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家雞:高智商動物?

家雞:高智商動物?

家雞:高智商動物?


動物世界裡,有些物種會比其他動物擁有更出色的「智慧」。鳥類就是這樣的一類動物,它們所展現的一些能力,曾被認為是人類的「專利」。比如,喜鵲能夠認出自己在水面上的倒影;新喀里多尼亞鴉會製造工具,還能從長輩那裡學會製造這些工具的方法;非洲灰鸚鵡不僅會數數,而且會根據物體的顏色和形狀將它們歸類,甚至能模仿人類的語言。一隻名叫「雪球」的葵花鳳頭鸚鵡還可以跟著音樂的節拍跳舞。


或許,很少有人會認為家雞是一種聰明的動物,但近些年來,科學家的研究表明,這種動物的智商很高,在個體之間具有「欺騙」和「耍詭計」的行為。

這些交流能力,甚至可與使用複雜信號傳遞個體意願的靈長類動物相提並論。在作出選擇的時候,家雞個體會利用自己的經驗以及相關信息來作出判斷。它們還能處理非常複雜的問題,對於處於危險當中的同類,甚至可以換位思考。


這些有關家雞的研究說明,一些複雜的認知行為並不像我們以前認為的那樣,僅僅存在於靈長類動物中,而是廣泛存在於動物界。這些新研究也迫使人們從倫理的角度來考慮,應該如何對待養殖場的家雞:為了以儘可能低的成本,快捷地生產雞肉和雞蛋,人們設計出了現代化的養殖系統。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家雞具有一些認知能力,那麼對於養殖系統的設計,是否應該有一些道德層面的考量?


【深思熟慮的行動】


科學家幾乎花了一個世紀才得以確認,雞的腦子裡發生了什麼。與此有關的研究最早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當時,挪威生物學家托里夫?謝爾德魯普-埃貝(Thorleif Schjelderup-Ebbe)通過一系列實驗發現,家雞群體存在著「等級制度」。他將此命名為「啄食順序」(pecking order),因為他發現,處於統治地位的家雞,會用尖銳的喙去啄地位較低的個體,來鞏固它的「絕對權威」。

另一個有關家雞認知的重大突破誕生於幾十年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已故科學家尼古拉斯?科里亞斯(Nicholas Collias)和埃爾西?科里亞斯(Elsie Collias),對家雞的鳴叫進行分類,最後確認它們的鳴叫共有24種不同的類型。有意思的是,很多叫聲都似乎對應著特定的事件。比如,當一隻雞面臨危險時——如果看到天空中有一隻飢腸轆轆的猛禽,這隻雞會壓低身體,發出一陣並不響亮,但頻率較高的 「咦咦咦咦咦」聲。而人們所熟知的「咯嗒咯嗒」的叫聲,實際是當它們遭遇一個地面捕食者時所用的報警聲。如果它們發現食物,公雞將會發出激動的「咯咯」 聲,這可能會引起一隻母雞的注意,並對信息作出判斷。


這些早期的研究結果都表明,家雞那核桃般大小的腦子裡所思考的東西,比我們想像的複雜得多。這些不同的聲音似乎編碼著特殊的信息,意在喚起圍觀個體對相關信息的回應。然而,由於研究手段的局限,科學家一直無法準確地將這些聲音和特定動作聯繫起來。直至20世紀90年代,新技術的出現,讓科學家可以更嚴格地驗證他們的假設。那時,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的克里斯?伊文斯(Chris Evans,已故)開始採用數碼錄音設備和高清電視,在對照實驗中,研究家雞發出的一系列鳴叫聲的功能。他在籠子周圍放置電視系統,為這些家雞創造一個虛擬世界,並且可以設置不同的情景,以記錄家雞如何應對各種情況。比如,給一隻家雞提供一個同伴、一個競爭者或者捕食者——測試中的家雞可能會看到一隻虛擬的老鷹從頭頂飛過,或者一隻狐狸從側面向它撲來,又或者一隻公雞發出一系列「咯咯」的叫聲。


