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列車行駛的動力是從哪裡來?
地鐵是大城市中重要的交通工具,雖然在交通高峰期可能會比較擁擠,但乘客沒有堵車之憂,可以比較快捷的到達目的地。那麼,讓地鐵列車飛馳的動力從何而來呢?
從蒸汽機到電氣化
世界上第一條地鐵是在1863年開通的倫敦大都會地鐵。這個時間比愛迪生給電燈申請專利要早17年,電能尚未普及,內燃機車也還未發明。因此,即便是在地下的封閉空間,也不得不採用了烏煙瘴氣的蒸汽機車。為了釋放機車排出的廢氣,避免乘客被毒害到,當時的地鐵隧道每隔一段距離便要修建通風槽與地面聯通。下圖是倫敦地鐵為了紀念開通運營150周年而特意修復的一台蒸汽機車,再現了當年蒸汽機車在地下行駛的場景。
1893年,在英國利物浦的高架鐵路上誕生了第一列電動列車組(下圖是利物浦博物館裡展示的一節車廂),他使用電能作為動力,將電機分散安裝到各節列車上,從而不需要單獨的機車,且能獲得更高的動力。集眾多優點的電動列車組很快開始替代倫敦地鐵中冒煙的蒸汽機車,也為巴黎、莫斯科等新建地鐵系統所採用。目前,全世界所有的地鐵線路上,行駛的都是電動列車組。
供電:腳底下來或頭頂上來
電動列車組要能在軌道上賓士,就需要時時獲得電力。目前,列車供電主要有兩種方式:「腳底下」的第三軌供電或「頭頂上」的接觸網供電。
早期修建地鐵時,因為技術水平的限制,只能採用明挖法,即從地面向下挖掘到地鐵的設計深度,修建好隧道結構後再將土方回填。用這種方法修建的地鐵線路,土方施工量非常大。為了盡量減少工作量,這類線路一般採用不需額外佔用空間的第三軌供電,即在列車行駛的兩條軌道旁邊再鋪設一條軌道,利用這條軌道來供電。列車在轉向架上會安裝受電靴,用來從第三軌中取電。北京地鐵最早的蘋果園-北京站段(今1號線蘋果園-南禮士路與2號線長椿街-北京站)用明挖法施工,從而採用了第三軌供電,供電電壓為750V。同時,後續線路儘管沒有使用明挖法,有些甚至是地上區段,但為了各線路間的互聯互通和降低維護成本,也採用了第三軌供電。如果不幸跌進地鐵線路內,在確認斷電前一定要遠離第三軌,因為觸碰或靠近都可能發生觸電。
隨著地鐵施工技術的發展,盾構法逐漸成為修建地鐵的主流方法。它使用盾構機直接在地下工作,像鑽頭一樣在地下鑽出隧道。這樣修建的地鐵隧道空間比較寬裕,且截面為圓形,為在隧道頂部安裝架空接觸網提供了條件。相比於第三軌供電,接觸網供電不但觸電的風險比較小,還能承載更高的供電電壓,對列車的運行速度也沒有限制,可以用來為高速、高運力線路供電。上海地鐵為了滿足其較大的設計載客量,從一號線開始就使用了較大的A型車(北京地鐵為B型),同時選擇了1500V的架空接觸網的供電方式。北京地鐵的一些新建線路,如6號線、14號線等也採用了接觸網供電。目前,這種供電方式正成為主流。
能用電,也能發電
地鐵列車不但能用電,還能發電。汽車在減速時,其動能只能轉化成剎車片與車輪摩擦所產生的熱能,白白浪費。而地鐵列車減速時,則可以將之前用電能驅動的電動機變成發電機。他們可以將列車的動能轉化成電能,回送到供電線路中去,同時為列車提供阻力,使列車減速、停車。回送的電能,可以供臨近區段內正在加速的列車使用,也可以供給車站機電設備的負載,必要時還可以儲存起來。
一個生日過了46個小時,這到底是咋回事?
※汽車正在行駛,一根撬棍迎面飛來刺進駕駛室
※汽車在路上行駛,會受到哪些力?
※列車載著地球上最後倖存的人們,靠永動機行駛在沒有終點的鐵軌上
※人生就像一列行駛的列車
※駕車在山路行駛,突如其來的一幕令他興奮停車觀看
※鋸開用電行駛的自行車,探清車輪轉動的原因
※一頭豬從行駛的貨車裡跳下來了,嚇壞後面跟車的人了!
※老哥路人行駛,哪知飛來橫禍,車變泥車,人變泥人
※它是世界浪漫之都,旅遊勝地,卻沒有一輛汽車行駛!
※開車在這做大橋上行駛,結果行駛一半後,卻突然「沒路」了!
※汽車行駛過程中剎車失靈了怎麼辦?
※鐵軌上的行駛的竹排,竟然是小火車
※高速行駛的汽車後備箱上坐的是人還是鬼?
※房車行駛的注意事項 行走在世界各地的房子
※或因線路老化 正在行駛的轎車突然起火
※如何從一輛行駛的汽車 安全跳下?
※用冰塊做成的卡車,竟然還可以上路行駛,男子的這一設計太酷炫
※籃球版鐵道飛虎!在行駛的火車頂上炫技是啥水平?
※狗狗卡汽車車頭跟車在高速上行駛,粗心車主後知後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