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對於屈原之死,儒家與道家都有話說

對於屈原之死,儒家與道家都有話說

對於屈原之死,儒家與道家都有話說



>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戰國末期楚國貴族,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懷恨投汨羅江自殺。


屈原是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楚國士大夫。在他投江前偶遇的漁父對他勸解道:「有聖德的人,不受事物所拘泥而能隨世道轉移。世道都混濁了,為什麼不隨世俗的洪流而推波助瀾?眾人都昏醉了,為什麼不也跟著吃酒糟喝薄酒呢?為什麼還要懷抱白玉般的德操而自己弄得被放逐呢?「從漁父的言辭可知,其實他就是道家的化身。

對於屈原之死,儒家與道家都有話說


屈原應不應該自殺?儒家與道家有不同的看法。


儒家和道家的理論的基礎都源於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頭——《易經》。《易經》是闡述陰陽兩大對立又統一的因素相互作用的哲學體系,在此基礎上儒家和道家建立了完全對立的人生世界觀。


儒家「崇陽抑陰」。


君子屬陽,小人屬陰,儒家推崇君子之道。君子具有陽性的一切特性:陽剛、樂觀、正直、無私、光明正大、寬宏大量、積極上進、盡忠敬業、博學多才等等優良品質,且仁、義、禮、智、信五德俱全,是才德兼備的人。


儒家豎立君子的標杆,要求世人身體力行,首先要努力成為一位合格的君子,終極目標是超凡入聖。君子的反義詞就是小人,凡是與君子的行為背馳而道的人則稱之為小人。在論語中,孔子以君子和小人作對比,文中出現約十三四次,諸如「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名句,極力推崇君子之道,反對小人之道,其「崇陽抑陰」的用意可見一斑。

對於屈原之死,儒家與道家都有話說



孔子以君子作為理想人格的化身,樹立標杆,教化人們要做君子莫做小人,引導人心向善,教人盡忠職守,使家庭幸福,國家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穩定。君子成為歷代上至士大夫階層,下至貧民百姓所崇尚的楷模。


孔子在《易經.繫辭下轉》還為君子定下了一個重要的標準:「陽卦多陰,陰卦多陽。其何故?陽卦奇,陰卦偶。其德性何也?陽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陰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對於屈原之死,儒家與道家都有話說


孔子觀八卦卦象,除了「乾」、「坤」兩卦,發現陽卦多陰爻,陰卦多陽爻,是因為陽卦的總畫數為奇數,陰卦的總畫數為偶數的緣故。陽卦一陽二陰,象徵了一君統領二民,兩民一心一意擁戴同一君主,不懷二心,為君子之道;陰卦兩陽一陰,象徵了一民追隨兩君,懷有二心,一身事二主,為小人之道。

對於屈原之死,儒家與道家都有話說


1>


陽卦象徵君子,陰卦象徵小人。這就闡明了君子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不懷二心,一身不事二主」。這就是儒家忠君愛國思想的來由。儒家樹立「君子」這個道德標杆,教化世人用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標杆,對人自身的道德操守要求非常之高。孔子曾經說過「君子以致命遂志」,要求人們無論在任何艱難的條件下都要成為一位合格的君子,甚至為實現這一目標而不惜獻出生命的代價。屈原為了一身不事二主,踐行自己忠君愛國的節操,最後以死明志。按儒家的標準,屈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真君子。屈原自殺身亡也成為了必然事件。道家「崇陰抑陽」。「道」是《道德經》哲學思想的中心範疇。 「道」體無形、無相、無聲,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產生天地萬物且對天地萬物的影響無處不在。儘管這樣,「道」對宇宙萬物發生作用所呈現的徵象和原理還是有規律可循的,那就是陰陽兩大對立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宇宙萬物生髮運行的根本原因,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

