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傲骨_李敖和他的「北京法源寺」
中華文化的傳統基因強調 「中正和諧,合乎禮制」。這是是自古來的中國的文人們都默認遵循的道德守則,也是我們維護體制的不二法寶。在中華儒家文化的體系下,對於鋒芒這件事的討論本身便就已成為了體系下的異類。北京的初夏來到法源寺,參加九三心閱讀書會,探討狂人李敖筆下的《北京法源寺》更顯別具深意。
《北京法源寺》是台灣作家李敖在作為政治犯被關押期間,構思的一部長篇歷史題材小說,小說主要描繪了戊戌變法中,發生在這裡的革命者們一段段令人感慨的故事。
古巷中的法源寺
如今古巷中的法源寺清靜而平和,很難讓人再聯想起這裡曾經發生過的刀光劍影,血雨腥風。千年古寺化作千年的見證,千年的寧靜……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圓潤包容,具有極大的趨同與恆定性。「鋒芒」這個詞可以說是中華傳統文化所欠缺的。李敖和這部《北京法源寺》缺可以說是這樣文化背景下一個不折不扣的意外。這是一部現代版的預言詩,看似訴說歷史,實則深刻的反思中國的文化和民族性。文中李敖借古人之口表達自己的世界觀,大段的精彩對白或有關於生死、或有關仕隱、或有關家國、或有關群已,內容豐富深刻讓人讀起來酣暢淋漓。
比如談論政體「中國政體是個最缺少變法彈性的政體,中國的政治有一個底色,那就是當政集團,當政的不止是個人而是集團,這個集團也有特色,特色也許氏家族、也許是宦官、也許是士大夫、也許是滿洲人,不管是哪一種,都是集團,不只是個人。集團中任何一兩個人的覺悟,如果只是個人,都沒有用,這個個人甚至是集團的頭子也不行,除非整個集團變色,但整個集團變色談何容易?既得利益與保守觀念早就封殺了種種可能。」
比如談論群體「個人只有和群體的大多數一起浮沉,才能免於被殘忍對待,個人太優秀了、太特立獨行了,就容易遭到群體的迫害,群體是最殘忍的,個人比較好,群體比個人不是更好就是更壞,群體比個人極端得多。所以,優秀的個人如果優秀得過分,就得準備付出慘痛的代價給群體,作為"冒犯費 。所以,許多優秀的個人為群體做事,必須事先就得抱有最後還得被群體出賣的危險。」
比如談論讀書「非讀萬國之書,則不能讀一國之書。"要知道中國以外還有世界,了解世界才能為中國定位、才能了解中國,"孔子之教,非徒治一國,乃以治天下"。因此為學當"求治天下之理"。知識分子要求得此理而努力"成大丈夫","以大儒定大亂",這才是讀書上學的目的。」比如談論佛法「自佛法人中國來,演變得好奇怪,一開始就走入魔障,大家沒能真正把握住佛門實質,反倒拚命在形式上做功夫,佛門的大道是無形的,可是自命為佛教徒的人,卻整天把它走得愈來愈有形,蓋廟也、念經也、打坐也、法會也、做佛事也……這些動作,其實跟真正的佛心相去甚遠了。」
而小說的最高潮是這部小說結尾看似簡單的寥寥百字。看似平淡,卻回味無窮……
「所有地面上活動的,都化為塵土,都已躺下;剩下的只有那靜止的古剎。在寒風中、在北國里,悲愴地佇立著。」 「多少悲愴因你而起,因你而止。因你而留下串連、血證、與碑痕。雖然從憫忠台,殘留的石礎上,知道你也不在靜止,也在衰亡。你的佇立,也因你曾傾倒。但是。比起短暫的人生來。你是長遠的,永恆的。你帶我們走進歷史也走出歷史。只有從你的「法海真源」里。我們才看到中國的「血海真源」。」
中華深厚的文化底蘊下誕生李敖這樣的異類確實不易。這是一個個性卓異的知識分子,狂放恣肆,百無禁忌。看似狂語的文篇中卻字字珠璣。在他的筆下,無論歷史、思想、法律、政治、亦或是人物,無不聚焦於文化。李敖先生喜歡使用大量的歷史文獻揭示文化的內在,從《北京法源寺》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讀到歷史,更可以讀到屬於歷史之外的更多……
