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堅持不退的桑德斯,會讓民主黨分裂嗎?

堅持不退的桑德斯,會讓民主黨分裂嗎?

堅持不退的桑德斯,會讓民主黨分裂嗎?



大多數人都沒有預料到,今年混亂的初選,共和黨竟然先於民主黨收場,川普比希拉里更早鎖定了黨內提名。

在 5 月 3 日川普拿下印第安納初選後,再也無望阻擋川普的克魯茲和凱西克在短短一天時間內先後退選,將川普提前送上了共和黨提名人的寶座。但民主黨一邊,桑德斯卻接連拿下了印第安納、西弗吉尼亞,5 月 17 日,他又毫無懸念地贏下俄勒岡州,在肯塔基州以不到 1%的劣勢落敗。儘管已經有了裁員等舉措,但桑德斯堅持表示會一直戰鬥到黨代會。這對於距離鎖定提名僅一步之遙的希拉里來說很難受——無法迅速結初選戰鬥的她不得不兩線作戰,一方面確保在接下來的初選中不出意外,另一方面,為大選中與川普的搏鬥提前做好準備。


而意外提前鎖定提名的川普,在爭取共和黨內大佬們的支持的同時,也試圖給民主黨的內鬥「火上澆油」:他在推特上為桑德斯鳴不平,鼓動桑德斯獨立參選;在接受採訪時,川普聲稱會在大選中利用桑德斯攻擊希拉里的手段來對付希拉里……


這一切,不得不讓一部分民主黨人開始擔憂,桑德斯如此競選下去,會破壞民主黨內的團結,讓希拉里在大選中的表現受損,最後反倒為川普做了嫁衣裳。


從現實角度考慮,桑德斯早已出線渺茫:他必須要在接下來的初選中拿到 66%以上的選票,超級代表也幾乎不可能輕易就從希拉里的陣營「叛逃」。在這樣情況下依然堅持不退,這樣的舉動到底會不會傷害到希拉里呢?

從傳統觀念上上來說,初選黨內競爭越激烈,兩方分歧越大,將會導致獲勝者一方在初選中消耗過大而影響最終大選的發揮,而失敗者一方則會有支持者因為不滿而不會為獲勝者投票,甚至轉而支持另一黨的候選人。


的確,隨著桑德斯出線無望,一部分桑德斯的支持者甚至已經喊出了諸如#BernieorBust(要麼伯尼要麼毀滅) 或者#NeverHillary(絕不能是希拉里)之類的口號。在內華達州代表分配上希拉里和桑德斯支持者也發生了嚴重分歧,甚至有媒體報道有桑德斯的支持者向內華達州的民主黨主席發出了死亡威脅。但根據目前的民調,這部分人的比重並不大——5 月初 CNN/ORC 的民調顯示,86%的桑德斯支持者表示會在大選中為希拉里投票,而僅有 10%的人表示自己會投票給川普。而在八年前,在希拉里宣布退選並為奧巴馬背書後,CNN/ORC 的民調顯示有 22%的希拉里支持者表示不會在大選中投票,而有 17%的支持者表示會給共和黨的麥凱恩投票。由此可以預見,大部分桑德斯的支持者並不大可能因為希拉里最終獲得提名而去為川普投票。


對於初選的激烈競爭到底能多大程度上影響最終的大選,學術界也沒有定論。2010 年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 Amber Wichowsky 和 Sarah E. Niebler 根據 2008 年奧巴馬和希拉里在初選中的競爭分析認為,並沒有證據表明初選的激烈競爭導致了民主黨的分裂,相反,作為挑戰者的奧巴馬實際上因為初選而獲得了更多的媒體曝光與關注,並在大選中獲益。哈佛大學的 Michael Henderson、杜克大學的 D.Sunshine Hillygus 與美聯社的 Trevor Tompson 的對 08 年民主黨初選的研究則認為,的確存在初選落敗的希拉里的支持者不願意為奧巴馬投票、甚至為麥凱恩投票的情況,但這種情況的出現,與其說是「酸葡萄」心理,倒更有可能是政治觀點上的分歧(例如對伊拉克戰爭的態度)。


今年 5 月牛津大學的 Alexander Fouirnaies 和斯坦福大學的 Andrew B. Hall 的研究則得出了不一樣的結論,他們更傾向於認為分裂性的初選對最後的大選獲得的選票有著顯著的負面影響,並且隨著選舉的重要程度的增加,這種負面影響會更加顯著。然而從今年初選來看,共和黨一邊的分裂程度,顯然要遠遠高於民主黨一邊。比起民主黨與希拉里,更應該擔心的顯然是共和黨與川普。


正因如此,川普才試圖在失去了部分共和黨選民的同時,從桑德斯的支持者中找到彌補,但目前來看,這樣的效果也不會太過理想。以希拉里與桑德斯的對決中輸得最多的就是年輕群體為例——在年輕的「千禧一代」中,桑德斯掀起了一波政治革命,在大學生群體中,對桑德斯的支持幾乎變成了「同輩壓力」,不斷有媒體報道大學中的希拉里或者川普的支持者不敢透露自己的政治傾向、或者在表示對自己候選人的支持後遭到「圍攻」。而在這一群體中,川普毫無勝算:哈佛大學政治研究中心的民調顯示,在 18-29 歲的群體中,希拉里以 61:25 的壓倒性優勢領先川普。

