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總是傷害最親的人?
生活中我們總是對陌生人客客氣氣,對不熟的人親切有佳,卻習慣對最親最愛的人沒有耐心,甚至出言不遜。許多人一邊為此所苦,一邊依舊忍不住與至愛親朋彼此傷害。為什麼這種看似矛盾的情況卻這麼普遍?不論在我國還是外國,廣為流傳的民間智慧早有此說法,比如「親不尊熟生蔑」、「近之則不遜」,英文里也有「familiarity breeds contempt」的說法,含義基本相同。但問題的答案恐怕不是這麼簡單粗暴。我們終歸不能說一開始我們看所愛的人怎麼看都順眼,身上全是優點,但時間一長就都變成缺點了(比如說「我就是喜歡你的善良」變成「我就是討厭你對誰都那麼好!」)。倒不如說,我們本來就有些「接受不了」的事物,只是隨著時間的消磨,我們越來越「暴露本性」,原本的包容心也就越來越少了。
對這個事實加以補充,就是說比起快樂的事情,我們總是對痛苦傾注更多的注意力。所以就能得出這樣的解釋:某個人與我們相處的時間越長,我們對他/她的寬容度和耐心就越差。
話雖這麼說,但我們當然都打心裡願意對我們愛的人更好,而且每每對所愛之人態度惡劣之後,我們的心裡總會升騰起巨大的愧疚之感。所以,如果你對天天嚷嚷著要離婚的伴侶、時不時就想掃地出門的孩子、總惦記著要斷絕關係的父母根本沒有嘴上說的那麼討厭,其實是深愛著他們的話,該做些什麼來拯救岌岌可危的親密關係呢?可以牢記如下建議,試著一點點去照做:
1.試著幻想「失去」的痛苦
都說「距離產生美」,其實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讓自己經常保持著對對方強烈的感激之情,人為製造「距離美」。只要一想到隨時可能失去一個人,別人對我們的好並不是理所當然的,自然就會心懷感恩。有研究表明,人類具備足夠的能力來通過幻想「痛失所愛」的具體細節,來喚醒對於對方深埋於心的強烈感激。在不能實際產生分離的情況下,我們最容易操作的就是時不時幻想一下在某種特定情況下,我們被迫要和現在朝夕相處的愛人分開了--請設想一個能徹底讓自己相信可能會真實發生的情形,使得你所愛的人被強行帶離你的身邊,如果你覺得想不出來或者不好意思的話,不妨這樣做:把你最喜歡他們身上的哪些特質一條條寫下來,可以是某個舉動也可以是某種品質,無論多麼瑣碎都可以,然後每天花上一點時間,哪怕幾分鐘也好,想像一下有朝一日你真的可能會以哪種方式忽然失去他們。雖然這麼做聽起來不大「吉利」,但一旦你忽然意識到現在每天朝夕相處、熟到看見就煩的人身上有著諸多可愛之處,而你不可能永遠與之相隨時,你忽然覺得又著急又難過,以為已經淡去的愛意不知不覺又回到了心中。
如果不願構想什麼可怕的場景,不如設想一下回到家後再見不到溫暖的燈光和等待著你的家人,只有冷冷清清的空巢、空蕩蕩的床鋪,半夜驚醒時身旁也沒有了愛人的陪伴,吃晚飯時再沒有了熱騰騰的氛圍,諸如此類。然後設想一下忽然失去了他們的陪伴和無私協助,一個人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要不得不做出哪些改變,不得不獨自承擔多少艱難,或是設想不得不獨自看電影、獨自外出度假……儘管這樣做不是鼓勵過分的依賴和放棄獨立性,但想想大家彼此陪伴,相互扶持,在長久的相處中付出了多少包容與精力;我們漸漸以為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勞、自己已經無所不能、可以不用任何人的陪伴活下去,對家人和愛人開始視而不見,是不是有點想當然了?讓自己經常性地重複這種練習,長此以往就很容易養成設身處地替他人著想的習慣,心中常懷對親愛之人的感激,就像他們剛剛進入我們生活時一樣。
2.同別人一起「陪伴」他們
