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葫蘆絲 川西平原上的傣家天籟
葫蘆絲是雲南少數民族特有的樂器,但在新津縣花橋鎮,卻有一位做葫蘆絲的手藝人,他做的葫蘆絲行銷雲南,也在川西平原上吹奏起傣家的天籟。
曾製作數以萬計的笛子
在一縷悠揚的葫蘆絲音樂的引領下,我們在成都遠郊新津縣花橋鎮上,終於找到了沈雲新。某日,當我聽說新津有一位製作葫蘆絲的民間藝人,那一刻,我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成都地區有人能製作葫蘆絲?這可是雲南少數民族特有的樂器啊!見我們到來,沈雲新趕忙起身從鋪子里走出。這間兼營葫蘆絲樂器和各類鞋子的店鋪大約有十二平方米,看得出在這個鋪子里,鞋子比葫蘆絲要好賣得多。今年六十二歲的沈雲新非常好客,無論如何要我們到他家裡去坐坐,並一再說他的家離鎮上不遠。
沈雲新上了我們的越野車。沿大件路開了一段後,越野車駛上了一條狹窄的機耕道。六月的鄉間綠意深濃。沈雲新說,他的家快到了。一番梳洗打扮後,沈雲新方才來到院子里,向我們娓娓談起葫蘆絲和他自己的家史:
抗戰勝利後的第一個冬天,沈雲新出生在當地著名的沈家大院。他說:「大院外的壩子上聳立著兩根高高的桅杆,桅杆頂端掛著巨大的石斗。那是我祖父、叔祖父雙雙中舉的標誌。在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時代,這桅杆代表著一個家族無上的榮耀。」沈雲新擺起自己的家史,內心充滿了自豪。
從小沈雲新就特別熱愛音樂。父親去世得早,母親一人實在無法拉扯兄弟姐妹六個孩子,因此,十四歲時,沈雲新便輟學了。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六個孩子常常食不果腹,衣不遮體。但即便在那樣艱難困苦的年月,沈雲新也從未放棄對音樂的熱愛,「再苦再累,歌兒時時都要唱的」。「茫茫人生路漫漫/幾多風雨幾多寒/誰人不曾有得失/誰人終生無恩怨/只要我心中感到光明磊落/眼前就會升起朝霞一片……」十餘載,至今初衷未改。其中滋味非個中人難以言說。1962年,沈雲新的這首樸素的小詩既寓示了他人生的坎坷,又表達了自己面對坎坷人生的坦然與達觀。
十五歲那年,輟學在家的沈雲新開始自學吹奏並製作竹笛。未曾料到,一入門便在其間浸淫了四年的沈雲新有幸認識了他音樂方面的啟蒙老師楊奭章先生。「楊老師原是樂山京劇團的琴師和鼓師,能演奏並製作十餘種樂器,其中尤以板胡、京胡、揚琴見長。在他的悉心指導下,我逐漸學會了識簡譜。」談起自己的恩師,沈雲新充滿了深情。「我與楊老師朝夕相處了整整三個月,這期間,我親身感受到了音樂的巨大魅力。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我們師徒倆一把胡琴,一支笛子,邊走邊演奏,總會有少則十餘個,多則上百個音樂愛好者跟在我們身後。有一次在夾江縣,一個音樂愛好者一直跟著我們走了好幾條街,臨別時說道:『安逸,硬是安逸,比吃一碗醪糟蛋還安逸!』如此比喻,現在的人或許會不以為然,但在那個糧食極度匱乏的年代,此話足以形容音樂帶給人何其美妙的感受。」這給了沈雲新極大的鼓舞。從此,製作銷售笛子近四十年,可謂這個群體中的「西南第一人」。
為銷售笛子,沈雲新的足跡踏遍了西南三省。在外遊歷的同時,他廣泛吸收各地風格各異的音樂元素,對笛子製作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進。1985年,沈雲新製作的笛子擺進了成都九大商場的樂器專櫃,數以萬計的笛子通過這些窗口流到全國各地愛好者手中。
見識葫蘆絲的真面目
沈雲新對葫蘆絲的熱愛要追溯到二十五年前,他看的一部電影《孔雀公主》。電影里深深打動他的並非唐國強(飾王子)和李秀明(飾公主)演繹的愛情故事,而是那段優美動聽、如夢如幻的主題曲。看完電影,沈雲新暗下決心,一定要找到能奏出這美妙音樂的樂器。1998年,當沈雲新背著笛子來到雲南銷售時,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再次聆聽到了那令他魂牽夢繞的聲音。原來那膾炙人口的「仙樂」就來自這名叫葫蘆絲的樂器。葫蘆絲,多麼曼妙的音樂,多麼曼妙的名字!
