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甲重騎兵最後的輝煌-罕見的西亞鎧甲
伊朗、土耳其、烏茲別克這些國家同屬波斯文化圈(有幾個是突厥人國家,但整體性質仍是大伊朗文化區的一員),在甲胄與武器上也是大同小異。中世紀晚期,他們分別處於薩非王朝、奧斯曼帝國、布哈拉汗國等朝代,恰好是世界級的帝國。
我們最常見的這種頭盔,名叫土爾班盔turban,由於像極了波斯人的傳統頭飾——turban而得名。因為堅固、可靠、耐用,所以這種頭盔在16、17世紀被大量生產,同時尖頂的洋蔥形狀也使得這些頭盔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突厥—伊朗騎兵的標準裝備,一個文化符號。
另外一種形制的頭盔被冠名為庫拉kulah。也是標誌性的尖頂,但細看會發現與上一種頭盔還是存在不少不同之處。這種頭盔在波斯軍隊中裝備較多,在不少冷兵器發燒友的印象中,屬於波斯騎兵另一種標誌性頭盔。
這種是奇徹克(chichek)盔,奇徹克在突厥語中有「花、花骨朵」的含義,這種頭盔往往帶有形狀像花朵的護鼻。這種頭盔在奧斯曼魯米利亞省(核心版圖的歐洲部分)的士兵中比較常見,從外觀上可以看出是亞洲工藝與歐洲工藝融合的產物。同時,波蘭、俄羅斯等東歐國家的士兵也有不少裝備。
15、16世紀的中亞西亞,由於文化的交流,技術水平的提高,中央集權封建王朝的進一步強化等因素。甲胄進行了更新換代。新型的甲胄取代了比較陳舊的甲胄。圖中所示的鏈板混合甲、混合式重甲是這個時代最為常見的衛體裝備,在波斯語中有jawshan、yawshan等稱呼。16世紀大伊朗大戰時期(指奧斯曼、波斯、莫卧兒、布哈拉相互搞基),奧斯曼人、波斯人、土庫曼人、亞塞拜然人、烏茲別克人、塔吉克人等都大量裝備這種甲胄。
不過有兩種鎧甲不同於普通的鏈板甲。一種就是圖中的char aina,在波斯語中是「四鏡」之意,所以被稱為四鏡甲。在波斯各個王朝,印度莫卧兒王朝,以及塔吉克—烏茲別克的布哈拉汗國軍隊中,這種甲胄很常見,在奧斯曼軍隊中倒是比較少見。
另外一種便是這個了。正式名稱是科拉津krug,而廣大古兵器愛好者給這種甲起了通俗易懂的名字——大盤子甲,碟甲,因為圓盤子一般的形狀而得名。這種鎧甲在奧斯曼軍隊中普遍裝備,尤其是大名鼎鼎的西帕希騎兵,幾乎是西帕希騎兵的標誌之一了。
此外還有不少形狀特殊的甲,具體看胸部凸起的兩塊就知道了。據推測,這些甲估計是為女兵準備的,因為當時(16—17世紀)各個突厥—波斯—伊斯蘭王朝中有不少女戰士。
16—17世紀正是奧斯曼帝國、波斯薩非帝國、布哈拉汗王朝等的鼎盛時期,同時也是大規模重甲具裝騎兵最後的輝煌了。中世紀晚期,採礦業、煉鐵業、鍛造業、畜牧業的發展,給組建重裝騎兵提供了堅實的硬體基礎,波斯人與這些突厥語民族又是剽悍善戰、精於騎術的民族,這個時期,西帕希,卡皮庫魯(宮廷衛隊),克孜勒巴什,古拉姆(同中世紀早期的古拉姆並不是一個概念)等耳熟能詳的名稱活躍在舞台上。17世紀以後,隨著火藥武器的發展與戰術的進步,鐵甲重騎兵也由輝煌走向了落幕。
對刀劍感興趣可加鑄劍師老沈的私人微信號:LQLSSFB ?長按左邊字母複製
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也可鎖定我們的微信公眾號:LBQYJS ?長按左邊字母複製
※瑟烏姆戰役:鐵甲聖騎兵最後的輝煌
※蒙古騎兵最後的輝煌
※最輝煌的中國重裝騎兵:魏晉南北朝的甲騎具裝
※關寧鐵騎:封建王朝騎兵最後的輝煌
※宋 金和西夏的重騎兵
※重裝騎兵的黎明:一塊鞍布帶來的亞述、斯基泰騎兵之崛起
※中國古代重騎兵最輝煌的瞬間:邙山之戰中的」百保鮮卑」
※重甲騎兵的典範,蒙古鐵騎如何成為「上帝之鞭」?
※宋朝 金國 西夏的重騎兵鎧甲圖解!
※「勒克萊爾」實彈射擊 延續法蘭西胸甲騎兵的輝煌
※西亞騎兵強國、古羅馬最大之敵:帕提亞王國諸王秘史
※蒙古騎兵最後的輝煌:準噶爾對外的征服!
※豪華的法蘭西重裝甲騎兵,勒克萊爾主戰坦克
※羅馬軍團與帕提亞重騎兵的最後對決:兩敗俱傷的尼西比斯之戰
※屢挫十字軍、重創蒙古鐵騎的馬穆魯克騎兵到底是不是太監軍?
※亞歷山大大帝的夢魘:斯基泰騎兵
※漢人輕騎兵最後的輝煌,清朝最後的肉中刺
※手中神兵,胯下千里。探秘中國古代重裝騎兵的鐵馬面具
※羅馬帝國的最強之敵:連蒙古帝國都在學習的帕提亞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