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醫院不能持久發展的原因

中國古代醫院不能持久發展的原因

中國古代醫院不能持久發展的原因



美國傳教士伯駕在廣州開了一間藥房,為中國人看病,這就是博濟醫院的雛形。(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中國傳統醫患關係注重患者的感受,注重個體療效,但是卻忽略了效率問題,而西方中世紀的醫院,在組織上已經具備了實現效率醫療的基礎條件。它像工廠一樣「維修」病人,以病為中心,而不是以人為中心,在許多方面也許犧牲了患者的利益,但卻滿足了工業化社會的效率需求。


中國歷史上曾有很多「醫院」,但皆曇花一現。醫學水平同樣處於形而上學階段的歐洲中世紀,醫院為何能發揚光大?箇中原因,恐怕不是教科書中「西方殖民主義者依靠堅船利炮傾銷文化」那麼簡單。中國古代醫學的痼疾,大概是一個主要的原因。


中世紀歐洲的一家醫院


何為醫院?如果我們將醫院定義為有固定場所、醫患關係中醫者主動患者從動、有住院制、有分科、分部門協作、享有開放式學術交流機制的醫療組織的話,那麼中國古代基本上沒有醫院可言,有人可能要責難這是以現代視角追溯古人,但有意思的是,現代化醫院的基本模式,就是歐洲中世紀時期奠定的。

下面是拜占庭潘托克拉托爾醫院(建於1136年)的基本情況,這是中世紀歐洲眾多醫院中的一個代表。


這是一座修道院領導下的醫院,由麻風醫院和老人之家組成。有50張病床,外加5張機動病床。分為五個區,一區外傷及骨折,二區眼科及腹部疾病,三區婦科,四區和五區收留其他男性患者。每床標配床墊、床單、枕頭、被各一條,毯子兩條。被子每年拆洗一次。每個病房有火爐三個,廁所二座。每個患者每周洗澡兩次。


院長是修道院院長,另有4名修道士幫助管理。主治醫師2人,病房主管2人。醫生10人,外科醫生2人,門診醫生2人。女醫1人。每個男病房有護士2人,雜役4人。女病房有女護士4人,女雜役4人。醫院有藥劑師5人。另有車夫、保姆、廚師、門房、清潔工若干。還有負責喪葬的專門人員。


而患者伙食在當時來說不算好也不算壞:每天850克麵包,2盤加油蔬菜,2個洋蔥。患者可以自掏腰包額外加餐。


拋開時代特色濃厚的建築外觀不論,單看其內部組織,潘托克拉托爾醫院已經頗類似於近代醫院,具備了固定場所、專業醫護人員、住院制、門診與住院相分離等諸多特徵,並且早早就確立了醫主患從的醫患關係。這樣的醫院在當時並不罕見。當時歐洲的醫生分為教內、教外兩大類,都有自己的醫院組織,對中世紀歐洲醫學產生巨大影響的阿拉伯醫學,甚至在更早時期就有了醫院,而且經費來自遺產稅或富人捐贈。現代醫院的源頭,就是這種中世紀醫院。目前國際史學界開始反思對「黑暗中世紀」的程式化認識,這大概也可算作是中世紀的亮點之一。

中國歷史上也曾有很多「醫院」


對於古代技術和技術組織的評價,現代中國人常陷入探討「有無」的窠臼,也常被所謂的「李約瑟問題」所困擾。面對缺乏科學思維、有效轉換機制和對話交流平台的歷史事實,評價各種技術成就,應該堅持「點、線、面結合」的原則,要明了技術曾經達到過的高度(「點」),又要顧及中國傳統社會技術的「經驗科學」特色以及私相傳授的教育模式(「線」),還要考慮這項技術是否得到發揚光大,並且轉化成公共技術,從而對社會福祉產生重大影響(「面」),並非所有的技術成就都經歷過點—線—面的歷程,有時「點」永遠是「點」,並沒有對全社會產生深遠影響。醫院問題就是如此。


中國歷史上曾有很多「醫院」,但皆曇花一現。《漢書》卷一二《平帝紀》:「郡國大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這是中央政府在災荒期間的臨時舉措,也是中國有記載的最早的醫院。在中國這個缺乏公民自治傳統的社會裡,醫院的設置,常常需要藉助政府行政力量或宗教勢力的幫助,除了大量政府行為外,僧團也逐漸開始涉足醫療組織建設,《續高僧傳》卷二《隋西京大興善寺北天竺沙門那連提黎耶舍傳》:「(梁天保七年,公元568年)收養癧疾(麻風病),男女別坊,四時供承,務令周給。」更著名的佛教醫院則是唐宋時期的悲田病坊和福田院。這些病坊有固定場所,有一定的經費來源,已經具有醫院的外殼,但是其內在養成卻屢遭打斷。


