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城有著全印度最好的手工藝,卻長期不為人知
(⊙_⊙) 懷民/訪 孫綠/圖 Halo/編輯
訪談對象:Amina Si,朋友們間稱小阿,現為哥廷根大學現代印度研究碩士,浦那大學交換生。
引言:歐洲的歷史學在不同大學之間強調的研究題材也很不一樣。Amina所在的學院哥廷根以社會歷史(social history)研究為主,力圖找尋那些書寫偉人傳記題材的歷史所疏漏的方面,構建一個更完整、接近平民的歷史。這段採訪中她為我們展現了她所研究的浦那社會史,主要剖析其經濟結構與社會現象。
懷民:你最近在研究的題目是關於浦那手工業的歷史變遷。能介紹一下浦那的歷史以及調研中最大的收穫嗎?
Amina: 浦那是馬哈拉施特拉邦很重要的一座城市,距離孟買三個小時的車程。浦那的手工業類別最有特點的包括陶土器、銅器製作、金線紡織。手工業發展最明顯的兩個特點,第一個是行政力量對於手工業的影響巨大,第二個是手工業技藝的分化。1770年代浦那還處於Maratha王朝的末期統治,其王朝官員佩什瓦(Peshwa,相當於首相地位),在浦那建立的政治中心對於商業的影響非常明顯,例如佩什瓦統治下的行政機關和軍事機關都會向傳統手工業者訂購紡織品,這成為紡織品市場穩定的一個保障;再就是圍繞著統治象徵的城堡(Shaniwar Wada),周邊建立了交易的市場,在老城也建立了很多道路,這樣貿易可以展開,而每條道路上交易的物品不同又呈現出不同道路的特色,這是商業在塑造城市文化中的作用。
印度—馬拉哈施特拉邦—浦那
英國於1818年在浦那設立了殖民政府,浦那自此隸屬於孟買行政區(Bombay Presidency),殖民政府在浦那建立了軍事基地。從此之後,浦那的工商業就在軍營周邊展開,這給浦那的城市面貌帶來了很大的改變。軍營周圍從最開始的禁止印度人進入到允許商人入住,逐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這些區域的工商業者最早是糧食(grain)商人,後來加入了不動產的建造、奢侈品的供應。所以軍營地區帶動了浦那對於「現代性」生活的想像。住在軍營周邊的手工業商人結合了印度的傳統文化和歐洲生活習慣,成為了一個獨特的群體。此時,由於鐵路和電報的開通,從孟買的進出口貿易更加方便,所以工商業更明顯的融入到了「國際」商業體系中,國外的資本動態對於印度內陸可以產生作用。
浦那—Shaniwar Wada城堡—城堡大門
1860年代城堡Shaniwar Wada周邊建立的集市,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浦那的銅器製作,Amina拍攝
浦那老市場Kasba,Amina拍攝
懷民:這個進出口貿易是英國殖民所催生的嗎?
Amina: 浦那的遠程貿易並不是殖民之後才發生的,遠距離貿易在殖民力量到達之前就在內陸之間、內陸與海洋之間進行並且有特別的貿易途徑。手工業技藝的分化指的是傳統手工業的勞動分工、製作方法在西方原材料和經營模式到來後產生了變化。例如,原來的銅器工藝,從小商販收購廢舊金屬賣給生產者改變為進口成品的金屬片(metal sheet)進行生產。製作工藝上原先的雕刻、鍛造會結合歐洲消費市場的喜好,因此比較複雜的工藝在逐漸減少。再比如紡織行業中,粗糙的紡織品生產者就逐漸改行,而浦那的金線紡織手藝因無法被代替而一度在德乾地區(Deccan)首屈一指。所以,看手工業歷史的時候不能夠簡單地認為大工業的到來使得手工業消失了,這樣的結論是一種簡單假設,並不正確。手工業有不同的類別和層級,需要站在「商業化」的角度而不是「工業化」的角度去分析。
懷民:根據你的觀察,印度的手工業和中國手工業有什麼相近之處?
Amina: 中國和印度的手工業都有一個共同的課題,那就是:延續性(continuity)。並不是說去看傳統技藝在現在的社會中保留下來多少,而是看它們是怎麼保留的,以及保留了哪些。很多技藝被標示為「消失」,可能指的是生產方法的更替,而不是真的從商業社會中消失不見了。所以,我們在這一點上不要盲目悲觀。從表面上的觀察來說,印度似乎有著更豐富的手工業痕迹,主要還是消費習慣得以保留。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印度的服裝:儘管浦那很國際化,色彩豐富的沙麗和Kurta充斥著城市和浦那周邊鄉村。有時候我們必須提醒自己意識到被描繪為「多元文化」的事物可能帶給我們的恰好是「一元審美」,好像那些被標為「現代性」的東西就真的有優越地位似的,這種思維應該改變。
絢麗多彩的紡織工藝品,Amina拍攝
懷民:這種結果確實很鼓舞人心。你當時具體怎麼做的調研?
