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醫生到底是做什麼的?
我手頭有一個培養心理醫生的APA官方認可的項目。心理醫生,就像我們所設想的如詹姆斯麥迪遜大學(JMU)的臨床和學校心理的聯合博士項目,是一個健康服務的提供者,這些人有特殊的本領和服務,這都基於他們自身具有的人類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和經歷的社會心理問題的評估與干預的訓練。「心理醫生」聽起來很特殊,因此,我在這裡會將它與其他一些專業性較強的職業相對比,並用例子來說明我們的項目培養出的心理醫生是如何治療一個有常見心理問題的大學生的。
在開始介紹什麼是心理醫生之前,我先將心理醫生和其他一些很不一樣但又容易混淆的領域做一下比較。首先是把心理醫生和純心理學研究者區分開。儘管這兩個方向都被冠以「心理學家」的稱號,也都要完成博士學位,但純心理研究與心理醫生完全不同。從名稱上看,心理學研究者是研究心理過程和行為的科學研究者,通常是研究人類,有時候也會研究其他動物的心理。心理學研究者會探索各種各樣的領域,包括學習、記憶和注意,感覺和知覺,動機和情感,語言、思維和智力,人格,畢生發展,人際關係和社會文化環境,精神病理學。研究者需要接受各種心理研究的基礎培訓,包括行為科學的研究方法、測量、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以及學術論文的撰寫、發表和拉贊助。心理研究者會被很多不同領域的機構所聘用(比如檢測公司或企業),大部分是在大學的機構中工作,心理學研究最基本的作用就是為其他心理過程/行為相關的領域的專業知識科學基金提供輔助的作用。
第二個與心理醫生相關但有很大差別的領域就是精神科醫生了。精神科醫生是研究並治療精神病理學方向的醫師。在這方面這兩個領域是重合的,但他們的知識背景是非常不同的。精神科醫生首先要進行醫師的培訓,因此他們需要接受健康和疾病生物學和生理學維度的專業知識培訓,這是不同於心理醫生的。在醫學的常規培訓之後,他們就要開始專攻心理疾病或者心理失調方面的治療。精神科醫生曾經主要是做心理治療,但在過去的三十年間,他們主要的治療方法已經逐漸轉向現在的精神藥物學(如藥物治療),通過對精神科醫生的調查發現,精神藥物學已經佔據了90%的比重。
其他的還有社會工作者、婚姻家庭治療師、成癮專家,以及職業心理諮詢師。這些專業領域都多少會涉及心理健康這個專門的領域,從事心理和關係上的痛苦和障礙的治療工作,這是與心理醫生的職能相重合的部分,但他們也有不同的培訓和技能。這些職業通常不用獲得博士學位,不需要進行人類社會心理的常規訓練,特別是精神病理學和心理評估與干預方面的培訓。
我們通常定義心理醫生是一個提供健康服務的具有專業資格認證的心理學者。擁有我們這個項目的心理學博士學位,是心理醫生的主要標誌。很多臨床、諮詢和教育心理學的博士也會做心理醫生。我們項目很支持APA最近在心理健康服務的倡議,這基本上勾勒出了心理醫生的教育培養藍圖。正如我們項目在十年前就已經注意到的一樣,心理健康服務會成為臨床、諮詢和教育心理交叉的核心。此外,心理醫生不僅僅是健康服務的從業者,同時也是學者或者說是研究者。就像我同時擁有人類心理學從業者和研究者的資質。像醫學這樣的心理健康或專業服務的領域是需要一些非專業領域的精神病理學、評估效度和干預效果的研究。
JMU博士項目中關於心理醫生所需要的資質列出了十項基本素養:1)自我反思意識和優秀的人際溝通能力;2)心理評估能力;3)心理干預能力;4)心理科學知識;5)道德標準和職業判斷力;6)跨專業團隊合作、協商能力和多元化工作的適應能力;7)專業素養;8)有個性並能有很強的紀律性;9)有一定的研究和學術成果;10)教學、領導和監督的能力。從這個清單可以看出來,作為一名心理醫生不僅僅是需要心理評估和干預的能力。但這些是核心要素,那麼我現在舉個例子來說明在我們的項目中是通過什麼方法來進行培訓的。
