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袁世凱怎麼就成了冤大頭

袁世凱怎麼就成了冤大頭

袁世凱怎麼就成了冤大頭



袁世凱百年忌日系列04

民國年間鑄造的袁世凱頭像銀幣,俗稱「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可我們河南帥哥袁世凱本人呢?由於諸多原因,普遍的中國民眾並未讀懂袁世凱,所謂的「袁大頭」,實質上是個「冤大頭」!


革命話語系統下,一般的學者喜歡把袁世凱的出身定位為「地主官僚軍閥世家」。其實,袁家家風官風都挺好的。即使袁世凱本人也算不上軍閥,他夢想國家大一統,軍隊國家化,可惜夢未圓人已逝。


主流史家喜歡把袁世凱本人定位為紈袴子弟,動不動拿袁世凱的不喜讀書說事。以平常心論之,哪個正常的孩子喜歡讀中國所謂的「書」——明清科舉時候的書,還是現在應試教育的書?


科舉不利,袁世凱投筆從戎。他投奔的是慶軍統領、正在登州幫辦海防的乾爹吳長慶。之後朝鮮發生事變,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袁世凱成了李鴻章在朝鮮的總代理,小夥子做事虎虎生風,人稱虎頭。問題是李鴻章的外交乃是蛇尾。於是清朝抗日援朝終成虎頭蛇尾。不過袁世凱個人還是有斬獲的:一是朝野中人對他刮目相看;二是朝鮮乃他的實習基地,之後他在大清舞台上的成熟與幹練即得益於此。

中日甲午之戰的副產品之一就是刺激中國產生了民族主義,朝野上下有了恥感。只不過反省半天,居然還是器物改革、練兵籌響兩大端,袁世凱在一幫大佬的舉薦下練上了新軍。可惜主流史家認定此乃軍閥的肇始,還有人更進一步,把曾國藩稱作「近代中國軍閥的鼻祖」。按他們的邏輯,岳飛更是特大軍閥了。


甲午之戰還刺激了康梁維新。袁世凱當然也維新。當時,稍具良知、稍具清醒意識的士大夫都在發出改革變法的呼聲,但是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念與方式:孫中山是暴力革命,開天劈地換新顏;張之洞中體西用,是馬體牛用或者牛體馬用,驢唇不對馬嘴;頑固派維舊,僅希望人心嶄新一下,比如激發天良什麼的;康梁有些狗急跳牆……總之,論穩健與實用,還數袁世凱。一句話,維新理念與人不同,怎麼能說是假維新?


袁世凱能從康梁狗急跳牆般的政變中解脫出來是他的幸運。諸多學者現在也論證政變的發生不是出於袁世凱告密,袁世凱是事後補告,只不過這種補告加重了政變的程度:一是光緒本人遭遇囚禁,差點被廢;二是榮祿出於保護光緒的目的對六君子不審而斬,導致康的圍園密謀終不被世人所知,加之康在海外大搞野狐禪,導致世人不識康真面目,把他認作進步維新的代表,袁世凱就只能是「反黨反革命」分子了。


主流史家喜歡說袁世凱鎮壓義和團,鮮血染滿了紅頂子,人民劊子手云云。可是,身為朝廷大吏,保境安民是他本職工作,你讓他遇人造反,就跟人同去同去?再說中國從古至今的農民起義都談不上愛國愛民,只能說充當了改朝換代的工具與殺富不濟貧的利器。同去幹嘛呢?


義和團的副產品是八國聯軍進中國,而八國聯軍進中國讓太后明白,不改革不行了。從1901年到1907年,袁世凱直督六年舉辦了一系列新政,北洋勢力也進一步坐大。只不過在大清特色的體制下,這勢力也全看主子的喜惡了。因為政府想攆他回家,他就只能回家;如果不是革命黨起事,袁世凱也就終老洹水了,而且最終能不能終老還要看政府的意思,所有的安全,既是暫時的更是有限的。都認為袁世凱勢大,除不得,可是政府讓他回老家,他還不是乖乖回了?北洋軍造反了還是他屬員造反了?門兒都沒有。