專制政府的一大特點,就是不僅壟斷一切權力,甚至還要壟斷做好事的機會,僧團勢力的發展帶來了多次大規模的毀佛,尤其唐武宗時期的毀佛,對病坊產生了巨大影響——病坊的主辦權被褫奪,轉化為官辦,這個最能吸引貧民、收攏人心的機構,從此被納入體制之內,但是正如大多數官辦社會功能組織的命運一樣,病坊很快就流於形式,從唐人文獻中,我們看不到多少依靠病坊得到有效醫療的記載。而且病坊從創辦之初,就和慈善事業相混淆,晚唐黃巢進攻關中時,神策軍中的那些掛名軍籍的市井混混,在急需找人冒名頂替時,竟然都找到了病坊。能替人冒名出征者,大概都是乞丐之流,算不上什麼真正的病號。


此後的醫院組織雖然屢屢出現,但是命運多舛,可以說具備官辦組織人亡政息的典型特徵,與統治者個人好惡密切相關,比如宋徽宗崇道,就大力發展各種慈善事業,這裡也包括醫院,陸遊《老學庵筆記》卷二對此有這樣的描述:「崇寧間……而置居養院、安濟坊、漏澤園,所費尤大,朝廷課以為殿最(按:官員考核佳者為最,差者為殿),往往竭州郡之力僅能枝梧,諺曰『不養健兒,卻養乞兒,不管活人,只管死屍』,蓋軍糧乏、民力窮皆不問,若安濟等有不及則被罪也。」其中安濟坊就相當於醫院,居養院相當於賑濟所,漏澤園相當於殯葬所。這種慈善事業蓋過國家正常行政支出的現象,恐怕只能用「長官個人意志」來解釋。隨著宋徽宗的被俘和北宋的滅亡,繼任者們似乎再沒有如此大的熱情。兩宋期間,官辦醫療事業的明星是官方藥局和《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醫院起到的作用很有限。

中國古代醫院不能持久發展的原因



中世紀潘托克拉托爾醫院現在的外觀圖。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中國古代醫院不能持久發展的原因

中國古代的醫療事業,主要由民間醫生來承擔,而且他們以單打獨鬥為主。可以看到,熱衷於建立醫院者都別有訴求,或者通過醫院吸引信眾,或者為了賑濟災民展現政府體恤之情,而醫者本人卻對此並不熱衷。這恐怕比政府意志、世俗與宗教勢力之爭更能解釋醫院在中國不能持久發展的原因。


首先,中國醫患關係的模式不利於醫院的產生。醫院必須建立在醫者主動、患者從動的醫患關係基礎上,這樣才能實現對患者的持續治療。中世紀的歐洲,在十字架下,疾病被看做神給予的歷練,或者是個人品德瑕疵所帶來的苦難,所以修道院內的醫患關係中,醫者居於主動地位,患者從動,那時幾乎很少見有因為療效而產生的激烈的醫患矛盾。即使是在教外醫學中,醫生一般也不會在醫患糾紛中吃虧,因為仲裁者往往也是醫生。即便是作為弱勢群體的猶太醫生,也往往在醫療糾紛案件審理中獲勝。


但是中國古代的醫患關係卻恰恰相反,醫者是從動、被選的。雷祥麟指出:「在20世紀以前的中國,醫療的主體是病人,病人自主地擇醫而求治,醫生是被動地提供醫療服務。病人這方全家都會參與醫療過程,而且握有最終決定權。」古克禮 (Christopher Cullen)在研究《金瓶梅》過程中發現,中國古代患者有頻繁換醫的行為,似乎在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他稱之為在尋找「魔術子彈」。而且患者還會故意設置難題考驗醫人,蘇軾就記載了當時流行的「困醫」行為,當時的士大夫延請醫人之後,往往故意不告知病情,而是請醫者診脈,一旦能將病情講清楚,才能算正式投醫(《東坡志林》卷六)。蘇東坡對此深惡痛絕,望聞問切乃診療四大要素,只靠一個「切」怎能考驗醫人水準?所以他經常反其道而行之,延請醫人之後就將病情和盤托出,並在診療過程中觀察醫者的能力。他看來也不能免俗,只是考察方式不同罷了。


世俗的特點在這個領域內展現無餘,療效的好壞沒有神權外衣的保護,中國醫者必須直接面對患者負責,而且他們的經濟來源就是患者的錢包。而中世紀的歐洲,醫療事業被修道院把持,修道院並不將此作為主要經濟來源,也就不會有遷就患者的習慣。孰主孰從,早已經被中西不同的社會形態所決定。


其次,中國古代醫者保密風氣嚴重,善於單打獨鬥,這也是與以分科協作為基石的醫院格格不入的地方。俗語云「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醫人幾乎全部仰賴市場生存,面對患者的擇醫試醫,沒有絕招是無法立足的,因此中國傳統醫界保密風氣十分濃厚,直接影響了醫學的發展。程衍道說:「間有二三驗方,亦惟是父師傳之子弟,絕不輕以示人,而其鐫行於世者,率皆依樣葫蘆,時或改頭換面,以博名高則已矣。」《千金翼方》卷五《婦人面葯第五》:「面脂手膏,衣香藻豆,仕人貴勝,皆是所要。然今之醫門,極為秘惜,不許子弟泄露一法,至於父子之間亦不傳示。」甚至還曾經出現過醫者之間互相傾軋的現象,扁鵲(秦越人)就是死於秦國太醫李醢之手,還有醫者通過在另一醫者藥方里擅增毒藥的方式嫁禍於人。


