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當初要是聽他的話,就不會讓日本欺負幾十年
1874年日本入侵台灣,與清政府簽訂《北京專條》,撤兵後還勒索白銀50萬兩,從此拉開了近代對華挑釁的序幕,清政府新的噩夢開始了。
其實在簽約之前清政府內部意見不一,其中清政府駐日本公使何如璋提出了強硬的建議,大致內容是主張對日本強硬,先發制人。「今日本國勢未定,兵力未強」,與之爭衡尚有勝算,如果「隱忍容之,養虎做大」,他日後悔莫及。
不同於國內的憤青和空談愛國的請流派,何如璋的主張背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1當時日本國力遠不如中國,全國財政收入不如中國東南諸省。即使明治維新已經起步,在經濟規模上還不如中國強大。
2明治維新後日本負債纍纍,開戰則無錢向列強購買軍械,無力做此無米之炊。
3日本軍隊實力不夠,常備陸軍不過3.2萬,海軍不足4千,軍艦老舊。
4日本國內戰亂頻繁,無力對外開戰。
當時支持何如璋的人畢竟佔少數,如果他的意見被採納,日本至少在10年內不敢輕開邊釁。
何如璋畫像
從今天的觀點來看何如璋的意見是上策,分析中除對日本軍力分析過低之外,其他原因分析的基本客觀。此時日本國內問題重重,所謂的日本帝國海軍1872年才正式成立,還沒有形成真正的戰鬥力。而日本國內因改革造成的傳統武士集團與明治政府的關係日趨緊張,1877年就爆發了由西鄉隆盛挑起的東南之亂。日本確立學習西方的政策後資金大部分砸在了推動本國近代化上,能直接撥作軍費的資金十分有限。財政危機,農民,士族暴動,政局動蕩,無力對外作戰,日本海軍逐步超越大清海軍則是19世紀80年代末的事情了。因此當時開戰的話日本是打不下去的。當時清政府的國力是在日本之上的,洋務運動已經逐步開展起來,軍備也比以前有了長足的進步。假使當時中日開戰,孰勝孰負還未可知。
日本駐天津領事竹添進一郎在一份書函中這樣寫道:全面對清開戰,財政無力支撐,妨礙日清貿易。真正良策是虛張開戰之聲勢,以使清國屈服。其實說白了日本的目的就是虛張聲勢,採用戰爭訛詐的方式撈取利益。能唬住你就好,被你識破了就道歉走人,反正天朝上國不會跟我計較的嘛!!
李鴻章認為琉球獨立或者直接給日本也沒啥:爭小國區區之貢,乃博取虛名的無謂之舉。主張用《萬國公法》解決爭端。李中堂一直就是一位自由主義者,認為國際公理是萬能的。郭嵩燾則提出免琉球朝貢,支持其獨立,基本算是折衷之策。
近代史上毀譽參半的李中堂
經過爭論之後清政府採取了忍讓之法,不久日本就把琉球吞入腹中。簽訂合約後,大久保利通說過一句話:今者中國承認我征蕃為義舉,並撫恤難民,似足以表明琉球屬於我國版圖之實效。他已經把當時的清政府從骨子裡看透了。
針對此事,時任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英國人赫德認為清政府這次外交活動是失敗的,下文就是赫德針對此事發表的評論:單靠正義阻止不了日本吞併琉球我不相信單靠正義能成事,正象我相信沒法拿一隻筷子吃飯一樣,我們必須要有第二隻筷子的實力。但是中國人卻以為自己有充分的正義,並且希望能夠以它來制服日本的鐵拳,這種想法太天真了。
外交是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的,有實力在談判中才有發言權,沒有實力的一方只能任人裁決。正像古希臘的一句名言:強者做他們想做的,弱者要忍受他們必須忍受的。自身實力超過對方就要趁機會撈取最大利益,實力不如人就要學會隱忍而不是抱著魚死網破的心態去做事,那樣只會付出更慘重的代價。
空戰之神,他的空戰記錄無人能破
日本招徠猶太人,東北險成以色列
※要不是因為這個人,我們當初也不會被日本這樣欺負
※婆婆這些年不喜歡我也不敢多說啥,就因為我也不是好欺負的
※你們就是欺負月亮不會說話!
※每日一笑,剛才是誰欺負我的兄弟了,現在給我出來
※記得經常喝這個湯,癌細胞不敢來欺負你,知道的人卻沒幾個
※王爺進京準備要當皇帝,沒想到大臣要欺負他,一句話把他們收拾了
※不要欺負金牛,對他們而言,最好的報復不是沉默,而是離開
※你喜歡他,他不當回事兒。這就是欺負你
※我是挺慫的,但有誰敢欺負你的話,就試試看!
※他被蔣介石冤枉處決,十三年後蔣介石無比後悔,痛哭流涕說,你在就沒人欺負我了
※不要以為我小好欺負,我也是很厲害的!
※別以為印度很弱,打起仗來和日本一樣狡猾,當年居然這樣欺負巴鐵
※少年感,需要一張沒有被欺負過的臉
※被周傑親就是強吻?自曝:日本人就可以,林心如這是不是欺負人?
※有一個甘願讓你「欺負」二十幾年的朋友,說實話我嫉妒趙薇!
※做父母的不看,下一個被欺負的可能就是你的孩子
※搞笑段子:爸爸,媽媽總是欺負我們,要不我們也把她嫁了吧
※因老公患有不育症,我欺負了他七年,要離婚時才知道他有一個兒子
※世上最苦難的民族,超會做生意,如今欺負他的人早已不是他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