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法制日報專訪英國最高法院院長廖柏嘉

法制日報專訪英國最高法院院長廖柏嘉

作者 法制日報記者 劉子陽


5月25日,第三屆中英司法圓桌會議在最高人民法院舉行, 中英兩國代表圍繞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如何利用新技術來提高司法效率以及中英司法交流合作的未來規劃三個議題展開深入研討。


法官隊伍怎樣留住人才?法院如何進行信息公開?新媒體報道案件尺度怎麼把握?會議期間,《法制日報》記者就中英兩國法院共同面對的問題獨家專訪了英國最高法院院長廖柏嘉。

法制日報專訪英國最高法院院長廖柏嘉



建議法官延遲退休


《法制日報》記者:中國正在進行司法體制改革,通過法官遴選,將最優秀的人才留在法官隊伍。請介紹,英國法院在這方面是如何做的?

廖柏嘉:在2005年之前,英國法官的選拔是由司法部長來決定的。2005年,英國通過了憲制改革法,法官的遴選制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成立了由15人組成的法官遴選委員會,其中7個人是專門學法律的,另外8個人沒有法學背景,由這15個人對相關的候選人進行考量考察,從中選拔法官。決策的權利不再掌握在某一個人手中,與以前的模式相比更為公開、更為公平。


英國很少有人能在40歲之前當上法官,大部分的法官都是50多歲接近60歲,往往是自己司法職業生涯的中後期。


法官需要豐富的經驗,現在英國法官退休年齡的規定是70歲,二十年前是75歲。現在人的壽命越來越長,醫療條件越來越好,如果我們要吸引到非常優秀的法律人才,應該是進一步推遲退休年齡,我建議英國把法官的退休年齡調到75歲。


《法制日報》記者:中國有些經驗豐富的律師往往不願加入法官隊伍,因為收入差距很大,英國法院是否也遇到同樣的問題?


廖柏嘉:法官工作非常辛苦的,但是獲得的報酬與做律師相比會少很多。這種情況下,的確很難保證

留住最優秀的法律人才。好在英國目前的收入差距還沒有明顯影響到法官隊伍的素質,按照英國普通人的標準,英國法官的收入還是很高的。


作為法官肯定會主張政府開出更高的薪水,只有這樣才能夠吸引到最優秀的法律人才從事法官職業,但其實政府會很為難,因為在普通的公眾心目中,法官的收入已經很高了。英國很多非常優秀的法律人才、律師,他們是做好準備隨時轉變身份做法官,不在乎經濟上受到的影響。


庭審全程網路直播


《法制日報》記者:法院是維護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近年來,中國法院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了審判流程、裁判文書、執行信息的過程全上網,英國法院如何進行信息公開?


廖柏嘉:這次來中國參觀考察,參觀了最高人民法院的信息中心,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英國最高法院的官方網站,會公布將要審理的案件信息、案情概要以及開庭時間,庭審全程網路直播,最高法院開庭審理的案件會作為視頻資料存檔以便隨時觀看。

最高法院的判決書全文會通過官方網站、社交媒體發布,也可以通過廣播向全世界傳播。除了利用信息通訊手段進行信息的公開和發布之外,我們也會通過常規渠道進一步增強法院工作的透明性,最高法院每年要接待10萬名左右的公眾,我們非常歡迎公眾到法院來旁聽庭審。


《法制日報》記者:請介紹在英國,有哪些案件是不允許公開的,或者說對案件的公開有哪些限制?


廖柏嘉:的確有的案子信息不宜公開,代理律師和法官會對敏感信息進行保密,比如說涉案人員的名字,不宜公開的情況下,我們會用甲乙丙丁代替。


但是,對於英國最高法院來說,所審理的案子不會涉及到對證據的重新考量,只是會關注案件所涉及到的法律問題,很少遇到不能公開的案件。英國的最高法院到現在有六年半的歷史,在這六年半里,只有一次是非公開審理案件。

《法制日報》記者:現在信息技術發展很快,也給法院帶來一些深刻的變革,比如說中國網上立案、網上質證、網上審理,英國法院在線上法院探索的過程中有哪些實踐?


