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麼能不斷刷新體育世界紀錄?
當今體育競技世界紀錄的刷新令人稱奇。每一分每一秒時間縮短的背後,飽含了運動員們凝聚心血的努力。但是成績進步的原因真的只有這一個嗎?
在「TED演講」上,體育記者David Epstein說,世界紀錄的刷新「除了運動員自身努力之外,還有三大原因」。總結起來就是:
1.隨著技術進步,比賽場地和比賽服得到極大改良。
2.選拔體格某方面突出、最適合目標體育項目的人。
3.認識到體育競技上心態的重要性。
既然演講以體育記者特有的觀點展開,事實出乎意料是理所當然。
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男子馬拉松比賽中,烏干達選手斯蒂芬·基普洛奇以2小時8分的成績獲得金牌。如果他和100年前奧運會該項目的金牌獲得者對決,會以將近1個半小時的巨大優勢率先到達終點。不僅是長距離項目,其它比賽項目現在的世界紀錄,也都與當時拉開很大差距。
人類在穩步地不斷進化著,但是100年間不可能有這麼大的變化。那麼,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體育用品在進步,競技環境也發生了驚人的變化!
現在短跑選手爭分奪秒競技的賽道上,既有可蹬踏起跑器,地面又為奔跑舒適不斷改進。而另一方面,過去賽跑的常態是,僅用鏟子在起跑線處挖個坑代替起跑器,賽道是會吸收能量的軟塌塌的地面。
競技環境的技術革新,能產生超乎想像的差距。這一點在其他競技項目上也一樣,例如滑雪板設計成能減輕摩擦,鞋子設計成能最大限度減輕運動員的負擔。覆蓋全身的低摩擦阻力泳衣等,都為提高速度做出了貢獻。
發現適於運動的「體型」
David Epstein列舉出的下一個原因,是運動員體型的變化。直到20世紀前半期為止,不胖不瘦的中等身材一直被認為是體育競技理想的體型。儘管在現在是難以想像的,但在過去,跑步、跳高和投擲鉛球的運動員全部都是一樣的體型。
可是現在通常的考量是,體型需要對應各競技項目特徵。電視和網路等大眾傳媒的興起,讓數十億人觀看體育賽事成為可能。很多人都懂得了,其中什麼樣的體型最好。
現在籃球運動員的身高要求2米左右,雙手臂展長度要達到2.1米;還有體操選手的身體因為要在空中迴轉所以要矮小一些,水球選手需要能強有力地投球,因此手臂也要求更長。
如此一來,比賽需要尋求體格最適合競技的人,因此以前不能參加體育競技的人們也參與了進來。例如,在炎熱地區居住的人們,為了讓身體涼爽,擁有手腳細長的體型。而這正是適合跑馬拉松的體型。
「心態」的改變,讓運動員得以超越人體的極限
David Epstein最後提到的,是隨著人體機能的破解,人們認識到了調控心理,也就是「心態」的重要性。
現在體育領域也和商業一樣,非常重視出成績。
一般人不太了解,平常我們的大腦為了保護阿基里斯腱或韌帶等免於疼痛,會讓人體的機能不能百分之百發揮出來。但是,通過改變心態,就能向大腦灌輸超越人體極限也不會受傷的理念。超越人體極限也因此得以實現。
當然,運動員自身的努力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技術革新、認知的變化、以及心態等諸多要素,也讓運動員們變得更快、更強。
(編譯:薄荷)
逆向思考:雞蛋怎麼吃最不健康?
※娛樂界、時尚界、政界、體育界統統都跨界編程了!你怕了么?
※人人爭搶的體育內容,PPTV智能電視玩出了什麼新花樣
※張繼科董力賽腿長,體育圈男神再出撩妹新絕就問能不能給人留條活路了??
※乒乓球是一種世界流行的球類體育項目
※體育界的「人設」
※跨界融合催生產業新動能,「體育+」成為體育產業發展新引擎
※動物界的「異能者」 玩轉體育「大顯神通」
※一條妻管嚴不敢轉發的體育新聞
※體育——這個世界最好的教育
※到底什麼是體育精神?
※世界體育報 活動
※罕見!世界冠軍跨界市委常委,還不分管體育
※體育界裝逼不得不服這五人
※這十部體育紀錄片,像奧運會一樣令人熱血沸騰!
※沒有體育消費,哪來體育產業?
※學生為啥總是喜歡體育不喜歡體育課?
※朝鮮的五一體育場是世界之最,體育成績也不差
※體育不好是一種什麼體驗?你經歷過絕望嗎!
※圖解傳統體育技能——導引保健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