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為什麼主動要求退位,令武則天攝政?
2016-05-30 高成 時拾史事
主動要求退居二線
一說要實行延遲退休,有人歡喜有人愁。如果古代也搞延遲退休,從事哪些職業的人最不樂意?毫無疑問,皇帝絕對是其中之一,因為他們壓根就沒有退休一說。眾所周知,封建社會的中國是權治、官治、專制統治,誰掌控了最高權力,誰就相當於現有體制的最大受益者,幾乎擁有一切。天下珍奇隨意把玩,天下美女盡藏後宮,好不快活,為了能讓幸福的日子永遠延續,更有甚者服起了丹藥。可是也有例外的,唐高宗李治就是一個,剛剛年過半百,就萌生了退位的想法。
上元二年,唐高宗召集群臣議政,提出了一個讓大家目瞪口呆的想法:自己遜位,讓皇后武則天處理朝政。得知皇帝有這個驚人的念頭,中書侍郎郝處俊說:「天子理外,後理內,天之道也。昔魏文帝著令,雖有幼主,不許皇后臨朝,所以杜禍之萌也。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傳之子孫而委之天后乎!」郝處俊主要提出了兩個反對理由,其一是皇后臨朝不符合政治規律,會給江山社稷帶來禍患;其二是不能把李淵、李世民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拱手交給異姓人。另一位中書侍郎李義琰也贊同郝侍郎的意見,認為是忠言,應予採用。「處俊之言至忠,陛下宜聽之。」得知大臣的態度後,唐高宗打消了這個念頭。
在許多人心目中,李治是個懦弱、懼內的可憐男人,他在位期間充當的是傀儡的角色,前期受長孫無忌擺布,後期被武則天當木偶操縱;唐朝貞觀之治結束後,就是武則天的時代,李治沒有什麼作為,連個「輔」字都談不上。特別是以武則天為題材的電視劇熱播後,這樣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所以針對李治主動要求遜位這件事,儘管一般看來,他的行為簡直不可思議,好端端的皇帝不當,非要給別人,就算這個人是自己的老婆,也不該慷慨到這個份上。但仔細一想,就跟看歐·亨利的小說似的,結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李治因為受到武則天的逼迫,所以就這樣做了,不值得大驚小怪。然而,在真實的世界裡,唐高宗並非昏庸懦弱之主,他想要退位也另有隱情。
好爸爸也是壞爸爸
李治一生總共當了三十四年皇帝。他之所以能上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有個好爸爸,唐太宗曾對李治說:「汝無我之功而承我之富貴,竭力為善,則國家僅安。」你沒有我的功勞卻能享受我奮鬥的成果,真是躺贏了,以後要好好乾,做好事。可是萬萬沒想到,唐太宗真的是個「好爸爸」,不僅把錦繡江山傳給了李治,甚至連折磨他的風疾都遺傳給了兒子。李治即位前十年,風疾並沒有發作的跡象,這段時間他兢兢業業,開創永徽之治,大唐蒸蒸日上,並剷除長孫無忌、褚遂良等託孤重臣,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皇帝。正要大展宏圖時,風疾發作了,顯慶五年十月,長孫無忌去世後次年,李治「苦風眩頭重,目不能視」,有時感到頭重腳輕,眼睛看不見東西。兩年後,「染風痺,以宮內湫濕,乃修舊大明宮」,又過了五年,「以久疾,命太子弘監國」,到提出傳位武則天的時候,已經是「苦風眩甚」。病發十五年,非但沒治好,反而更嚴重。