廖柏嘉:法院的信息化建設方面,英國是落後於中國的。我們也準備在英國蘭和威爾士啟動一個轉型計劃,把各個法院的信息系統聯繫起來,將涉及到法治職能、司法職能的政府部門信息系統連接到一起。


目前,英國刑事司法領域大部分的案件信息可以通過網路提交、檢索,也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數字訪問界面,涉案當事方可以查看案件的電子材料。對於涉案標的比較小的民事案件,我們也推出了在線的爭端解決機制,中國在這方面早就做了嘗試。相比之下,家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信息化建設要滯後一些。


新媒體報道有限制


《法制日報》記者: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個別律師或者當事人在法院判決前通過微博、微信公布案件信息,影響法院的公正判決,英國法庭對此有何規定?


廖柏嘉:英國法院非常支持社交媒體的發展和應用,比如說我們是允許公眾或者記者在法庭中發推特或者是發簡訊,但是他們發的內容是有所限制的。


利用社交媒體來去影響陪審團成員的判斷,影響到公民審判,律師會承擔非常嚴重的後果。一個律師在一個案子懸而未決的時候,大張旗鼓的利用社交媒體,公開推銷自己這方的觀點,如果在英國有律師這麼做的話,普遍會認為這個律師是缺乏專業性,甚至會認為他缺乏職業道德。法官會對這種做法嗤之以鼻,實際上會對律師所代理的一方帶來不利後果。


相互借鑒取長補短


《法制日報》記者:中英司法圓桌會議,是推動中英司法交流的重要標誌,近年來,中英在加強司法交流領域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績?


廖柏嘉:此次中英司法圓桌會議涉及到的主題就包括替代性的爭議解決機制,例如調解和仲裁,如何利用新技術提高司法效率等。


這是第三次中英司法圓桌論壇,現在應該是時候把雙方的交流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也就是說不僅僅是談合作,而是從工作層面務實合作。兩國法官進行了一對一交流、探討,進一步拓展了可能合作的領域。


在信息化建設方面,中國做的更為超前一些,英國可以向中國借鑒更多的經驗。英國的商事法律比較完善,或許可以給中國專業化的商事法庭建設提供一些經驗。此外,中英兩國法院可以就典型案例進行進一步交流。


《法制日報》記者:在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中國和英國面臨哪些共同的困難和挑戰?


廖柏嘉:我們所面臨的很多挑戰都是全球化帶來的,國際貿易、國際資金往來、國際範圍內的人員流動,這些行為使得越來越多的國際協議產生。國際標準與國內標準、規範之間的關係如何處理?一個國家所作的判決,在另外一個國家如何執行?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探討。


互聯網傳播信息的速度快、範圍廣,助長了某些形式的犯罪,如通過互聯網所從事跨國販毒、性交易、拐賣人口等。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國家間的司法交流與合作顯得更加重要。中英雙方有很多共同的信念,司法需要堅持原則,同時也要採取務實的態度。在司法面臨轉型的時期,對一些司法實踐問題,中英雙方需要相互借鑒彼此的經驗,取長補短,不斷深化交流合作關係。

您可能感興趣

杜蘭杜蘭樂隊的版權案在英國高等法院敗訴
英國高管辭職到中國研究陶瓷技法
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稱日政府希望英國留在歐盟
英國首相上訴 最高法院開庭審理「脫歐案」
英國新任女首相訪問法國 與奧朗德會晤
英國教育部公布英國正規院校名單
英國最高法院開庭審理「脫歐」程序案
英國最高法院:蘇格蘭、威爾士地方政府可介入脫歐談判
英國政府推行中國教學法 負責人稱初見成效
英國國家美術館堅稱是《葛麗泰莫爾肖像》合法主人
英國校長赴渝訪問 簽署17份中英學校合作協議
英國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介紹及申請指南介紹
倫敦高等法院:將儘快裁定英國「脫歐」案件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研究生如何申請?
蘋果鬱悶 英國上議院通過《調查權利法案》
艾德里安奪英國科幻最高獎
英國駐華大使 點贊中南林科大班戈學院
中國銀行董事長田國立拜會英國安德魯王子
畢業於牛津大學化學專業的英國最高法院院長 如何看待人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