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的名義吻你
「如果你想了解我,就仔細看我的畫吧
你會看出我是什麼樣的人,想做什麼樣的事。」
——克林姆特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Gustav Klimt(1862~1918)
奧地利畫家
19世紀席捲歐美的「新藝術」運動代表人物
維也納分離派的領袖人物
也是爭議最多、藝術表現最複雜的藝術家
最繪畫
1906年,席勒向維也納藝術學校(Kunstgewerbeschulein Vienna)提出入學申請並通過。他在那裡就讀,就由學校的多位教職員推薦到維也納當代藝術學院就學,學習油畫和素描,向克林姆特求師的。紀錄顯示1907年時,希特勒被這間學校拒絕,因此希特勒和席勒彼此認識,但一個走向藝術巔峰,一個...
希特勒帶著失落無奈離開維也納當代藝術學院之際,幸運的席勒投入了維也納藝壇教父克里姆特的門下。克里姆特非常喜歡這個門生,不僅購買席勒的畫,拿自己的畫和他交換,也為席勒引薦金主並介紹女人。
————————————————
鋼琴家和鋼琴老師約瑟夫的肖像
Portrait of Joseph Pembauer, 1890
艾蜜莉·芙洛格17歲肖像
Emilie Fl?ge at the age of seventeen, 1891
坐著的年輕姑娘
Young Girl, Seated,1894
瑪麗·布雷烏尼格的肖像
Portrait of Marie Breunig, 1894
女士肖像
Portrait of a lady, 1894
音樂
Music, 1895
愛
Love, 1895
朱尼厄斯
Junius, 1896
1896年的速寫,畫中女子,表情輕佻,充滿肉慾。
女士肖像
Portrait of a Lady, 1897
悲劇
Tragedy, 1897
魚血
Fischblut - fish blood,1898
帕拉斯·雅典娜
Pallas Athéna - 1898
分離派的象徵是雅典娜,代表著智慧、技藝、戰爭的希臘女神。
克里姆特於1898年畫了他的版本。
索尼亞·尼普斯像
Sonja Knips, 1898
海倫·克利姆特肖像
Portrait of Helene Klimt, 1898
角帽女士
Lady with Cape and Hat, 1898
壁爐旁的女子
Lady by the Fireplace, 1898
水中女神(衣魚)
Water Nymphs (Silverfish), 1899
長頭髮的女孩,「真相」畫作草圖
Girl with Long Hair, with a sketch for 『Nude Veritas』, 1899
高大的白楊樹2
The Tall Poplar Trees II, 1900
坦嫩瓦爾德(松林)
Tannenwald,1901
女體背部速寫
Two studies of a seated female nude from behind, 1901.
湖畔的白樺樹
Lakeside with Birch Trees, 1901
穀倉里的奶牛
Cows in the barn, 1901
弗里德曼肖像
Portrait of Rose von Rosthorn-Friedmann, 1901
音樂(版畫)
Musik (lithograph), 1901
《朱迪思和霍洛芬斯》是流露克里姆特表現赤裸裸的性的慾望的一幅代表作。它是以聖經《舊約》中的傳說人物為依據:朱迪思是修利亞城一位美貌的寡婦。公元3世紀時,亞述王國的大將霍洛芬斯圍攻修利亞城,朱棕斯為援救城市,潛入敵營,以美貌接近霍洛芬斯,刺死大將後,即挾其首級進城,從而使修利亞城得以解圍。克里姆特沒有強調她的英雄行為,而突出了她的淫蕩和殘忍。
金魚
Les poissons rouges, 1901-1902
油畫 181x66cm 瑞士所羅桑美術館藏
瑪麗?亨尼伯格肖像
Marie Henneberg (1901-1902)
貝多芬飾帶:對幸福的渴望。左牆
The Beethoven Frieze: The Longing for Happiness. Left wall, 1902
貝多芬飾帶:敵對勢力。遠牆
The Beethoven Frieze: The Hostile Powers. Far Wall, 1902
貝多芬橫飾帶(Beethoven Frieze)被印在奧地利100歐元硬幣。 硬幣包含更少暗示的繪畫元素,包括騎士的盔甲象徵著力量,一個女人拿著一個花圈象徵野心的勝利,昂首下來,緊握的雙手,象徵著同情的女人。
維也納名醫的19歲女兒肖像
Bildnis Gertrud Loew (1902)
櫸樹林
Beech Grove I, 1902
梨樹
Pear Tree, 1903
白樺林
Birch in a Forest, 1903
樺樹與農舍
Farmhouse with Birch Trees, 1903
大白楊樹,又名即將來臨的暴風雨
赫曼加莉亞肖像
Portrait of Hermine Gallia, 1904
日本舞女
Die Ta?nzerin (The Dancer) 1904-1918
女人的三個階段
