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好意,為何總被拒絕?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幫助別人不僅僅是一種行為,人們總是可以從別人的行為中解讀出各種各樣的信息,這些潛台詞使人們拒絕這些幫助,哪怕這些幫助是他們目前需要的。
你的好意,為何總被拒絕?
潛台詞一:幫助我,是不是另有目的。
幾乎每一個假裝成熟的人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沒有免費的午餐(早餐和晚餐也沒有)。你的好意在別人眼中不一定是好意,有時他人就會想:今天給我的幫助可能就是你利用我的第一步,尤其是在當今社會中,信任危機已經成了一個大問題。騙愛情,騙同情,騙金錢,原來你和我談戀愛只是為了讓我幫你做PPT。記得《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那個怪叔叔用了幾瓶可樂就可以騙到孩子們的跟隨,這些社會現象是人們不斷揣測對方邪惡用心以保護自己的催化劑,人們越來越會保護自己了,但是也越來越沒安全感了。
在這樣的社會裡,人們會習慣性的找別人幫助自己的理由,問問自己:「為什麼他會幫我?」找不出來不要緊,大部分時候已經預設了對方有所圖的立場,人們會認為「不是沒有,是我看不出來」。
潛台詞二:接受了幫助,就說明我欠你的。
「社會性互惠規範」使人們約定俗成的社會規範之一,人們的幫助行為應該是相互的,一個人不懂得知恩圖報,人們都會親切的稱其為白眼狼。甚至社會交換理論也指出,接受別人的幫助也是有心理成本的,就是我們會對別人產生虧欠感。
對他人的虧欠感意味著我們的關係可能是不對等的,有的人會儘可能再去幫助別人,使得自己再次恢復心理平衡;而有的人,認為接受幫助破壞了自己的自由需求,認為幫助行為使得自己以後的選擇變得不自由,君不見中國送禮的一大堆,更多的時候交換的不是禮物,而是人情。欠別人人情,法官可能會誤判,警察可能會鬆手,老師可能會偏心。
在心理學家布林提出的抗拒理論中,人們逃避接受幫助是為了以後自己能夠follow my heart,能夠自由的控制自己。他們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幹不了就再想想辦法,接受別人的幫助會讓自己受到無形力量的干擾,拒絕幫助就是對破壞自己自由的一種對抗。
潛台詞三:接受了幫助,就說明我無能。
當別人對自己提供自己幫助時,人們會不自覺的進行歸因,人們想的不僅是「別人為什麼要幫助我」,還有可能是「我為什麼要接受別人的幫助」。在某些情境下,自尊心強的人會把原因歸於自己能力上面,接受別人的幫助意味著自己的能力有缺失。
想起來讀高中的時候,同桌有的習題不會做也不願意問同學,作業完不成也不願意去抄別人的,甚至別人主動為他講解,他都會笑著拒絕。後來我才明白他這樣做的一部分心理因素。
在行動者與觀察者之間,人們總是有一種把行動的原因歸咎於行動者責任的傾向。不是不需要別人的幫助,而是別人的幫助對我們而言是一個不利的信息,無論是外部的評價還是自己內心的感知,似乎是對我們本身價值的一種否認和貶低,所以在對自己能力的高期望下,根本不會去接受別人的幫助。
任何行為都不僅僅是一個可以造成後果的行為,它包含的信息是十分巨大的,而這些信息一旦被表達,可能就會被人解讀成為另外一副樣子。
(作者:張根巨Tfifthe)
教科書中也有不科學?
萬聖節:這14款甜點還夠重口味嗎?
秋冬季節,這6種洗臉方法是錯的?
根本停不下來,可能是種病?
※顏值高身材又好又會穿,為何她還總是不被喜歡,總被黑?
※若總被忽視, 又何必作賤了自己; 若不被珍惜, 又何必苦苦去維繫。
※張馨予姑娘,你為何總被黑,你知道得罪誰了嗎!
※總被人說跑得太慢,到底該如何是好?
※總被老媽逼著相親怎麼辦?不怕,有它!
※明明很恩愛卻總被傳婚變,他們到底得罪誰了?
※為什麼總被人問有沒對象,卻沒人真正關心你過的好不好
※若總被忽視,又何必作賤了自己
※為什麼申卡總被銀行秒拒?隱形原因你想像不到!
※沒看懂這些原因,活該你的創意總被領導否決
※她是肌肉界的女怪獸,可為什麼總被嘲諷?
※工作中總被批評,心情很不好,該如何調整?
※這些花那麼好看,卻總被你養死,到底咋回事?
※若深情總被辜負,餘生儘是孤獨又何妨
※這些花這麼好看,卻總被你養死,到底咋回事?
※做生意為什麼總被騙?
※為什麼別人總被讚美情商高,而我卻總是被翻白眼?
※總被錯誤的人吸引?那是你沒做好這個!
※生性善良,但總被人誤解,下場也沒有好結果的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