戊戌變法在李敖筆下更像是一篇預言詩。犀利的筆法讓我們可以更清楚的看清我們不願直面的自己。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但也並非十全十美。著名的未來學家凱文凱利在談及中國的傳統文化的弱點的時候,就曾鮮明的指明——「對失敗的包容」以及「對權威的持續質疑」是中國文化領域亟需改善的內容:「中國,失敗某種程度上算是懲罰。但是失敗是必要的,有些失敗是積極的,讓我們進步,把失敗當成是學習的方式,這些是好的。這是中國在創新方面缺乏的,要真正轉變成創新驅動,我們必須要學會擁抱失敗。第二個在中華文化中缺乏的是持續性的質疑權威。現在中國的大體文化氛圍是你不可以質疑權威。這在西方的傳統觀念中是很嚴重的一件事,我們要在日常範圍內對一切勇於提出挑戰,大膽質疑。要達到全球化的創新國家這是兩點中國需要克服的文化軟肋。」
對於這一解讀在我最近的一次以色列旅途中,猶太人的失敗觀同樣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猶太教義,他們視作生活法則就是「78:22法則」,它是猶太人成功的根本。「78:22法則」這個比數很有哲理,它是以一個正方形的內切圓關係計算出來的。假設一個正方形面積是100,那麼,它的內切圓面積78,剩下的面積即22。空氣中的氣體比例中,氮氣佔78%,而氧氣佔22%。人體的比重中也是由78%的水及22%的其他物質所構成的。這個78:22的筆數成為了大自然的法則。猶太人本著這樣的法則指導自己的生活。猶太人懂得捨棄,懂得用78%的精力去完成22%最重要的事情,猶太人的文化願意接受失敗,願意接受那所謂22%的不圓滿,因此以色列人更願意不斷的嘗試,願意從一次次失敗中再度崛起。這就是為什麼小小的猶太民族卻造就了如此令世人矚目的科技文化成就與商業成就。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從《北京法源寺》這本書中,相信每個人都可以獲得自己的所需,我讀到的則是革命先哲們的這份「傲骨」。狂人李敖用自己的筆墨,讓更多人自識自省。時代需要「傲骨」,學界也需要更多的鋒芒……
在錯誤中汲取經驗,是我們取得進步的一個重要途徑。開放的心態,也會讓我們擁有更多獨立思考的空間。一團和氣,對待問題沒有質疑沒有爭論,這並不是一個文化自信的表現。中庸圓潤的處事生態中出現更多鋒芒,我想這才是一個文化自覺自醒的必須。
中華的傳統文化底蘊依舊包容、博大,而我也相信更具鋒芒的反思會讓我們走的更快,更穩,也更有創新性……一種新思想的產生,必然會遭到保守思想的反對,有深度有觀點的爭論會使科學民主的思想更廣泛傳播開來,讓更多人擁有獨立判斷的覺悟。
心閱九三讀書會
和話劇《北京法源寺》導演田沁鑫一同分享讀書心得
胡同中的法源寺
法源古剎
田導的簽名留念
法源寺天王殿
清凈所在
古碑
佛緣
九三西城建院支社
九三學社為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而取名。前身為民主科學座談會,1946年5月4日更名為九三學社。
吳吉明
2016.05.04 於學社建立70周年之際
※北京法源寺的四季景象
※西磚胡同——法源寺
※夜遊法源寺之一——瀏陽會館
※北京法源寺丁香盛開 引大批民眾前來觀賞
※北京法源寺丁香花盛開 遊人香客紛至沓來
※大隱於市——法源寺
※法源寺:一花一葉儘是禪
※千年的古寺,千年的見證,千年的寧靜——北京法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