緹娜是一個18歲大一新生。她是在一個小村莊中成長起來的,是他們村子裡頭一波大學生,想以後能當一個醫生。她在高中表現的非常好,很努力也很勤奮。然而她大學第一學期的成績並不理想。她不善交際,也不使用喝酒派對這樣的氛圍。她將她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學業上,每天要學習好幾個小時,只想能得到A(她第一學期的分數等級是3.2)。她現在報告心理問題,考試要可以保持專註,並開始擔心自己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開始出現睡眠障礙,因為總會不斷地擔心明天要做的事情而不能入睡。她也經常會做噩夢,夢到被退學。她也報告說常常會胃疼,現在還在思考是不是要換一所離家更近的學校。
如果緹娜去看精神科醫生,那麼根據醫師在依據20分鐘的會面(可能會診斷為焦慮症),依照精神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的規定,會給緹娜抗焦慮或者是抗抑鬱葯,然後對她進行定期複診,期待她的抑鬱癥狀有所緩解。如果緹娜去看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她將面臨的就是每周50分鐘的心理治療,讓她能回想自己的過往,並能擁有一個很好的傾聽者,這傾聽者還能給予一些有意義的、成長導向的關係來幫助緹娜尋求到解決心理問題的辦法。
如果她去看她的心理醫生,她會得到與前面不同的心理健康治療。我的方法跟精神科醫生的方法有某種意義上的一致性,我有一個正規的知識體系來去理解緹娜,並將其有效的概念化(這也就是精神科醫生所說的診斷),進而進行系統的干預。不同的是,我並不用藥物,我更多的會用社會心理學的進程去思考、鑒別以及工作,而非從精神病學角度。像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一樣,我也會與緹娜建立一個親密、推進發展的關係,並每周進行一次面對面的治療。但不同於大多數的心理諮詢師,我作為心理機能(從嚴重的心理病理學到人類繁榮)的專家去鑒別的,更具有指導性和系統性的引導緹娜來認識她自己以及我們正在做的干預。此外,我們對於評估的流程更加正規,都是基於人類心理學和實證方法的,比如測量和研究設計。
如果緹娜來我這兒,我會首先進行「心理體驗」。這需要她首先完成一系列具有實效的測量。這些測量是依據以下幾個主要方面:1)她總體的幸福感以及具體的維度,比如她的自主意識,對環境的駕馭能力,決心,身體健康狀況,和其他一些領域;2)她的情感(比如積極和消極情緒發生的頻率)和她處理這些情緒的途徑;3)她的自我意識、同一性,以及價值感;4)她的人際關係處理風格,人際交流中的自我價值的體驗和經歷;5)她的個性特徵;6)她平時吃、睡、鍛煉以及藥物使用的習慣;7)與精神病理學相鑒別(比如抑鬱症、焦慮症、藥物濫用、注意缺陷、身心疾病史)。
在我們第一次會面的時候這些次兩都是首先要做的。然後再進行深入的面談,都是需要之前定量的評估結果進行的。在所有資料都已經完成的時候我會說「你已經填了一打表格了,這些測量了你的幸福感、情緒、人際關係等,這些數據中讓我能全面的了解你。在我闡述我從這些資料上看到的東西之前,我想聽聽你來描述一下為什麼要來這裡,希望我怎麼幫助你。」
在她敘述完她的故事並呈現出問題之後,我會把定量測量的結果反饋回去,並了解她的想法。比如,我可能會說:「你剛填過的調查問卷中有問到你在過去的一周中,消極情緒產生的頻率。看起來較大多數大學生來講,你的消極情緒很多,尤其是會更多的感到害怕、緊張和焦慮。在你自己的描述中我也能聽到,這點有問題嗎?」
通常在第一次會面的時候,我會收集到很多信息,並逐漸呈概念化。我們教育博士們運用「共情技巧」,這個過程是需要心理醫生引導病人通過有效的人類心理概念來理解、組織他們的經驗,對我來說就是用一個統一的途徑來直白地告訴病人。要能有效地運用共情技巧,心理醫生就必須清楚他們所見到的,並用一種病人能理解的方式解釋給他們聽,對病人的反應高度敏感且準確。就比如在聽過緹娜大概半個小時的敘述之後,我會如下進行共情技巧:
