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勞動節:向特種工兵們致敬!

勞動節:向特種工兵們致敬!

西昌從建塔拆塔到再建新塔更新塔


◇康 璐


智慧的人們用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出偉大的奇蹟。在西昌曾經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用辛勤的汗水默默地為國防事業奉獻與犧牲,他們就是某安裝總隊特種工程兵。

勞動節:向特種工兵們致敬!


▲齊心協力


四川大涼山下,是昔日紅軍長征走過的地方。如今,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為中國航天的「探月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探月衛星先後從這裡發射升空,奔向38萬公里之遙的月球。這裡還是中國航天發射對外開放的窗口,從1990年發射第一單「國際生意」「亞洲一號」衛星以來,西昌航天發射中心逐步走向世界。近10年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創造了連續發射「40戰40捷」的紀錄。


勞動節:向特種工兵們致敬!

▲發射塔


勞動節:向特種工兵們致敬!


2號發射塔:始建於1989年,曾獲「魯班獎」。1990年7月16日,我國新研製的大推力「長征二號」捆綁式運載火箭在此發射,全箭長49.7米,起飛質量460噸。


3號發射塔:始建於1978年,經過2006年、2013年兩次適應性改造。先後成功發射了「嫦娥一號」、「北斗」、「風雲」等衛星。長三甲系列火箭全長52.5米,起飛質量241噸,它承擔了中國航天目前所有高軌道發射任務,技術性能、發射頻率、年發射量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勞動節:向特種工兵們致敬!

▲高空作業


勞動節:向特種工兵們致敬!


▲發射塔


1989年2月,安裝總隊受命征戰大涼山,建設我國第一座首次承接國外衛星發射業務的大推力火箭發射中心。此前,建造同等規模的發射場,美國用了19個月,法國用了29個月。而他們僅經過14個月的鏖戰,又豎起了一座舉世矚目的「天梯」。


安裝總隊高級工程師高金生還記得,初到西昌,「3個技術幹部住一間房,只有一套椅,看書只能趴在床前」,而在施工現場,「官兵都一個樣,卸起水泥,大傢伙滿頭都是水泥灰」……如今回憶起那段經歷,他不無自豪地說:「每一個環節我都過過手,每一層怎麼裝都記得清清楚楚。半夜2點竣工封頂時,大家聚在一起痛飲慶祝……」

首發「長二捆」時,火箭呼嘯升空,發射塔巍然屹立,經受了烈焰的檢驗。張愛萍將軍為總隊欣然題詞:「無私奉獻的戰士,托起神劍的豐碑」。至今,該發射塔仍在為中國航天服務。


勞動節:向特種工兵們致敬!


▲高工與士兵一起戰鬥


而西昌發射中心的3號塔,可能是我國航天史上命運最為曲折的發射塔之一。2005年,總隊接到命令,要他們限時拆除在1982年親手建成的3號發射塔,並原址重建一座新塔,用於「嫦娥一號」衛星發射。曾參與建設這座已將28顆衛星送入太空的「功勛塔」的韓登林、展才興、高工等,心情格外複雜。擁有30餘年工作經驗的展才興參與建造了9座塔,拆塔卻是頭一遭。「我國發射塔架修建史上從未有過拆塔經驗,高空作業危險性大,加之當地多雨潮濕的氣候環境,難度空前。」

韓登林回憶說,拆塔前,他們帶著全隊施工人員一級級一直爬到最高層,看遍了功勛塔的角角落落,20多年過去了,每一顆螺栓、每一道鋼樑都還那麼熟悉,內心雖然不舍這座凝聚著他們心血的功勛發射塔,但更為國家航天事業不斷發展而高興。


勞動節:向特種工兵們致敬!


▲加油


勞動節:向特種工兵們致敬!


▲一起扛


在工程領域有這麼一個說法:「寧建十座塔,不拆一座塔」。建造塔架都是從下向上順序安裝,隨著高度逐步升高,負責安裝的施工人員也能對高度漸漸適應。而拆除塔架正好相反,這也就意味著他們需要從70多米高的3號塔架頂端開始,沒有任何適應過程就馬上進入高空作業,有很大的危險性。加之當地氣候潮濕的狀況,「銹螺栓已經跟螺母連接在一起了,我們用煤油浸泡滲透後再去擰。有時候因為塔架經過多次保養,上面油漆很厚,就要用氣焊把漆烤掉,用煤油滲透後再擰。」展才興介紹說。


現任副總隊長的楊曉明當年只有36歲,擔任該項目現場負責人。回憶起奇蹟般的一年零17天拆建兩座塔的經歷,他直言:「太難了。幾乎沒在晚上12點前睡過覺,到後來嗓子潰爛咽不下東西,全靠輸液維持著。」


楊曉明率隊6個月零23天完成塔架安裝調試的紀錄至今未破。56天將舊塔拆除完畢、16天搶出塔架基礎、35天完成塔架主體安裝……這背後是一張張細化到小時的工作計劃,一天15小時以上的連軸轉也讓他落下病根:2006年10月的一天,楊曉明頭一暈差點倒下,一測血壓高達170/130mhg,被送進醫院。醫生開了住院單。他怕耽誤施工,白天上工地、晚上才回醫院治療。


勞動節:向特種工兵們致敬!


