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民族的「消化不良症」
說起我們北面的鄰居俄羅斯,大家都知道那是世界上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同時也是一個被戲稱為「戰鬥民族」的尚武之國。但細心的軍迷朋友可能會發現,自19世紀以來,俄羅斯的疆域其實是逐步萎縮的,現在的俄羅斯就比當年的蘇聯瘦了小半圈。
蘇聯地圖
俄羅斯地圖
那麼為什麼在最近這兩個世紀里,俄羅斯的「減肥成果」會如此之大呢?這當然不是俄羅斯自己良心發現主動為之,而是多種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套用一句醫學術語,就是俄羅斯這個國家自19世紀以來就逐漸患上了慢性的「消化不良症」。
俄羅斯自1480年徹底擺脫蒙古人而獨立以後,其領土就在不斷的膨脹之中。在歷代沙皇的統馭之下,俄羅斯人東征西討,吞歐並亞,在狂熱的好戰精神的支配下長年累月地對外征戰,一個原本只局促於莫斯科一隅的蕞爾小邦,最終成長為一個極盛時曾橫跨美、歐、亞三洲的大帝國。
特別是在18世紀前期的彼得大帝改革之後,俄羅斯的國勢更是日趨高漲,並在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的1815年達到了史上的巔峰。那時的俄羅斯在其強大軍力的支撐下,坐上了歐洲神聖同盟「盟主」的寶座,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成為了歐陸君主們的「帶頭大哥」。
彼得大帝
但自19世紀中期以後,俄羅斯的擴張勢頭便逐漸遭到了越來越強有力的遏制,其中,發生於1853年到1856年之間的克里米亞戰爭可以算得上是一個俄羅斯擴張史的重要節點,在這場戰爭中,沙俄敗於英、法、土和撒丁組成的聯軍之手。
克里米亞戰爭
克里米亞戰爭之前,俄羅斯人保持了彼得大帝改革以來的勢頭,其統治的疆土不斷擴大,芬蘭、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中東部、克里米亞以及黑海沿岸的大片土地紛紛被其收入囊中,這一時期的俄國可謂是「擴地開疆馬蹄急,國運蒸蒸日上時」。
而在克里米亞戰爭以後,俄羅斯的疆域雖也在擴張中,但其新增的領土多取自於弱國小邦和正在衰落的國家之手,諸如中亞三汗國(浩罕、布哈拉、希瓦)、清王朝、奧斯曼帝國等國家,而在與列強的爭奪中則屢屢敗北。
一戰前夕,沙俄帝國疆域圖
在克里米亞戰爭結束到一戰爆發之前的近60年里,俄羅斯的擴張雖在中亞和遠東頗有進展,但在其他方向卻喪失了不少既有成果。先是在1867年,因財政危機而將阿拉斯加賤賣給了美國;後又在1878年因西方列強的施壓,被迫放棄了攻取君士坦丁堡的努力,並吐出了在《聖斯特法諾和約》所取得的在巴爾幹半島的部分權益;在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俄羅斯更是敗給了其素來看不起的日本,並被迫將庫頁島的南部割讓給了日本。
一戰中,素有「歐洲壓路機」之稱的俄軍被德軍打的原形畢露,連連慘敗,最後伴隨著二月革命的隆隆炮響,羅曼諾夫王朝於1917年徹底嗚呼哀哉。與沙俄帝國的轟然瓦解相伴隨的是大量土地的喪失,芬蘭、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紛紛實現了民族獨立,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西部則割讓給了新興的波蘭。
一戰前後歐洲的政治地圖(左為戰前,右為戰後)
二戰結束後,蘇聯國勢復振。作為唯一能夠與美國相匹敵的超級大國,蘇聯的國土較之於戰前大幅擴展,這一時期的蘇聯奪回了庫爾頁島南部,收復了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西部的領土,重新拿下了波羅的海三國,並從芬蘭、波蘭、羅馬尼亞、日本等國手中奪去了大片土地。但即便是在此時,蘇聯也未能恢復一戰前沙俄帝國的全部疆域,曾為沙俄帝國一部分的波蘭,芬蘭兩國已經永久性地成為了獨立的主權國家。
