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接班人」心態導致嘉慶錯失最後的改革機遇

「接班人」心態導致嘉慶錯失最後的改革機遇

「接班人」心態導致嘉慶錯失最後的改革機遇



了解本書

本文摘自《坐天下很累》,張宏傑 著,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2年10月


方針已定



深秋的遼東大地,楓葉鮮紅,松柏蒼翠。嘉慶十年九月,嘉慶皇帝率領宗室及重臣,經過艱苦跋涉,來到滿族的龍興之地。在祭奠了新賓永陵之後,他們向西直抵盛京,祭奠了福陵(清太祖努爾哈赤之陵)和昭陵(清大宗皇太極之陵)。

在陵寢的隆恩殿、啟運殿中,皇帝認真參觀了先祖們留下來的遺物。努爾哈赤用過的桌椅,看起來是那麼簡陋,皇太極用過鞭子,也不過是普普通通的牛皮鞭,沒有任何裝飾……這些珍貴的文物,昭示著祖先創業的艱難歷程。皇帝在這些遺物前久久駐足,常常陷入沉思。


在他的政治布局中,這次東巡意義十分重大。經過對帝國整體形勢的評估和對「新政」的深刻反思,他終於確定了大清未來的行政方針,那就是「守成」和「法祖」。這次東巡的主要目的,在於向全國臣民正式宣傳他的這一方針。


皇帝在《守成論》中說,他多次閱讀中國歷史,感慨良多。他發現,一個王朝在建立之初,往往都建立起了十分完美的規章制度。但是到了王朝中葉,往往有大膽的子孫,自作聰明,任意變亂成法,想拆了祖先建起的大廈,自己另起爐灶。結果,舊房子拆掉了,新房子也沒建起來。國家往往因此滅下了滅亡的原因。「亡國之君皆由於不肯守成也。」


皇帝說,這段時間,他常常想起父皇留下的「敬天、法祖」的遺訓。對比以往的歷代王朝,大清子民們應該很容易發現,有清以來的歷代君主,每一個都可以稱得上是雄才大略,成就顯赫。他們樹立一一系列良好的作風,建立起了一系列「良法美意」,事無巨細,都給出了如何處理的先例。這些智慧資源,足夠他借鑒和利用。


大清政局現在之所以萎靡不振,關鍵的原因,就在於「庸碌官僚因循怠玩,不遵舊制」。這些官僚沉溺於私慾,把列祖列宗關於「艱苦奮鬥」、「勤政愛民」的教導忘於腦後。

皇帝說,雖然大清現在撫有四海,國力強大,但是祖先艱苦奮鬥的精神一日不可丟。八旗官兵,當常思當初滿族軍隊是如何吃苦耐勞,奮發進取,力改「武務不振,軍務廢弛」的現狀。全體文臣,當經常想想現在的生活要好於祖先創業時多少倍,清廉自持,儉樸為政,這樣,才能永遠保持大清的統治。



嘉慶皇帝的這一決定,在今天的讀者看來無論如何不能理解。站在今天的歷史高度回望,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嘉慶面臨的問題,用「祖制舊法」,是不可能解決的。


站在康乾盛世肩膀上的嘉慶,所遇到的社會問題,已經超出了幾千年間中國所有政治經驗範圍。康乾盛世是中國歷史上最後的也是最大的一個盛世。這個盛世,幾乎在所有方面都達到了傳統政治治理水平所能達到的極限:無論是從權力制度的穩定性,還是物質財富的豐盈程度,還是國家疆域的最大化上,都已經達到了傳統政治的理想化境界。這一傳統盛世的形成,已經耗竭了傳統社會的所有動力。


與此同時,這個史上最大的盛世,也帶來了史無前例的一系列問題,最主要的就是經濟總量和人口總量的猛增使傳統社會機制的承受能力達到臨界點。要把這個盛世延續下去,唯一的可能就是突破傳統政治經驗的範疇,在「祖制舊法」之外尋找全新的出路。事實上,任何挑戰,同時都是機遇。比如人口問題。

人口問題當時不僅困擾中國一國,也是世界各國遇到的普遍現象。自地理大發現之後,玉米、蕃薯、土豆、花生等新品種由新大陸向舊大陸傳播,導致了一個多世紀時間裡世界人口幾乎同步增長。18世紀,世界人口從6.41億增至9.19億,增幅比例為43.37%;中國人口則從1.5億增至3.13億,增幅為108.67%。


亘古未見的人口問題對世界各國提出了嚴峻挑戰。然而,正是這種挑戰推動了發展。世界許多國家的歷史表明,人口與資源的緊張往往會推動由農業文明邁向工業文明、由傳統社會邁向現代社會的第一步。歐洲國家正是通過大力發展工商業來吸納過剩人口,以工業化和城鎮化來解決人口壓力,從而逐步走上了現代化的道路。如果中國能夠順應歷史潮流,把發展對外貿易,發展工商業,發展海外殖民作為解決人口問題的方法,那麼中國完全有可能搭上剛剛開起的全球化之車,使中國主動從傳統走向現代的大門。


因此,歷史對嘉慶帝提出的要求,不是全面退守傳統,而是主動大膽出擊,全方位地對傳統政治框架進行改革。那麼,為什麼親政之初作風清新的他,卻比任何皇帝都堅決地舉起了「守舊」的大旗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歷史 的精彩文章:

1641年明末大饑荒:城市皆殺人而食
小演員扮大將軍掩護諾曼底登陸 騙翻納粹
戈爾巴喬夫為名牌包做廣告:驅除妻子離世孤獨
揭秘:彭德懷悼詞為何被要求寫上「缺點」?
朱元璋為何要一手抓限娛令 一手樹典型?
您可能感興趣

他因無人機墜落錯失深造機會,卻締造了無人機帝國
錯失數字革命機遇 失陷的日本電子巨頭艱難轉型
愚者錯失機會,智者善抓機會,成功者創造機會
印專家很敢講真話 錯失一良機導致如此後果!
錯失良機的吳引之
耐克裁員瘦身欲破瓶頸期 機構稱已錯失轉型最佳時機
蘋果和三星錯失假日智能手機銷售的最佳時機
股民:不要擔心錯失機會,善獵者必善等待!
「心軟」錯失建功立業機會,成王敗寇,擇手段者真的難成大事?
嬰兒斜頸的最佳治療期 切不可錯失
夷陵之戰,劉備本有機會戰勝,為何錯失良機?
膝關節鏡術後功能康復治療不可錯失良機
有信心地行動,你才不會錯失良機!(二)
因為錯失一個人,使得段祺瑞最終錯失統一全中國的機會
靖康之恥是怎樣釀成的?宋軍為何會錯失扭轉戰局的大好良機?
女人深愛你的六種暗示,你不要錯失良機
她本是太子妃最佳人選,卻因大火毀容錯失良機
錯失良機!塔利班炮轟機場之時,美國防長前腳剛走,襲擊變成鳴炮歡送!
阿克錯失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