保密至上的時代,必然沒有學科發展所必需的正常的交流平台和話語體系,宋代洪邁《夷堅志》記福州某人患眼疾爛緣血風,友人趙子春聲稱有特效藥「二百味草花膏」。患者疑心,從未聞有如此大型的藥方。第二天趙攜葯而來,患者一試果然奇效。求問其成分,趙和盤托出——其實只是羯羊膽,去油脂填蜜,晒乾碾粉,「以蜂采百花、羊食百草,故隱其名以眩人云。」《蘇沈良方》記載了一種葯「老翁須」的種種別稱:「水楊藤」、「大薜荔」、「千金藤」、「金銀花」、「金釵股」等等,「余以本草考之,乃忍冬也。」藥名故弄玄虛,無非是出於保密之需要,如此還能指望有正常的分科協作嗎?這個現象幾乎貫穿當時醫療界的各個方面。


被動的醫患關係和保密習氣帶來的就是分科協作的困難。甚至傳統的精英思想下,連基本的社會分工都遭到非議,比如孫思邈等就抱怨過醫、葯分工:「古之善醫者,皆自採藥……今之為醫,不自採藥,……古之醫有自將採取,陰乾暴干皆悉如法,用藥必依土地,所以治十得九。今之醫者,但知診脈處方,不委採藥時節,至於出處土地,新陳虛實皆不悉。」(《備急千金要方》卷一)這是一種傳統的精英思想,它追求個體療效,追求精益求精,唯獨對效率毫不在意——一個醫者被動等待患者召喚的時代,醫者為什麼要對效率上心呢?面對疾病的威脅,醫人原本就不是唯一的對抗力量,求助咒禁巫術和有病硬抗的大有人在,醫者是被動等待患者的召喚,因此醫患關係模式也就不必適應「效率醫療」的需求,只需滿足「適醫階層」需求即可。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中國古代的醫者都是雲遊神仙一般的游醫或者坐堂醫為主,他們可以有技術上的分科,但是卻缺乏組織上的協作。


想第一時間收到國家人文歷史微信的讀者們,國曆君來告訴你們新技能!進入國曆官微首頁後,點擊右上方人型圖標,在新頁面中滑開「置頂公眾號」選項(見下圖),從此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國曆君嘞~

中國古代醫院不能持久發展的原因



好 文 推 薦


在民國題材影視劇中,國民黨內部的稱呼一直是個頗具時代感的元素,看得多了,觀眾也摸清了門道。領導一律稱某座,如「師座」「處座」;同輩官員間喜歡稱兄道弟,關鍵時刻可要「拉兄弟一把」;「校長」就是蔣介石的代名詞,有時還叫「總裁」。


一塊中國領土,只因為收留了落難鄰居,反而引起了覬覦,幾經折騰,以巨大的代價才換來對應有名份的確認,老大帝國為當年的慷慨付出了高昂的成本。


出於革命工作的需要,就服從黨組織的安排,假扮夫妻來迷惑敵人。由於雙方有著共同的理想和追求,產生感情後,經黨組織批准,就「弄假成真」變成了志同道合的真夫妻。


國家人文歷史∣ID:gjrwls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西漢打黑能臣趙廣漢的殺身之禍
5月6日,北京出發,雲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和明代古堡
斯大林哭了:他們都沒了 他們都想殺我
「中國船王」跨越世紀的對日索賠大案獲勝始末
您可能感興趣

「健康中國」不能成為「醫療中國」!
中國人不能太聰明太老實,古代學霸黃觀的悲催人生就是反面教材
英國留學能做而美國留學不能做的那些事
中國古代的工匠為什麼不能做官?
國醫大師石學敏院士談罐療:發展罐療標準化不能缺位
美國現在發現自己不能託大 因為一不留神就被中國趕超
韓國搶下中國出口「大單」不能忘,中國還要「厚積薄發」
在英國讀商科,你不能不懂的三個商學院國際權威認證!
限韓令發威,以後再也不能在中國隨心所欲的看韓綜了!
中國究竟能不能擊敗美空軍?白宮罕見透露中國硬實力
美國彈射技術發展成熟,未來航母核心技術不能隨意提供
中國古代不能結婚的幾大姓氏,進來看看你們中槍了嗎?
中國人的成長路上,不能沒有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最強大的王朝,竟不能統治中原數百年,有三個原因必然會亡國
中國「野牛」氣墊船出現技術故障?烏克蘭已經不能在幫中國了
中國剛批准的宮頸癌疫苗在美國退市,「防癌疫苗」還能不能打?
朝既然發展核武 為何韓國就不能「以核抗核」?
歷史真相不能改變:韓國太極旗是「中國製造」!
古代女子生活中不能說的秘密 令人難以啟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