對於清政府來講,一開始就真的立憲也太難為他們。按照梁啟超的設想,應該先行開明專制再行君主立憲。無它,沒有自治習慣與團體公益觀念的種族是玩不好共和的。問題是,革命派要跑步進入共和。武昌槍聲響了,中外朝野一齊呼喚上了袁世凱,袁世凱握著釣桿淡定地說: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飛的結果,眾望所歸袁世凱,大總統居然非袁莫屬了。在此之前,革命黨那邊推舉孫中山先做了民國的臨時大總統。孫中山的意思是,做大總統可以,但是做法式責任內閣制下的總統,我不幹。他認為內閣制「斷非此非常時代所宜」,更不樂意「自居於神聖贅疣,以誤革命之大計」。總之要干就干美式大總統。其他革命黨呢,一是覺得總統制乃本黨一貫之追求;二是覺得若行責任內閣,宋教仁必是責任內閣總理了,想得美,不能遂了這臭小子的賊心!於是孫中山就做了美式大總統,支撐這種制度的乃革命黨人武昌起義後制訂的《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可是就資歷威望、實際行政經驗、軍隊實力、外交支持等主客觀情勢而言,孫中山又不得不讓位於袁世凱。


讓得不甘啊,於是趕緊制訂《臨時約法》以取代《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由於動機不純,所以這個文件制訂得非常匆忙——對比一下美國1787憲法的難產(制憲會議從5月25日開始,到9月才結束),以及制憲會議代表的小心與謹慎,更能襯托出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出籠時的輕浮與草率。可以說,自二月七日開始至三月八日,三十二天的時間,《臨時約法》即全部通過,且主要目標,就是變總統製為內閣制,想把大總統規定成一個不負實際政治責任的國家元首。


總統制就這樣搖身變成了責任內閣制。還有,一般責任內閣制政體,是不設副總統的,但革命黨出於多種考慮,又把黎元洪整成副總統,放到了袁世凱的座椅身旁。


結果袁世凱就讓他們坑了:他那總統不是美式總統,甚至也不是法式責任內閣制下的總統。法國當時是第三共和,法國總統至少還可解散議會,袁卻連這最後的制衡權都沒有。相形之下,議會的權力卻大得無邊無沿,除了立法權之外,行政權也都是它的了:對臨時大總統行使的重要權力,比如對國務員和外交大使公使的任命,具有同意權和最後決定權;可以提出質問書於國務員(國務總理和各部總長),並要求其出席答覆;有對總統與國務員的彈劾權等。

嘛叫三權分立?三權分立就是立法、司法、行政三大塊,被分賦於三大系統,而《臨時約法》下的議會卻幾乎把三大塊蛋糕全吞自己肚裡了,議會本身卻沒有任何限制,行政當局對國會沒有任何制衡權(如解散權)。如果串成一條法理上的食物鏈的話,民國鏈條是這樣的:內閣總理吃總統,議會又吃內閣總理。反過來,內閣總理與總統卻吃不著議會一口。三權分立,就這樣給《臨時約法》搞成了國會獨大,致使國會議員肆無忌憚,再加上確少英國所謂的「女王陛下忠實的反對黨」之類的國家利益至上的政黨意識與職業道德,所以民國就悲劇裊,總統和議會、總理和議會、總統和總理,搞不完的磨擦。


不得不承認,那時候的民眾沒有共和素養;那時候一切黨都沒有群眾基礎;那時候的革命黨不懂政黨精神,諸多黨員是跨黨人士,有些黨員乾脆沒有政治信仰,把入黨當作仕途,黨義模糊,黨爭卻一點也不模糊。於是內閣習慣性流產,子彈更是亂飛。總之,革命年代,參與其中的人都在越界,都不知自己的本分何在,或者說知道也不遵行。袁世凱這個法式總統當得那叫一個憋屈!


二次革命後,袁世凱把自己的法式總統,改造成了美式總統。中央權威算是有了。問題是時不利兮騅不逝,小日本給他扔過來一個「二十一條」。「二十一條」取材於日本黑龍會黑龍會。其首腦內田良平、顧問頭山滿都是孫中山的好朋友,孫中山的同盟會就是在黑龍會的斡旋下於黑龍會總部成立的。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前在日本演說,有日本財閥當面攛掇曰:「余甚喜援助革命家,且極願再度援助之」。所以有學者懷疑孫中山與「二十一條」脫不掉干係。但是日本並不是很成功:被袁世凱政府玩得在國際上大丟其人,實際的談判也沒沾到什麼大便宜。說它是不平等條約尚可,若說袁世凱賣國,則過了。袁世凱是合格的民族主義者,並且是堅定的反日派。相形之下,為了推翻袁政權,孫中山曾經與日本朝野人士討論,希望日本派兵支援他的革命,作為交換條件,「中國新政府可以東三省滿洲的特殊權益全部讓予日本」,「可以滿洲作為日本的特殊地區,承認日本移民和開拓的優先權」。中山先生這是二十幾條呢?


