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會胖?
近年來,「肥胖」一詞出現頻率頗高,反映了現代人對外形及健康的重視。什麼是「肥胖」?其定義因使用的語境不同而略有不同。一般而言,肥胖就是身體脂肪過度積聚與擴增的一種狀態。過度肥胖則指體內脂肪堆積過多和(或)分布異常,使體脂比例增加,並出現相應的臨床癥狀與體征;也稱為肥胖症,屬於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
今天,經過各種渠道的不斷科普,大多數人已經充分認識到肥胖對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肥胖是高血壓、血脂代謝異常、脂肪肝、冠心病、中風、Ⅱ型糖尿病等許多疾病的罪魁禍首。然而,對於「我們為何而胖?」這一基本問題,許多人除了「吃得多、動得少」等籠統印象外,並沒有一個全面、細緻的認識。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為了防止肥胖或者成功減肥,我們有必要補充這方面的知識。
肥胖分為原發性肥胖和繼發性肥胖。前者又稱單純性肥胖,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它的確切原因和發生機制至今還不完全清楚,應該是先天因素與後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繼發性肥胖占肥胖人群的5%左右,由某些內分泌疾病或藥物等因素引起,是某種疾病的結果。
本文主要討論原發性肥胖。
【先天因素】
大量流行病學調查表明,肥胖有家族遺傳傾向,父母肥胖者,子女也大多肥胖。例如有研究發現,雙親中一方肥胖,子女肥胖率約為50%;雙親均肥胖,子女肥胖率約為80%;肥胖雙親收養的子女則沒有如此高的肥胖發生率。研究顯示肥胖發生有遺傳因素,不能僅僅歸咎於同樣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等。
1994年Zhang等從遺傳性肥胖小鼠中首次克隆出肥胖基因(Ob gene),並確認該基因表達產物為瘦素(Leptin),以後的研究也在人類染色體上發現類似的肥胖基因。
瘦素是身體脂肪存儲量的負反饋信號,通過下丘腦來調節個體的攝食行為和新陳代謝。當肥胖基因缺失或突變,瘦素製造、分泌不足,則個體容易發生肥胖。不過也有研究發現,有些肥胖者並沒有肥胖基因缺失或突變,而且他們體內瘦素水平普遍較高,呈現「瘦素抵抗」(即瘦素的生物學功能失效狀態),提示肥胖發生機制複雜,可能牽涉其他基因,如瘦素受體基因等。另外,一些研究還發現,神經肽Y基因、β3-腎上腺素受體基因、解偶聯蛋白基因等也與肥胖發生密切相關。因此,肥胖與許多基因的效應有關。
【後天因素】
涉及營養、運動、心理行為以及文化與社會環境、經濟狀況、教育水平等,其中營養、運動是肥胖發生的基礎。
一、營養因素
1、能量攝入過多
眾所周知,當能量攝入超過身體的能量消耗,多餘能量會轉化為脂肪貯存在體內。根據推算,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正常成年人一天多攝入500千卡的能量,一周後體重(脂肪)可增加0.5公斤,一月後增加2公斤,一年後增加24公斤。
隨著社會發展,人類獲取食物更加容易,能量攝入也呈上升趨勢。根據全美健康與營養普查數據,1971~2000年間,成年男性平均能量攝入從2450千卡/天增長至2618千卡/天,女性從1542千卡/天增長至1877千卡/天,而且增加的能量主要來自於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與之相伴的則是肥胖發生率逐年增加,呈流行態勢。
2、飲食結構不合理
脂肪攝入過多
膳食中脂肪(尤其是動物性脂肪)攝入增加,是肥胖發生率上升的重要原因。脂肪的能量密度(即一定重量食物所能提供的能量)非常高,1克脂肪在體內完全氧化能釋放9千卡能量,而1克葡萄糖或1克蛋白質則只釋放4千卡能量。也就是說,在重量相同的情況下,脂肪提供的能量是葡萄糖或蛋白質的兩倍以上。因此,高脂肪的膳食結構會使能量攝取成倍增加,也就是說「吃的不多」不等於「熱量攝入不多」。另外,陸生動物脂肪的飽和脂肪酸含量極高,攝入過多,除了導致肥胖外,還會增加罹患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等肥胖相關疾病的風險。
碳水化合物選擇不當