▲追夢的路上


而年過半百的韓登林,每天在工地,總是隨身帶著一個文件袋,裡面除了施工資料就是葯和針管。在高聳入雲的發射塔上,大家經常看到,身患糖尿病、高血壓的他躲在背風的角落裡給自己注射胰島素,然後繼續工作。2006年12月29日,這座「探月工程」發射塔架提前交付。新塔高84.72米,全鋼結構,重達1730多噸,塔上的13層迴轉平台可以180度旋轉,在塔底有一個發射台和一個能耐高溫、高速氣流沖刷的導流槽,它深近20米,發射前可注滿近200噸的水。火箭發射時,既可防止火焰上躥,又可以給火箭形成巨大的反推力。


2007年4月14日,一枚載著「北斗」導航衛星的火箭矗立在新建成的3號發射塔架前,升級改造後的新塔神采奕奕。火箭安全升空,塔架經受住了第一次發射檢驗。


當年10月24日18時05分,隨著「嫦娥一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標誌著中國人登上月球的航天計劃邁出了第一步。楊曉明回憶「嫦娥」發射現場時內心澎湃:「我們的作品經受住了烈焰的檢驗」。


在放飛11顆衛星後,為適應高密度發射需求,2013年,3號塔又開始進行一次新的升級改造。在不破壞原有塔架的前提下,將導流槽拆除、擴建,實現全面配套升級,這樣的工程建設也屬史無前例。總工程師金元國對這些數字記憶猶新:2013年3月20日開建、導流槽加寬5米加深10米、塔架傾斜度誤差不超萬分之二……導流槽施工如何保持塔架結構不變? 萬一塔歪了怎麼辦? 他用「步步驚心」來形容施工時的心情。事實證明,他們經過無數次論證的施工方案完美實現。


勞動節:向特種工兵們致敬!


▲艱苦奮鬥 震撼大地


勞動節:向特種工兵們致敬!


▲特別能吃苦 特別能戰鬥


2014年12月27日,煥然一新的3號塔身著一襲夾帶天藍底紋的銀白色新裝佇立在西昌航天發射中心,它身高93米、體重3000噸。發射準備期間,新塔懷抱火箭和衛星威武挺立,為測試準備提供支撐保護;點火發射前夕,它張開雙臂露出星箭組合體,為出征太空搭台蓄勢給力。


去年9月30日7時13分,新3號塔首發,順利將第20顆「北斗」衛星送上太空。這一天,恰巧正是金元國孩子的生日,他特意帶著孩子參觀發射,衛星升空的那一刻,他懸著的心放下了,而9歲的孩子熱淚盈眶,第一次理解了父親工作的意義。


而這樣的故事在他們身邊還有很多,他們只是眾多平凡崗位上的一員。在這個節日到來之際讓我們向他們致敬!


勞動節:向特種工兵們致敬!


作 者| 文/康 璐 圖/安裝總隊提供


來 源 | 解放軍報戰略支援部隊分社


監 制 | 鄒維榮


責任編輯 | 高 盛


本期編輯 | 張建想


文章來自:裝備科技


【「國防生」投稿郵箱:598920520@qq.com如原作者拒絕轉載,請聯繫編輯對本文修改或刪除。小編微信xiaoduan598920520】

您可能感興趣

動圖:能打拳能捅人的強盜手槍,曾被特種兵特工廣泛用於特種行動
特種兵有他們的驕傲,兵中的精英,向他們致敬!
特種兵,在兵種上指執行特殊任務的兵種
希特勒的女子特種部隊,身著護士服,個個漂亮,執行特殊任務
實戰,特種兵和職業搏擊運動員誰更強?
比特種兵更厲害的偽裝大師們……
微小說:特種工作
漂亮的軍刀,特種兵專用
厲害了!挪威全女子特種兵特種部隊是怎麼訓練出來的?
不同國家特種兵的訓練項目,印度特種兵真的是拿生命在訓練!
震驚!蔣勁夫竟敢和特種兵叫板,比拼耐力
強悍:特種兵展示的摩托作戰特技
直擊警察和士兵組成的特種反應部隊,專業打擊黑幫,武器太囂張
特種兵拿奧運獎牌?混不下去的運動員才參加特種部隊
特種兵輕量級的作戰神器,它們都是兵們的最愛!
特種兵中的特種兵!揭秘我國神秘的四大突擊隊,你都了解嗎?
特種兵執行特殊任務時使用的自衛武器,又是匕首又是槍!
最奇葩的特種部隊,特種隊員人手一把自行車,寒酸嗎?
特種部隊實力有多強?特種兵比武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