的地理單元,嶺南地區本身的物資、技術、人才在全國來說並不算特別突出。尤其是廣州的經濟腹地主要是兩廣地區,西江上游的廣西地區手工業、經濟作物種植都不算髮達,出口經濟的需求並不強烈。廣州外貿出口主要依託的茶葉、絲綢、瓷器主要集中在長江流域,而長江流域的物資要進入珠江水系,並沒有通航條件良好的內河水系,陸路則需翻山越嶺,運輸成本頗高。長江流域的物資需要走珠江水系出口,這顯然不是一個最優的選擇。


廣州不僅與上海存在著全國性的競爭關係,在狹小的嶺南地域單元元,廣州還面臨著強勁的敵人,分割本已經日漸狹小的出口市場。


廣州在嶺南地域內的競爭對手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同位於珠三角的香港,一個是位於粵東的汕頭。香港一地被劃割給英國後,英國將香港視為亞洲貿易的重要樞紐,積極扶持香港的港口貿易,東莞、惠州乃至廣州附近地區的貨物就會選擇從香港出口;汕頭位於粵東,它是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出海口,粵東、閩西南、贛南地區均為汕頭的經濟腹地,素有嶺東門戶之稱。汕頭背靠潮汕地區眾多的華僑資源,在東南亞貿易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也削弱了廣州在嶺南地區的輻射力。20世紀初由於潮汕鐵路通車,以汕頭為中心的公路網能夠聯繫閩粵,汕頭的區域中心地位進一步加強,對外貿易更為活躍。1936年,汕頭港的貨物吞吐量僅次於上海和廣州,位居全國第三。


城市戰爭:一百年前的廣州為何會被上海取代?

由此,廣州的對外貿易額一落千丈,19世紀50年代對外貿易被上海超過,20世紀初被天津超越,甚至還一度被漢口、大連、青島等港口超越,從中國對外貿易的霸主淪為二流港口,失去了昔日輻射全中國的對外貿易壟斷地位。


除了自然環境、交通區位的影響之外,人才也對一個城市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在強調不同地域人才秉性不同的時候,我們也應該留意到人才的流動性。尤其是金融、工商業領域的人才,對於市場有著敏銳的感知力,商業的嗅覺往往牽引著他們脫離地域的羈絆,尋找市場更廣闊的地方。乾隆年間,原籍於福建的「十三行」行商因為「一口通商」政策的紅利來到廣州;上海開埠後,熟悉海外貿易的廣東籍洋行買辦們也蜂擁來到上海。


據統計,1857年已經有數萬粵人在上海,開展上海與華南、上海與香港、上海與南洋、上海與歐美之間的貿易,廣東商人利用自己多年從事對外貿易積累的經驗,幫助上海嫁接起上海溝通海內外的橋樑。


城市戰爭:一百年前的廣州為何會被上海取代?(永安公司)

無怪乎民國時期的人就觀察到,對於近代上海發展影響最大的兩種人,其一是寧波人,他們把持了上海的銀行界;其二就是廣東人,他們操控著上海的工商界。比如創辦先施等四大公司的郭樂、郭標、郭泉、郭葵(上海永安百貨公司創始家族)、馬應彪(中國第一家現代百貨公司先施公司創始人)、蔡昌(大新公司創始人)、方舉贊(上海第一家機器廠發昌廠的創辦人)、鄭伯昭(永泰和煙草股份有限公司)……這些數以萬計的廣東商界精英紮根到上海經商,在英國、法國的庇護下大展宏圖,而廣州則在一波一波的革命運動中步履維艱。


一百年多年前,鴉片戰爭的一聲炮響,擊碎了清朝政府給予廣州的「貿易壟斷權」,習慣了在政策庇護下安穩做生意的廣州,一不留神,就發現形勢大變。無論是腹地經濟,還是區位交通環境,對人才的吸引力,廣州較之於上海都有先天的不足,在開放程度不斷加深的近代,廣州的地位被上海取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城市戰爭:一百年前的廣州為何會被上海取代?


政策是不牢靠的,依靠政策給予的紅利,能夠讓一個城市迅速起飛,也能讓城市莫名其妙摔個大跟頭。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政策不可能總一成不變。廣州一百年前的失敗,有些被註定的味道。


還好廣州是座有韌性,做了兩千多年的外貿生意,商業底蘊深厚。改革開放的春風一吹來,廣州憋足的能量開始釋放。國內生產總值1980年全國第七,到了1990年就奮起直追,穩坐第三城的交椅。廣州既不是直轄市,也不是中央直屬的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的地位優勢並不明顯,依靠自己的實力,能入中國一線城市的行列。或許廣州難回昔日獨領風騷的地位,但依靠自己的努力掙回來的地位,讓人由衷敬佩。


參考材料:


1、李孝聰,《中國城市的歷史空間》,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2、宋鑽友,《廣東人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轉載須徵得本頭條號作者同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清史研究 的精彩文章:

歷史教科書沒教你的事: 康熙和施琅收復台灣真是為了民族大義嗎
他是明治維新關鍵人物,卻對百日維新起到推動作用
為什麼日本年輕人會願意到滿洲當馬賊?
和珅的生活到底有多奢侈,他死後家人又是怎樣的結局
擊退英法聯軍,他是為大清打贏了唯一一次勝仗的王爺
您可能感興趣

百年前的繁華上海
百年前的上海
遠東第一大城市,實拍三十年代的上海,繁華到擁堵
孟買,一個超越廣州,僅次於香港北京上海的世界一線城市
日軍轟炸上海南站八十周年:被戰爭改變的城市交通格局
民國三十年代,震撼航拍,北京,西安,鄭州,廣州,上海,成都
晚清時期,中國北方有一個比上海、廣州更牛的城市
世界上夜景最漂亮的七大城市,上海上榜,香港排第一
浦江第一灣,十里洋場上海灘
上海:一個無數年輕人都嚮往的海邊大城市
現在最富的城市是上海北京,歷史上,最富的城市是它們
超越北京上海外國人最多的竟然是廣州,百年後廣州還會有中國人嗎
安徽省最衰落一個城市,做過省會,曾與上海齊名!
又是維也納!連續8年被評為全球最宜居城市!讓北京上海情何以堪
北京、上海之後,深圳是藝術市場的第三極嗎?
印度孟買,一個超越廣州,僅次於香港、北京、上海的世界級一線城市
直击一组老照片,70多年前“远东第一大城市”上海的真实百态!
北京盧溝橋七七事變後,蔣為什麼在上海主動挑起淞滬會戰?
《朝霞》:六七十年代上海城市邊緣人精神心靈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