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六然處世」養生法

「六然處世」養生法

「六然處世」養生法



王夫之是我國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他晚年隱居著述,提出「修身六然」的養生格言,語言含蓄深刻,富有哲理,是修身養性的秘籍,值得大家借鑒。

自處超然。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看待他人,對生、老、病、死要有超然達觀的思想境界,順應自然,以高尚的人生境界來凈化自己。特別在當今物慾橫流的世界,要拋棄奢侈之想,隔斷虛榮之念,超越世俗,寧靜致遠。


與人藹然。與人相處,要誠懇謙和,融洽和諧,多行善事,樂於助人,使人感到可親可近。正如藥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養性序》中所言:「性自善,則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生之大經也」。


處事斷然。《史記·齊悼惠王世空》中說:「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遇事猶豫不決,搖擺不定,會給人帶來嚴重的心理壓力。長期的精神緊張、焦慮或抑鬱,也會使人正氣漸消,百病叢生。因此,遇事宜立決果斷,不宜拖泥帶水。


無事澄然。莊子認為:如果一個人內心終日不得安寧,思緒不能止息,則會化生百病。因此,他主張「忘我無欲,清靜養神」。忘掉自我,無欲無求,自然內心清靜,神完氣足;無事靜養,精神放鬆,自然身康體健,百病不生。

得意淡然。「喜傷心」,大喜過望會對身心造成傷害。人在志得意滿時,仍需心謙身平。正如老子所言:「淡兮其若海。」得意是短暫的,要把得意順境等看淡一些,看輕一些,則氣血平和,身心條暢,自然痾疾不生。


失意泰然。人在失意時,要泰然處之,做到不憂患,不煩惱,不自暴自棄。失意時心情沉重,卻也最能看清自己的不足,同時悟出一些人生道理。此時,若能心境泰然,便會擁有一份堅韌、向上的動力,對善於養生者來說,具有積極的意義。


掃描二維碼,關注武漢長春觀公眾微信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的精彩文章:

按摩八穴位快速止住打嗝
《莊子》內篇的心學——開放的心靈與審美的心境
春夏之交重養陽 衣食住行四講究
水與老子生命智慧
您可能感興趣

人生六然
王夫之的「六然處世」
「六然」古訓 修身養性
人生:一然,二然,三然,四然,五然,六然,七然「句句精闢」
得意淡然 失意泰然……《六然訓》中的人生境界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六然訓》中的人生境界
芒種:心理保健六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