在營養學中,通常用「血糖指數」來評判碳水化合物的「好」與「壞」。所謂血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是指食物進入人體後,血液中葡萄糖濃度上升的速率和程度。精製白米、白面、白糖等屬於「壞」碳水化合物,即高血糖指數食物。它們能使個體血糖水平急劇升高,會刺激身體分泌大量的胰島素來快速降低血糖。而血糖急劇降低則又引發個體強烈的飢餓感,導致進食過多。高水平的胰島素又促進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所以經常攝入這些「壞」碳水化合物能明顯增加肥胖發生率。
膳食纖維攝入過少
膳食纖維(Dietary fibre)是植物性食物中不能酶水解而被人體消化的成分。它們被攝入體內後,不僅不會被消化吸收,提供能量,而且極易吸收水分膨脹,占居胃腸空間,增加飽腹感,從而阻止能量攝入過多。大量研究證實,蔬菜、粗加工穀類、薯類、豆類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攝入過少,與肥胖發生呈正相關。
二、運動因素
體力活動是身體消耗能量的重要途徑。個體在能量攝入基本穩定的情況下,因停止體育鍛煉、趨於靜態的生活方式,或疾病期卧床休息、產後休養等,以致體力活動減少,能量消耗降低,則容易發生肥胖。
三、心理行為因素
心理行為因素可以改變個體的飲食、行為模式,進而引起肥胖。例如,一些人在精神受刺激、情緒不穩定,或者感覺身心疲憊,或者面對現實生活中難題時,由於不能得到及時的心理疏導,有時會錯誤地採用代償性進食方式來對抗。本想通過進食的樂趣(尤其是高糖高脂食物)來消除這些心理不適,結果卻導致能量攝入過多。再如,不吃早餐的行為常常會促使人在午餐、晚餐時補償性攝入更多食物,結果一天總能量攝入反而增加了。還有人進食速度太快,在大腦飽足中樞對傳入信號作出反應而產生飽足感前,過量的食物已被吃進體內。長期如此,必然肥胖。
四、其他因素
文化與社會環境、經濟狀況、教育水平等也與肥胖發生密切相關。例如,大多數學者認為,美國「可口可樂式」或「麥當勞式」快餐文化是當今高肥胖率的推手之一。研究發現,社會經濟狀況與肥胖發生率呈明顯的負相關,在較低社會經濟環境中成長是肥胖發生的強有力因素。還有,人群中教育水平高者,更懂得肥胖對健康的危害,更注重自己的外表和體型,所以大多人具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肥胖發生率則相對較低。
至於繼發性肥胖,涉及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腎上腺、胰腺、性腺等內分泌疾病,以及腎上腺皮質激素、胰島素、避孕藥、抗癲癇葯、抗憂鬱葯等一些藥物的副作用。前者如年輕女性中常見的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主要臨床表現就是肥胖以及閉經、多毛和(或)痤瘡、不孕;後者如腎上腺皮質激素使用不當導致的庫興綜合征(Cushing syndrome),表現為滿月臉、向心肥胖以及皮膚紫紋、高血壓等。由於這些只佔肥胖人群的5%左右,且需要更專業的知識來處理應對,所以不在此細述。
總之,就單純性肥胖來說,應該是先後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過,從進化生物學角度分析,遺傳變異的發生是一個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群體遺傳特徵在較長時期內會保持相對穩定,所以,近幾十年來肥胖在全球迅速蔓延的態勢,主要還是後天因素造成的。
(作者:沈博士)
八張改變世界的地圖,長啥樣?
養蜂人為何全國到處跑?
機器人的崛起:改變世界並不遙遠?
垃圾明膠害處多?
※我們為什麼會變胖?
※我們為什麼會咳嗽?
※我們為什麼會吃醋?
※為什麼我們會哭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我們什麼時候會死?
※我們為什麼會變態?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會「過敏」?
※我們為什麼會戀舊?
※為什麼我們會討厭比自己好的人?
※我們什麼時候才會死?
※我們為什麼還會再犯同樣的錯?
※我們為什麼還會再犯同樣的錯?
※未來,機器人會比我們更會「吃」嗎?
※為什麼我們都不會談戀愛了?
※為什麼我們會慢慢失去朋友?
※狗聽我們說話時為何會歪著頭?僅僅是可愛嗎?
※我們瘦身是為了誰?
※我們為何會惡夢連連?這些駭人聽聞的真相可以給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