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劉江永:安倍外交組合拳旨在修憲意在中國

劉江永:安倍外交組合拳旨在修憲意在中國

>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4月29日訪華,隨後又到訪泰、老、緬、越四國;首相安倍晉三5月1日起先後到訪了意、法、德、英、比、俄等國。這套「黃金周外交」之後,5月下旬日本將主辦七國集團峰會,7月中旬將舉行國會參院選舉。另據報道,日本防衛大臣和國家安全局長也有訪華意向。這是2016年安倍政府內政外交一盤棋的一套組合拳,其對中日關係的影響值得關注。


安倍「黃金周外交」可能還是意在中國


作為日本外相時隔四年的首次訪華,岸田此訪符合中日雙方需要。因為今年下半年,日本將主辦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中國將主辦20國集團峰會,中日兩國領導人有可能在這種國際會議多邊場合碰面。另外201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面對中日關係的挑戰和改善關係的機會之窗,提前溝通協調很有必要。

但無論從岸田訪華結果還是從安倍「黃金周外交」全局看,中日關係仍有不容樂觀的一面。安倍政府今年議程上最重要的一項,就是確保自民黨在今年7月國會參院選舉中獲勝。若能獲得參議院2/3以上多數議席,安倍實現修憲目標就可水到渠成。但現在日本內外因素對安倍政府多有不利。在日本國內,國民生活改善甚微,日元升值導致日股下跌,熊本大地震使其提高消費稅的政治承諾再度面臨挑戰;安倍內閣強行通過和實施「新安保法」引起日本公眾擔憂。在國際上,去年日本與韓國就「慰安婦」問題貌似取得突破,但實際並未徹底解決;日本在烏克蘭問題上配合美國對俄制裁,加之領土問題障礙,原定普京總統訪日一拖再拖;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搞所謂「國有化」嚴重損害中日關係,現又積極介入南海問題,給中日關係雪上加霜。在此背景下,日本在野黨能量在聚集,可能會使自民黨無法在參院選舉中大獲全勝,其修憲算盤也可能落空。因此,安倍亟須在參院選舉前取得外交成就。


安倍政府的「黃金周外交」一方面與中國「握手」,另一方面又強化同歐洲、東南亞兩線的外交、安全合作,從而形成日本「新安保法」實施後的對華戰略新格局。從這個意義上講,岸田訪華具有摸底、試探的「預防性外交」性質,他到訪東盟國家時又開始呼籲東盟團結一致,針對「中國推進軍事據點化」的南海問題確立「法治」。安倍訪意、法、德、英主要目的是為主辦七國集團峰會造勢,在東海、南海議題上爭取這些國家支持;出訪俄羅斯則是希望利用普京受到美國擠壓的困境而促俄鬆動在領土問題的立場,拉近日俄關係,間接牽制中俄。總之,安倍「黃金周外交」的落腳點可能還是中國。


日本對華舉著互惠旗子、投下對抗棋子


40多年前,中日兩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精神指導下實現邦交正常化,締結了和平友好條約。新形勢下,中日應在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同時,在共同安全、綜合安全、合作安全和可持續安全這一「可持續安全四項原則」的新理念框架內尋求化解矛盾,改善關係。

對中日兩國而言,以武力解決領土爭端既不符合《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也難實現本國可持續安全。中國需要強大的國防力量來保衛領土領海安全,但同時會以綜合手段和方式來維護國家安全利益,避免國際衝突甚至戰爭。中國是海陸兼備的亞洲大國,日本是東亞海洋國家,雙方完全可以通過和平合作來相互促進可持續安全和發展。比如中國提倡共建「一帶一路」,一直對日本敞開大門。遺憾的是,安倍內閣不但態度消極,還積極配合美國搞TPP來制衡中國。因美日兩國內部都有不同主張,TPP現在似乎也變成了一鍋夾生飯。


