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們不去求助,是因為太強大,還是太虛弱?

我們不去求助,是因為太強大,還是太虛弱?

痛苦、無助、迷茫、悲傷、孤獨每個人都曾體會,這些負面情緒其實是某個生活階段心靈遭受的困擾。


現在,健康的含義不單單指身體沒有疾病,還意味著內心也擁有一定程度的彈性。當然,首先要承認,存在一個「正常」的狀態,在這個「正常」的狀態內,我們情緒穩定,有愉悅感,人際關係和諧,工作有效率。


情緒陷入低落,無法感受到快樂,工作效率降低,與人經常發生衝突或者迴避人際關係,可能都暗示著我們的心靈某個地方出現僵化。心靈世界有自己的運行法則,也遵循著心理的因果律。

現實生活中,很多處在心理危機狀態的人,卻不願意主動尋求幫助。即便獲得幫助非常容易。內斂與含蓄的個性使得東方人採用比西方人更為消極的態度來應對心理危機。2002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在中國的自殺群體中,63%的人生前患有心理問題,但只有7%的自殺者曾尋求過專業幫助。而且,男人更不喜歡求助。


原因來自各個方面,性別角色限制、問題的歸因方式、文化氛圍等等。


僵化的角色觀念


我們不去求助,是因為太強大,還是太虛弱?

在性別方面,相比較而言,在遇到問題時,男性更傾向於獨自面對。心理學家認為這與性別角色觀念僵化有關係。我的一位朋友的父親,典型的北方漢子,高頭大馬,辦事沉穩,平時沉默寡言,很少表露情緒,在家也是說一不二的大男子主義風格。前段時間突然聽到他去世的消息,家人對外一致稱因為心臟病突發,後來朋友私下對我說,是抑鬱症發作自殺。


全球範圍來看,女性患有抑鬱的風險更高,但是在自殺率上,男性遠遠高於女性。


社會定義的成功的男性角色,是剛毅的,流血不流淚,軟弱被視為非常丟人的一件事。而求助會和依賴性、無能聯繫起來。根據國外一份問卷顯示,64%的男人認同「堅強的意志可以戰勝一般的疾病」,52%的男人「會忽視自己的癥狀希望它們自行消失」,更有75%的男人「除非感到特別的不舒服才會去看醫生。」


社會定義的性別角色概念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後,就會形成一個自我評價系統,一旦我們的行為偏離了這個形象,自我評價系統就會啟動自我懲罰的負面反饋機制,比如羞愧、自責。這也是自尊心的一部分。


我們經常會為自尊心付出很高的代價,在求助這件事上,男性尤甚。恕我直言,這其實是一種很愚蠢的行為,在關於理想人格的討論中,已有心理學家提出,現代社會最具競爭力的人格應該兼具雙性人格特質,既有剛強的一面,也能接納自己的脆弱和無助的狀態。比如《飢餓遊戲》中的勞倫斯,《心靈捕手》中的那個心理學教授。一個是不在把柔弱當做自己標籤的女性形象,一個是感情細膩而慈悲的男性形象。

那麼女性會不會也有不會或者不敢求助的時候?其實,不會求助還涉及另外一個深層次的問題,自我的安全感。


保護自我的安全感


我們不去求助,是因為太強大,還是太虛弱?


說一個A姑娘的例子,A二十六歲,沒有談過戀愛,也沒有什麼可以交心的摯友。有一天她向我說起她的困惑,「我覺得我無法建立親密關係」。在我看來,A姑娘非常優秀,個性中有一般女孩子沒有的堅強和仗義,從不吝惜自己,甚至還不等人提出幫助,她便伸手過去幫忙,但是每次自己遇到問題,卻自己咬牙堅持,從不求助與人。


後來聊天我了解到,A從小生活在農村,被寄養在舅媽家裡,舅舅和父母外出打工,一年只能見上幾次面。A姑娘從小敏感,和舅媽、弟弟關係一般,從小到大基本上沒有感受到太多被需要被關心的感覺。能接觸到的世界又很狹小,每天只有課本、農活家務。很用功的讀書,因為每次考試成績好的時候,父母會打電話給她。每天只能和自己為伴。她說她覺得一直都特別孤獨。

她對我說,她想學會如何求助。一直太堅強,可是堅強的好累。


我看到的A的強大,只是她的偽裝。不求助,一種是真的足夠強大,相信自己可以解決,所以不需要求助;一種是害怕被人看透自己的脆弱,害怕被拒絕,於是選擇自我封閉起來。自己解決一切。不和人親近,這樣就不會被看透,同時也將自己困於孤獨之中。A是後者。小時候的A很沒有存在感,唯一獲得關注的時候便是在學校被表揚時。所以從小便覺得沒有價值感、不被人需要。長大後,這種感覺留在了潛意識裡,無論是拚命對身邊的人好,還是從不示弱不求助,目的都是為了保護那個弱小的自我。


被需要是自我價值感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也是建立親密關係很要的因素。可是A不是在一直幫助別人么,難道這不能體現她的價值感么?其實,這些助人的行為,是A的潛意識之中對自我消失的恐懼在主導,更準確的說,這些行為是一種討好,不能使真正的自我和其他人建立關係。


而不懂得求助,是因為A連自己都騙了過去,以為自己真的有想像中那麼堅強。只是,違背了心靈世界的循行規律,心靈還是懲罰了她,讓她感受到無法排解的孤獨,以及無法享受親密感的失落。

人格的形成離不開環境。我們無法吸收環境中沒有的養分。就像,男性女性角色刻板偏見的形成一樣。


組織行為學的研究發現,在社會地位較平等的環境中,個體會有比較多的求助行為,因為在這種環境中,每個人的價值感都可以到的尊重。也就說,當我們身處的環境越能肯定自我價值感的時候,我們越能放下面子尋求幫助。


所以,內心真正有力量的人也是懂得求助的人。自我越是虛弱無力,防禦就越強,尋求幫助反而變成威脅自我價值感的兇手。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不會求助的原因。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有些人心情不好就會暴飲暴食?
《太陽的後裔》同步播出,字幕組的春天似乎來了
水滸英雄你知多少
宇宙死亡的三種方式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扇地獄之門
您可能感興趣

我們自卑,是因為太渴望變好
不是我們擁有的太少,而是我們計較的太多
我們不是死壯,只是虛胖,胖著玩玩而已!
我們外號大鐵皮,雖然很大很笨重,但是我們在地上很給力!
不是我們眼瞎,真的是他們太撞臉!
太陽在我們眼裡已經足夠大,但與這些恆星對比簡直是小不點!
不是生活的快樂太少,而且我們不懂得尋覓
只是我們,還不知——道!
孩子長不高?真不是因為營養不夠!原來我們都錯了
忙,是因為我們丟了慢的能力
單身又怎樣?我們不是不想戀愛,只是不想將就
打敗我們的不是異地,而是不夠堅持
我們為什麼要挑戰自己,是為了更好更強,無所不能!
其實我們都是寂寞的,也是脆弱的
我們感情基礎很薄弱,想要挽回還有可能嗎?
傷感說說:我還是我,你還是你,可,我們卻不再是我們
沒錯,就是苦逼的我們
我是無辣不歡!她卻愛甜食,是什麼讓我們如此不同?
不就是瑜伽嗎,我們也會,不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