二戰後的歐洲政治地圖
冷戰後的歐洲政治地圖
又過了近半個世紀,隨著蘇東陣營在冷戰中的徹底敗北,蘇聯於1991年12月分崩離析,各加盟共和國也紛紛隨之自立門戶,各奔前程。在經歷了「你回你的花果山,我回我的高老莊」的散夥變故之後,今天俄羅斯的領土輪廓大致恢復到了17世紀中期以前。
除了遠東地區尚在俄羅斯之手以外,俄羅斯在近代以來所吃掉的其它土地幾乎全部被吐了出來,可以說俄羅斯人在17世紀以來的四百年里基本上算是白忙活了。2014年,普京曾趁著烏克蘭內亂之機重新奪取了克里米亞,但這一舉動雖會給俄羅斯帶來一定的收益,卻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俄羅斯所面臨的頹勢。
克里米亞方點陣圖
說了這麼多「消化不良症」的外在表現方面的事,讓我們來探究一下戰鬥民族得上這種病的病因。
第一,民族方面的原因。由於擴張的步伐過快,數百年間有許多民族先後被強制性的併入了俄羅斯,但這種併入並非是成熟條件下的民族融合,只能算作是一種在武力和威權逼迫下的強制性行為。俗話說的好,強扭的瓜不甜,隨著俄羅斯的逐步擴張,各種民族問題也變得日漸突出,民族間的矛盾也隨之逐步激化。例如,在沙俄時期,波蘭為爭取民族獨立曾屢次掀起反俄起義;在蘇聯時期,哈薩克曾發生過反俄騷亂;在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車臣問題也曾令俄羅斯領導人頭疼不已。
直到現在,俄羅斯仍有194個民族,很多地區的民族關係依舊緊張。俄羅斯歷代統治者均希望建立一個以俄羅斯民族為主的多民族國家,但俄羅斯族在總人口數量中一直不佔優勢,這就使俄羅斯的民族結構一直呈現著一種「強幹弱枝」式的格局。這種格局在和平時期尚且能夠在中央政權的強力控制下維持相安無事的局面,但一旦遇到強有力的外部衝擊,一旦中央政權無法有效控制地方局勢,那就極容易因民族分裂而引發國家瓦解的後果,一戰後期的沙俄和冷戰末期的蘇聯之所以崩潰,無不與民族矛盾的激化相關聯。
俄羅斯的主體民族俄羅斯族
第二,宗教方面的原因。俄羅斯境內宗教流派眾多,不同民族習俗習性也因此打上了鮮明的個性化烙印。作為主體民族的俄羅斯族長期崇信東正教,有強烈的彌賽亞式的救世主情結,自從伊凡三世於1473年迎娶了拜占庭的索菲婭公主後,俄羅斯人就將自己的祖國視為「第三羅馬」,認為自己是上帝的選民,被賦予了拯救人類的使命與力量。這種骨子裡的自命不凡的意識,在現實生活中具體表現為泛斯拉夫主義、大俄羅斯主義和霸權主義,這就導致俄羅斯人經常會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從而不尊重甚至於歧視境內其他民族的宗教信仰,斯拉夫與非斯拉夫民族之間也就因此而種下了仇恨與衝突的種子。
東正教教堂
第三,經濟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俄羅斯境內經濟形態各異,發展程度極不平衡,歷史上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屬於農業區;亞洲部分則是既有農業區,牧業區,又有大面積的未開發地帶。由於文明層次各異,俄羅斯境內的各民族長期以來缺乏共同的經濟紐帶,難以被整合於一體。另一方面,俄羅斯的整體經濟發展水平一直落後於西方國家。在沙俄時代,俄羅斯的工業化程度一直在列強國家處於中下游水平,農業領域的勞動生產率更是長期低下,正因如此,列寧才將沙俄稱之為「帝國主義鏈條的薄弱環節」。在蘇聯時代,雖然重工業獲得了長足發展,但輕工業的落後依然如故,那時的蘇聯可以像生產麵包一樣生產炮彈,但卻無法像生產炮彈一樣生產麵包。經濟發展水平的落後導致物質的匱乏,物質的匱乏導致民心的渙散,這樣的國家即便軍力再強大又焉能長久?
