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推動人類進化?
一項新的研究指出,東非的氣候振蕩導致了人類的遷徙和演化。
圖片:衣索比亞的裂谷帶——維基共享
數百萬年前,地球軌道的緩慢變化給東非氣化帶來了巨變。每2萬年,該地區的氣候都在極干與極濕之間徘徊。根據脈衝式氣候變異性假說,這種極端的氣候變化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倫敦大學學院的地理系教授馬克,在2009年首次提出了脈衝式氣候變異性假說。在新論文中,馬克教授將淡水湖泊增加,這一發生在東非大裂谷中的氣候變化現象與人類進化的證據聯繫起來。在新聞發布會上,馬克教授解釋到:「現代人類似乎誕生於氣候的變化當中,因為人類必須絞盡腦汁去應對氣候驟變所帶來的麻煩,從食不果腹到水草豐美,再到飢腸轆轆」,而這,正是推動新物種擁有更大的大腦容量,並促使他們日後走出東非,向南踏進南部非洲,北往歐亞的原因。
馬克教授與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員舒爾茨將過去5百萬年中已知東非大裂谷水系存在的所有湖泊,與有記載的氣候變化、人類進化進行了對比。他們發現,人類進化歷史中的重大事件,包括人類首次踏出東非,都發生在氣候相對濕潤的時期。比如在約190萬年前,當一批具有相對深度的淡水湖泊形成時,正是早期直立人登上歷史舞台之時,與此同時,一些新物種也開始嶄露頭角。研究人員相信,這些新物種的出現正是該地區生態環境變化的直接結果。
馬克教授認為:「東非的氣候變化似乎是在兩個極端氣候環境之間擺動,從物種豐沛的巨大淡水湖泊到如現今一般的貧瘠,裂谷中布滿了沙丘」。水資源越多,食物和水(包括遷徙途中的水系支流)的可用量越大,就越促使早期人類遷徙,同時卻也意味著裂谷中可供人類棲息的空間越少。
圖片:1985年衛星拍攝的坦葛尼喀湖,是世界上最長的、第二深的淡水湖。它形成於2500萬年前,是東非裂谷的組成部分,它流經4個國家,其中民主剛果和坦尚尼亞所獲水量最多大——NASA
「較深的淡水湖泊的出現促使古人類向南、北方遷徙,」研究人員在文中寫到,並藉此提出:「這種抽送效應就如同水泵般把古人類推湧出東非」。而在湖泊乾涸時,人們則被迫想盡一切辦法去適應、去求生,使他們進化得更具靈活性。這可與古人類其他方面的改變相關聯,例如更大的腦容量、更多的使用投擲物以及社會行為的改變。
腦容量擴展與環境變化存在聯繫並不那麼可靠。但直立人較之前物種的腦容量擴展了80%就發生在裂谷中擁有最大水資源時,那時,一個巨大的淡水湖泊就能覆蓋 1000英里的土地。但人類另一次腦容量的擴展則發生在極端乾旱的環境下,這表明乾旱條件同樣可以促進腦容量的擴展。
但是,研究者表明,他們提出的假說並不能涵蓋所有的人類進化過程:儘管利用脈衝式氣候變異性假說來探討早期的人類進化是一個相當有趣的出發點,但是要想用它來解釋所有更新世岩期發生在東非的一系列進化過程,則顯得太過簡單了。我們必須明白,氣候並不總是進化的最根本原因,固有的社會因素與物種間的競爭有時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但是,想要解釋古人類在東非的出現和他們最終離去的時間和原因,了解東非淡水湖泊的作用和地位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撰文:Shaunacy Ferro; 翻譯:冼妍;審校:顧卓雅)
6個技巧,教你識破不靠譜榜單?
美人魚:傳說很美麗,現實很殘酷?
標註「天然」的,就是更健康的?
※病毒是人類進化的主要驅動力
※被人類改變的生物進化
※人類進化與氣候關係並不大
※蝴蝶進化論 節氣門的驅動形式進化論
※能源利用變革推動進化
※動物的進化不光是自然選擇,氣候的變化占更大比重
※「鮮」味產業促進人類的進化
※人類進化就是為了少運動
※進化能力能進化嗎?
※人類進化趨向身體變小腦袋變大?
※大熊貓的進化史,由食肉動物逐漸變成雜食動物
※科學家稱人類可能最先馴化的是自己:推動物種進化
※足跡化石挑戰了人類進化理論
※食物是人類進化的階梯
※人類進化論
※進化論能進化出「龍」嗎?
※新研究揭藍鯨為何體型龐大:氣候變化導致「跳躍進化」
※「進化論」的進化史
※人類「進化」在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