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超重,或許得怪你?
提到「流行」這個詞,頭腦中聯想到的多是一種服裝樣式、一類音樂風格或繪畫方式、一些食品、生活方式之類的東西。如果看到本文將要討論「肥胖」的流行時,是否會產生一種不搭調、錯搭了車的感覺?不過,從肥胖的出現過程和分布情況上看,它確實符合流行的東西所具備的一些特點。比如你看老照片或老電影時會發現,100年前人們一般較苗條,以後才逐漸肥胖起來;且不同地方的人不是一下子都變胖的了,而是先在世界某些地區出現較多肥胖個體,然後範圍逐漸擴大、蔓延到更廣大的地區、覆蓋一個國家或越出國界。當今世界上肥胖的出現率仍很不平均。有些國家,像美國,到處都是大胖子;而在中國,人們就苗條多了。不過這種流行體型已經跨過大洋來到中國。先落腳於大城市,再向小城發展。
看到這兒,你大概忍不住要反駁了:不對!肥胖是一種營養過剩的狀態,過度肥胖還是一種疾病,是一種現代文明病;它出現的原因與前面所說的各種流行的文化現象不是一回事。這種反駁有道理么?我得承認,確有一定道理,但我們的確看到了流行現象,還是應該具體分析可能的原因,看看這種流行到底是通過什麼途徑而發生的。
要解釋肥胖這類生理特徵在人群中的改變,最好先從遺傳和生理這些傳統的生物學領域去尋找答案。遺傳因素?不太像。因為遺傳是一個相當穩定的過程,在幾代人的時間範圍內我們的基因不可能發生很大的變化。有些人先天就肥胖,子女也跟著肥胖,但這些肥胖家族的存在不能說明在世界範圍內肥胖個體由少到多的趨勢。那就是環境因素?這個有道理。在現代社會,食品越來越豐富,品種越來越多,口味越來越誘人。從靠天吃飯的農業社會一路餓過來的人類子孫,哪能經得住這麼大的誘惑而不進食過量呢?機體活動減少也算一個方面。總的來說就是入的比出的多了,於是發生了肥胖。不過,在遠離溫飽線之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肥胖程度還是有差別的,比如富裕起來的中國人還是不如美國人肥胖。講到這兒,有人可能又要轉回到遺傳因素,畢竟不同種族有不同的遺傳基礎。但同屬白種人的法國人就比美國人苗條多了,倒是接近中國人的體型。
如此看來,還是需要再從社會的其他方面尋找原因。美國耶魯大學的社會學家兼內科醫生Nicholas Christakis的一項研究發現,肥胖確實可以像任何一種流行的文化元素一樣在個體間橫向傳播,造成肥胖者常有社會關係上的聚集現象。這種社會聚集可以通過圖1顯示出來。
圖1. 2000年調查的社會關係網
在圖1中,每個小圓圈代表一個人:圓圈大小代表個體的肥胖程度,圓圈越大的個體就越胖。黃色圓圈代表超重個體,綠色代表不超重個體。圓圈之間的線代表個體之間存在親密關係。紫線代表朋友或婚姻關係,橘黃色線代表其他家庭關係。從圖1可以看出,胖人經常和胖人有關係,而瘦人之間也時常會相互連接成一串。
Christakis使用體質指數(BMI)來確定個體是否肥胖。所謂的BMI是一種評估人體胖瘦程度的指標,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的平方(kg/m2)得出的數值。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成年人BMI正常值是18.5-25;並且隨著人們對肥胖危害健康的認識不斷加深,正常值的範圍逐漸下調(原來定的上限是27)。有研究發現,在相同的BMI下,中國人更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等與肥胖相關的疾病,所以我國的專家推薦中國人的BMI上限值為24。因此實際上,中國人和西方人的超重標準是不同的。在Christakis的研究中,將BMI在30之上定為肥胖個體。
這位耐心的科學家在一項長達30年的研究中,定期跟蹤上萬個個體BMI的變化,並考察他們的各種社會關係的BMI變化,尋求它們之間潛在的關聯性。結果表明,如果一個個體肥胖,其朋友(一級關係)肥胖的可能性比隨機關係增加45%;其朋友的朋友(二級關係)也肥胖的風險增加25%;其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三級關係)仍然肥胖的風險增加10%。儘管在所謂二級、三級關係中的兩個人可能已經互不認識,但由於他們存在共同的朋友,彼此仍然可能影響對方的體重。這些數據可通過圖2顯示出來。
圖2. 一個個體肥胖時,他(她)的社會關係發生肥胖的風險(根據文獻2重新繪製)橫坐標為兩個個體之間的關係級別:1級為朋友,2級為朋友的朋友,依此類推。縱坐標為發生肥胖風險的增加百分值。到第4級時,儘管肥胖風險仍有輕微增加,但已經沒有統計學意義。