知道了這樂器叫葫蘆絲,沈雲新便急切地想擁有一個,同時,心底還產生了製作葫蘆絲的奇妙念頭。或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華夏民族的工匠精神正在他血液里秘密傳遞。然而,又到哪裡去尋找呢?既然葫蘆絲就產自雲南,何不去大理看看,或許會在那兒找到呢。正值農曆三月中旬,一年一度的「三月會」可是大理最熱鬧、最盛大的聚會。果然,在沈雲新抵達大理的第二天,就在大街上看見有人邊吹奏邊兜售葫蘆絲。可是,沈雲新聽了好一陣子,賣葫蘆絲的人卻始終沒有吹奏出完整的曲調。沈雲新走上前去,把葫蘆絲拿在手上仔細端詳:只見該樂器一個葫蘆,下端並排插著一大二小三根竹管,主管開著笛子似的孔,吹孔則在葫蘆的頂端。沈雲新小心翼翼地試著一吹,嘿!響了!看來這葫蘆絲挺容易掌握的。可是,當他繼續吹奏時卻失望了,這葫蘆絲七個孔竟有三個孔不發音!沈雲新忙問兜售者:「怎麼只有四個孔發音?」「沒錯,葫蘆絲就是這樣的。」兜售者頗不以為然。這樣的解釋當然無法讓人信服。可接下來的幾天,沈雲新遇見的葫蘆絲全都是發音不全的。
沈雲新後來才知道,原來這些兜售者的葫蘆絲全是粗製濫造的,只是外觀上看起來像葫蘆絲而已。真正能用於演奏的,只有西雙版納才有。急於想見識葫蘆絲真面目的沈雲新,於是馬不停蹄去了西雙版納。幾經周折,終於買到了一支當地製作得最好的葫蘆絲。在從昆明回成都的途中,沈雲新經常吹奏葫蘆絲,以便儘快掌握演奏技巧。每次演奏,那天籟之音總是引得許多人讚不絕口。有那麼多人喜歡葫蘆絲,這給沈雲新製作葫蘆絲以極大的信心。
整日琢磨怎樣製作葫蘆絲
如獲至寶的沈雲新回到新津家中,便整日琢磨怎樣製作葫蘆絲:這樂器的外表看上去並不複雜,可這葫蘆里又埋藏著怎樣的玄機呢?要完全弄清楚它的發音原理,看來非得拆開來研究不可了,就像當年大文豪蘇東坡為製作古琴,拆開了一床家傳的唐琴。這時,站在一旁的兒子提醒道:「爸爸,你得仔細考慮清楚啊,如果這一拆,把葫蘆絲整個兒給破壞了呢?」「結果可能不至於那麼糟糕吧!」沈雲新說,「假如真的那樣,我也就認了。」沈雲新一邊回答兒子,一邊小心翼翼地把葫蘆絲的主管拆開,葫蘆里竟空空如也,主管上部貼著一個小小的銅片,銅片上開了一個形似三角形的上下活動的簧舌。原來葫蘆絲就是以葫蘆作為音倉的簧管樂器嘛!葫蘆絲簡單的外觀麻痹了沈雲新。他萬萬沒有料到,這看似容易製作的樂器,一旦仿製竟那麼麻煩,待他真正仿製成功,竟耗去了自己近一年的時間。
葫蘆絲,又名葫蘆簫,傣語稱「篳郎叨」(「篳」為傣語吹管樂器的泛稱,「郎」為直吹之意,「叨」即葫蘆),可分為高、中、低音三種類型,常用的調為b、B、C、D等。作為極富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雲南少數民族樂器,主要流行於傣、彝等民族中,在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雲南德宏、臨滄地區盛行。作為一種古老的樂器,葫蘆絲的歷史可追溯至先秦時代,它是由葫蘆笙演進改造而成的。在構造上仍保持著古代樂器的遺制,簫管數目正與三管之龠相同,兩支副管不開音孔也和古簫完全一樣,而發出持續的五度音程,則與古龠的「以和眾聲」惟妙惟肖。但它的主管已開有七個音孔,與後世的簫、笛十分近似,又顯示出它在歷史上的飛躍。在傣族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很久以前,一次洪水暴發,一位傣家男子抱起一個大葫蘆,闖過驚濤駭浪,救出自己的心上人,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感動了美妙的樂聲,頓時風平浪靜,鮮花盛開,孔雀開屏,祝願這對風雨同舟的情侶吉祥幸福。從此,葫蘆絲在傣族人家世代相傳。另有一種說法是因為它吹出的顫音有如抖動絲綢般飄逸輕柔,因此又叫「葫蘆絲」。了解了葫蘆絲的歷史,又知道了許多關於葫蘆絲的美麗傳說,更堅定了沈雲新製作葫蘆絲的信心。
駱駝祥子
中國最早道觀喬遷52年後首修完工
十年來國內傣族研究
客家絕技「五華提線木偶」東南亞巡演
《世間最美的情郎:倉央嘉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