20世紀80年代,日本政府曾通過日元貸款等政府開發援助(ODA)成為中國改革開放最好的合作夥伴之一。其後,日本本應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就中獲益,但它種了樹卻不乘涼,反而不斷製造事端,導致日本企業喪失大好機遇。日方似乎是放著與中國合作的陽關道不走,非要走有損日本國家利益的獨木橋,採取的是舉著戰略互惠旗子、投下戰略對抗棋子的「陰陽政策」。其結果是中日貿易滑坡,日本經濟減速。相比之下,韓國、美國、德國、英國等國則搭上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順風車。美國早已取代日本成為中國最大貿易對象國,中韓貿易總量不久也可能超過中日貿易規模。


去年12月,日本外務省曾專門召集東盟各國代表赴日以兜售日本軍事裝備。如果日本今後從高質量民品貿易立國模式轉向通過武器出口來滿足大企業牟利需求,則其無異於飲鴆止渴,並可能給東亞乃至世界秩序帶來新的不穩定因素。隨著利益獲取方式的結構性改變,戰後的和平國家日本可能終將踏上一條害人害己的不歸之路。對此,日本當政者該猛醒了。


改善中日關係需突破領土問題瓶頸


改善中日關係符合兩國根本利益,兩國高層對話也是必要的,關鍵是談什麼、怎麼談和效果如何。在中日外長會談中,王毅外長明確提出改善中日關係的四點要求。今後中日關係能否改善或有幾個看點:一是日方是否還在東海、南海問題上給中方出難題、搞對抗;二是日本在台灣問題上扮演何種角色;三是日本政府對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的態度是否轉趨積極;四是未來中日青少年交流在釣魚島問題、歷史等問題上會產生何種結果。

當然,如果主要障礙得不到化解,中日關係不僅難以改善,甚至還可能會惡化。據去年中國外文局和日本「言論NPO」所做民意調查顯示,認為中日關係發展障礙是釣魚島領土爭議的中方受訪者佔66.4%,日方受訪者佔56%,連續四年居於首位,然後才是歷史認知問題。


既然明確了釣魚島歸屬認知爭議是主要障礙,也就找到了改善兩國關係的關鍵。日本與釣魚島問題相關的政策建立在歷史認知偏差與法理誤讀基礎之上,只要中方繼續有針對性地把歷史事實真相和法理依據說透,將日本的錯誤認知和誤解逐一破解,這個問題就會找到轉圜的突破口,兩國關係也有可能找到改善的路線圖。當然,在這個問題上需要日方與我相向而行,這是改善中日關係的關鍵所在。(作者是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


責編:劉江永

您可能感興趣

安徽毫州舉行首屆全國葯膳大賽 旨在弘揚中醫「治未病」
中國綠色食品總部基地在湖南設立產業基地,旨在建設「健康中國」
日本官員:安倍訪珍珠港旨在悼念而非道歉
日本加強與周邊各國的防務領域交流,旨在牽制中國
專家:安倍訪俄旨在強化日本在國際舞台的地位
美國設立特別委員會 旨在抵制「俄羅斯潛在影響」
韓美防長舉行會晤 商定年內部署薩德旨在反制朝鮮
美、日、韓聯合軍演旨在恐嚇朝鮮還是意圖亞洲新基地
王國維:教育的宗旨在使人成為「完全」的人
美國新戰略旨在遏制伊朗的侵略
70年來巴黎公交線路首次大整改,旨在造福郊區居民!
美國新版入境限令「拉黑」朝鮮旨在威懾升級?
賽門鐵克收購以色列移動安全初創公司Skycure 旨在構建網路安全防禦平台
文在寅推遲「薩德」部署 旨在爭取實現「自主國防」
英國政府提出旨在加強公司治理的建議
韓國防部:美航母重返朝鮮半島旨在應對朝鮮挑釁
日本自衛隊啟動「海外動武」訓練 旨在實施集體自衛權
李在鎔上訴前更換律師 旨在「強化」律師團隊
韓國慰安婦少女像成首爾巴士固定乘客,旨在銘記殘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