這些虛擬實驗得出的結果,給了我們一個驚人的啟示:一隻家雞發出的聲音或做出的動作會傳達特定的信息,而其他家雞能理解這些信息。例如,只要有家雞發出了警報,其他家雞即使沒有看見空中的捕食者,也會表現得就像看見了一樣。家雞的這種報警信號具有「提示性」,這意味著,這些信號可以指代特定的含義和事件,就像人類的語言一樣。當一隻雞聽到某種聲音信號時,該信號似乎可以在家雞的大腦中勾畫出特定物體的形象,促使家雞做出相應的反應——不管這個物體是捕食者還是食物。


虛擬實驗還發現,家雞個體可以針對不同的同伴,發出不同的信息。比如,當一隻公雞發現危險在迫近的時候,會為附近的母雞發出報警的聲音。但是,如果附近的同伴是其他公雞時,它就會保持緘默。母雞發出信息同樣有選擇性:只在它們的小雞面前發出警報聲。


總之,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家雞的聲音並非只會反映個體本身的狀態,如「害怕」或「飢餓」 。相反,它們能意識到事件的重要性,並且它們的反應也不是簡單的條件反射,而是一種經過深思熟慮的行動。家雞這種經過思考,然後採取行動的模式,使它們不太像一種鳥類,更像是那些大腦容量較大的哺乳動物。

【除掉競爭對手】


這些具有特定含義的叫聲證明,家雞在認知能力上要比我們認為的更高級一些。上述研究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家雞能夠就外部事件進行交流,那麼它們是否有可能對某些信息保密,甚至傳遞錯誤的信息,以便從這種欺騙行為中獲得好處?對此,科學家還研究了家雞發出的其他形式的信號,這些研究或許可以為我們提供進一步的認識。


上世紀40年代,科學家就已經知道,當家雞發現食物時,會做出一些複雜的動作。在這些動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隻佔據統治地位的公雞發現食物時所做的動作——它又是快速地搖晃腦袋,又是不斷點頭,並且還會將食物啄起又扔下,以此告訴母雞,它找到好吃的了。


這種行為是公雞向母雞示好的主要方式。科學家曾認為,在雞群中,比較弱小的公雞通常會比較低調,以免讓「首領」感到不滿。但是,一些科學家在觀察了雞群的社會行為後發現,家雞的啄食順序並不像人們以前認為的那樣層級分明。實際上,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家雞都是比較狡猾的。


科學家最初並沒有發現這些頗為隱蔽的「情節」,因為雞群內部的互動通常很短暫,而且很難發現,更何況,家雞很喜歡呆在草叢或灌木叢中。同時,對於研究人員而言,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同時監控多隻雞的行為。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觀察難度,本文作者史密斯想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家雞版「老大哥」(Big Brother,在澳大利亞和一些西方國家比較流行的一檔真人秀節目,10多個參與者會入住帶有泳池、浴室、健身房、按摩浴缸的大房子,其中安置了幾百個隱藏攝像機,從不同角度、不同地點來拍攝參與者在屋內的情況)。

史密斯和同事在麥考瑞大學圈定了一些戶外雞舍。這些雞舍空間很大,植被茂密,四周用鐵絲網圍起,並架設了多部高清攝像機和麥克風,以記錄家雞的所有行為與聲音。隨後,他們對記錄結果進行了分析。


同預想的一樣,在雞群中,佔據統治地位的公雞(以下簡稱「統治者」)會通過打鳴來顯示自己是領地的統治者。它會通過展示食物的行為吸引母雞,而當上空出現危險的捕食者時,它也會發出警報聲來提醒雞群。


那些地位較低的公雞的行為卻與預想的不太一樣。研究人員開始認為,這些公雞應該會安分守己,不會與母雞交往,以免受到「統治者」的打擊。然而,攝像機和麥克風卻揭示了一個更加複雜的故事。這些地位較低的公雞使用了一些隱秘的策略,在很多人看來,這些策略甚至不應該出現在雞群中:它們發現食物時,僅會做出動作,而不會發出聲音,這樣既能悄悄地發出信號,吸引異性,又不會激怒「統治者」。


