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那些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面孔

那些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面孔

那些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面孔



1924年吳佩孚馮國璋死後,雖然繼任為北洋軍閥直系領袖的是曹錕,但握有實權的則是吳佩孚。第一次直奉戰爭,直系獲勝,控制了北京政府。1924年,吳佩孚被冠以「中國最強者」的頭銜,成為第一個登上《時代》的中國人。

那些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面孔



1927年蔣介石1927年是蔣介石第一次登上《時代》封面(總共有十次)。這時他率領北伐軍,先後擊敗吳佩孚、孫傳芳,即將實現國民黨統一全國的目標。因此蔣介石被《時代》視為孫中山事業的繼承者。

那些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面孔


1931年 蔣介石宋美齡在「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宋美齡夫婦一同登上《時代》封面。日本的侵略,使他們領導下的中國為世界所矚目。

那些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面孔



1934年 溥儀 1934年,夢想「復興祖業」的溥儀在日本扶持下,成為偽滿洲國的皇帝。《時代》向讀者通報了這個消息,「高度近視、戴著眼鏡的溥儀將成為一個"新的國家"――大滿洲帝國的皇帝。」

那些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面孔



1941年 陳誠 陳誠時任第六戰區司令長官,指揮鄂西、湘西、鄂南、川東地區國軍抗戰,負有拱衛陪都的職責。因此《時代》稱陳誠是「重慶的保衛者」。

那些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面孔


1950年吳國楨大陸政權鼎革之際,蔣介石任命美國人看好的吳國楨為台灣省主席,以求爭取美援、穩定局勢。後來蔣、吳關係惡化,吳國楨長期寓居美國。這一期《時代》上,他被稱為「福爾摩沙的吳」。

那些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面孔



1951年 周恩來朝鮮戰爭期間,《時代》第一次將周恩來作為封面人物(總共有六次),討論中國的內政、外交政策。

那些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面孔



1956年羅瑞卿羅瑞卿時為公安部部長,所以被《時代》稱為「紅色中國的警察領袖」。他主持了1949年後的鎮壓反革命運動、「三反五反」運動。

那些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面孔



1959年劉少奇1959年4月,劉少奇當選為國家主席,全面領導經濟工作。這一期《時代》封面在「紅色中國的第一個十年」一行字下,加了「工作、清洗、失望」三個關鍵詞。

那些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面孔



1960年 香港 這一期《時代》封面上的香港,有著與當時大陸迥然不同的城市風光。

那些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面孔



1965年 陳毅 陳毅當時以副總理兼任外交部長,代表北京支持北越,處處與美國針鋒相對,被《時代》稱為「亞洲的敵人」。

那些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面孔



1967年毛澤東毛澤東歷史上十二次次登上時代周刊的封面,這期名為「喧囂中的中國」。

那些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面孔



1976年 鄧小平 這是鄧小平第一次登上《時代》封面(總共有八次),當時總理周恩來剛剛去世,而他被《時代》視為「周恩來的繼承人」。在這個中國政壇大變的時刻,《時代》不禁發問:「中國:朋友還是敵人?」

那些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面孔



1984年 中國新面貌 在美國總統里根訪華前夕,《時代》做了這期「中國新面貌」的封面。封面上身穿軍大衣的中國青年,手拿一瓶可口可樂,顯示中國正在走向開放。

那些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面孔



2003年SARS2003年,SARS在中國首發,並擴散到全球。SARS最初被稱為「非典型性肺炎」,曾在中國引起大規模的恐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網 的精彩文章:

廣東啟動第二輪巡視工作
若營銷接地氣一些 成功未嘗不可能
因缺思挺:韓國為了和中國搶海鮮出動了聯合國軍
袁世凱次子:天資高懼政治 友人評其無可奈何唯有死
青年馬英九因參加「保釣」運動上國民黨特工黑名單
您可能感興趣

《時代》周刊封面上的第一位中國人吳佩孚
微歷史:第一個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中國人來自山東
首次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的「中國最強者」是誰?
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舊日本軍政要人
范爺登美國《時代周刊》封面,還有哪些華人明星上過?
盤點: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中國人!
盤點: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中國人!二
范冰冰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還有哪些華人明星上過?
「四不」將軍:第一個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中國人
經典收藏:蔣介石十登美國《時代周刊》封面
這位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奶奶,不僅砸北大的場,還揭露了中國教育的陰暗面
第一位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華人,竟遭日本牙醫殺害
美國《時代周刊》:歡迎來到「中國時代」
讓鄧小平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人!
《權力的遊戲》主創復古范登上時代周刊封面
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國,露臉最多的究竟是哪位?
吳佩孚親述自我營銷之路:先上國內媒體頭條,再上《時代》周刊封面
栗家小伙栗科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央視新聞》的背後故事!
他是第一個出現在時代周刊封面的中國人,民族氣節為世界頌揚