事實上,我們「是誰」很大程度上與我們「跟誰在一起」密切相關。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了,你在親人身邊時的感受和行為舉止與你在朋友身邊是可能判若兩人,而當你在老闆和同事面前時,你可能又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擁有好幾種能夠並存的「自我」,但大多數情況下,此時此刻的我們究竟是其中哪一種很大程度上不受我們自己的控制,而是取決於我們身邊的人營造出來的「場」。在我們關係不錯但並不是特別親密熟悉的人面前,我們總之不自覺地表現得更加親切、開朗、彬彬有禮、甚至可能變得幽默機智、妙語連珠;在這種場合下,我們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或愛人的態度也會相應的更加親切。進一步說,在這種場合下,我們也有機會見到親人或愛人表現出他們更「好」的那一面。簡單的說就是你們之間相處的動態會隨著場合的改變而改變。所以當有其他人在場的情況下,我們和親愛之人都會見到彼此久已被隱藏起來的迷人一面,不但更加耐心,也更有可能激發出彼此欣賞的感覺。
3.必要時,給親密關係放個假
請不要在你的親人或愛人惹你生氣後為了讓自己提高寬容度而使用這個方法,處理已經產生的矛盾可不能靠這招,這會讓你養成逃避問題的習慣。這個方法的作用是讓你在親密關係中獲得一個嶄新的視角。暫時性地走出狹小的親密關係,(不帶情緒地)獨自一人走到外面的廣闊世界中,與這個世界接觸,你就會發現外面形形色色的事和各種各樣的人可不會像你的親人和愛人那樣了解你、理解你、包容你;他們與你習慣不同,處事方式不同,甚至說話方式都不一樣,你會用更耐心和大度的一面來面對這個世界,與之和諧共處,同時你看待生活的視野也會變得廣博。你可能因此不再認為自己是最倒霉的那一個,不再為了父母發愁你的終身大事或者伴侶做了你不喜歡的菜而耿耿於懷,可能會在包容他人、試著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重新發現你親人和愛人身上隱藏的閃光點,讓你積累更多今後與他們交流的觀點,也讓你對生活的態度更加平衡,而不再是因為愛你的人偶爾的無心之失而大發脾氣。相信進行這樣的調整之後,你即便再遇到了前面提到的摩擦,甚至哪怕他們無意中做出了對你產生傷害的事,你也會更傾向於坦誠地進行交流、解決問題、減少互相埋怨,而不是一味地委屈,認為「大家都不愛你了」,從而陷入中二情緒中無法自拔。
說到底,既然我們對陌生人、不那麼喜歡的人都能做到親切有禮,那就不應該反而對深愛著的人態度冷漠,甚至加以情感傷害。但反思一下,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如此,也會被如此對待,不論哪種帶來的都只有痛苦。事實上絕大部分的建議的基礎,都是希望我們提升對所愛之人的個人品質和個性的寬容和理解,畢竟一個人再怎麼與你相親相愛,你們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和「做自己」的權利,我們都應在這一層面上彼此尊重。作為人類,我們不是孤島,終將面臨愛人與被愛,對親密關係的逃避和沒有限度的縱容也不可能長久持續下去。我們希望的,無非是在人生的盡頭到達之時,不要為了曾經傷害所愛的人而懊悔不已。而比這更糟糕的,也許是有一天你忽然發現生命中的善意和關懷被許多不重要的人和事分散掉了,而這時你才發現你對最重要的人是多麼的糟糕,而他們本來值得你付出最大限度的溫柔、關心和愛。
(via psychologytoday)
地球自轉為什麼「不趕趟兒」了?
冬天如何拍出好雪景?
稀有血型有哪些?
嬰兒肥、老來瘦,不是你想的那樣?
如何讀懂天氣預報?
※安全感是什麼?男人最失敗的是做了傷害別人的行為
※為什麼我們傷害著所愛的人,卻對討厭的人裝出笑臉?
※不管因為什麼,我不允許任何人傷害我身邊的人
※母親的臉為什麼總是讓人心碎讓人流淚?
※為什麼我總是反感愛我的人?
※為什麼我們總是喜歡得不到的人?
※為什麼總覺得別人老婆就是好?
※女人養生,你知道最重要的是什麼嗎?
※老子告訴我們,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
※女人,她最需要的是什麼
※一個不愛你的人,你跟他談什麼痛和傷
※為什麼女人總是不喜歡老實的男人那?
※為什麼你總是碰不到對的愛人
※人們為什麼害怕爭論?
※人類為什麼要傷害他人?
※女人為什麼總是憂鬱?
※為什麼得尿路感染的人總是我?
※女人被男人滋潤的感覺是什麼?你有嗎!
※他為什麼要傷害我,不喜歡上什麼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