Amina:第一次的老城參觀是城市研究課(Urban Study)的教授安排的,有一位當地的建築師為我們講解城市布局和建築。那一次在老城(Kasba)看到了依然在手工勞作的陶土坊跟銅鍋製作坊,都是前面勞動後面睡覺的那種格局。銅鍋坊的主人坐在地上敲打著,說他是從一個國際貿易公司退休之後繼承了祖上的這個作坊繼續經營。有十幾位工人,在熔鑄、塑性、焊接等等,看樣子也都是退休的年紀。幾位婦女在院子中央的水池洗碗、洗衣服。他們的產品會賣給批發商。這是第一次接觸到浦那的手工業者,心裡很激動。後來就採訪了幾位店主,穆斯林烙餅店和印度教婦女的服裝店。每個人都在講述對於祖輩商店或者傳統元素的延續。這幾位店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曾在國際企業及海外工作,現在回歸傳統經營店鋪。
手工藝成品,Amina拍攝
懷民:能介紹一下浦那大學的特色嗎?
Amina: 浦那大學曾是隸屬於孟買殖民政府的教育中心,當時的精英階層會在孟買做生意,但是會到浦那接受教育。浦那的氣候不錯,溫度適中,又有很多國際元素,治安狀況也良好,有個很舒服的學習環境。我希望給感興趣的同學們推薦浦那大學的「婦女研究中心(Women Study Center)」,他們選用的材料關於包括印度在內的很多地區,探討的問題也很有代表性。所以我非常推薦學習性別研究(Gender Study)以及社會學的學生去關注。
浦那—浦那大學
有殖民建築風格的浦那大學,圖片來自網路
懷民:聽上去確實是個寓教於樂、適合探討文科話題的地方。你在浦那大學認識了一些什麼有趣的人?
Amina: 在浦那結識的人讓我覺得世界的動態離自己很近。最開始對我提供幫助的是熱情的伊朗室友們,由此展開了我對伊朗的零星了解。最動人心魄的故事就是伊朗巴哈伊宗教信徒的遭遇,我的巴哈伊室友就曾經因為在伊朗創辦了提供青少年基本生活技能的學校而被逮捕入獄四年。她在封閉的牢房裡度過四年時光,沒有放風的機會,我想她是有堅毅的意志力才能在裡面靠著做運動和讀書生活下來。還有伊朗的庫爾德族室友會跟我闡述在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裡,宗教對於她和她的家人意味著什麼。她們都是樂觀積極的人,曾經面對過痛苦,都還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美好。通過伊朗朋友們我有機會認識了幾位伊拉克小伙,每一個人都跟我講起九十年代之後伊拉克人民在戰亂中堅持著生活,他們都講述過如何在爆炸中跳進河裡逃生、如何在逃跑時只聽到風聲什麼都不能想、如何在每天早上醒來想到的第一個問題是晚上還能不能活著回家、如何捨棄一切財產從伊斯蘭國控制的地區到達其他城鎮…… 他們每一個人卻又都在印度歡笑和舞蹈。世界的苦難可能離我們很近,但是普通人對於生活的熱愛會給人在任何境況下帶來幸福感。印度同學的熱心也讓人印象深刻,有時候跟他們一起出行,我會冒充是那加蘭邦(Nagaland)來的(註:那加蘭邦在印度東北部地區,那裡有很多看上去是中國面孔的人,以至於被「更像」印度主流長相的人排擠),這樣有一種融入感。別人有一半相信我是印度人我也會開心。在浦那的經歷提醒我注意到印度的地理位置的確很重要,跟中亞、東亞、東南亞都有聯繫。事實上從加爾各答坐飛機到昆明只需要兩個小時。中國和印度其實很近。很遺憾,在民間,兩個國家對彼此還不了解。希望印度學能夠慢慢緩解這樣的局面。事實上,印度的朋友們和我在印度遇到的中東朋友們對中國很有興趣,試圖通過各類媒體的途徑找到中國的線索。可惜,媒體中關於中印雙方的報道總是局限和負面,但是可以看出雙方對交流的渴望。