袁最大的跟頭是稱帝,雖說是君主立憲,可他的政治對手們假裝不知道,相對於原先的君主專制,君主立憲不但不是復辟倒退,甚至是千年的政治大躍進。按保守主義的視角,政權掌握在一個人(皇帝)、少數人(貴族精英)或者多數人(民主)手裡,都不是問題,問題是權力運作的方式!一句話,國體無所謂,關鍵是政體,政體是憲政就行。當時的日本、英國、德國,都是君主立憲,誰能說人家不是民主憲政?可惜中國人就跟《莊子?齊物論》中的猴似的——宋國(我們河南商丘)一個養猴的感覺猴食匱乏,就給猴子們開會說:「以後咱的橡果,早上三顆,晚上四顆,行不?」眾猴一聽,群急。於是他改說:「那這樣,早上四顆,晚上三顆,行不?」眾猴一聽趴在地上狂喜。這個故事本來是想告訴大家,名和實、形式和本質要分得清,但中國人在傳遞智慧時,越傳越傻,愣是把個「朝三暮四」傳遞為「朝秦暮楚」。時至如今,還是一聽皇帝就跳腳,一聽共和就倆眼笑迷迷,也不管它哪門子皇帝與共和,國體與政體都分不清,這跟猴類有啥差別?

袁一開始並沒有稱帝的意思,只不過架不住外間的紛擾、兒子及身邊人的哄抬,當然也不是沒有民意的成分,湖北商民裘治平上書提出「共和幸福不如亡國奴」。其他人,不管是美人古德諾,還是籌安會六君子,靜下心來讀讀他們的文章,也不是沒有學理上的說服力。總之,事情就這樣弄開了。


世人都同情孫中山,不知孫中山的幸運正在於他沒有上位;世人都恨袁世凱,不知袁世凱的悲劇就在於他的上位。試想走向共和這種華麗的制度轉型,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多民傻的破舊社會,怎麼能會是一日之功?民國初建之時,不但袁世凱的智能條件不夠,一般民眾、革命精英,哪方條件足夠?袁世凱的悲劇,不是他一個人的悲劇,實在是民國的悲劇,民族的悲劇,中國歷史的整體悲劇。面對這種悲劇,我們更需要的是心靈的悲憫、文化的反省和制度的重建,而不是簡單地辱罵可以了事的。簡單辱罵,無非是給晚清民國的悲劇,尋找一個替罪羊而已,袁世凱的「冤大頭」也就這樣當定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端木賜香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袁大頭何以成為冤大頭?袁世凱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天價袁大頭九成不姓 「袁」悲催的袁世凱
袁世凱為什麼被叫袁大頭?為什麼袁大頭銀元如此普及
袁世凱是如何成為成為「冤大頭」的?竊國大盜也有不得已之處
袁世凱被什麼嚇得一夜白了頭?
「袁大頭」其實是個「冤大頭」,那些年一直被誤會的袁世凱!
看見這棵大槐樹,就找到了祖宗,李自成,袁世凱,士兵都不敢放肆
慈禧眼見袁世凱的勢力越來越大,為什麼不幹脆殺了他?
袁世凱的墓為何不叫袁陵?只因一人改了一個字,結果皆大歡喜
袁世凱的墓地為什麼建成,只要見到紅衣人就必須殺
誰勸進稱帝袁世凱都猶豫,但看了這個洋皇帝的信他就聽了,原來是袁大頭偶像
袁世凱被人這樣唾罵,為什麼國民的錢幣還要用袁世凱頭像
憑藉一元錢起家,他成為袁世凱去世後權力最大的人
為何說「成也袁世凱,敗也袁世凱」?袁世凱救的人何止萬人
袁世凱墓為何不叫「袁陵」?只因遭眾人反對,改了一字,皆大歡喜
被輿論逼成皇帝的悲催大帥袁世凱
袁世凱心愛的九龍杯被打碎了,他為什麼還高興?這都因為一個謊言
妻妾成群,袁世凱卻獨愛這個男人,他的背叛徹底壓垮了老袁
袁世凱年輕時的能力有多大?他大喊一聲,能讓一國軍隊九成倒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