調查還發現,這種肥胖的相關性與兩個人居住地點的遠近沒有關係。假如兩個人是鄰居,但沒有來往,則兩者的體型之間不存在相關性;而如果兩人是朋友,則不管他們居住的距離有多遠,都會彼此影響對方的體型。也就是說,即使你的居所周圍住滿了大胖子,只要你不和他們交朋友,你仍可保持自己的體型。這實際上基本排除了共同的生活環境是肥胖的原因,比如住所周圍的食品店、餐館、超市的商品等都不是導致肥胖的主要原因。反之,你如果和一群胖子經常交往,不管是在餐桌、舞廳、度假村,還是在網上,那他們的體型就可能「傳染」給你,不管他們住得有多遠。
是什麼因素導致朋友之間共同發生肥胖呢?有三種可能的解釋。
第一種是所謂的「誘導」,即一個人的特徵可誘導其朋友出現同樣的特徵。第二種是所謂「相似性吸引」(或「同質性」,homophily),即特徵相似的人容易成為朋友,比如已經肥胖的人願意接受肥胖的人做朋友。第三種可能是朋友們共同暴露在導致肥胖的因素之下,比如他們常吃同樣的食品,共同參加某俱樂部的活動等等。實際上這三種理由都成立,分別解釋了不同場合發生的情況。比如,在長期的朋友關係中,當一個人在某一個時間段發胖了,另一個人就有57%的可能在同一時間段也發胖,這就可以用誘導來解釋,也可以用共同暴露於導致肥胖的因素來解釋。誘導的方式可能是朋友的一種生活習慣,比如朋友對一種增肥食物的喜好影響了你,或者朋友的肥胖影響了你心中的肥胖標準,使你傾向於認為這種體型不算肥胖。
調查進一步發現,如果雙方相互確認對方是自己的朋友,則對方肥胖時自己也發生肥胖的可能性增加了171%;但反過來,如果確認朋友關係的只是對方,而不是自己,則自己發生肥胖的可能性並沒有明顯增加。這就進一步說明了主要是朋友關係誘導了肥胖的發生,而削弱了兩人共同暴露在導致肥胖的因素下而發胖的作用。只要你不認為對方是朋友,其肥胖對你就沒有影響,不管對方是否認為你們是朋友。
朋友之間的性別因素對共同肥胖也有一定影響。研究發現,同性別朋友——占調查的所有朋友關係的87%(如果調查時對不同性別採用隨機抽樣,這或許意味著在群體中同性朋友關係占所有朋友關係的87%、異性朋友佔13%)——之間更容易相互影響:一方肥胖時,同性朋友肥胖的風險增加71%,而異性朋友之間幾乎沒有明顯影響。此外,男性朋友之間更容易彼此誘導發胖:一方肥胖時另一方肥胖的機會幾乎增加了100%,而女性朋友之間這種相互影響就小得多了,這個數值只有38%。這似乎說明女性在控制自己體重方面似乎更有「定力」,不大受其他女性朋友的影響;而就算男性朋友都是大胖子,也休想影響女性朋友的苗條身材。
這種性別之間的影響同樣見於兄弟姐妹之間。如果一個人肥胖了,其兄弟姐妹也發胖的機率增加40%。但這種影響一般只限於兄弟或姐妹之間。兄弟的肥胖對姐妹的影響不大,反過來也是如此。
這些結果說明,異性朋友或異性同胞之間互不影響對方身上的脂肪量。這似乎可以用角色認同來解釋,即潛意識中自認為與異性的特點不同,因此也就不會「模仿」對方的體型和其他身體特徵。但調查顯示,夫妻之間卻是例外:配偶的一方如果肥胖,另一方肥胖的概率增加37%;不管哪一方先肥胖,這種影響都差不多。這大概與他們總在一起吃飯,且關係非常密切有關。不過其影響還是小於同性別朋友。
看來通過社會關係網傳播肥胖確實是導致肥胖流行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也部分說明了一些國家和地區的肥胖發生率為何高於另一個國家和地區。了解了這種傳播規律後,我們也可以利用它做相反的事:通過社會關係傳播健康的生活習慣,改造過胖的體型。事實已經證明,通過社會關係網進行戒煙或戒酒比單個個體獨自進行有效得多。因此傳播健康的生活理念,改變人們對肥胖的心理標準,對身材苗條朋友的心理認同等,就可以成為一種新的減肥方式。
(作者:老談談,北京理工大學教授)
巴旦木和杏有什麼關係?
※胖寶寶減肥,作為超重者應該多做有氧運動?但你也得跑得起來啊!
※你超重了嗎?飯後堅持一個好習慣,讓你體重不再增加!
※超重准媽媽的胎兒更易缺氧,這個孕媽你知道嗎?
※心疼楊紫陳妍希,為什麼有些人明明很瘦,卻看起來「超重」?
※超重口味?你開心就好!但請不要出來作妖!
※「我肥胖我超重,我自信且美麗…」網友:別給自己加戲了好嘛!
※你超重了嗎?保持晚飯後這一個好習慣,就能讓你的體重不再增
※減肥要從小抓起:超重兒童有更少的朋友
※接近超重?這些極危險的徵兆,你不應該忽視!
※超勵志!那些超重胖子是如何逆襲成功的?
※超重孕婦坐著生孩子,也夠辛苦的!
※你超重了嗎?保持晚飯後的這一個好習慣,就能讓你的體重不再增加
※娃娃胖嘟嘟很可愛!但是?兒童超重會有害身體健康!
※超重孕婦讓後代更短命?肥胖的危害比你想像的還要大!
※你超重了嗎?遠離肥胖的兩大對策值得一看
※有些父母居然認為兒童體重超重是正常的?
※髮型到底有多重要?娜姐告訴你超重要!!
※你超重了嗎?每天飯後堅持這一個好習慣,就能讓你體重不再增加
※全世界有三成的人超重或肥胖了!胖子比你想的更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