風眩到底是什麼病,把唐高宗折騰的如此夠嗆?類比現代醫學的話,風眩應該是腦血栓一類的心腦血管疾病。唐高宗的風眩有其父遺傳的基礎,即位後生活優厚,大魚大肉吃得多;本人又風流成性,身體因此變得比較虛弱。而且皇帝這個職業較為辛勞,煩心事諸多,李治知道自己年輕,恐怕比不上父親,所謂笨鳥先飛,用勤奮彌補天賦的不足,故工作的比較敬業,因此加速了疾病的惡化。顯慶二年,宰相上奏稱「天下無虞,請隔日視事。」李治准奏,此事側面說明之前的七八年李治每天都堅持辦公,非常勤勉,休息的時間不是很多。患病後,李治當然想盡辦法治療,比如學晚年的李世民,建造離宮別館,作為養靜之地;偶爾跑出去泡泡溫泉,去的還不是同一個地方的,什麼驪山的、汝州的等等。還請過名醫孫思邈問診,服用餌葯……只是古代醫術水平有限,李治的病久治不愈,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走向惡化。
深受信任的武皇后
儘管飽嘗病痛苦楚,但朝政依然要處理的,萬一大權旁落,或者沒有人管事,對李唐王朝來說都是極為不利的。這時,李治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皇后,俗話說每一個成功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女人撐著,身體有恙的李治給了武則天一個機會,因為武則天有能力,且深受信任。史載武皇后「性明敏,涉獵文史,處事皆稱旨」。皇后性格果斷,又通曉歷史,理論知識充足;而且跟皇帝志同道合,兩人經常能想到一塊去,這麼好的皇后,李治當然信任。
有能力還不夠,這種信任還建立在十幾年的風雨同舟上,他們可是有故事的一對。貞觀末年,李世民尚未駕崩,兩人就已經偷偷勾搭起來,眉來眼去。李治為人寬厚,母親去世的早,缺乏母愛,從小便有戀母情節;武則天則生性強勢,從獅子驄事件便可見一斑,因為性格原因,同樣強勢的太宗皇帝對她無動於衷,被李世民視為不類己的李治卻無法抵擋武才人的魅力,性格正好互補,她的雷厲風行不正是李治求之而不得的嗎?論輩分,武才人是李治的庶母,父皇健在,李治依然敢覬覦她,可見他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麼老實。登基後,李治更是頂著亂倫的非議冊立其為皇后,兩人聯手打敗了長孫無忌一黨,屬患難夫妻,最終走在一起著實不易。一路走來如此艱難,高宗不信任她又能信任誰?於是「百司奏事,上或使皇后決之」,有時候讓皇后幫著處理政務。
(武后行從圖)
這時的武則天遠沒有達到一手遮天的程度,只能算輔政而已,像任免官吏等大事最終還是要高宗親自拍板的,風眩不會降低人的智商。龍朔二年,左相許圉師的兒子犯了事,他爹知道後只是仗打一百,卻不公開,想僥倖把風頭躲過去,結果還是被揭發了。高宗得知大怒,說:「圉師為宰相,侵陵百姓,匿而不言,豈非作威作福!」許圉師詭辯說絕無此事,完全是因為忠心耿耿,生性耿直,才被人黑了,自己就一個文官,哪敢作威作福,真正作威作福的是「身握強兵」和「身居重鎮」的。聽完他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高宗大怒:「汝恨無兵耶!」你是嫌手上沒兵,所以不能作威作福嗎?於是下獄,明年三月又貶為虔州刺史。這是左相。
擔任右相的李義府不久也倒霉了,因為劣跡太多,又觸怒皇帝,被除名流放。左相就是之前的侍中,右相是中書令,在唐朝都算宰相,而且李義府還是武則天的得力幹將,「恃中宮之勢」。雖然如此,但罷免他們不過就是唐高宗一句話的事,並沒有因為李義府跟武則天有什麼關係就饒了他,可見權力依然在高宗手裡。其實終李治一生都沒有喪失權力,弘道元年十二月李治去世,二月份他對宰相李義琰改葬父母之事不滿,憤怒地說:「義琰倚勢,乃陵其舅家,不可復知政事!」一聽皇帝龍顏大怒,不讓自己理政了,李義琰嚇得乾脆說腳有病,要求退休,高宗准奏。死前十個月仍然可罷免宰相,明顯還是有權力的。