對於屈原之死,儒家與道家都有話說



《道德經》提倡通過清靜無為、順應自然的方式實現「人道合一」,從而達到「無為而無所不為」的人生境界。對入世做事的具體手段,強調以「柔」為貴,「以退為進,以柔克剛」。 「退」、「柔」屬陰,「進」、「剛」屬陽,《道德經》強調利用陰陽轉化、物極必反的原理,使「至陰至柔」轉化成「至陽至剛」,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從而達到無堅不摧的目的。《道德經》中諸如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柔弱勝剛強」、「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等句,強調「以退為進,以柔克剛,」以「柔」為貴,充分體現了作者「崇陰抑陽」的思想。

對於屈原之死,儒家與道家都有話說



針對屈原的處境,道家認為「曲則全,枉則直」,退一步海闊天空。況且一個人的生死也應該順應自然,自然而生,自然而死,而自殺行為是違背自然的事。人處逆境,更加要懂得「以退為進」的智慧運用,順應時勢,隨波逐流,自在而逍遙。


道家認為屈原是不應該以自殺殉國的。漁父勸慰屈原遇事不執著凝滯於「物」,國家與君主對他而言不過是「物」而已,一切都是過眼煙雲,無所依附。人們所能依附的是大「道」而非國家和君主,只有通過清靜無為的修持,就可實現與大「道」同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只要做到順應自然,就可做天大的事,真正做到「無為而無所不為」。


與儒家不一樣,道家提倡「絕聖棄智,絕仁棄義」,反對豎立一個有對待觀念的「標杆」,認為正因為有了「標杆」才滋生了人們內心的攀比貪求之心,指出所謂的「標杆」正是人間的萬惡之源。

對於屈原之死,儒家與道家都有話說



而對於儒家的君子而言,國家和君主就是一切,只有依附於國家和君主,一切才有了存在的意義。一旦國家和君主沒了,君子也要死去,因為只有死才能最後成全君子的美名。儒家樂意樹立「君子」、「聖人」的標杆,而很多人也樂意成為這一的標杆「犧牲品」,讓後世稱頌傳唱,名留青史。對於屈原之死,儒家和道家都有話說。儒家曰「重於泰山」,我為你樹碑立傳。道家曰「輕於鴻毛」,屈原你不是姓「屈」嗎?怎麼你連「曲則全」的道理也不懂啊?


孰是孰非,也許漫長的歷史長河可以給出我們答案。


衡一文化:生生不息 平衡如一


感謝您關注衡一文化!讓我們一起探索和分享中華傳統文化的智慧吧!


地址:


佛山順德倫教雞洲長豐苑長興東三街1號(倫教雞洲幼兒園旁)

對於屈原之死,儒家與道家都有話說



諮詢熱線:


0757-2783 9020


136 9521 3000


189 277 50607


訂閱


2.點發現---掃一掃---掃描我們的二維碼---加關注


分享


在消息內容頁面,點右上角,發送給朋友或朋友圈。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大中國 的精彩文章:

咱們一起去逛書店,好嗎?
您可能感興趣

道家之道,儒家之道,佛家之道
儒家「中和」,道家「自然」,佛家「因緣」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
老子反對儒家仁義,為何道教還提倡儒家道德?
儒家經典,究竟都有那些?
他是儒家的傳承人,以孝著稱,卻因為不孝被處以死刑
儒家的另一面:孟子說皇帝無道我就移民
道不同不相為謀?看儒家道家相愛相殺演變史
古代的人是怎么相亲的,儒家思想真是祸害不浅
道家儒家算是同根而生,那麼為什麼它們又如此不同?跟這個有關!
告訴你真正的儒家思想,以德報怨還有後半句,儒家思想一點不軟弱
「佛家」是如何擊敗「儒家」「道家」成為主流信仰的?
儒家名言,儒家思想的核心
秦時明月各派長老實力對比,道家最弱儒家最強,墨家大不如前
南懷瑾:得意時儒家,失意時道家,絕望時佛家
中國人的風水觀:儒家「中和」,道家「自然」,佛家「因緣」
聽話聽音!莊子的「盜亦有道」其實是在開「儒家」的玩笑
为人处世的智慧:内用道家,外用儒家
儒家與佛家:文明沒有門派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