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二月河眼中的醫患和生死觀
更多內容詳見醫藥衛生報新聞中心出品的微信公眾號(樂天族:letianzu2015)
核心提示
早些年,陳道明、唐國強、焦晃主演的康熙、雍正、乾隆電視劇可謂萬人空巷、風靡一時。可這三部電視劇的原著小說作者可是河南南陽大名鼎鼎的歷史小說作家二月河。二月河通過清代帝王三部曲,洞察了歷史的興衰。就是這樣一個睿智的人,他又有怎樣的醫患和生死觀呢?
註:本文由醫藥衛生報記者常娟根據我國著名作家二月河的發言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定。
《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落霞三部曲,被海內外讀者熟知;《隨性隨緣》《人間世》《佛像前的沉吟》等散文集被評為「情系平民百姓心」……而這些被廣大讀者熟悉的書籍的作者,正是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河南南陽著名的歷史小說作家二月河。
上周末,二月河在河南省會鄭州市參加了一個醫學學術省會,即中華醫學會第10次全國重症醫學大會。在大會上,他以自身的經歷和感悟暢談醫患關係和生死觀,讓人回味。
當天,已經在國際國內無數個高端場合見慣風雨的二月河,卻在大會上坦言,自己有些緊張。面對國內外1萬餘名重症醫學精英,他自稱自己是不合格的學生,只能以親身經歷談談自己對生與死、醫與患的認知。
二月河說:「自古以來,國人都很關心生與死的關係。」西晉時期有一位文學家也是易經學家,叫郭璞,他有一個論斷「生死世代、其理難明」。歷史資料記錄,其精天文、歷算、卜筮,甚至可以算出來生死壽限、殺他的人叫什麼名字,但事到臨頭還是本能逃避,卻沒有躲過去。
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為了延年益壽,非常注重養生保健。「死亡,對很多人來說都不是一個輕鬆話題。」
說到重症醫學,重症患者是該插管子還是拔管子、醫生如何處置才最科學?二月河認為,這是世界性難題,不是通過幾次學術會就可以做出決斷的。
他舉例道,冰心老先生病重時多次把身上的插管拔掉。自己的父親過80歲後,每天想幾件事:第一咋解決便秘問題,吃排毒養顏膠囊很多(一次7粒)依舊不起作用。第二,怎樣解決睡眠問題,吃安眠藥吃到9粒仍然無濟於事。第三,關心安樂死問題。只要有關安樂死的報道都會關注,世界哪個國家有1例安樂死,都會不厭其煩地向子女講這個事情。
到了晚年,二月河的父親表現得很痛苦。二月河就和父親談心:「過去是你教育我,現在到了這個年紀,應該可以給你一些話,聽聽我們的意見、想法。」「第一,生存就是勝利。第二,痛苦也是幸福;第三,一切順其自然。還有一點是要不要鬧(需要東西可以向子女索取,但不要鬧子女)。」
到了現在的歲數,二月河自言,開始慢慢理解父親當時的心境。「幼年時讀西晉李密《陳情表》裡面有一句說『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的時候,想怎麼樣強大也強大不起來。這和年輕時候形成了鮮明對比。」
回憶起青蔥歲月,二月河說,自己當時可以扛200斤麻包上山,一次喝1斤8兩烈酒,可現在走上講台也需要年輕人攙扶,心裡想強大身體卻不允許,真應該早些理解父親晚年的心境,年輕人也應該對老年人多些理解。
「老人病重時,要不要插管子,由老人意願及家庭條件決定。」二月河直言,有條件的插管子,沒有條件的拔管子。但對於醫生來說,應盡到治病救人的本分,不到最後關頭不放棄,盡最大努力去挽救患者。
「13億中國人共同做著一個中國夢。構建和諧社會,不要將揮之不去的陰霾種到心裏面,不要有自己感覺遺憾或過意不去的事情發生在醫患身上及醫患朋友身邊。中醫藥、西藥應發揮應有作用,使整個中國變成和諧健康中國。這是不管是多大老師還是多小學生,都應該共同努力去追求的事情!」
編輯‖胡曉軍
※醫患故事:湖北洪湖名中醫周祖山「一切以病人為第一」
※美國醫患糾紛險釀大禍!華裔男子持槍欲殺三名醫生
※和諧醫患:疾病面前,你和醫生是戰友
※四月廿八藥王孫思邈聖誕:開世界醫學之首創,為後世醫患著良方
※一張老照片,讓人看懂清朝末年時的醫患關係,最美的醫患關係
※看凌晨四點中國醫院和美國醫院,這才是醫患關係的真相!
※醫院各科室醫生神一般的醫患溝通
※住院不孤單!廣中醫三院醫患端午攜手「折」粽子
※醫患矛盾和大醫院的經濟新增長點都在產科和兒科
※以史為鑒,漫談歷史上的一起著名的醫患關係
※從男人之痛看醫患關係
※深度好文:看凌晨4點中國醫院和美國醫院,這才是醫患關係的真相
※醫患關係中的愚昧和陰謀論,真的不止在家屬這邊
※澳門山頂醫院陷「醫患羅生門」!醫生被罵、家屬遭嚇,對錯究竟在誰?
※古代醫患關係:皇家治病不苛責醫生
※醫患故事:頭痛服了高血壓葯,第二天為何腦卒中了?
※一次特殊家訪 連起醫患「愛心橋」
※糖尿病醫生日記3:破天荒,醫患同住,誰會瘋
※脊柱錯位——一個被醫患忽視的健康大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