地位較低的公雞改良了展示食物的方式,從而可以秘密地吸引雌性,如此機靈的行為讓研究人員頗感驚訝。然而,對於家雞的「智慧」來說,這些行為只能算「冰山一角」。

為了進一步了解家雞的複雜行為,史密斯和同事在實驗方法和工具中融入了更多高科技元素。家雞的聲音通常過於微弱,以至於史密斯和其他研究人員無法捕捉到,甚至使用更多的攝像機和麥克風也無濟於事。他們需要一種方法,能夠捕捉到每一隻雞發出和聽到的叫聲。


最理想的情況是,給每一隻雞佩戴一個小背包,裡面裝有輕型麥克風,就像記者們在戶外採訪時所使用的那種,但怎樣才能找到合適的背包呢?史密斯想到了文胸。她開始收集容易扣上的舊文胸,並且最好是黑色的,這樣背在雞身上就不會過於顯眼。史密斯把扣鉤和可調節肩帶剪下,固定在麥克風上。這個被戲稱為家雞版「老大哥2.0」的臨時設備被綁在了家雞的腰間,以記錄雞發出和聽到的聲音。


史密斯最想了解的是,家雞在面對危險時如何作出反應。以前的研究顯示,公雞看到空中的捕食者(例如老鷹)時,有時會發出很大的警報聲,這是很讓人疑惑的。因為發出長而尖銳的聲音會使公雞的處境變得極其危險,它自身會更容易被發現,進而遭到攻擊。一些科學家推測,對於公雞來說,保護配偶和後代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承擔這樣的風險是值得的。然而史密斯想知道,其他因素是否也會影響公雞的報警行為。


答案是肯定的。使用了「老大哥2.0」設備後,研究人員監聽到了家雞中最微弱的聲音交流,他們發現,公雞有時會出於自私的原因發出叫聲。


家雞會留意自己和競爭對手的危險程度,如果發出警報時,自己的風險最小,而對手的風險會升高時,它們更願意發出警報。比如,當自己藏在樹叢中,而競爭對手處在空地上,很容易被捕食者捕獲時,那麼公雞發出警報的頻率會更高。如果運氣夠好,這樣做不僅能保護自己的母雞,還能「除掉」另一隻公雞。


這個策略叫做「風險補償」(risk compensation),這又是一個人類也會用到的策略。如果有條件降低風險,很多人都願意去冒險。比如,當人們繫上了安全帶,或者安裝有防抱死系統,開車就會更快。同樣,當一隻公雞認為比較安全時,就會做出更加冒險的行為。


【家雞的溫情】


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在家雞中發現了更多的認知能力。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喬治?瓦洛蒂加拉(Giorgio Vallortigara)已經發現,小雞能夠區分數字,分辨幾何形狀。比如,看到未畫完的三角形,小雞竟然知道圖形完整時應該是什麼樣子。2011年,英國布里斯託大學的喬安妮?埃德加(Joanne Edgar)和同事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狡猾的家雞也有溫情的一面——能夠理解其他個體的感受。


在埃德加的實驗中,母雞會看到自己的小雞被一陣氣流弄亂了羽毛。這時,儘管氣流並不會造成傷害,但小雞仍會把氣流視為一種威脅,並且表現出一些典型的應激癥狀,包括心率加快、眼溫下降等。有趣的是,雞媽媽察覺到孩子的反應後,也會表現出沮喪的樣子,儘管母雞並未被氣流吹到,小雞也沒有受傷。此外,母雞還會向小雞發出「咯咯」的叫聲。這些發現表明,家雞可以了解其他個體的感受。以前,人們同樣認為這種能力僅是少數物種所有,比如鴉類和松鼠,當然也包括我們人類。


普通的家雞具有如此高的認知能力,而家雞與其他具有較高智商的鳥類的親緣關係較遠,這一事實讓我們對智力起源產生了一些有趣的思考。也許在動物界,與科學家以往的看法相反,智力並不是一個稀有的、較難進化出的性狀,而是相當常見的,只要社會條件允許,智力都可以進化出來。


對於家雞來說,其非凡的認知能力應該來自它們的野外祖先,也就是生活在南亞和東南亞森林中的紅原雞。這種雞的基本社會結構是包含4~13個個體的小群體,成員處在各個年齡段,群體關係相對穩定,並且可以長期維持。像其他很多社會性動物一樣,每個群體由一雄一雌領導,它們通過控制低等級的個體,佔有群體所需的所有資源,不論是食物、空間還是交配權。雄性將大部分時間花在吸引雌性並為它們提供食物上,而雌性則仔細觀察雄性的一舉一動,通過雄性的行為以及對以往行為的記憶來做出相應的反應,避開那些具有欺騙性或不懷好意的個體。要想維持與母雞的關係,公雞的地位非常重要,而圍繞母雞展開的競爭也非常激烈。


