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太醫判死的人,竟然吃了一樣水果痊癒了

被太醫判死的人,竟然吃了一樣水果痊癒了

被太醫判死的人,竟然吃了一樣水果痊癒了


被太醫判死的人,竟然吃了一樣水果痊癒了


被太醫判死的人,竟然吃了一樣水果痊癒了

《北夢瑣言》有這樣一段記錄:


醫者,意也,古人有不因切脈隨知病源者必愈之矣。唐崔魏公鉉鎮渚宮,有富商船居,中夜暴亡,迨曉氣猶未絕。鄰房有武陵醫士梁新聞之,乃與診視,曰:「此乃食毒也,三兩日得非外食耶」僕夫曰:「主公少出船,亦不食於他人。」梁新曰:「尋常嗜食何物」僕夫曰:「好食竹雞,每年不下數百隻,近買竹雞並將充饌。」梁新曰:「竹雞吃半夏,必是半夏毒也。」命搗姜捩汁,折齒而灌之,由是方蘇。崔魏公聞而異之,召到衙安慰稱獎,資以仆馬錢帛,入京致書朝士,聲名大振,仕至尚醫奉御。有一朝士詣之,梁奉御曰:「何不早見示風疾已深矣,請速歸處置家事,委順而已。」朝士聞而惶遽告退,策馬而歸。時有州馬醫趙鄂者,新到京都,於通衢自榜姓名雲「攻醫術士」。此朝士下馬告之,趙鄂亦言疾已危,與梁生所說同矣,謂曰:「只有一法,請官人剩吃消梨,不限多少,咀不及,捩汁而飲,或希萬一。」此朝士又策馬歸,以書筒質消梨,馬上旋到家,旬日唯吃消梨,頓覺爽朗,其恙不作。卻訪趙生感謝,又訪梁奉御,具言得趙生教也。梁公驚異,且曰:「大國必有一人相繼者。」遂召趙生,資以仆馬錢帛,廣為延譽,官至太僕卿。


《北夢瑣言》為宋代孫光憲所撰,作者寫作態度很嚴謹,「每聆一事,未敢孤信,三複參校,然始濡毫。」所以此書之記錄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北夢瑣言》記載唐武宗迄五代十國的史事,包含諸多文人、士大夫言行與政治史實,為研究晚唐五代史提供了可貴材料。《太平廣記》多摘錄此書,引文達247條,《舊五代史》援引33條,彭元瑞《五代史注》援引137條。《資治通鑒》亦多次引用此書。這一則記錄,我看出了什麼呢?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正如巴甫洛夫所言:「無論在什麼時候,永遠不要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了一切。」(這句話,是否也適合那些詆毀中醫之人呢?)梁新作為一個身居高位的人,沒有因為別人治好了自己治不好病,為維護自己的面子去打擊後來者,而是主動提攜自己的對手,這樣的胸懷,恐怕夠某些人學習一輩子的。


小小的梨能夠治大病,還有例子。

《泊宅編》:有仕宦病消渴,醫謂不過三十日死。亟棄官歸,途遇一醫,令致北梨二擔,食盡則瘥。宦如其言,食及五六十枚而病癒。楊吉老介醫木甚著,一士有疾,厭厭不聊,往謁之。楊曰∶汝證熱已極,氣血全消,三年當以疽死,不可為也。士不樂而退,聞茅山一道士,醫術通神,但不肯以技自名。乃衣僮僕之服,詣山拜之,願執役席下,道士喜留,只事左右,歷兩月久。覺其與常隸別,扣所從來,再拜謝過,始以實告。道士笑曰∶世間那有醫不得的病,試診脈。又笑曰∶吾亦無葯與汝,便可下山買好梨,日食一顆,梨盡取干者泡湯,和滓食之,疾自當平。士人如戒,經一歲復見吉老,顏貌腴澤,脈息和平。驚曰∶君必遇異人,士人以告。楊衣冠焚香,望茅山設拜。蓋自咎其學之未至也。這段記錄出自《本草備要》。這更是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故事。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即歷史 的精彩文章:

想與丫鬟偷歡,結果被夫人灌了一肚子尿
呂不韋是如何成為竊國大盜的
您可能感興趣

慈禧得了一種病,為何把太醫都給,秘密處死了?
慈禧得了一種病,經驗告訴她,所有把過脈的太醫都得死!
慈禧得了一種病,經驗告訴她,把過脈的太醫都得死
咸豐皇帝死了慈禧卻懷了孕,當時太醫只說了一句話,結果救了他
咸豐早沒了,慈禧卻為何有了身孕?可難為壞了把脈的太醫
慈禧突發得怪病,為他把脈的太醫卻什麼也不敢說,原來是有身孕了
慈禧患了一種怪病,經驗使她明白,給她把過脈的太醫都會死
太醫都治不了慈溪太后的病,沒想到被他治好了!
太醫都治不了慈禧太后的病,沒想到被他治好了!
同治帝因得了一種恐怖的病,太醫不敢說出來,導致突然駕崩
一個皇帝在熟睡中,一根繩子套上了脖子,結果太醫被嚇死了
慈禧太后得病後,太醫看過之後都被她處決了,她究竟是什麼病
中年慈禧突然得了怪病,太醫診斷後說能治,可寧死也不敢說出病因
嘉靖沒有被宮女勒死,救活皇帝的太醫卻死了,死因讓人汗顏
皇帝死後身體又動了,大臣要傳太醫,宰相卻說:活過來也得歇菜!
老公咸豐都不在幾年了,老婆慈禧卻懷孕了,診脈的太醫提著腦袋也診斷不出來?
御醫和太醫,雖然僅僅是一字之差,但是這本質和待遇可是天壤地別
慈禧並不是一生無子,一個太醫直到死後才冒死說出慈禧的秘密!
太醫也是一個「正常男人」,為何皇帝對於他們進入後宮一點都不忌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