The Three Ages of Woman, 1905
女人的三個階段。作於1905年。畫家運用象徵的手法將女人的一生——幼年、青年和老年三個階段濃縮在一幅畫中,這是一首不可逆轉的人生三部曲,表現出畫家對命運的感傷。克里姆特擅長以具象寫實塑造人物,而以圖案裝飾環境和衣飾,達到多樣變化和諧統一的美感。在這幅畫上構圖類似十字架,上方大塊黑顏色,這可能喻含對死亡的恐怖,表現了畫家生與死的觀念。
樹下的玫瑰
Roses under the Trees, 1905
景觀花園(草地上的花)
Landscape Garden (Meadow in Flower), 1906
花園裡的向日葵
Country Garden with Sunflowers, 1906
菊芋
Il Girasole (1907)
罌粟田
Poppy Field, 1907
——————————
哲學
Philosophy (final state), 1907
醫學
Medicine(final state), 1907
法學
Jurisprudence (final state), 1907
穿著淺藍色工作服的克里姆特-埃貢·席勒 畫
Klimt in a light Blue Smock by Egon Schiele, 1913
阿黛爾·布洛赫·鮑爾夫人
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 I ,1907
又名《艾蒂兒肖像一號》
油畫、銀箔、金箔 / 帆布,138×138 cm
藏於美國紐約新藝廊
花園
Flower
希望 2
Hope II, 1908
水上城堡
Water Castle, 1908
戀人-速寫
Two Lovers, 1908
生命之樹
The Tree of Life (1909)
母親與孩子
Mother with Children, 1909
阿特湖城堡2
Schloss Kammer am Attersee, II, 1909
Schloss Kammer am Attersee, 1911
The House of Guardaboschi, 1912
Malcesine on Lake Garda ,1913
Country House by the Attersee, 1914
Houses at Unterach on the Attersee, 1916
Park of Sch?nbrunn, 1916
Portrait of a Lady - 1917
阿美來·楚克坎德爾
Amalie Zuckerkandl, 1918
這些金燦燦,充滿裝飾性的圖案是克里姆特的標誌,在金箔耀目的光芒中,比黃金更迷人的,是美人迷離的秋波和嘴角蕩漾的淺笑,正是因為它們象徵的浮華,讓它們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種刻奇(Kitsch「媚俗」)。但克里姆特作為維也納分離畫派的創始人創作出的遠遠不止這些紙醉金迷的畫面,讓我們轉過頭來,看看藝術家對於自然風景所釋放的別樣激情。
維也納分離派總部
分離派反對古典學院派藝術
宣稱與其分離,主張創新
追求表現功能的「實用性」和「合理性」
既強調在風格上發揚個性
又儘力探索與現代生活的結合
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藝術風格
克林姆特創作的壁畫
"維也納分離派"頗為大膽獨特
雖然有取材於繪畫或自然題材的裝飾
但往往採用抽象的表現形式
體式簡潔,線條和造型連續有力
與「新藝術運動」所追求的自然有機形態
相距甚遠
克林姆特打破傳統繪畫形式
以金屬般絢爛的色彩和一維平面效果
運用富有象徵意義的形式語言
表現出強烈的華麗風格與工藝化的精美
分離派運動是維也納的驕傲
也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藝術的高潮之一
克林姆特的繪畫
擁有深刻的象徵主義內涵
和富於裝飾意味的獨特形式
將具象和抽象表現方法結合的天衣無縫
其融東方情趣於歐洲傳統繪畫的探索
對歐洲繪畫發展史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對於如今的時代也有深刻的影響和啟發
2016中國美術學院
中國經典油畫 肖像篇
油畫的東方精神追求
用色彩歸納的世界
※用生命的名義
※名號是彌陀的生命,也是我們的生命
※生命的意義
※珍惜生命的名言
※生命的名人名言
※遇到你以後,我的生命有了意義
※生命的名言名句
※生命的意義!
※外星生命: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也未必
※生命的意義:人生就是一場生與死的對白
※名人名言生命
※名人名言生命
※珍愛生命名人名言
※當生命不能繼續,這名醫生記錄下對生死與人性的思考
※有關於生命的名人名言
※生命的名言警句
※生命的奇蹟一地球上以龍命名的生物只有它
※關於熱愛生命的名人名言
※卡夫卡:生命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它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