(乾陵遠景)
上元二年唐高宗提出遜位於武則天,這時武則天並沒有絕對權力。試想要是有的話,唐高宗的提議應該得到通過才對,又豈是一兩個大臣三言兩語就阻擋的了的?事實是武則天沒能提前獨自面對大臣,攝知政事。宰相郝處俊、李義琰提出反對意見,高宗就此打住,沒有下文。其實武則天能成為女皇絕非一蹴而就,是三十年苦心經營的結果。特別是在輔佐高宗時,積累經驗,提高聲望,爭取民心,排除政敵,影響力不斷擴大,等到高宗日薄西山、行將就木,武則天的實力方才達到一定程度,帝後雙方儘管有矛盾,但合作還是主流。駕崩前夕,高宗依然很信任皇后,遺詔中有:「軍國大務不決者,兼取天后進止」。
不傳位太子的幕後隱情
既然不能夠讓皇后攝政,為什麼不直接傳位於太子呢?這時的太子是李弘,李治與武則天的長子,當初他的誕生成為武則天奪取皇后寶座的一大優勢,因為競爭對手王皇后沒有子女。子以母貴,李弘四歲即被立為太子,史書記載他:「仁孝謙謹,上甚愛之;禮接士大夫,中外屬心」,可見李治對嫡長子非常滿意,寄予厚望。然而這並沒有什麼用,唐高宗此時只說了要讓天后攝政,沒說讓太子提前接班。如果太子上位,李治只能當太上皇,病治不好也就罷了,要是哪天能治好了,權力恐怕也要不回來。權力這東西,一旦擁有了就不願失去。到時大權在握的李弘必然會對父親嚴加防範,以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就好像李世民對待李淵一樣。預料到可能發生的結局,李治又怎能情願傳位太子?換一種選擇,要是讓位給皇后,說不定哪天病癒了還能複位,在李治之前,從來沒有哪個女人做過皇帝,充其量垂簾聽政,更何況最高權力還被高宗緊緊攥在手裡。
(六十一蕃臣像)
巧合的是,李治三月份提出要遜位,四月份太子李弘便去世了。時人、後人紛紛猜測死因,到底是官方公布的肺病還是母后的鴆毒。唐高宗在追封李弘的詔書里說:「朕方欲禪位皇太子,而疾遽不起,宜申往名,加以尊名。」會不會是得知高宗要傳位太子,所以武則天痛下殺手?根據上文的分析,應該不是這樣,李治要武則天攝政的意圖就是不想當太上皇,他還是想掌權的,至於太子的話,充其量只是讓他監國。詔書里這麼說,是在解釋為何把李弘追封為孝敬皇帝。當得知愛子去世,李治非常難過,決定以皇帝之禮厚葬,可是李弘的名分畢竟只是個太子,所以李治說我本想禪位給李弘,讓他接我的班,可惜天不假年,沒當成,但既然決定過了,所以死後依然以皇帝之禮安葬。李弘從小就體弱多病,不像個長命的人,咸亨二年監國時,「太子多疾病,庶政皆決於(張)至德等」,雖然有令武則天不滿意的地方,也不至於動殺機,畢竟李弘的勢力還威脅不到武則天。
猜不到結局
接替太子之位的是李賢,他與武則天衝突很大,最終被無情流放。高宗駕崩後,李顯繼承帝位。讓李治始料不及的是,武則天在他去世後不僅當上太后,還能當上皇帝。唐高宗駕崩時已五十六歲,武則天比他還大四歲,花甲之年。在當時的生活水平下,五十歲就應該自覺準備墳墓,六十歲去世死而無憾,一點都不算早。按理來說,武則天應該沒有多少光陰了,過不了幾年,她的政治生命將該和自然生命一起終結。唐高宗在遺詔中讓兒子多聽母親的,特別是遇到軍國大事,本意是武則天輔佐李顯,為他保駕護航,等到幾年後,位置坐穩,理政也熟練了,武則天差不多也該來乾陵見先帝了,此事可參考漢武帝初期的太皇太后竇猗房。
(章懷太子墓壁畫)