懷民:中國和印度之間的簽證政策也急需改善。也有人說在孟買的中文教學機構由於給中國老師的簽證沒有辦下來至今還沒運營起來。浦那城市化進程和中國哪座城市最相似?目前浦那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Amina: 浦那的面貌沒有辦法找到一個相似的中國城市。浦那有一點跟中國城市整體相似的方面就是城市移民帶來了包容的動力,使得城市文化更加豐富。還有一點是城市化進程的表現方式倒與中國的很多城市類似:大面積的房地產開發以及城市的擴張。基礎設施的建設也體現著城市價值的取捨,比如通向Hinjawadi 計算機工業園(相對於城區比較偏遠)的高速公路保證著IT上班族的日常交通,道路兩側居民的通行(過馬路)和日常經營(市場攤位)則不在被考慮之列。供水和供電也是一樣的狀況。有很多小區蓋起來,裡面有花園、游泳池、健身中心,代表著「現代性」的生活方式,把「現代」這個符號打入到居民的頭腦當中。
浦那的新城與舊城
懷民:我也讀到過有一本關於討論印度公共空間的書:《我們如此貧窮卻如此眾多》(We Are So Poor But So Many)有一些公益組織一直在努力動員市場攤販爭取自己在城市裡的空間,非常激動人心的故事。寫的內容主要基於艾哈邁達巴德(Ahmedabad)的婦女,希望在浦那一樣有人在思考公共空間是否僅僅屬於那些中上階層的人。
Amina: 浦那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貧富差距,這可能是全印度面臨的嚴峻問題。一個紀錄片叫《The Garbage Trap(垃圾的陷阱)》,講述印度種姓中的最底層賤民(Dalit)清潔工在浦那的日常工作,過百萬人口的城市中只有上千位清潔工,居民對於城市環境的抱怨卻都集中到對清潔工的勞動上。其中提到,浦那有40%的人口是貧民窟狀態,這個比例在孟買還要更高。
懷民:那麼回到學術話題上來,你對那些抱有歷史研究志趣的同學們有什麼建議?
Amina: 我自己也是歷史學的摸索者,可以分享兩個經驗。第一個就是在看別人作品的時候(二手資料)要有做筆記的習慣,最好是能夠寫出作品中的關鍵點、所在章節的位置,以及自己當時的評論。這樣回頭找的時候能夠迅速定位並明白為什麼會關注了這一段。下一個步驟就是從二手資料中找到可以進行分析的一手資料的線索,然後順藤摸瓜。往往拿到一個題目,很容易通過主觀判斷就給出一個結論,例如看到殖民時期的工業,馬上就聯想到傳統手工業的瓦解消失,但是通過文獻分析就會發現這樣的假設很片面武斷。文獻研究很重要。第二個就是作為初學者,例如一位碩士生,首先要學習他人的觀點和研究方法,有主題的多看材料,最後逐漸能形成自己的看法。
END
關於我團原創文章轉載事宜,請轉載者提前通知並經過同意方可轉載,否則我團將申訴並保有各種必要權利。感謝為我團提供素材的地球人們,如有版權問題請從公號聯繫我團。
關注和分享地球觀察團
是對我團的最大支持
(⊙v⊙)
我團微信公號id:diqiuguanchatuan
※在印度站街的,不僅有女的,還有男的,還有第三種人
※印度人這樣炫富的,誰的肉多誰就最有錢,中國人懵了
※印度「特殊工作者」的不幸,有人把這裡當家,有人為了孩子讀書
※印度最「有錢」的保護小組,只穿「高級裝備」,好槍都在這了
※印度一小男孩天生沒有手腳,卻用行動感染了很多人
※印度的幾種路邊攤小吃,有沒有你中意的?晚上還有印度美女的陪伴
※印度有個旅店,住著一群特殊的客人,他們在這等死
※直擊印度一有名小鎮,「三不男人」有花不完的精力,被人搶著要
※印度一個偏遠小村莊中還有個世界之最,你猜到是什麼
※全球最胖的印度男孩,真是「一胖毀所有」
※印度真是一個開掛的地方,在這裡只有你想不到的!
※不怕電的奇人,兩個在印度,四川也有一個
※印度徵兵的時刻,這一刻看到好多奇怪的人
※那些關於印度不為人知的故事,網友:最後一個能不能別這麼嚇人!
※印度最令人心酸的地方,每一個女人都有一個悲慘故事
※這都是些啥?印度真是個神奇的過度,那裡的蛇都不止一個腦袋!
※印度是個奇葩的地方,什麼人都有
※印度|我在這最浪漫的地方,艷遇了一個殺人犯。
※一個真實的印度,大多數人看完這輩子都不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