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三哭祭義帝:純粹是政治作秀
本文摘自《遊走在歷史與現實之間——歷史文化札記》,王立群著,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善哭」辨
劉邦因為項羽最初被封為魯公,所以,在魯城平定之後,便以魯公之禮安葬了項羽,親自為項羽主持了葬禮,並在項羽墓前大哭了一場。
劉邦此哭,非常不易!男兒有淚不輕彈,何況項羽是劉邦朝思暮想都必欲除之而後快的夙敵,劉邦怎麼可能哭祭項羽呢?再說對一個男人來說,想哭就哭,淚水會來得如此容易?
劉項之仇,由來已久,劉邦為除去項羽更是不惜代價,現在項羽已死,劉邦心中真可謂樂不可支,怎麼可能有傷痛之情呢?既無傷痛之情,劉邦怎麼可能為項羽一灑傷心之淚呢?所以,劉邦哭祭項羽,絕非傷痛,而是作秀。
《史記·汲鄭列傳》講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小事:鄭當時是漢武帝朝的一位正直的大臣,他的父親鄭君曾經是項羽手下的將軍。項羽死後,鄭君歸降了劉邦。後來,劉邦下令,要求原屬項羽部下的人在奏章中提到項羽時,一定要稱他為「項籍」。既不許叫「項羽」,更不許稱「項王」。漢時習俗,直呼其名是非常不恭敬的。如果稱其字「羽」,則要恭敬得多;如果稱「項王」,那當然更是尊敬了。
可是,鄭當時的父親鄭君提到項羽,從不稱「項籍」。要麼稱「項王」,要麼稱「項羽」,鄭君這樣做顯然是堅守自己作為西楚國臣子的禮節,以表示自己不忘昔日的君臣之禮。
於是劉邦下令,凡是稱項羽為「項籍」的原項羽部下都升為大夫,而把堅持稱「項羽」或「項王」的鄭君一個人趕出了朝堂。鄭君雖然為此斷了仕途,病死家中,但是,他始終不願以蔑稱項羽作為個人的晉身之階。可欽可敬!
我們可以拿這件小事和劉邦在項羽死後為項羽舉行隆重的葬禮並哭祭項羽一事相對比,從中可以看出劉邦哭祭項羽的虛偽。
此事不僅說明了劉邦的虛偽,而且還說明了劉邦對項羽的忌恨和心胸的狹隘。項羽已經自殺,劉邦也如願以償地當上了皇帝;但是,劉邦對項羽仍然耿耿於懷,非要原項羽的部下提到項羽一律蔑稱之,不許尊稱之。
劉邦以哭作秀,並非僅此一例。
漢二年(公元前205)劉邦一出函谷關,到達新城(今洛陽偃師),就接受當地一位董姓鄉官的建議,為被項羽殺死的義帝舉行葬禮,並在三天之中為義帝大哭了三場。(「三老董公遮說漢王以義帝死故,漢王聞之,袒而大哭。遂為義帝發喪,臨三日。」)
劉邦為什麼要在三天之中為義帝大哭三場呢?
1641年明末大饑荒:城市皆殺人而食
「接班人」心態導致嘉慶錯失最後的改革機遇
小演員扮大將軍掩護諾曼底登陸 騙翻納粹
※黑幕:張作霖做奉天督軍,是袁世凱心甘情願還是政治利益互換?
※王石的勝算是講政治
※為什麼說李世民和死刑犯之間的「君子協定」是一種政治秀?所謂的聖君李世民有道德感召力嗎?
※吳敦義對綠軟弱?國民黨:他有政治智慧
※帝王之術,漢高祖劉邦與劉備的身世經歷,三國姑狼狽的政治優勢
※保守主義:最富智慧的政治哲學!
※西漢帝國震古爍今的國際政治視野:仁慈的霸權簡直是美帝國的前身
※德國納粹黨攫取政權真的是「民主政治的結果」嗎?
※英明神武的周武王,為何會淪為姜子牙的政治傀儡?
※為什麼說宋江是水滸中唯一的政治家?
※李孜省:朋黨政治的始作俑者
※張作霖被封子爵玩政治大耍袁世凱
※康熙大帝的政治藍圖!
※蔣介石和宋美齡是政治婚姻?還是一生真愛?
※魏忠賢治國:極端實用主義加政治兒戲
※秦朝政治家李斯的作品有哪些 李斯的老師是誰
※為何在西楚霸王項羽的政治設想裡面沒做皇帝的意思?
※郭寶平:實現復興是張居正式政治強人的「中國夢」
※蔣介石與宋美齡:政治婚姻還是恩愛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