可是命運開了個玩笑,武則天有母親楊老夫人的長壽基因,還特別善於養生,罕見地活到八十二歲,要知道中國皇帝能活過八十的總共不超過十個,唐朝就一個,即武則天,這相當於丈夫死後又活了二十二年。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建康有保障,加上以前的努力與準備,武則天已經駕輕就熟,既然身體條件允許,還做什麼竇猗房,直接學司馬懿、司馬炎就是了,於是燕啄皇孫、廢黜二帝,登上人生巔峰,使李唐暫時滅亡了十五年。
武則天突破了傳統,最後又不得不向傳統屈服,假如有個人從高宗駕崩時就開始隱居,過了二十二年又走出山林,他會發現自己雖不在江湖很多年,但皇帝還是李顯,李唐依然是李唐。之後的歷朝歷代,皇權逐漸強化,思想越來越正統,對女性的約束愈發嚴格。武則天這樣的女人成為後代統治集團口誅筆伐的對象,他們希望人們以武則天為恥,避免自己的王朝也冒出這號人物,畢竟沒有哪個皇帝願意自己的江山被某個女人篡奪,子孫被某位女子屠戮殆盡;把武則天打扮成一位蛇蠍心腸的悍婦,教之於民,有利於消除對皇權的威脅。至於唐高宗,他對武則天掌權一事有重大責任,為了襯托武則天的惡,只好委屈下李治,把他寫得懦弱無能,形同傀儡。醜化到這份上,知道他歷史功績的後人自然就不多了,光芒全在父皇和皇后身上,
(無字碑)
作者有話說:
如果喜歡作者的文章,可以關注他的新浪微博,昵稱是「高勝寒1995」,那裡有更多精彩^_^
關於時拾史事搜索微信號:historytalking 關注時拾史事,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時拾史事是今日頭條簽約作者。時拾史事讀者群號 535858375,歡迎喜歡歷史的各位加入群一起交流。投稿請發historytalking@outlook.com
轉載須徵得本頭條號作者同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還真有你不懂的民國軍事:「「海圻」號護僑歸來,皇帝沒了!
一場公媳糾紛,逼出宋史上最後一個太上皇|宋朝簡訊65
馬超是姜維的殺父仇人嗎? | 《三國志》里被忽視的八卦(38
李世民晚年為什麼勸唐僧還俗?與政治血案頻發有關?
宋高宗當了25年太上皇,比當皇帝爽多了 | 宋朝簡訊64
※武則天退位後,為什麼武氏家族還能風光無限?
※迫使武則天退位的政變主謀張柬之:是為了唐朝還僅是為了報恩?
※宋高宗是昏君嗎?宋高宗為什麼退位
※武則天退位,李顯登基後,武則天還手握權力嗎?
※武則天退位後, 為什麼武氏家族還能風光無限?
※為什麼武則天最後還是把皇位還給了李家?退位後的武則天是如何繼續維護自己的尊嚴呢?
※宋高宗趙構為什麼退位: 宋高宗是昏君嗎?
※宋高宗為什麼退位 宋高宗怎麼死的
※宋高宗為何要退位:解析宋高宗是不是昏君
※都說她是被逼退位,女皇武則天傳位給誰了?
※歷史揭秘|逼迫武則天退位的大臣們下場如何?
※武則天退位大臣都高興只有他流淚,皇帝求他做宰相,他還提條件
※被稱為南宋第一明君的皇帝,為什麼會主動退位呢?
※她是武則天的女兒,一生兩次出家,發動政變逼武則天退位,最後被唐玄宗李隆基賜死
※你如何看?王石主動退位,將萬科交於郁亮
※辛亥革命時清朝為何選擇皇帝主動退位,而不是瘋狂鎮壓?
※蘇安恆:兩次叫板武則天、要武則天退位卻還能保住性命的牛人
※武則天退位大臣都高興他卻流淚,玄宗讓他做宰相,他說答應我十個條件
※昂山執政周年講話:若民眾不滿 願退位讓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