群內的競爭不是家雞進化出智力的唯一壓力。它們同樣受到群外的一系列威脅,包括狐狸和老鷹等捕食者,對於每一種威脅都需要不同的逃脫策略。不同的情況,促使紅原雞發展出應對不同危險的聰明辦法,同時也形成了互相溝通以應對威脅的能力。這些能力仍然出現在現今的家雞中。


人類吃掉的家雞可能數以十億計,而如此之多的認知技能集於這樣一種動物身上,自然會引發它們所受待遇的爭論。作為一種鳥類,家雞本應小群生活在野外,但現在卻被關入欄中,一個養雞場有時會飼養多達50 000隻雞。家雞的壽命本來為10年左右,現在卻只能生存6個月,然後就會被殺掉,成為人們的肉食來源。這些雞會被這麼早就殺掉,是因為它們經過了遺傳選擇,它們會長得很快,但年齡稍微大點,就會受到心臟病、骨質疏鬆、骨折的困擾。蛋用雞的境遇稍好,但它們的一生也就18個月,並且終生只能呆在狹小的空間里。


家雞從社會性祖先紅原雞那裡繼承的靈活性和適應性,也許是它們苦難的源頭之一,這使得這種鳥類能夠在非自然的、惡劣的人工養殖環境下存活。只要人們不關心自己的食物來自何方,不了解家雞傑出的智慧,這種密集的養殖模式就會一直持續下去。


然而,一些消費者已經開始尋求改變。在歐洲和美國的幾個州,如加利福尼亞州,均通過了一些要求改善蛋用雞養殖條件的新法規。這些法規的通過,主要是基於消費者對健康食品以及提高動物待遇的訴求。在澳大利亞,養殖者會強調自己的動物生活在更優越的養殖環境中,以吸引越來越多重視動物福利的消費群體。然而,我們仍然有許多工作要做,比如肉用雞的養殖環境在很大程度上並未受到重視。


科學家才剛剛開始揭示家雞的智慧,但這些故事已經告訴我們,家雞再也不是人們認為的、又笨又蠢的動物,它們同樣有智慧,有策略,甚至有溫情的一面。


(作者:卡羅琳?L?史密斯/Carolynn 「K-lynn」 L. Smith 薩拉?L?傑林斯基/Sarah L. Zielinski;翻譯:王雪婧?劉陽)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吃豬血、黑木耳能清肺嗎?
我們能夠看到宇航員進入黑洞嗎?
哪些野生動物,我們惹不起?
您可能感興趣

雞年開工大吉,看聞名中外的那些畫家雞?畫雞家?雞畫家!
熱到爆炸嘅洛杉磯,等你黎食順德毋米粥,疍家雞煲蟹
健身有「捷徑」,誰家靠譜?誰家雞肋?
雞肉雞蛋常到碗里來,但你知道家雞的祖先嗎?
動漫和服美少女與你共賀新春美圖,祝大家雞年行大運
借中藥祝大家雞年大吉,身體健康!
澳大利亞的一家雞店
金雞賀歲之家雞的祖先——夜棲樹上的原雞
捉黃鼠狼幼崽玩,爺爺棺材裡傳出響動,全家雞犬不寧
不了解家雞的祖先,你敢說認識雞?
技巧 | 鄰居家雞蛋上竟然會開花,把大家都看呆了!
實戰寶典小編集體祝大家雞年大吉吧!
祝大家雞年大吉,說雞加個吧,大家萌萌噠
家雞身上發現威脅人體健康的「超級細菌」
肌肉男訓練營團隊祝大家雞年大肌!
家庭機能失調:從孩子不愛吃飯,全家雞飛狗跳說起
一通電話攪得我家雞犬不寧 家的意義在哪裡
祝大家雞年大吉!
鄰居家雞蛋上竟然會開花,把大家都看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