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有多強,要讓曹操孫權二打一
本文是【大鵬說《通鑒》之91】
曹操、孫權、劉備在三國這個牌桌上鬥地主,從實力對比上看,劉備無疑是最為嬌弱、手裡牌最爛的那個。
從來都是貧農身份的劉備,在三國紛爭的某一個階段,居然也闊氣起來,榮登地主身份,惹得曹操、孫權聯合起來二打一斗他地主。
那是劉備剛佔據益州,關羽還在荊州北抗曹操、南拒孫權的時候。
劉備先是在西線打敗了曹操,攻取漢中,把益州的北門鎖鑰牢牢掌控在手裡,將曹操架在自己脖子上的刀鋒往後推到陳倉(即今天陝西寶雞)附近。
接著在東線先後攻取新城(今天湖北房縣)、上庸(即今天湖北竹山縣)、魏興(即今天陝西安康)三郡,與荊州關羽遙相呼應。諸葛亮隆中對中規劃的「跨有荊益」戰略設計從夢想落地為現實。
劉備的腰杆子終於硬起來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皇叔在成都山寨曹操拜魏王那一套招式,自稱漢中王。
按照事後諸葛亮的觀點,此時的皇叔,應該致力於整合內部,在南面處理好與孫權的關係,解除荊州問題上的隱患,繼續保持孫劉聯盟的局面。
在北面,軍事上取守勢,頂住曹操的壓力;政治上取攻勢,全力批判曹操篡黨奪權的狼子野心,營造劉備應天順人、宗室嫡親的偉光正形象。
坐擁地利與人和的有利形勢,耐心等待曹操翹辮子「天下有變」的天時。畢竟從後來看,曹操走在了劉備前頭,皇叔如果不急的話,是可以熬死阿滿的。
劉備偏不,放著這麼一手好牌不打太可惜了,萬一過期作廢就時不再來。奪取漢中的勝利治好了玄德公長期以來的「恐曹症」,信心大增,曹賊如今也不過爾爾。
抱著這種心理,皇叔不但火力全開,而且一出手就是王炸——授命關羽率領荊州主力向曹操的南部防線襄樊一帶猛攻。
關二爺也真不是蓋的,水淹七軍,斬殺龐德,逼降于禁,各路大小義軍也奉二爺號令,打黑槍,放冷箭。關羽威震華夏,一時竟逼得曹操要考慮遷都避其鋒芒。
南邊孫權也主動捧上熱臉去貼關羽的冷屁股,找人保媒拉縴給兒子娶雲長女兒,被二爺一句「虎女焉嫁犬子」給蹶了回去。
在三國鼎立的三角關係中,對任何一方來說,其他兩方都是自己的敵人或潛在的敵人。
劉備攻取房陵、上庸,益州與荊州在地理上連為一體。關羽圍攻樊城,不但是對曹操的威脅,也是對孫權的震懾。一旦拿下樊城,關羽就解除了控長江而下的後顧之憂。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是處於長江下游的東吳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面對共同的威脅,曹操與孫權兩個幾乎不可能聯合起來的人,各自調整了戰略部署,開始二打一斗劉備的地主。孫權向曹操納下抄關羽後路的投名狀,「乞以討羽自效」;曹操向孫權許下獨佔長江以南的美好諾言,「許割江南以封權」。
本來實力就屬於三國之中最弱的劉備,哪能招架住這樣的組團挖坑。以後的戰事就順理成章了,關二爺敗走麥城,劉備連失剛到手還沒暖熱乎的上庸、魏興、新城三郡,「跨有荊益」的戰略藍圖再也無法變現。就是僅剩的一條西出祁山的進軍路線,也被曹魏死死摁住,終蜀漢之世,未能踏出陳倉半步。北伐中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夢想,也只能成為夢想。
讀懂了三國,就讀懂了當下。世界格局,國際形勢,無非就是合縱連橫,在經歷艱難困苦終於抓到一把好牌,即將玉汝於成的時候,最為忌諱的就是得意忘形、志驕意滿,試圖兩隻拳頭打人,甚至四面出擊、大加撻伐,把盟友推向敵人懷抱。敗走麥城的二爺,抱恨白帝的皇叔,已經用閉不上的雙眼,明白的書寫了這一切。
靜待時機,比主動出擊,有時要穩妥得多。
蜀漢與曹魏,誰是正統?
胡適說,抓了陳獨秀的嫖,中國歷史的走向就被改變了
三國之中,孫吳最早拉杆子創業成功,為何建國卻比曹魏、蜀漢都晚
諸葛亮千古一策《隆中對》,對在哪,錯在哪?
※劉備一統三國最大阻礙,不是孫權曹操,而是這兩個字
※孫權這方面,強於劉備曹操!
※劉備有趙雲,曹操有典韋許褚,三巨頭之一孫權的保鏢又是誰呢?
※劉備雖一生恐曹,但也有揚眉吐氣,以弱勝強的時候,連孫權和曹操都要聯合對抗他!
※陸遜把劉備殺得大敗,對孫權有救命之功,孫權為何一定要逼他死?
※劉備要是有劉秀這些條件,他能否爆揍曹操,碾壓孫權?光復漢室
※劉備統一三國的最大阻礙,不是孫權,更不是曹操,而是這兩個字
※為什麼孫權能跟劉備一起抗擊曹操呢?
※劉備有袁紹那麼多兵馬,能擊敗曹操,統一中原嗎?
※細說三國,曹操劉備孫權的十大最強組合,誰才是最強王者
※劉備未能一統三國,根本原因不是曹操孫權強大,而是缺少這個條件
※孫權與劉備曹操最大的差距是什麼
※劉備沒能一統三國根本原因 不是孫權曹操太強大
※劉備未能一統三國,根本原因不是曹操孫權強大,而是缺少一個東西
※曹操孫權勢力比劉備大得多,為何諸葛亮卻投了落魄的劉備
※曹操具有孫權和劉備都沒有的優點,就憑這點就能成為一代梟雄
※曹操是一代梟雄,那劉備與孫權又該如何定位,三人到底誰更強?
※為什麼孫權在劉備與曹操都死了之後,還是只能偏安一隅?
※這場大戰曹操戰敗,孫權出力,賺便宜的則是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