從不少方面來看,川普和桑德斯確有不少相似點——都是「局外人」,都沒有 SuperPAC,號稱不受既得利益者操控,他們的不少支持者們都對現行體制充滿了失望與憤怒,都被人貼上了「民粹主義」的標籤……但與此同時,兩人也在更多的地方天差地別:一個認為氣候變化是人類最大威脅,一個說全球變暖是騙局;一個要求 15 美元 / 小時最低工資,一個則說美國人的工資已經太高了;一個幾乎將大量的問題的矛頭都指向億萬富翁,而另一個自己就恰恰是億萬富翁……儘管川普最近最低工資、稅收等議題上試圖改口,稱自己在最低工資問題上持開放態度,不在乎自己多交稅,但要指望桑德斯的支持者如此健忘,恐怕太過天真。不要忘了,當初川普的集會頻頻出現抗議者,甚至被打斷時,川普可是將所有的鍋都甩給了桑德斯和他的支持者。


對於桑德斯來說,從默默無聞的佛蒙特州的參議員,到現在掀起了一場席捲全國的「革命」,把對手希拉里拉的頻頻「左轉」,這已經是莫大的成功了。儘管無法改變整體局勢,但桑德斯仍然在每周的初選中都能或多或少有所斬獲,走到這一步之後,當這場一個人的競選變成了一場「人民的運動」時,對桑德斯和其團隊來說,退選從心理上就不是一件易事。而民意也沒有給桑德斯退選造成足夠的壓力,YouGov 五月初發布的民調顯示,仍然有高達 45%的民主黨選民認為桑德斯應該一直堅持到民主黨黨代會。


之前一直作為無黨派人士的桑德斯,加入民主党參選,更多的是因為第三方獨立黨派的參選人在大選中不會有任何機會,作為一個「民主社會主義者」,他並不會顧及太多來自民主黨內的壓力,考慮「黨內團結」對他來說並沒有那麼重要。而與 2008 年輸給奧巴馬的希拉里不同,已經 74 歲高齡的他,也不需要靠退選妥協來換取任何政治資本:他幾乎不可能再次參選,也不需要一個副總統或者內閣的職位。


現在對桑德斯來說,現在的目標不是為了贏,而是讓自己所掀起的這場社會運動不只是曇花一現,而能夠延續下去;是為了讓自己所倡導的議題被更多人聽到,甚至成為民主黨所倡導的主流。具體一點,他要爭取的是能夠在大量選民關注的 7 月份的黨代會上,獲得最佳的發表觀點的機會。


桑德斯及其支持者所倡導的議題,要想在美國成為現實,並非一次大選就能完成,而更需要長時間大規模的努力,要向讓這場社會運動最終開花結果,也不可能僅僅依靠桑德斯一個人。不少桑德斯的支持者也為桑德斯競選後提出了多種方案。有支持者提議建立一個獨立於民主黨、以打敗川普為目的的組織,繼續在大選中發揮能量;還有人認為應該化整為零,回歸地方草根運動。

回到 2008 年,希拉里同樣也幾乎戰鬥到了最後一刻,直到 6 月 3 日才最終退選。在今年的選舉中,一勝者姿態出現的希拉里也並沒有在退選問題上給桑德斯方面施加太大的壓力,更多的是頻頻向其支持者示好,希望贏得他們的支持。


何況,無論桑德斯會不會退,什麼時候退,接下來的大選對希拉里來說都並不輕鬆。希拉里第一夫人、參議員、國務卿的輝煌履歷,放在往年,絕對是光芒四射。但在今年的大選中,這豐富的政治經驗卻給希拉里留下了沉重的包袱。郵件門、班加西、華爾街演講,乃至丈夫的柯林頓基金會,都必然會成為對手攻擊希拉里的重點,這些事件夾雜在一起,讓希拉里很難逃脫「不誠實的政客」的形象。今年的大選中,希拉里成為了民主黨歷史上所有提名人中最不受喜愛的一位,而共和黨歷史上最不受喜愛的,則恰恰是她的對手川普。


也難怪,大選激戰正酣時,奧巴馬的支持率一路上揚,有支持者對奧巴馬喊出的「Four more years (再來四年)」口號,可能的確代表了部分美國人的心聲。


本文於 2016 年 5 月 25 日首發於網易回聲欄目。

客官,這篇文章有意思嗎?


好玩!下載 App 接著看 (????) ?


再逛逛吧 ˊ_>ˋ

您可能感興趣

堅持不退的桑德斯 會讓民主黨分裂嗎?
老卡斯特羅去世了,新卡斯特羅們還會堅持革命之路嗎?
堅持跑步和堅持讀書的人,都在想些什麼?
為何人們堅持不懈的尋找尼斯湖水怪?
敢於對毛主席林彪命令堅持己見的開國將軍,卻主動讓賢不爭要位
朴槿惠的審判不會推遲,她是否會堅持拒不認罪?
阿賈克斯主帥:堅持一貫的風格,才能擊敗曼聯
如何操作比較合理,莫雷為何堅持不懈的追求喬治?
侮辱中國人嗎?薩德問題沒解決,任韓耍盡花樣,我們要堅持住!
健身,不堅持都扯淡!
夠愛就堅持,不愛請撒手!
堅持鍛煉可防癌,真的嗎?
為什麼跑步膝蓋痛?你還在錯誤的堅持?
瑜伽的堅持從來都不會被辜負
沙特要求敘總統下台否則不會有和平 俄羅斯堅持保存巴沙爾政權
不妥協!奧克利拒和尼克斯和解 堅持法院開庭審理
亂侃|一哥都說沒感覺,你還堅持詹姆斯踢蛋了?
最大的打新秘笈:堅持!堅持!再堅持!
你的堅持,終將讓你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