蘇聯集體農莊的老照片
第四,民族性格的原因。俄羅斯人地處寒帶,有著堅毅剛強的優秀品質,但同時也具備著不善變通的執拗性格。另外由於長期以來距歐亞大陸上的主要文明地帶較遠,俄羅斯人缺乏外界先進文化的陶冶與熏陶,無論是想問題還是做事情都容易於失之武斷,失之極端,失之魯莽,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之所以在市場化改制中選擇了對其經濟創巨痛深的「休克療法」,與這種民族性格不無關聯。俄羅斯人民族性格的弱點反映在政治生活中的具體表現就是,其所制定的政策往往是剛性有餘而彈性不足,在宗教和民族領域更是如此,例如,19世紀後期,沙俄軍隊在中亞對土庫曼人進行了殘暴的屠殺;在二戰期間,蘇聯政府曾以粗暴的手段處理韃靼人問題,以通敵為借口將其從克里米亞強制性地遠遷至中亞。古語云:「純剛純強,其勢必亡」,俄羅斯人的民族性格使其慣常以剛猛的政策打壓矛盾,而不善於以柔緩的方式軟化疏解矛盾,這就導致了國內的矛盾越積越多,問題越積越大,於是乎國家越大,難處越大,待到人民不堪重負時,這個國家也就維持不下去了。
屠殺土庫曼人的劊子手斯科別列夫
第五,外部原因。長期以來俄羅斯人好霸好強,尚武愛戰,在國際上樹敵甚多,使包括西方國家在內的周邊國家,都對其有警惕以至於敵對的心理。因此,每當俄羅斯內部出現動蕩的局勢時,就會有外部力量對俄羅斯內部的反對勢力施以援手,並在幕後推波助瀾,從而導致俄羅斯國內的形勢更加惡化。例如,在17世紀初,波蘭曾利用俄羅斯政局不穩的機會入侵,並一度攻入莫斯科;在蘇俄國內戰爭期間,協約國曾大力支持蘇俄境內的白軍武裝對抗蘇維埃;在蘇東劇變中,美歐等國曾努力扶植俄境內的異見人士,已實現其「和平演變」的目的。由此看來,一味地逞強好勇,實非國之幸事,很多時候拳頭越硬往往意味著越容易受傷。
蘇俄國內戰爭期間的協約國干涉軍
總而言之,「戰鬥民族」俄羅斯之所以會患上「消化不良症」,就是因為其在擴張中吃的太多,嚼的太少,咽的太快,他們的擴張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種囫圇吞棗式的擴張,這種喇喇忽忽式的通吃行為就是再強大的腸胃也受不了。於是乎自17世紀以來,俄羅斯先是用了三、四百年的時間吃成了一個大胖子,但是隨後由於消化不良,腸胃不適,在拉了兩次肚子後(一次是沙俄崩潰,一次是蘇聯解體),他又大致瘦回了原來的樣子。
※不怕冷的戰鬥民族
※戰鬥民族的戰鬥技
※戰鬥民族為何不愛笑
※俄國絕不是戰鬥民族,真正的戰鬥民族是他!
※所謂「戰鬥民族」
※戰鬥民族的小美女 不知道戰鬥力如何
※戰鬥民族最嫵媚性感的超模
※戰鬥民族的平衡車!
※動物界的戰鬥民族
※戰鬥民族出身的人民果然很牛
※戰鬥民族最恐懼的三件事
※為了兩種植物 「戰鬥民族」向貧弱的清朝屈服
※「戰鬥民族」的噩夢是誰?
※戰鬥民族的邪惡版聖誕老人
※戰鬥民族的霸氣插畫!
※狂野性感,戰鬥民族的美女愛與槍械合照
※打群架——戰鬥民族的民俗活動!
※戰鬥民族吃什麼?
※走近「戰鬥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