「首先呢,我對你的經歷表示同情。大學生活並沒有按照你所預想的方式進行,這肯定會令人痛苦。下面我會進行一段描述,你看看是否符合你的情況。你來這兒的時候,是有較高的期望的,你會有很好的表現並能按照你的計劃做一名醫師。你不僅僅是希望,同時也會帶著壓力想做得更好。你一直有很強的成就動機,而且不行讓你的父母失望。然而大學跟你之前所預期的環境不一樣。這裡有很多新點子,人們也常常會有些叛逆或者放任的活動,你並不確定你是不是適合這裡。起初,你嘗試著壓抑這些不良情緒。你告訴自己不要擔心,所有事情都會變好的,只要你能專註在積極的方面。但是,你越來越覺得被這個地方所疏遠。人嘛,總是需要被他人認同,有價值,有歸屬感,但你能感受到的太少,尤其是相比於你在家的時候得到的關愛。你在為實現目標而拼搏掙扎的時候會覺得世界都要崩塌了。你拼的越艱難,救援會覺得你自己可能並不能達到大學的要求,同時這也會被人發現,並被迫退學,讓大家都對你感到失望。這個想法很可怕,你想把這個想法拋開,告訴自己只要更努力,事情就會變好。但是不管你多努力,你的壓力一樣還是會很大,你的表現卻更糟,你會發現你進入到一個惡性循環。就像你看到你的成績一周比一周差,你嚇壞了,你感到你生活中所有的計劃都要泡湯了。看得出,你在極力地掩飾你的這種情緒,不想讓別人知道,甚至連自己都想隱瞞,但是經過這幾個月的時間,你發自內心的說,這樣真的有用嗎?」
如果我觸動到了關鍵點,那麼她隨後應該會很激動的說:「嗯,確實是,我一直想把他們都做好,但是我也一直都在害怕我的生活會被毀掉。」
然後我會接著說:「很好,很高興你能來到這裡。你被困在一個惡性循環里,會產生消極情緒,又同時害怕它們試圖抑制它們,但你又不能,它們不自覺地溢出來,把你嚇壞了。我想我可以幫助你理解這種情緒的意義,為什麼你會想通過逃避來解決這些負面情緒是合情理的,但又為什麼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那些消極情緒會死灰復燃同時還困住了你。認識到了這些,然後就可以開闢一條新路,這會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扭轉現在的局勢,帶著你逐漸走向正軌,適應現在的生活。下周我們會更深入的了解你的情感生活,同一性以及人際關係,我也會與你分享更多的細節,如何減輕你的痛苦,建立一個更加健康的應對方式。你覺得如何?」
這個例子展現了我們所設想的,心理醫生運用人類心理學知識有效的心理測驗的方法和程序,良好的關係和談判技巧來快速的確實的建立一個深入的、富足的有意義的概念,幫助來訪者自己通過基於充足證據的有效的干預方式來清楚了解自身問題。
(作者:Gregg Henriques,翻譯:0spectre)
如何愛自己?
克服拖延症的感覺比做愛還爽?
子宮移植,靠譜嗎?
為什麼麋鹿長得「四不像」?
養顏,吃燕窩還是吃魚膠?
※哪裡能找好的心理醫生?
※什麼是肺心病?不是醫生別看!
※作為醫生,您聽到的最扎心的問題是什麼?
※懷孕了怎麼補鈣?醫生是這麼做的
※都是醫生,為什麼我的心肺復甦從沒救活過人?
※協和醫生:懷孕到底不能吃啥?
※腫瘤怎麼治?病理醫生說了算!
※孩子心理有問題?其實你才是最好的心理醫生
※為什麼和你談戀愛還要兼心理醫生
※治療精神疾病的醫生,到底過著怎樣的生活?看完我哭了
※為什麼一去醫院醫生就讓我做檢查?
※「大大皮」如何做自己的心理醫生?
※「哪有好醫生?」之為什麼人人都會得的腱鞘炎,治不好?
※每日答疑:嚴重抑鬱要看心理醫生嗎?他不去醫院怎麼辦?
※什麼才是最好的胃藥?專科醫生是這麼說的
※剖腹產後疼的要命,醫生給的「止痛棒」是怎麼回事嗎?
※什麼是肺源性心臟病?不是醫生別看!
※擔心!醫生說胎兒偏大了,我該怎麼辦?
※不想做精神科醫生了,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